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娟
(河北省鹽山縣農業(yè)農村局 河北 鹽山 061300)
結球甘藍是一種重要的蔬菜作物,世界各地種植廣泛,我國的甘藍年栽培面積約為90 萬hm2,占世界栽培總面積的1/3 以上。冀中地區(qū)利用保護地進行甘藍反季節(jié)栽培,在冬春及早春蔬菜供應淡季上市,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尤其是日光溫室甘藍,病蟲害少、農藥用量低,品質好,管理技術相對簡單。
根據(jù)當?shù)叵M習慣,選擇冬性強、耐低溫弱光、生育期短、結球能力強、豐產性好、受市場歡迎的品種,如中甘26、中甘56、中甘8398 等。
2.1 播種期。可根據(jù)產品上市時間和生育期來確定播種時間,一般從定植到采收40 ~50 d。
2.2 種子處理。甘藍每畝平均用種量為40 ~50 g,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
2.2.1 溫湯浸種。先將種子放入瓦盆內,再緩慢倒入50 ℃~60 ℃(2 份開水兌1 份涼水)的水,邊倒邊攪拌,溫度保持50 ℃~55 ℃,持續(xù)浸種20 ~30 min,然后撈出。
2.2.2 藥劑浸種??捎?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1 000 倍液浸種2 h,或75%代森鋅水劑200 倍液浸種15 min,取出后沖洗干凈。把經過1 ~2 處理過的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20 ℃~25 ℃處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 次,每隔4 ~6 h 翻動1 次,有3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2.2.3 藥劑拌種。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用2.5%適樂時加68%金雷水分散粒劑拌種后播種。
2.3 播種及播后管理。可采用72 孔穴盤育苗,管理簡便、出苗整齊、苗全苗壯,帶基質定植不傷根系。
2.3.1 基質配制。草炭∶蛭石∶珍珠巖按體積比3∶2∶1 配制,每立方米加入充分腐熟粉碎的有機肥10 kg、三元復合肥2 kg,混勻備用。為預防苗期病害,可在基質中摻入殺菌劑,每50 kg 基質中加入20 g 68%金雷水分散粒劑和2.5%適樂時懸浮劑10 ml,使藥劑與基質混合均勻。
2.3.2 播種及管理。先將基質裝入穴孔,澆透水后打深0.5 cm 左右的播種孔,每孔點播1 ~2 粒經過催芽的種子或干籽,播種后覆蓋基質并刮平。將穴盤放置在磚或木棍等材料上,使穴盤不與地面接觸。穴盤上覆蓋薄膜保溫保濕,白天溫度保持在20 ℃~25 ℃,夜間保持10 ℃~15 ℃。幼苗出土后應及時去掉覆蓋物,增加光照、降低溫度以防止幼苗徒長。苗出齊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0 ℃左右,夜間保持在10 ℃左右。根據(jù)天氣和幼苗生長情況采取合理的通風和溫度管理措施,保證生長適溫,防止幼苗徒長,尤其是防止夜溫過高,以增強幼苗抗性。當幼苗長到6 ~7 片真葉時即可起苗帶基質定植,苗齡40 ~50 d。定植前10 d 左右通過逐漸加大通風量、減少夜間覆蓋等方式進行低溫煉苗。壯苗標準為:葉片肥厚、深綠色、葉柄短,莖粗壯、節(jié)間短,植株大小均勻,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危害。
畝施充分腐熟優(yōu)質有機肥5 000 kg、尿素10 kg、磷酸二銨15 kg、硫酸鉀10 kg,硼肥、鋅肥各1 kg,翻耕、耙細、耬平備用。南北向起壟做畦,畦寬90 cm,畦間距40 cm,畦高10 ~15 cm,每畦定植2 行;一般早熟品種株距35 cm、行距40 cm,每畝定植4 500 ~5 000 株。
4.1 適時定植。當幼苗6 ~7 片真葉時選擇晴天定植。定植前3 d 苗床澆透水。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定植前10 d 覆膜以利于提高地溫。從遠離門口一側開始定植,隨挖孔隨定植。全棚定植完畢后澆水或從里到外按畦隨栽隨澆。
4.2 定植后管理
4.2.1 溫度管理。甘藍為綠體春化型作物,生長適宜溫度范圍8 ℃~24 ℃。溫室栽培的關鍵是調控好溫度,既不至于生長過旺、又不通過春化而未熟抽薹。甘藍定植后封閉溫室7 ~10 d,保持一定的溫濕度,以利于緩苗。緩苗期以保墑增溫措施為主。緩苗后逐漸放風降溫,溫度白天15 ℃~25 ℃,夜間10 ℃~15 ℃。結球期溫度白天15 ℃~20 ℃,夜間10 ℃左右。
4.2.2 水肥管理。甘藍是淺根作物,澆水應遵循苗期見干見濕、結球期土壤濕潤的原則。甘藍較喜肥耐肥,全生育期吸收N、P、K 比例為3∶1∶4,氮磷鉀的施用原則為控氮、穩(wěn)磷、增鉀;蓮座期至結球期可適當補施鈣、硼等微量元素,防止干燒心等。苗期澆足定植水。地膜覆蓋膜內水分充足,定植7 ~10 d 后可以再澆1 次水,可隨水施入菌肥或有機液肥促進根系發(fā)育,縮短緩苗時間。甘藍進入蓮座期應進行第1次追肥,每畝隨水追施尿素或硫酸銨15 ~20 kg。此期要注意蹲苗,使植株生長健壯、根系發(fā)達,為結球期打下基礎。當植株蓮座葉封壟,開始包心時,應停止蹲苗,進行第2 次追肥,每畝隨水追施尿素10 kg,此期肥水需求量最大,應保證充足的水肥供應。收獲前7 d 左右停止?jié)菜?,防止裂球?/p>
溫室甘藍栽培過程中病蟲害發(fā)生較輕,其防治應以農業(yè)防治和物理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用藥應遵循以下原則:高效低毒、嚴格執(zhí)行安全間隔期、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交替使用。
5.1 病害防治
5.1.1 猝倒病??蓢娛?8%金雷水分散粒劑600 倍液,或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50%安克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等,每7 ~10 d 噴1 次,連噴2 ~3次。
5.1.2 霜霉病??蓢娛?5%阿米西達懸浮劑1 500 倍液、68%金雷水分散粒劑600 倍液、或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50%安克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等,每5 ~7 d 噴1 次,連噴2 ~3 次。
5.1.3 軟腐病??蓢娛?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400 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27.12%銅高尚懸浮劑500 倍液、57.6%冠菌清干粒劑500 倍液等,每5 ~7 d 噴1 次。
5.2 蟲害防治。小菜蛾可采用蘇云金桿菌(Bt)乳劑800 ~1 000 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1 000 倍液、25%滅幼脲懸浮劑2 000 倍液等防治。蚜蟲可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2 000 ~3 000 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等防治。菜青蟲可用Bt 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20%滅幼脲膠懸劑500 ~800 倍液等防治。
當甘藍葉球生長緊實、達到商品成熟度時,應及時進行采收。收獲時保留1 ~2 片外葉以保護葉球不受機械損傷。采收時先收大球,或根據(jù)生產需要集中采收以便于定植下茬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