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學獎
- “茅盾文學獎與長篇小說”筆談
藝術水平。茅盾文學獎自誕生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共評選出五十三部獲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最高水準,備受學界和讀者大眾的熱切關注。其獲獎作品描繪了百年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時代畫卷,展現(xiàn)了社會變革的曲折歷程,在表現(xiàn)民族心理和反映時代精神等方面做出了獨特的貢獻。茅盾文學獎評審有著相對穩(wěn)定的評價標準和價值取向。那些側重宏大敘事、史詩性和現(xiàn)實主義等要素,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長篇小說相對更易獲得青睞。這種取向某種程度上與文學作品評價尺度的歷史變遷
創(chuàng)作評譚 2023年6期2024-01-03
- 文學場多元分化下的茅盾文學獎
一和第二屆茅盾文學獎是1978年文學評獎制度下的全國優(yōu)秀長篇小說獎,1978年設立的針對各種體裁的全國性文學評獎只持續(xù)到80年代后期。以最后一次全國優(yōu)秀中短篇小說評選的完成為起點,到1997年設立魯迅文學獎,這一時期的獎項就是本論文提出的20世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的文學評獎。就茅盾文學獎來看,在這期間對應的是第三屆、第四屆和第五屆茅盾文學獎(1)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評選范圍是1985—1988年公開發(fā)表與出版的長篇小說,此次評選耗時2年,1991年3
南都學壇 2023年5期2023-12-18
- 維度變遷與時空重構:茅盾文學獎電影改編的敘事策略研究
摘 要 茅盾文學獎作為國內(nèi)文學界最高榮譽之一,其獲獎作品的電影改編備受關注。從敘事時間的畸變、空間的聚焦、視角的重置三個維度,對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改編的電影進行較為細致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到在敘事策略層面如何完成從小說到電影的改編,以期為文學改編電影,特別是長篇小說的電影改編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啟示。關鍵詞 茅盾文學獎;電影改編;敘事策略茅盾文學獎(以下簡稱茅獎)作為國內(nèi)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文學獎項,在當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這些獲獎作品作為獨特的劇本資
藝術廣角 2023年3期2023-08-10
- 茅盾文學獎四十年發(fā)展簡述
任相梅茅盾文學獎設立于1981年,是目前國內(nèi)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一項專門針對長篇小說的全國性文學獎項,也是國內(nèi)最具影響力的文學大獎。迄今為止,茅盾文學獎已舉辦十屆,累計評選出48 部長篇小說(其中兩部作品獲榮譽獎)。設獎由來1981年3月14日,茅盾先生病危,他躺在病榻上向兒子韋韜口授了一封給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的信:親愛的同志們,為了繁榮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我將我的稿費25 萬元捐獻給作協(xié),作為設立一個長篇小說文藝獎金的基金,以獎勵每年最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我自知病將不
傳記文學 2022年6期2022-10-28
- 被人遺忘是最好的結果
年獲得首屆茅盾文學獎。三十多年后有記者問:“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在哪里頒獎?是誰給您頒的獎?”李國文說:“我只記得首屆茅盾文學獎的頒獎是1982年12月5日,儀式是在人民大會堂的小禮堂舉行的,那天天氣不錯,晴朗無霾,除此以外的事情,還真記不起來了。”記者不解:“那是您人生中最值得紀念的大事,您怎么會忘記呢?既然記不住了,可為什么把頒獎日期和頒獎地點記得那么清楚,甚至天氣狀況也記得那么清楚呢?您這是謙虛吧?”李國文愣了一下,隨即笑道:“記住頒獎日期和地點是應該的
做人與處世 2022年16期2022-05-30
- “茅獎”評獎中的一次意外收獲
□白 燁茅盾文學獎自1982 年開啟第一屆評選活動至今,40 年間已評選了10 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但有關茅盾文學獎的評選工作,我介入的并不很多,只是參加過第四屆、第五屆和第六屆的茅盾文學獎的評選讀書班的活動。在20 世紀八九十年代,擔任茅盾文學獎的評委,大都是中國作協(xié)身居要職的重要領導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作家、老評論家。據(jù)擔任過第三屆、第四屆茅盾文學獎評委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蔡葵披露,在當時的茅盾文學獎評委會里,出生于1934 年的他,是其中最為
中國圖書評論 2022年12期2022-02-23
- 等待茅盾文學獎評選結果的那些日子
