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純
摘 要:現(xiàn)有的顏色心理學研究更多地關注顏色通過情緒、動機水平、其物理屬性等因素對認知行為產(chǎn)生的影響,而未曾關注到顏色同樣能夠通過警覺性對認知加工活動產(chǎn)生影響,本文將從顏色對主觀情緒和警覺性的影響的角度探討顏色對認知加工的影響。
關鍵詞:顏色;認知加工;情緒;警覺性
1 引言
環(huán)顧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無論是自然環(huán)境還是城市環(huán)境,處處都是色彩紛呈,每時每刻都有繽紛的色彩映入眼簾。對于我們而言,顏色作為環(huán)境中一種基礎的信息輸入,它能夠無所不在地影響著人類個體的認知、行為乃至生理反應等,而顏色對認知加工的內(nèi)在影響機制至今仍然有待探索( Wang, Zhao, Xue, & Chen, 2016 )。以研究最為豐富的顏色--紅色為例,有研究表明在競爭情境下,紅色相對于其他顏色能夠提高個體的表現(xiàn),能夠激發(fā)個體的回避動機從而讓人更加警惕和回避風險,同時顏色能夠影響個體的認知技能、精細動作技能、主觀情緒狀態(tài)等。發(fā)現(xiàn)顏色通過與之相關聯(lián)的事物之間的聯(lián)結(jié)能夠傳達出不同的情緒體驗以及誘發(fā)不同的警覺性水平,而情緒體驗與警覺性水平是影響個體認知加工的重要因素(Briki, Hue, 2016)。
2 相關研究
前人研究表明顏色可以影響個體認知活動,如智力測驗、記憶、時間和風險知覺、認知識別等,并且不同的顏色對不同認知活動的影響也存在差異。Gegenfurtner等(2000)發(fā)現(xiàn)相對于采用同等亮度的灰白圖片與自然色的圖片相比較,富有顏色的圖片會促進個體對場景以及事物的識別與記憶。Elliot等(2007)研究通過操作觀看測驗封面的顏色,發(fā)現(xiàn)相比于觀看紅色封面,個體的組詞能力、詞對推理能力在綠色與黑色下表現(xiàn)更好,但是在進行不同困難任務的選擇上,接受紅色封面操作的個體相對于接受綠色與灰色操作的個體傾向于選擇更為容易的任務,這意味著顏色在影響個體認知加工的同時可能該影響了個體的風險感知,即紅色相對于綠色與灰色而言會促使個體避免失敗從而追求成功。Kliger等(2012)研究驗證了上述觀點,他們采用不同顏色的背景進行任務啟動,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背景顏色干擾了個體的決策。相對于紅色背景啟動,在綠色背景啟動下的個體在進行風險經(jīng)濟決策時會低估決策風險而高估收益,換言之,紅色提高了個體對風險的感知,導致被試的決策更加保守。Meier(2012)等發(fā)現(xiàn)對主試所穿T恤的顏色和被試接下來將面臨的任務進行操作時,相對于穿藍色T恤的主試,被試面對穿紅色的相同T恤的主試時,他們會更快地走向采訪實驗室但會更慢地走向智力測驗房間,他們認為紅色在人際情景中誘發(fā)了趨近動機,提高了異性吸引力,但是在成就情境中卻令人產(chǎn)生回避動機,這表明不同顏色可以誘發(fā)不同的動機行為。Kaya等(2004)認為顏色對認知加工的影響是通過顏色所聯(lián)結(jié)的情感發(fā)揮作用的,如紅色通常血液、火焰等事物聯(lián)系,傳達出憤怒、興奮、恐怖等信息,誘發(fā)負面情緒,提高個體警覺性;而綠色通常與森林,草原等事物聯(lián)系,傳達出生機、活力、清新等信息,使人放松,誘發(fā)個體積極地情緒,降低個體警覺性。這一系列研究表明顏色對個體的認知加工產(chǎn)生了顯著地影響,不同的顏色對不同的任務影響存在差別,并且顏色會令人產(chǎn)生不同的風險感知。對于顏色影響認知加工的心理機制現(xiàn)在有兩種主流的觀點,有些研究者認為顏色影響認知加工是通過激發(fā)不同的動機水平,有人認為顏色影響是通過激發(fā)的情緒,而其內(nèi)在的心理過程無不和情緒以及警覺性相關(Mehta, Zhu, 2009; 張騰霄, 韓布新, 2017)。
早在20世紀就有學者提出情緒情感與警覺性水平是影響個體認知加工的重要因素。情緒影響個體的認知加工中就認知加工的記憶方面而言,Laird學者早在1982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個體閱讀情緒性材料后對個體的面部表情進行操縱,當個體的表情與回憶材料的情緒性相一致時回憶效果最好。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效價的情緒會影響整體--局部認知加工,具體而言,負性情緒會抑制整體加工,而在概念范疇的語義認知加工中,積極情緒能夠幫助個體兼顧全局,擴展注意范圍,并且能夠促進遠距離聯(lián)想。負性情緒刺激在認知過程中在注意、評價及反應準備等階段具有某種優(yōu)先權(quán),負性刺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補償認知資源不足(羅躍嘉, 黃宇霞, 李新影, 李雪冰, 2006)。情緒除了效價以外,還包含動機維度,而情緒的動機維度理論主張情緒動機強度是調(diào)節(jié)情緒對認知活動影響的關鍵。王振宏等(2013)研究發(fā)現(xiàn)低趨近動機積極情緒增強認知靈活性,而高趨近動機積極情緒增強認知穩(wěn)定性。而在顏色心理學中,紅色通常與危險的事物相關,并且在人類社會中常被作為警示性事物的標志顏色,如“紅綠燈”、標記錯誤等,紅色能夠誘發(fā)個體的回避動機,提高個體喚醒水平與警覺性(Briki, et al. 2016)。因此,情緒可直接影響個體認知加工,作為充斥生活的顏色,極有可能是通過與情緒的聯(lián)結(jié)間接影響個體的認知加工。
