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辨析題在初中畢業(yè)及升學考試道德與法治的試卷中是一種常見的題型。命制這一類題型,既符合道德與法治的學科思維要求,也符合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對于辨析題,學生既要明確辨析題的分類類型,更要明確每一類辨析題的答題要求,這樣有利于學生游刃有余地答題。
關鍵詞:中考;辨析題;單一類;混合類;條件限制類
辨析題在初中畢業(yè)及升學考試(以下簡稱“中考”)道德與法治的試卷中是一種常見的題型。通過運用辨析題考查,可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多角度、辯證分析問題并解決道德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與思想方法、思維方式的掌握融為一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批判質(zhì)疑的科學精神,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從知識考查這一角度,學生答好辨析題需要了解辨析題的類型,掌握各類辨析題的答題要求。筆者通過對近幾年的教學和江蘇省十三市中考思想品德(現(xiàn)教材更名為:道德與法治)試卷的分析得出,辨析題常用的設問方式有:談談對某一觀點(認識)的看法;對某一觀點(認識)加以評析;談談對某一觀點(認識)的理解等。辨析題主要有單一類、混合類及條件類三大類型。各種類型有其各自的答題要求。
一、 單一類
單一類辨析題指的是所要辨析的觀點是單一的正確的、錯誤的或片面的辨析題。
(一)單一的錯誤型
例:(2018年常州市中考第17題第二問)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某校九(1)班同學開展了以“學習十九大,共圓中國夢”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請你一起參與。圍繞十九大報告中“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的論斷,同學們自發(fā)組織討論并發(fā)表各自的觀點。小李同學說:“我國要縮短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關鍵是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闭埬愫喴治鲈撏瑢W的觀點。
參考答案:觀點錯誤。1.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萍嫉谋举|(zhì)就是創(chuàng)新。2. 要想真正地縮小差距,趕超發(fā)達國家,關鍵是靠創(chuàng)新。只有把科技進步的基點放在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和持續(xù)創(chuàng)新能力上,才能實現(xiàn)我國科技的跨越式發(fā)展,真正掌握發(fā)展的主動權。沒有創(chuàng)新,就要受制于人,沒有創(chuàng)新,就不可能趕超發(fā)達國家。3. 中華民族是一個富于創(chuàng)造的民族,在長期歷史發(fā)展中,不僅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物質(zhì)文明,也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精神文明。對經(jīng)濟和科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而科技的本質(zhì)就是創(chuàng)新,科技進步和創(chuàng)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4. 勇于創(chuàng)新是我們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答這一類辨析題的要求是:先指出該觀點是錯誤的,再說明理由。
(二)單一的正確型
例:(2018年泰州市中考第28題)對于憲法,你了解多少?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國繞憲法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其中,有許多經(jīng)典話語言簡意賅、令人振聾發(fā)聵。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成,法律效力。
※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nèi)活動,都不得有超越憲法的特權。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zhí)政。
請你運用有關的憲法知識談談對上述講話內(nèi)容的理解。
參考答案: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所規(guī)定的內(nèi)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
答這一類辨析題的要求是:先指出該觀點是正確的,再說明理由。
單一的正確型或單一的錯誤型辨析題在設問上,有的會很直接,如:這一觀點正確嗎?請說明理由。
(三)單一的片面型
例:(2019年常州市第15題第二問)材料二:小明媽媽收到了學校班主任老師發(fā)來的一條信息,要求學生不準帶手機進課堂。當媽媽告訴小明這一消息的時候,小明大聲對媽媽怒吼道:“手機是我的私人物品,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我想帶到哪里都可以?!边\用所學知識,請你簡要分析小明的言行。
參考答案:小明的觀點是片面的?!笆謾C是私人物品”是正確的,法律保護私人財產(chǎn)?!跋朐趺从镁驮趺从谩薄拔蚁霂У侥睦锒伎梢浴笔清e誤的,公民行使權力不能超越它本身的范圍和界限,不能濫用權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答這一類辨析題的要求是:首先對觀點做出判斷,即說明該觀點是片面的;其次分析觀點中合理的部分并說明理由;最后對不合理的部分說明理由或補充除了題中合理的內(nèi)容還需要哪些內(nèi)容。
二、 混合類
混合類辨析題指的是所要辨析的觀點是由單一正確的、錯誤的或片面的組合而成的辨析題。
例:(一)正確和錯誤混合型
兩年前,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在中國大陸熱映。該片講述了夢想成為音樂家的小男孩米格爾,為了夢想離開家庭,開啟了一段神秘之旅,最終還是投入家人的懷抱??戳嗽撈屓烁袆?,但也有同學認為“初中生就應該要有夢想,至于孝敬父母長輩是夢想實現(xiàn)后的事,更何況我們平時也做不到孝敬父母長輩”。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部分同學觀點的認識。