航宇茅盾文學獎初評工作開始后,路遙這位剛強的陜北漢子看似平靜如水,甚至表現(xiàn)出無所謂的樣子,而實際上他的內(nèi)心卻如翻江倒海一般。那時候盡管他的《平凡的世界》是初評時保留下來的十七部長篇小說之一,可最終只能有五部小說獲獎。也就是說,在這十七部長篇小說中,將有十二部小說毫不客氣地被淘汰,可想而知競爭是多么的激烈。在這段時間里,路遙的心情非常復雜,他哪里也不想去,什么事也不想干,懷著忐忑不安的焦慮心情,等待著北京能夠傳來他期盼的好消息。作家路遙就是在這樣的期盼和急切
北方人 2021年11期2021-12-06
- 等待茅盾文學獎評選結果的那些日子
文/航宇茅盾文學獎初評工作開始后,路遙這位剛強的陜北漢子看似平靜如水,甚至表現(xiàn)出無所謂的樣子,而實際上他的內(nèi)心卻如翻江倒海一般。那時候盡管他的《平凡的世界》是初評時保留下來的十七部長篇小說之一,可最終只能有五部小說獲獎。也就是說,在這十七部長篇小說中,將有十二部小說毫不客氣地被淘汰,可想而知競爭是多么的激烈。在這段時間里,路遙的心情非常復雜,他哪里也不想去,什么事也不想干,懷著忐忑不安的焦慮心情,等待著北京能夠傳來他期盼的好消息。作家路遙就是在這樣的期盼和
北方人 2021年21期2021-12-02
- 劉震云買西紅柿
榮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當天,劉震云做客新浪網(wǎng)。主持人問他:“茅盾文學獎公布的那天,我們看到當天的微博話題一共有17萬條,可是各路媒體跟您聯(lián)系的時候卻找不到您,那個時候您是不是特別不平靜?”劉震云一本正經(jīng)地說:“20號那天,茅盾文學獎評出來,我正在菜市場買菜。當時我特別猶豫,是買西紅柿呢?還是買茄子?因為我正在考慮中午是吃西紅柿打鹵面呢,還是吃茄子打鹵面。西紅柿比茄子貴。就在我猶豫的時候,我的出版人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你獲獎了。接著告訴我一句話,就是獎金比過
做人與處世 2021年14期2021-09-24
- 等待茅盾文學獎評選結果的那些日子
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后,這位風光無限、雄心萬丈的著名作家,卻突然患上嚴重疾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不僅承受著病痛折磨,還接連經(jīng)歷了經(jīng)濟拮據(jù)、婚姻破裂、兄弟失和等等人間痛苦。作者如親人般陪伴照顧路遙,見證了他最后的沉重、抗爭和無奈。茅盾文學獎初評工作開始后,這位剛強的陜北漢子,看似平靜如水,甚至表現(xiàn)出無所謂的樣子,而實際上他的內(nèi)心卻如翻江倒海一般。那時候盡管他的《平凡的世界》是初評時保留下來的十七部長篇小說之一,可最終只能有五部小說獲獎。也就是說,在這十七
華聲 2021年5期2021-06-10
- 在人道主義思想的支撐下
人道主義;茅盾文學獎;現(xiàn)實主義[作者簡介]王春林(1966-),男,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太原030006)?;厥?019年一年來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進入我們關注視野之中的長篇小說主要包括鄧一光的《人,或所有的士兵》、阿來的《云中記》、蔣韻的《你好,安娜》、陳希我的《心!》、方方的《是無等等》、陳應松的《森林沉默》、麥家的《人生海?!贰⑿祓┓宓摹洞蟮仉p心》、格非的《月落荒寺》、付秀瑩的《他鄉(xiāng)》、聞人悅閱的《琥珀》、梁鴻的《四象》、楊好的《黑色小說》、張慶國的《老
關東學刊 2020年5期2020-12-11
- 網(wǎng)絡文學“陪跑茅獎”的緣由與啟示
網(wǎng)絡文學;茅盾文學獎當?shù)谑畬?span id="j5i0abt0b" class="hl">茅盾文學獎(下文簡稱“茅獎”)發(fā)布的獲獎名單中仍然不見網(wǎng)絡小說的蹤影時,無論是傳統(tǒng)文學界還是網(wǎng)文圈均表現(xiàn)出少有的平靜,各類媒體鮮見這方面的評說和報道。從第八屆茅獎允許網(wǎng)絡小說參評開始,這已經(jīng)是網(wǎng)絡文學第三次“陪跑”了,人們似乎已經(jīng)接受了這樣一種現(xiàn)實:網(wǎng)絡文學與傳統(tǒng)文學本不在一個“頻道”,網(wǎng)絡小說與傳統(tǒng)小說也不是一個檔次,落選茅獎,前者沒有“掉份兒”的遺憾,后者也不必有享譽者的自矜。我們知道,作為中國當代文壇最具符號性標志的兩大陣
當代文壇 2020年2期2020-03-20
- 路遙的激動與平靜
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其全部作品收集在《路遙文集》中。)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初評開始后,《平凡的世界》是保留下來的十七部長篇小說之一,雖然路遙表面平靜如水,內(nèi)心卻翻江倒海。路遙在焦慮的期盼和急切等待中煎熬著,經(jīng)常獨自坐在作協(xié)大院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煙。李金玉是《平凡的世界》的責任編輯,評選一結束,她第一時間便獲悉了結果:《平凡的世界》排名第一。她趕緊給路遙打長途電話報喜。李金玉卻跟路遙開玩笑說:“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你的小說沒能獲獎?!甭愤b不知道這是玩笑,接
雜文選刊 2020年2期2020-03-17
- 茅盾文學獎與《白鹿原》的經(jīng)典化建構
