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明
(編者按:路遙(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衛(wèi)國,陜西清澗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路遙的小說多為農村題材,描寫農村和城市之間發(fā)生的人和事。作品有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1980年,獲第一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人生》(第二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并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短篇小說《姐姐》、《風雪臘梅》等,以及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1991年,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其全部作品收集在《路遙文集》中。)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初評開始后,《平凡的世界》是保留下來的十七部長篇小說之一,雖然路遙表面平靜如水,內心卻翻江倒海。路遙在焦慮的期盼和急切等待中煎熬著,經常獨自坐在作協(xié)大院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煙。
李金玉是《平凡的世界》的責任編輯,評選一結束,她第一時間便獲悉了結果:《平凡的世界》排名第一。她趕緊給路遙打長途電話報喜。李金玉卻跟路遙開玩笑說:“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你的小說沒能獲獎?!甭愤b不知道這是玩笑,接到電話時,那一顆熱騰騰的心,頓時涼得像冰塊一樣,但他仍平靜地說:“沒獲獎就算了!”李金玉感覺不對頭,急忙笑著對他說:“我跟你開玩笑的,《平凡的世界》不僅獲了獎,而且排名第一”那一瞬,路遙顫抖著雙手慢慢放下電話,激動得大喊大叫。
在陜西作協(xié),好友航宇一回到辦公室,路遙就對航宇說:“你去哪里了,發(fā)生了這么大的事你都不知道!”航宇驚疑地問:“怎么了?”路遙興奮地說:“《平凡的世界》獲茅盾文學獎了,還是排名第一。”航宇激動地說:“太好了,得好好慶賀一下!”路遙卻說:“你就是個二桿子嘛,不冷靜也不成熟,不要遇事就大呼小叫的,還得等官方正式公布。說完,路遙像往常一樣躺在干木板床上,一支接一支地抽煙,瞇縫著眼睛微笑著說:“有些人一直看我不順眼,這下怕再張狂不起來了。”
這是航宇在《路遙的時間》中,還原的路遙在獲茅盾文學獎前后的心路歷程,并在路遙生命最后的兩年如親人般陪伴照顧著他,記錄下的這個西北漢子的抗爭、痛苦和無奈,讓我們從中體會到文學創(chuàng)作路上的諸多荊棘,讀到了路遙的輝煌與黯淡、脆弱與堅強。
【原載《做人與處世》】
插圖 / 探索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