(山西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030021)
無機抗菌劑具有抗菌廣譜性、耐熱性、持久性等優(yōu)點,是醫(yī)療衛(wèi)生、日用化工等領(lǐng)域常用的抗菌劑品種[1-3]。由于Ag+具有抗菌廣譜性、殺菌效率高及安全性高等特點,成為具有代表性的無機抗菌劑,然而Ag+保存時遇光極易變色,直接添加銀離子系列抗菌劑會明顯降低基材的性能,因而開發(fā)出沸石、氧化鈦等作為載體的載銀離子抗菌劑[4-6],但這些載體與銀離子之間的作用力較弱,仍不能滿足保護人類健康的需要。近年來發(fā)明了納米銀抗菌劑,納米銀的抗菌性能是Ag+抗菌劑的上千倍[7-8],納米銀抗菌劑成為研究熱點[9-11]。制備納米銀的報道較多,但因納米銀粒徑很難控制、容易團聚,并且一般納米銀粒徑較大很難載入膨潤土片層間,故用載體制備載納米銀抗菌劑研究較少。把納米銀顆粒成功插入到膨潤土片層間的研究報道很少,大部分報道是膨潤土片層間載入銀離子或表面載有納米銀[12],因此需要開發(fā)一種載體能與納米銀牢固結(jié)合的載納米銀抗菌劑,進一步增強載體與納米銀之間的作用力,增強抗菌性能的穩(wěn)定性和持續(xù)性。本課題以片層結(jié)構(gòu)的膨潤土為載體和模板,改善納米銀易團聚和銀離子抗菌劑易變色問題,制備出一種結(jié)構(gòu)穩(wěn)定、顏色穩(wěn)定、粒徑較小??咕掷m(xù)時間久的納米銀插層膨潤土抗菌劑,滿足醫(yī)療衛(wèi)生、日用化工等領(lǐng)域的需求,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和保護人類的衛(wèi)生健康。
酸改性膨潤土(自制);硝酸銀,分析純,東莞市斯巴達(dá)化學(xué)有限公司;氨水,分析純,天津市化學(xué)試劑三廠;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分析純,天津市恒興化學(xué)試劑制造有限公司;無水乙醇,分析純,東莞市斯巴達(dá)化學(xué)有限公司。
將10g酸改性膨潤土放入三口燒瓶中,加入200mL去離子水,然后加入100 mL 0.5%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30 min后加入一定濃度的銀氨溶液,在60℃的水浴中攪拌,用稀硫酸或稀氨水調(diào)節(jié)pH值YL 8~9,然后在紫外光照射下,再攪拌3h后,取上層渾濁液離心分離,將分離出來的制品用去離子水洗滌至pH值約為7。將上述制品加入無水乙醇分散并在60℃烘箱中干燥,然后研磨,過400目篩分離。
采用JEM-2010型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HRTEM)觀察樣品顆粒微觀形貌與大小。采用能量分散譜儀(EDS)測量樣品的元素組成質(zhì)量百分?jǐn)?shù)和元素(原子)數(shù)量百分比,探測元素范圍4Be~92U??咕阅軠y試按《消毒技術(shù)規(guī)范》(2002年版)最小抑菌濃度瓊脂稀釋法[13](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選用金黃色葡萄球菌(S. aureus ATCC 6538)和大腸桿菌(E. coli ATCC8099)為測試用菌種,測試抗菌劑的最小抑菌濃度(MIC)。采用溫州儀器儀表有限公司W(wǎng)SB-Ⅱ型白度計測試樣品的白度。采用LD4-2型低速離心機水洗離心分離,每次以2500r/min的轉(zhuǎn)速離心分離50000轉(zhuǎn),逐次測試抗菌劑MIC。