97年獲得茅盾文學獎是一個特殊的節(jié)點。一方面,茅盾文學獎作為重量級的文學評獎,本身便參與了這部小說的經(jīng)典化建構,對其經(jīng)典化有所幫助;另一方面,茅盾文學獎又帶動了這部小說的文學史書寫、出版發(fā)行、評論界批評和跨媒介傳播,成為它經(jīng)典建構中的隱形推手。關鍵詞:《白鹿原》 茅盾文學獎 經(jīng)典化一、引言論及中國當代文學,《白鹿原》是一座繞不開的豐碑,堪稱文壇經(jīng)典作品。關于經(jīng)典問題,斯蒂文-托托西曾說:“一些被承認和已確立的機構在決定文學生活和文學經(jīng)典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包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1期2020-02-24
- 茅盾文學獎37年,在爭議中前行
5日,首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儀式舉行。1981年,根據(jù)茅盾先生遺愿,將其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了茅盾文學獎,當時決定由巴金先生擔任評委會主任。此獎項的設立旨在推出和褒獎長篇小說作家和作品。當時規(guī)定每三年評選一次,參與首評而未獲獎的作品,在下一屆以至將來歷屆評選中仍可獲獎。首屆評選在1982年確定,評選范圍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長篇小說?!?span id="j5i0abt0b" class="hl">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之一。迄今為止,茅盾文學獎已經(jīng)評選了10屆
新民周刊 2019年47期2019-12-26
- 價值哲學視野下茅盾文學獎的導向功能和可能未來
獎中,只有茅盾文學獎是針對長篇小說這一單個文體而設的,由于長篇小說本身的藝術分量,加之茅盾文學獎每屆的獲獎作品數(shù)限制在三至五部,因此受眾對茅盾文學獎的關注度、認可度也最高,“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的美稱便是一個側證。然而同樣不可回避的事實是,茅盾文學獎自誕生以來受到的質疑也未曾停歇。實質為熱心文學事業(yè)人士對中國文學最高水準及其能否在世界文學中占據(jù)一席之位的焦慮外現(xiàn)。茅盾文學獎之所以成為表達此焦慮的喧嘩之地,與它天然地占據(jù)文學制度設計中最高位置密切相關。吳俊認為
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年5期2019-12-09
- 星海鋼琴傾情助力“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
事“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黃坤明,中宣部常務副部長王曉暉,中國作協(xié)主席、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主任鐵凝以及眾多知名作家出席,星海鋼琴傾情助力頒獎典禮。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根據(jù)茅盾先生遺愿于1981年設立,旨在褒獎優(yōu)秀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是我國目前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評選范圍是2015年至2018年在中國大陸地區(qū)首次成書出版、字數(shù)13萬字以上的長篇小說。
樂器 2019年11期2019-11-11
- 路遙獲得茅盾文學獎前后
世界》獲得茅盾文學獎后,路遙這位風光無限、雄心萬丈的著名作家,卻已患上嚴重疾病。作者是路遙的同事、朋友,在路遙生命最后的兩年,他如親人般陪伴照顧路遙,也見證了路遙最后的沉重、抗爭和無奈。焦急等待 1991年,已經(jīng)推遲了兩年的茅盾文學獎評選工作,在年初啟動。路遙是中國文壇當之無愧的一位實力派作家,他創(chuàng)作了不少轟動全國的中篇小說,并用6年時間創(chuàng)作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因此他非??释约旱倪@部小說能夠得到認可。 茅盾文學獎初評工作開始后,這位剛強的
文萃報·周五版 2019年34期2019-09-10
- 路遙的激動與平靜
成功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初評開始后,《平凡的世界》是保留下來的17部長篇小說之一,雖然路遙表面平靜如水,內(nèi)心卻翻江倒海。路遙在焦慮的期盼和急切等待中煎熬著,經(jīng)常獨自坐在作協(xié)大院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煙。李金玉是《平凡的世界》的責任編輯,評選一結束,她第一時間便獲悉了結果:《平凡的世界》排名第一。她趕緊給路遙打長途電話報喜。李金玉卻跟路遙開玩笑說:“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你的小說沒能獲獎?!甭愤b不知道這是玩笑,接到電話時,那一顆熱騰騰的心,頓時涼得像冰塊一樣,但他仍
做人與處世 2019年24期2019-01-15
- 這些河南籍作家獲得過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根據(jù)茅盾先生遺愿,為鼓勵優(yōu)秀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2015年8月16日,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揭曉,河南作家李佩甫憑借長篇小說《生命冊》獲此殊榮。李佩甫成為首位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河南本土作家,也是第八位獲得此獎的河南籍作家。首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魏巍魏巍,原名鴻杰,漢族,河南鄭州人,1920年1月16日出生,著名散文家、小說家。1937年參加八路軍,1938年到延安,同年4
