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成菊
【摘? 要】在幼兒園階段,幼兒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起步階段,更需要關心和引導。教師應該設計多種多樣的游戲化活動課,使幼兒能夠喜歡幼兒園的課程安排,并且積極參與其中,感受知識和運動的魅力和意義。本文主要針對幼兒園游戲化活動課的設計展開研究,首先介紹了幼兒園游戲化活動課的內容,然后提出了幼兒園游戲化活動課設計的方式,主要以球類活動和數學類活動為基礎展開討論,也為其他類型的活動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活動課;球類活動;數學類活動
幼兒園階段,是孩子們天性養(yǎng)成,培養(yǎng)習慣,認識生活的重要時期。在幼兒園,孩子們展現出來童真和快樂,但與此同時,還需要學習一些必備的知識。相比于小學階段和中學階段,幼兒園的課程要更加的注重啟發(fā)性,讓孩子們能夠感受到外界社會和生活的點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游戲化活動課教學,往往能夠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和活動熱情。游戲化活動課包含了很多活動,諸如球類活動、音樂活動和數學活動等等?;诖?,本文主要針對幼兒園游戲化活動課程設計為研究對象,以球類活動和數學活動的開展為基礎,為其他類型的游戲活動也提供了借鑒,同時也能夠促進幼兒園的教育更加豐富多彩。
1.幼兒園游戲化活動課介紹
幼兒園的孩子是充滿童真和追求快樂的階段,雖然幼兒園也是具備學校的特質,但是卻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教師應該為孩子提供洋溢著歡聲笑語的課堂和活動。在幼兒園的活動設計中,類型比較多,例如球類活動、數學活動、音樂活動等等。這些活動都能夠讓孩子學到一定的知識,同時也能夠體驗到快樂。
2.幼兒園游戲化活動課設計
2.1球類活動設計
球類活動對于兒童來說是十分有益的運動,能夠讓孩子在運動中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同時也能夠感受到球類運動所具有的多功能性與趣味性,有效的激發(fā)了孩子的運動積極性,提升兒童的靈敏度,這對學生在今后的知識教育都十分有幫助。在球類活動設計中,應該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增加游戲化元素。
首先,讓兒童能夠參與到創(chuàng)設的氛圍與環(huán)境中,吸引孩子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加強孩子對球類的喜愛,并且根據其心理與生理特征,指導幼兒進行相關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兒童的需求,這樣才能夠讓球類活動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在教室或者走廊等地方粘貼球類運動的圖畫以及球類明星的照片,在合適的墻角等位置放置孩子手工課制作出來的紙球等,這些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都能夠使孩子對球類運動產生好感。
其次,根據幼兒的實際發(fā)展特點進行球類游戲的整合與探索。球類的活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并非所有的活動都適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教師應該在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基礎上進行游戲活動設計,室內和室外共同開展活動。例如,大班學生可以使用皮球進行球操運動,能夠感受到運動的靈活性,也增強了孩子對球的喜愛。
再次,球類活動需要因地制宜,根據區(qū)域特征進行球類運動設計。幼兒園的不同地方都應該進行球類活動設計,使孩子在充滿球類運動氛圍中快樂的成長。例如,可以組織孩子進行剪紙活動,將球類相關和球星相關的圖片剪下來,并且黏貼在一個單獨的本子上,然后放置在圖書角,形成一本書進行翻閱。通過親自動手,能夠提升孩子對球類運動的喜愛,也提高了球類活動課對孩子成長的積極作用。
最后,球類運動需要進行游戲化設計。教師在進行球類運動課的設計中,應該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根據球的不同,可以進行拍球、運球、拋球以及接球等游戲設計。在前期教師進行簡單的教學,并且指導孩子常規(guī)性的練習,然后設計組隊游戲等,也可以設計一些花樣玩法,并且在游戲中設定指標,如果達標給予一定的獎勵,能夠滿足學生積極表現的心態(tài),也能夠提升實踐課對孩子身心健康的有益影響。
2.2數學活動設計
在幼兒園階段,孩子也需要吸收一些數學、語文等相關知識,但是這并不是需要教師像對高中生一樣進行課堂講解,如果長期以這種方式進行學習,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負擔,并且厭棄去幼兒園學習。幼兒階段的學習,需要在游戲等氛圍中進行,保持孩子的愉悅情緒,才能夠開發(fā)幼兒的智力,并且愿意主動的摸索和觀察。在數學活動設計中,利用游戲能夠讓孩子感知到形、數、量和空間位置等關系,有助于孩子思維的進一步發(fā)展。
數學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巧妙的運用語言技巧、情境創(chuàng)設來進行,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首先,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加強游戲設計的逼真性。在設計中需要層層遞進,可以利用果園采摘、撿樹葉等活動教孩子進行識數,在實踐中能夠感受到數量的本質和存在的意義;其次,游戲也分為簡易的和難度大一些的,教師應該從簡至難的進行游戲環(huán)節(jié)設計,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最后,幼兒在數學活動課上應該進行角色的扮演,提升主體性和參與性。例如“圖形的家”活動設計中,幼兒扮演各種圖形,了解自己所扮演的圖形的特征,并且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開車、捉迷藏、睡覺等,既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圖形及其特征,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黃志豪.多元整合背景下幼兒園活動課程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6):159
[2]商艷.民間游戲資源在幼兒園活動中的運用以及策略[A].教育理論研究(第九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3]盧閩霞.探究課程游戲化在中班幼兒園活動中的滲透[J].才智,2019(14):122
[4]王東梅.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活動中的應用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9(04):136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石磊幼兒園,甘肅 隴南 74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