如圖1(a)膨潤土原樣HRTEM 像所示,膨潤土的微觀結(jié)構(gòu)為片層結(jié)構(gòu)。膨潤土邊緣處能看到薄片層,薄片層疊在一起形成了片層,片層輪廓清晰,片層尺寸大小不規(guī)則,但整齊的疊在一起,形成了膨潤土的片層結(jié)構(gòu)。從圖1(b)納米銀插層膨潤土HRTEM 像可以看到,納米銀粒子分布在片層中,觀察到部分納米銀粒子較為暗淡,是因為膨潤土的薄片層覆蓋在納米銀粒子的上面,對納米銀粒子有遮擋,影響了透射電鏡測試時電子對納米銀的散射與衍射,進而影響了成像的像襯度。納米粒子的形狀為球形,有大量球形納米銀粒子夾插在膨潤土片層中,納米粒子的直徑范圍為2nm ~ 17nm,大部分(約90%)粒徑小于8 nm,有少量直徑為8nm ~ 17 nm的顆粒。從圖1(c)可知,膨潤土片層邊緣夾插有納米銀粒子,有的已經(jīng)完全插入膨潤土片層中,還有的部分插入膨潤土片層中(如圖中標(biāo)記),標(biāo)記較大的納米銀粒子的直徑約為8nm。
圖1 膨潤土原樣和納米銀插層膨潤土的HRTEM 像Fig.1 HRTEM images of original bentonite and nanosilver intercalated bentonite
改性膨潤土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對膨潤土進行插層改性,柱狀插入片層中間,增加了片層間距離,增強吸附性能[14,15]。較長的反應(yīng)時間,獨特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SDBS插層控制片層間距,合適的攪拌速度等有利于[Ag(NH3)2]+與膨潤土片層中間的陽離子進行離子交換反應(yīng)進入到膨潤土片層中間,然后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發(fā)生光催化還原反應(yīng),緩慢生成納米銀顆粒;加熱能促進納米銀粒子的形成[16-17], 60℃時粒子的分散性好,合適的溫度促進了反應(yīng)體系物質(zhì)間頻繁相互碰撞,促進光催化還原[Ag(NH3)2]+順利進行,有利于制備出納米銀。納米銀在膨潤土的片層間逐漸長大,當(dāng)納米銀的粒徑達(dá)到膨潤土的片層間距時,膨潤土的片層結(jié)構(gòu)起到了模板作用,阻礙納米銀的粒徑長大,控制了納米銀粒徑的生長;加之表面活性劑SDBS的分散作用,能夠有效防止納米銀的團聚,使得納米銀的粒徑較小且分布均勻,納米銀被夾插在膨潤土的片層中。個別納米銀粒徑較大(為17nm),分布在膨潤土片層表面,因其只受到了表面活性劑的分散作用,沒有受到片層模板作用,故粒徑要比在片層中的納米銀粒徑大。膨潤土片層中夾插納米銀,使得片層與納米銀之間除有吸附力、氫鍵等作用力外,更有片層的夾持壓力,片層牢牢夾住了納米銀粒子,使得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定性大大提高,從而提高抗菌劑的穩(wěn)定性,進而提高抗菌劑的持久抗菌性能。片層的夾插包裹,避免了納米銀直接暴露在環(huán)境中,改變了傳統(tǒng)銀抗菌劑的易變色的問題,具有顏色不易變色性。
從表1和圖2中可知,膨潤土主要含有O、Na、Mg、Al、Si、Ca等元素。經(jīng)過與Ag(NH3)2OH溶液離子交換反應(yīng)后,膨潤土中含有銀元素,銀元素的含量為質(zhì)量分?jǐn)?shù)1.04%,證明銀氨絡(luò)離子與膨潤土中的離子發(fā)生了交換反應(yīng),膨潤土成功載上了銀,形成了納米銀粒子,這與透射電鏡觀察到的結(jié)果一致;同時有N元素的存在,說明還有部分 [Ag(NH3)2]+存在或有NH4+存在,吸附在膨潤土的片層中。
表1 膨潤土及納米銀插層膨潤土的元素含量Table1 Element content of bentonite and Nano-Ag/BT
圖2 膨潤土原樣及納米銀插層膨潤土的能譜圖:(a)膨潤土原樣; (b) 納米銀插層膨潤土Fig.2 EDS images of original bentonite and nanosilver intercalated bentonite: (a) original bentonite (b) Nano-Ag/BT