時代報告 2018年10期2018-12-05
-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中的儒家文化解讀
摘要:茅盾文學獎是中國最高榮譽文學獎項之一,其設立的原因是依據(jù)茅盾先生遺愿,為鼓勵優(yōu)秀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繁榮。它從1982年設立至今,與中國文學同步,選拔出了許多精品長篇小說。文章從文化的角度對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中的儒家文化進行了分析,力圖從全新的角度詮釋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美學特征。關鍵詞:茅盾文學獎 獲獎作品 儒家文化 倫理思想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流,一直在影響著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體驗方式。中國文學自儒家文化誕生之日起就與其
祖國 2018年19期2018-10-25
- 淺談中原作家群與茅盾文學獎
神圣意味的茅盾文學獎在引領著中國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方向的同時,也是對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認可、尊重與鼓勵,在一定程度上不僅能促進文化生產(chǎn)力的解放和提高,同時也使得作家在對獎項向往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創(chuàng)作競爭力,使河南文學不僅在國內(nèi),更在國際文壇取得有力的話語權。因此,研究中原作家群和茅盾文學獎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就顯得很有價值。【關鍵詞】中原作家群;茅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從1981年創(chuàng)立,歷經(jīng)34年風雨,滿懷著文學前輩對文藝發(fā)展的深切期待,同時也見證了文藝與人民、文藝與時代的心心相
絲路視野 2018年30期2018-05-14
-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改編電影的主題轉換
達成共鳴。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有著現(xiàn)實主義題材、史詩敘事、主題深刻等特質,在改編的過程中主題的轉換成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關鍵詞:茅盾文學獎;改編;主題轉換[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6--01主題是任何一個藝術作品所必須具備的,而且它還承擔著非常重要的組織材料的功能。由于電影的大眾藝術屬性,在大部分改編過程中,導演往往會將主題進行簡單化、影像化處理,以使電影讓更多的觀眾接受。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大部分
青年文學家 2018年36期2018-03-14
- 基于茅盾文學獎探究當代的文學出版
茵摘 要:茅盾文學獎是我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通過對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進行分析,可以蠡測出社會主義新時期文學出版的發(fā)展與成果。文學出版與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文學出版為作品提供傳播渠道,而作品又為文學出版提供出版內(nèi)容。文章在茅盾文學獎的基礎上對當代的文學出版進行分析。關鍵詞:茅盾文學獎;探究;文學出版;文學發(fā)展中圖分類號:I206.7;G2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2-0021-01茅盾文學獎
成才之路 2017年32期2018-01-30
- 茅盾文學獎與中國當代文學的發(fā)生
摘 要: 茅盾文學獎的美學特征主要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突出長篇小說的史詩風格。二是突破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三是提倡作品的正面價值。我們研究“茅盾文學獎”,不僅期望能夠更全面地催放它的光彩,也期望通過它發(fā)現(xiàn)并解開中國當代文學的某些問題,從而促進中國當今文學的繁榮。關鍵詞: 茅盾文學獎;中國當代文學“茅盾文學獎” 是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為鼓勵優(yōu)秀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獎項。該獎項是根據(jù)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遺愿設立的,也是
科學與財富 2017年30期2018-01-01
- 影視拯救文學文本:茅盾文學獎的現(xiàn)象研究
