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揮
大年初二的晚上,我宅在家,看中央電視臺的《經(jīng)典詠流傳》節(jié)目,被經(jīng)典傳唱人馮家妹和陳果毅(果果)合唱的一首《草》深深吸引。“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的這首《賦得古原草送別》,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被他們改編演唱出來后,又有了一股讓人意想不到的力量。
這首歌傳達了生命的能量,更包含了傳唱人和作詞人的生命故事。用主持人撒貝寧的話說:“果果打的是一套組合拳,不僅打了我,把我們所有人的內(nèi)心都打了一拳?!?/p>
果果今年9歲,出場時,坐在輪椅上,馮家妹推著他緩緩走出。他身穿一件火紅的T恤,眼神中透露著果敢和堅毅,聲音清澈動人。從舞臺表現(xiàn)很難看出,這是一名SMA患者。SMA全稱是脊髓性肌萎縮癥,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罕見疾病,患病者基本都是孩子,孩子患病后,全身的肌肉會慢慢地萎縮,患者會肌無力,包括他們的行走、站立,或者坐與爬,甚至以后的呼吸和吞咽都會受到影響,直到慢慢地呼吸衰竭,威脅生命。
果果在16個月大的時候被確診為SMA,他的肺活量僅為正常孩子的五分之一,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唱歌。對他來說,唱歌不僅能夠鍛煉呼吸,更能帶給他快樂和希望,只有音樂才能表達他心中的理想。他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呼吸困難,每天早上起床,他的臉色都會因為缺氧而變成青紫色,常人很難想象,為了發(fā)出這樣美妙的聲音,坐在輪椅上的他,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
馮家妹的大女兒在5個月大時就被確診為SMA,病魔奪走了她女兒幼小的生命。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并幫助SMA群體,她創(chuàng)立了“美兒SMA關(guān)愛中心”,一直致力于幫助SMA群體,并從他們身上收獲更多力量,其中一直給予她力量的正是這首《草》的作詞人包珍妮。
包珍妮也是一位SMA患者。她在1歲時就被確診,醫(yī)生告訴她的父母,她可能活不過4歲,但包珍妮奇跡般地活過了18個春秋,盡管她現(xiàn)在必須完全依賴一臺呼吸機才能呼吸,全身上下只有右手大拇指能活動,但是她從未停止過學習和寫作,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寫下了40多首詩歌和歌詞,其中一些歌詞被很多歌手演唱過,而且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詩歌集《予生:包珍妮的詩與歌》。曾經(jīng),包珍妮說自己永遠會是一棵樹,如今她覺得“草”才是她當下最真實的狀態(tài)。因為狂風可以摧毀一棵大樹,但不能摧毀一株小草。
對于果果和包珍妮而言,現(xiàn)實是殘酷的,音樂和詩歌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發(fā)出的全部的吶喊。正如本期作者黃菲在《火種少年》一文中所說:“然而殘酷中有一種治愈的力量,因為它塑造了兩個真正充滿生命元氣的少年——即使身處陰溝,也要仰望星空,也要堅守美好,也要奔赴光明?!闭且驗樯钪胁环@樣的少年,才會有“春風吹又生”的希望。
王爾德說:“愛自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辈还芪覀兪且恢晷〔?,還是一棵大樹,我們都要學著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然后愛自己。
節(jié)目伊始,包珍妮的那段獨白,在我心中久久回響——
“如果你的一生已經(jīng)注定,那么你還會努力生活嗎?”
“我的回答是,我會更加努力地生活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