警覺性是認知加工的另一重要影響因素。經(jīng)典的理論有“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它表明個體的喚醒水平與認知加工任務的難度存在倒U型關系,相對較容易或簡單的任務若要獲得最佳效率,則個體應當調(diào)整到與之相應的相對較高的最佳喚醒水平,而相對較難的或復雜的任務獲得最佳效率個體則應當適當降低喚醒水平才能順利解決。研究表明,無論是主觀警覺性還是客觀警覺性水平較高時個體都表現(xiàn)出更有精力更少的睡意,在一些認知任務中表現(xiàn)出反應時縮短反應更為靈活,并且在一些研究中警覺性在照度對認知加工的影響中起到了中介的影響作用(朱瑩瑩, 楊敏齊, 姚穎, 熊曉, 周國富, 2017)。有研究表明在較高警覺性的色溫條件下個體的喚醒水平也會更高,個體反應也更為迅速靈敏,完成相應認知任務的時間也更短。宋國萍等(2008)的研究表明隨著剝奪時間延長,個體的困倦程度隨之增加而警覺性降低,從而導致認知績效明顯下降。而綠色與大自然聯(lián)系緊密,莽莽蒼蒼的森林,湛藍的大海與天空,作為大自然的代表色--綠色它使人放松,降低了個體的警覺性,令人感覺到充滿活力與生機(Briki, et al. 2016)。個體警覺性水平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或反映個體在認知加工中的表現(xiàn),而不同的顏色也傳達出不同的警覺性水平,因此顏色是否也可通過調(diào)解個體的警覺性水平進而影響個體的認知加工活動,值得進一步探究。
3 結(jié)論與展望
顏色與生活息息相關,個體對顏色的反應與感受不僅僅來源于對色彩的感知,也來源于人類社會活動中對不同色彩賦予的各種意義,這與人類的學習以及進化密不可分。雖然許多關于顏色對認知加工的影響的相關研究探討了顏色的影響認知加工的心理機制,但是這一領域仍然尚無定論,需要更為豐富的研究來探索,并且今后可以從更多的角度,如顏色是否能夠從情緒以及警覺性兩方面影響個體的認知加工活動。
參考文獻
[1]Briki, W., & Hue, O.How red, blue, and green are affectively judged.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2016,30(2), 301-304.
[2]Elliot, A. J., Maier, M. A., Moller, A. C., Friedman, R., & Meinhardt, J.Color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the effect of red on performance attain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2007,136(1), 154-68.
[3]Fredrickson, B. L. (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218–226.
[4]Gegenfurtner, K. R., & Rieger, J.=Sensory and cognitive contributions of color to the recognition of natural scenes. Current Biology,2000,10(13), 805-808.
[5]Kaya, N., & Epps, H.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r and emotion: a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2004,38(3), 396-405.
[6]Laird, J. D., Wagener, J., Halal, M., & Szegda, M. Remembering what you feel: effects of emotion on memor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2,42(4),646-657.
[7]Mehta, R., & Zhu, R. J.Blue or red?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color on cognitive task performances. Science,2009,323(5918), 1226-1229.
[8]Shibasaki, M., & Masataka, N.The color red distorts time perception for men, but not for women. Sci Rep,2014,4, 5899.
[9]Wang, X., Zhao, X., Xue, G., & Chen, A.Alertness function of thalamus in conflict adaptation. Neuroimage,2016,132, 274.
[10]羅躍嘉,黃宇霞,李新影,李雪冰.情緒對認知加工的影響:事件相關腦電位系列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6,14(4),505-510.
[11]宋國萍,張侃,苗丹民,皇甫恩.不同時間的睡眠剝奪對執(zhí)行功能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8,31(1),32-34.
[12]王振宏,劉亞,蔣長好.不同趨近動機強度積極情緒對認知控制的影響[J].心理學報,2013,45(5),546-555.
[13]張騰霄,韓布新.紅色的心理效應:現(xiàn)象與機制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13,(03),398-406
[14]朱瑩瑩,楊敏齊,姚穎,熊曉,周國富.室內(nèi)照度對認知加工的影響:主觀情緒和警覺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學,2017,22(6),1328-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