文學文本:茅盾文學獎的現(xiàn)象研究范劉傳(安慶師范大學文學院 安徽安慶 246113)從上世紀的80年代到現(xiàn)在,茅盾文學獎已悄然至第九屆,被視為中國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文章以如今越來越多的茅盾文學獲獎作品被翻拍成影視的現(xiàn)象為例,揭示社會群體在影視上的關注度超過文本,從而迫切地喚醒人們對于文本的熱愛,以達到二者的平衡發(fā)展態(tài)勢。茅盾文學獎;敘事;長篇小說影視化;文本;劉震云一、影視對于茅盾文學獎的影響就影視的拍攝而言,基本上還是圍繞某個事件進行敘事,例如通過多
綏化學院學報 2017年11期2017-08-15
- 文學評獎與文學編輯的“藝術真實觀”
小說創(chuàng)作的茅盾文學獎。面向具有國家性質的文學評獎,文學編輯的“藝術真實觀”在作品的刊發(fā)和出版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前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在題材上都體現(xiàn)了文學編輯對于生活真實和歷史真實的要求,在主題上反映了他們堅守的人民立場和當代省思。文學編輯的眼光、魄力和韌性促成了作品的出版問世,他們的精心打磨幫助作品獲得了榮譽。[關鍵詞] 茅盾文學獎 文學編輯 藝術真實觀[中圖分類號] G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7) 04-
出版科學 2017年4期2017-08-09
- 茅盾文學獎,何時頒給網(wǎng)絡文學
代明 趙明茅盾文學獎,何時頒給網(wǎng)絡文學汪代明 趙明一、茅盾文學獎與網(wǎng)絡文學世界上的評獎可能沒有不存在爭議的。當然爭議有大小之分,有的爭議是有價值的有的爭議是無價值的甚至是負價值的。然而,像茅盾文學獎這樣的爭論之大、亂象之奇,恐怕世界少見。這里既有因為作品價值的多樣性而導致的誤讀,也有規(guī)則制定不合理帶來的不公平,還有評獎過程不夠透明所引發(fā)的暗箱操作猜想,更有因為行政、商業(yè)介入導致的質疑,甚至有因為讀者虛位造成的自娛自樂。從最早對《李自成》(姚雪垠)的質疑、到
小說評論 2016年1期2016-11-25
- 論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英譯研究價值
獲得第二屆茅盾文學獎。自1982年以來,茅盾文學獎一直備受關注。然而,30多年以來,共計43部作品獲獎,卻只有10部作品擁有英譯本,面對如此大的差異,本文將以《沉重的翅膀》為研究對象,就該作品的獲獎緣由、研究價值以及研究意義分析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被英譯的原因。關鍵詞:茅盾文學獎 《沉重的翅膀》 英譯研究中圖分類號:I207.4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397-01一、《沉重的翅膀》為什么獲獎自從1981年《沉重的
中文信息 2016年5期2016-05-31
-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翻譯研究價值
獎項之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推出便具有代表性意義,從而其翻譯研究更是尤為重要。翻譯是連接不同語言文學作品的橋梁,是不同國家文學相互交流的基石;離開翻譯,文學便猶如“閉關鎖國”,中國文化“走出去”更無從談起。關鍵詞 茅盾文學獎 翻譯研究 價值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67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
科教導刊 2016年16期2016-05-30
- 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是根據(jù)茅盾先生生前遺愿,為鼓勵優(yōu)秀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發(fā)展而設立的,是我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span id="j5i0abt0b" class="hl">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次設立的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將自己的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的,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文學獎之一,每四年才頒發(fā)一次的低頻率更是增加了該獎項的權威性。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于1981年設立,當時決定由巴金(已故)擔任評委會主任。此獎項的設立旨在推出和褒獎長篇小說作家和作
當代作家 2016年3期2016-03-18
- 第九屆茅獎文體新取向:傳統(tǒng)姿態(tài)下的“先鋒”敘事
要:第九屆茅盾文學獎評比已塵埃落定。盤點歷屆獲獎作品的文體取向,在很長時段內(nèi)只是表征為對現(xiàn)代主義技巧的點綴運用。此取向在近兩屆茅獎評比中得以改變,可圈可點的文體現(xiàn)象逐漸增多。尤其在本屆茅獎評比中,文體取向體現(xiàn)為對傳統(tǒng)長篇敘事的基本恪守、對傳統(tǒng)文學資源的自覺轉向以及對現(xiàn)代主義小說觀的自然滲透,作家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古典與先鋒的交織中進行“先鋒”敘事。究其原因,此種轉向不是偶然,而是茅獎以及長篇小說文體自身發(fā)展的必然。關鍵詞:茅盾文學獎;文體新取向;傳統(tǒng)姿態(tài);“先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3期2016-03-16