納米銀含量為1.04%的Nano-Ag/BT的最小抑菌濃度(MIC)從表2可知,Nano-Ag/BT對(革蘭氏陽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為50 μg/mL;Nano-Ag/BT抗菌劑對(革蘭氏陰性菌)大腸桿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為50 μg/mL,具有優(yōu)異的抗菌性能。納米銀插層膨潤土有抗菌劑優(yōu)異的抗菌性能主要是因為納米銀的抗菌性能優(yōu)異,納米銀的抗菌性能是銀離子的上千倍[7-8]。Nano-Ag/BT抗菌劑中的納米銀粒徑較小,大部分(90%)小于8 nm,納米銀的粒徑越小意味著比表面積越大,使得納米銀粒子能更好的與細(xì)菌接觸或吸附,納米銀粒徑越小活性越高抑制細(xì)菌生長的能力越強,越有利于殺滅細(xì)菌[18-19],具有優(yōu)異的抗菌性能。
表2 納米銀插層膨潤土的最小抑菌濃度(MIC)Table2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the Nano-Ag/BT
從圖3可知,酸改性膨潤土的白度是78.6,隨時間的推移白度基本不變。納米銀插層膨潤土抗菌劑的白度是76.7比酸改性膨潤土略有降低,可能是膨潤土片層的表面或邊緣有納米銀存在所致。納米銀插層膨潤土抗菌劑的白度略有下降,5天后白度變?yōu)?3.2,共下降4.6%;30天后,白度變?yōu)?7.3,共下降12.3%;60天后白度趨于穩(wěn)定,變?yōu)?6.9,共下降12.8%;可見30天以后顏色變化很小,此后一個月,顏色共下降0.5%,特別是50天后,顏色沒有變化,顏色趨于穩(wěn)定。30天以內(nèi),白度有降低是由于膨潤土表面或邊緣有少量[Ag(NH3)2]+和納米銀的存在,暴露在光線中被還原成黑色的單質(zhì)銀[20]或部分被氧化而變色;30天以后,抗菌劑顏色基本不變,膨潤土表面或邊緣的納米銀已經(jīng)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大部分的納米銀分布在膨潤土的片層中,這種膨潤土片層夾插納米銀的結(jié)構(gòu)避免了納米銀直接暴露在環(huán)境中,保護納米銀不被光照,同時片層對納米銀的遮擋掩蓋,也保障了納米銀抗菌劑顏色的穩(wěn)定,改變了傳統(tǒng)銀系抗菌劑易變色的問題,具有顏色穩(wěn)定性。
圖3.樣品白度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圖Fig.3 Time-dependent curve of sample whiteness
Nano-Ag/BT抗菌劑經(jīng)過水洗離心分離5次(離心250 000轉(zhuǎn)),測得其最小抑菌濃度見表3:抗菌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S. aureus ATCC 6538)和大腸桿菌(E. coli ATCC8099)的MIC離心分離100000轉(zhuǎn)后,MIC保持不變,均為50μg/mL;MIC離心分離250000轉(zhuǎn)后,MIC仍都保持在75μg/mL,具有抗菌持久性,說明納米銀粒子夾插在膨潤土片層中,不容易脫離出來,這是一種穩(wěn)定的結(jié)構(gòu)。
表3 Nano-Ag/BT離心分離后的最小抑菌濃度(MIC)Table3 MIC of the Nano-Ag/BT after centrifugation
制備的納米銀插層膨潤土抗菌劑:(1)納米銀成功地載入膨潤土片層中;(2)納米銀是球形,納米銀直徑為2-17nm,大部分粒徑小于8 nm;(3)納米銀插層膨潤土抗菌劑的納米銀含銀量為質(zhì)量分?jǐn)?shù)1.04wt%,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分別為50 μg/mL,有很好的抗菌性能;(4)抗菌劑白度共下降12.8%,30天后顏色基本不變,具有顏色穩(wěn)定性,(5)離心分離100000轉(zhuǎn),MIC保持不變,具有抗菌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