- 河南高校大學生對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接受情況調查研究
校大學生對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接受情況調查研究郭幸菲李文暢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河南新鄉(xiāng)453007摘要:文學作品的接受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作品的文學價值,本課題對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接受狀況的研究在當下多元文化的社會里顯得很有意義。通過大量查閱有關資料、發(fā)放調查問卷等途徑進行了深入研究,本課題重點調研了河南高校大學生在不同性別、專業(yè)、年級的情況下對歷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態(tài)度,接觸途徑、方式及目的,研究河南高校大學生閱讀量排名前列的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山西青年 2016年13期2016-02-05
- 2015年的“茅盾文學獎”,你可曾讀過
重點推薦:《繁花》 金宇澄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48.00金宇澄的寫作緩慢、謙恭,如同一次漫長的等待。他發(fā)表于2012年度的長篇小說《繁花》,新舊交錯,雅俗同體,以后撤和迂回的方式前進,以滬語的軟與韌,抵抗話語潮流中的陳詞濫調。經(jīng)由他的講述,一衣一飯的瑣屑,皆有了情致;市井與世俗的庸常,亦隱含著意義;對日常世界的從容還原,更是曲處能直,密處能疏。他的寫作,有著話本式的傳統(tǒng)面影,骨子里亦貫通、流淌著先鋒文學的精神血脈。他把傳統(tǒng)資源、方言敘事、現(xiàn)代精神匯聚
現(xiàn)代婦女 2015年11期2016-01-08
- 茅盾文學獎從“作品獎”變“作家獎”?
。近年來,茅盾文學獎的評選逐漸有著從“作品獎”到“作家獎”轉變的趨勢。寬泛地說,嘉獎一個作家和嘉獎一部作品,對于普通讀者來說并沒有本質性的區(qū)別——只要嘉獎的是“值得嘉獎的”。而如果要說這種評獎標準的缺憾,恐怕就在于,往往是作家“該獲獎的時候”沒有獲獎,“再不獲就說不過去的時候”才獲獎。這就有點還債的意味了。不得不承認,茅盾文學獎仍然是當今中國最受矚目的文學獎項。這一方面在于參評作品均為長篇小說,這一文體往往標志著作家在創(chuàng)作生涯當中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也在于
時代人物 2015年9期2015-12-16
- “茅盾文學獎”的矛盾
眾所周知的茅盾文學獎已然充滿了矛盾。它究竟是光榮的旗幟還是無能的遮羞布,是文學品格的光環(huán)還是制度敷衍的狗皮膏藥,可謂眾說紛紜。然而有一點卻是毫無疑問的:一切糾結于茅盾文學獎的恨和愛,無非都只是人們試圖表達出的、對這個時代文學的一種關切與熱愛。茅盾文學獎,迄今為止已評出了九屆。作為國家最高級別的長篇小說的文學大獎,茅盾文學獎一直以來都倍受民眾關注,算得上是中國當代文壇的一大盛事。可就當前而言,值得我們深思的是,隨著民眾文化藝術素質的提高,在與世界文學共享信息
粵海風 2015年5期2015-12-07
- 獲獎作品與“茅獎”性格
初期至今,茅盾文學獎已經(jīng)走過了近四十年的歷程。在這一歷程中,它逐漸成為了中國的最高文學獎,并被譽為當代文學的高峰走勢與存在真景。但也正是這一點使得它長期遭到爭議、批評甚至否定,尤其是“遺珠之憾”更使其成為文學風暴的核心所在。不過,盡管“譽滿天下、謗亦隨之”,但它卻在紛繁復雜的文學環(huán)境中愈來愈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精神風格及美學走向。當下的文學創(chuàng)作,無論私人敘事還是集體敘事,甚至是零度敘事,都不自覺地繼承了宏大敘事的精魂,猶如沙子中藏著宇宙,滴水見證太陽,茅盾文
博覽群書 2015年9期2015-10-26
- 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根據(jù)茅盾先生遺愿,為鼓勵優(yōu)秀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1981年,根據(jù)茅盾先生遺愿,將其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了茅盾文學獎,當時決定由巴金擔任評委會主任。此獎項的設立旨在推出和褒獎長篇小說作家和作品。 “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之一,也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shù)在13萬以上的作品。盡管仍有頗多爭議
焦點 2015年8期2015-09-30
- 王蒙蘇童等五位作家獲茅盾文學獎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8月16日在北京揭曉,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這邊風景》、李佩甫《升命冊》、金宇澄《繁花》、蘇童《黃雀記》5部長篇小說獲得該項殊榮。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每四年評選一次。有關人士認為,五部獲獎作品從不同側面反映了近年來我國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思想高度、藝術水準,體現(xiàn)出中國當代文學繁榮發(fā)展的態(tài)勢。茅盾文學獎1981年根據(jù)茅盾先升遺愿設立,是我國具有最高榮譽的四大文學獎項之一,自1982年開評至今,評選出一批體現(xiàn)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力作,為
世界博覽 2015年17期2015-09-10
- 獲獎者 王蒙
稱,第九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于2015年8月16日進行第六輪投票,產(chǎn)生了5部獲獎作品。獲獎作品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這邊風景》、李佩甫的《生命冊》、金宇澄的《繁花》、蘇童的《黃雀記》五部長篇作品。其中,王蒙以81歲高齡首次獲得茅盾文學獎。王蒙,1934年10月生于北京,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學者,曾任文化部部長,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名譽副主席,《青春萬歲》是其最負盛名的作品?!哆@邊風景》這部小說從1974年開始寫,完稿于1978年,反映了漢、維兩族人
小康 2015年17期2015-09-09
- 最熱競爭年 茅盾文學獎讓人讀出希望
協(xié)會第九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發(fā)布征集公告;5月15日,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正式公布。據(jù)悉,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規(guī)定:中國作家協(xié)會團體會員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藝術局、出版單位、大型文學期刊和持有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的重點文學網(wǎng)站,都可以推薦不超過3部的作品。因此無形中擴大了入圍范圍。據(jù)悉,本屆茅獎入選作品比上一屆多出74部,作品目錄上名家云集:賈平凹的《古爐》和《老生》、蘇童的《黃雀記》、韓少功的《日夜書》、王安憶的《天香》、嚴歌苓的《媽閣
人民周刊 2015年7期2015-08-10
- 茅盾文學獎與新時期文學出版
文│周根紅茅盾文學獎與新時期文學出版□文│周根紅作為專門頒給長篇小說的國家級獎項,茅盾文學獎已經(jīng)成為一個媒介文學事件。通過茅盾文學獎及其獲獎作品,可以管窺到新時期文學的出版環(huán)境、出版制度、出版理念等的變遷,這種變遷甚至也影響著茅盾文學獎的評選標準和美學原則,如對政治意識的凸顯、市場轉型的推動和象征資本的消費。茅盾文學獎 文學出版 政治意識 市場機制 象征資本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的、根據(jù)茅盾先生的遺愿、為鼓勵優(yōu)秀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而專門設立的國家級文學獎
中國出版 2015年10期2015-01-30
- 民國白象街昔日重來,那些名流們的紅花中國文學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的前身,就來自白象街
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的前身,就來自白象街Baixiang Stree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Celebrities’ Favorite Place for Gathering文+陳琰楓圖+胡成 羅大萬 蚊子英文導讀: Baixiang Street was the culture centr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So many newspaper offices and Celebritie
城市地理 2014年8期2014-03-13
- 茅盾文學獎研究的新突破
——評任東華《茅盾文學獎研究》
0082)茅盾文學獎研究的新突破 ——評任東華《茅盾文學獎研究》羅宗宇 金莎莎(湖南大學 文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2)任東華先生的學術新著《茅盾文學獎研究》運用了歷史還原、整體觀照和美學辯析等原則及“綜合-創(chuàng)新”方法,對“茅盾文學獎”的外部與內(nèi)部、部分與全局、要素與系統(tǒng)、成績與局限等等均作了有分析有理論的研究,提出了“茅盾文學獎美學”的新概念,是茅盾文學獎研究的新收獲和新突破?!熬C合-創(chuàng)新”方法;茅盾文學獎;美學茅盾文學獎作為當代文學與文化所包容的諸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2年3期2012-04-07
- 茅盾文學獎研究的開拓與進展
——讀《茅盾文學獎研究》*
0039)茅盾文學獎研究的開拓與進展 ——讀《茅盾文學獎研究》*范國英(西華大學人文學院,四川成都610039)茅盾文學獎是新時期文學進程中出現(xiàn)的重要事件,目前對茅盾文學獎的研究一直處于某種邊緣位置。任東華博士專著《茅盾文學獎研究》打破了“內(nèi)部研究”與“外部研究”的界限,對新時期以來出現(xiàn)的這一重要的文學事件進行了客觀化、總體化和歷史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span id="j5i0abt0b" class="hl">茅盾文學獎研究》;茅盾文學獎;文學場域;文本-美學茅盾文學獎設立于1981年,是目前國內(nèi)持續(xù)時
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1期2012-04-07
- 茅盾文學獎美學體系的建構及反思——從任東華的 《茅盾文學獎研究》說起
0000)茅盾文學獎美學體系的建構及反思 ——從任東華的 《茅盾文學獎研究》說起宋俊宏(蘭州大學 文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任東華的 《茅盾文學獎研究》力圖從 “制度-美學”、“文本-美學”和 “比較-美學”等方面努力建構起規(guī)模宏大的茅盾文學獎美學體系,盡管存在一些不足,但無疑是當前茅盾文學獎研究領域中的一部視野宏闊、理論豐厚、富有創(chuàng)見性的學術著作。任東華;《茅盾文學獎研究》;茅盾文學獎美學伴隨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的評選及質疑轟然落地,對它的研究也重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5期2011-08-15
- 從 “茅盾文學獎 ”反思文學
武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甫一公布,立即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高度關切和熱烈討論。這其實是已經(jīng)退居文化邊緣的“純文學”幾乎唯一的成為公眾議題的機會,也是公眾期望通過這個獎來接觸和了解“純文學”的愿望的表現(xiàn),也凸顯了長篇小說在今天“純文學”領域的關鍵性位置。作為文學界的同人,其實應該珍惜這個與公眾交流和溝通的機會,也珍視公眾的討論所表現(xiàn)出的關切和抬愛,因為文學不可能僅僅是一個封閉的小圈子里自娛自樂的事情,而是當下的文化的一個部分?!?span id="j5i0abt0b" class="hl">茅盾文學獎”其實是“純文學”和公眾
藝術評論 2011年10期2011-08-02
- 作品也可以這樣解讀
——評廖四平教授著《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解析》
平教授著《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解析》秦 勇,巢月星(中央財經(jīng)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北京 100081)日前,筆者參加了中宣部主辦的一個推廣統(tǒng)編教材《文學理論》的培訓會,會上大家探討了“文學理論”是否沒有用——這樣一個本不該探討的問題。其實,不僅“文學理論”涉及這個問題,整個文學學科都涉及一個與市場接軌的問題。在市場經(jīng)濟語境中,由于短期經(jīng)濟利益的“誤導”,文學研究越來越被看作一門沒有用的學問,另一方面,也是文學研究者自身的原因,文學研究越來越與大眾生活、大眾的文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6期2010-04-11
- 《秦腔》對于茅盾文學獎的意義
三十年 茅盾文學獎摘 要:《秦腔》是20世紀后期中國農(nóng)村普遍現(xiàn)狀的生動記錄,對以土地為焦點的三農(nóng)問題做了深刻透視。典型塑造和敘事實驗的收獲,以及對傳統(tǒng)文化衰微的憂思,為反思與總結當代文學“三十年”提供了參考的樣本和創(chuàng)新的標桿?!肚厍弧吩?008年底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給出版市場、讀者、評論家和研究者以極大的興奮。評獎委員會給《秦腔》的評語是:“對變化中的鄉(xiāng)土中國所面臨的矛盾、迷惘,作了充滿赤子情懷的記述和解讀?!钱敶≌f寫作的一記重音,也是這個大時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09年8期2009-10-13
- 茅盾文學獎為何離讀者越來越遠
月,第七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在茅盾的故里浙江烏鎮(zhèn)舉行。從公布獲獎結果到頒獎的這一周時間里,茅盾文學獎早已被眾人評說。賈平凹的《秦腔》、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麥家的《暗算》、周大新的《湖光山色》,一下子成為近期被人們提及最多的圖書?!笆袌龌笔潜緦?span id="j5i0abt0b" class="hl">茅盾文學獎不同于以前幾屆的一個關鍵詞。它不再是一個拘泥于文學圖內(nèi)的評獎,在結果公布之前,將入圍作品全部放到某網(wǎng)站上做一次集體展示,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網(wǎng)民的點擊和評價,雖然影響不到評選結果,但網(wǎng)民意見必然會給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09年3期2009-06-04
- 諾貝爾文學獎是茅盾文學獎的鏡子
獎,而不是茅盾文學獎。因為茅盾文學獎既不是歷史小說獎,也不是影視文學獎,而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大獎。雖說要兼顧題材與風格的多樣化,但是“側重于社會新人新事、時代精神的反映”,這才是茅盾畢生的創(chuàng)作追求。歷數(shù)七屆茅盾文學獎,也就前幾屆的獲獎作品得到比較多的認同,而近幾屆獲茅盾文學獎的作品往往是今天公布了,明天就被人們遺忘得一干二凈。這種因人設獎、因人修改評獎規(guī)則的做法,肆意地踐踏了茅盾文學獎原本所奉行的價值和審美標準,無異于殺雞取卵,最終必將嚴重地損害自身的聲譽。諾
百家講壇 2009年2期200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