參考答案:“初中生要有夢想”是正確的,因為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但認為“孝敬父母長輩是夢想實現(xiàn)后的事,更何況我們平時也做不到孝敬父母長輩”是錯的,因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必須履行的義務,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孝敬父母長輩,包括尊敬、關愛、贍養(yǎng)等,對父母長輩的孝心有多種表達方式,表現(xiàn)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之中。
答這一類辨析的要求是:先說明觀點中合理的部分并說明理由,再說明觀點中不合理的部分并說明理由。
這一類正確的和錯誤的觀點混合的辨析題,不只是兩個觀點的混合,有時會出現(xiàn)三個觀點的混合。
(二)片面加正確或片面加錯誤型
例:(2019年昆山市初三第一次質(zhì)量測試第28題)2019年1月,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省學生聯(lián)合會公布了2018年全省尋訪“最美中學生”“最美中職生”活動結果。昆山葛江、吳淞江、漢浦、花橋、震川等5位學生獲評“2018年江蘇省最美中學生”。他們習慣良好、學優(yōu)爭先,他們熱愛祖國、關心集體,成為我們身邊的好學生、好榜樣。對于什么是好學生,有同學提出:培養(yǎng)好習慣,就能做學習的主人,與班集體沒有關系。結合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請你評析該同學的觀點。
參考答案:好習慣使我們終身受益,能促進學習的進步,成為學習的主人。認為培養(yǎng)好習慣,就能做學習的主人是片面的,要成為學習的主人,還要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認為個人成長與班集體沒有關系是錯誤的,個人與集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集體是個人成長的搖籃。
答這一類辨析題的要求是:先找到觀點中片面的部分并按片面的要求分析說明,再找到觀點中正確的或錯誤的部分并按照正確的或錯誤的分析說明。
三、 條件限制類
條件類辨析題指的是通過答題知識范圍或通過材料限制進行辨析的一類辨析題。
(一)答題知識限制型
例:(2018年揚州市中考27題第二問)材料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有一些精神是不容討論的,總有一些價值是不容懷疑的,總有一些名字是不能忘記的。令人遺憾的是,一段時間里,社會上卻出現(xiàn)了對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邱少云等英雄烈士調(diào)侃、戲說、質(zhì)疑,甚至丑化、歪曲、調(diào)毀的現(xiàn)象,造成了惡劣影響。材料二:2018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明確規(guī)定,“以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庇⒘冶Wo法的頒布,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與擁護,但也有少數(shù)人認為“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我們不必大驚小怪,應保持一份寬容之心”。請從“正確把握寬容友善”的角度。對少數(shù)人的觀點加以評析。
參考答案:少數(shù)人的觀點是片面的。材料中少數(shù)人的觀點只看到寬容友善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到寬容也要講原則。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有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寬容友善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境界,寬容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但寬容并不意味著不分是非曲直,不講原則;寬容也不意味著麻木不仁,熟視無睹。寬容是有原則的,寬容要與社會主義法律和道德規(guī)范相一致。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我們不能對這些人有寬容之心。這些人觸犯了道德和法律底線,應受到道德譴責和法律制裁,對于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答這一類辨析題的要求是:答題的格式、規(guī)范要按照以上辨析題的要求,但答題知識的范圍必須是運用題中限制的范圍。
(二)材料限制型
例:(2018年蘇州市中考第28題第二問)材料二:我國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那些默默無聞的科學家和科研人員,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澤山院士就是他們中的佼佼者。王澤山從小就懷揣著強國夢想;他認為中國人有在世界上爭先的能力;他始終和團隊一起駐守在偏僻的試驗場,攻堅克難,終于成為我國火炸藥專家。學習了王澤山的事跡,有同學認為,一個人只要有崇高的理想,就能大有作為。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緊扣材料二,對此觀點加以評析。
參考答案:崇高理想有利于大有作為,因為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但認為“只要有崇高理思就能大有作為”是片面的。一個人要大有作為,還要樂觀自信;學會合作;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磨礪堅強的意志;愛崗敬業(yè);忠于職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答這一類辨析題的要求是:答題的格式、規(guī)范要按照以上辨析題的要求,但答題運用的知識要與所給材料一致。
(三)題目限制型
題目限制型就是在一題中有兩個觀點或兩個以上的觀點,要求選擇題中的某一觀點作答。在2019年蘇州的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的第28題設計了兩個觀點:無法治不自由,治理網(wǎng)絡謠言只要科學立法;法律面前無特權,治理網(wǎng)絡謠言只要全民守法。題目要求從兩個觀點中選其一回答。對于這一類辨析題,其答題要求是:答這類題要求先根據(jù)題目要求選擇其一作答,其次針對某一觀點按以上分析的辨析題要求作答即可。
四、 總結
總的來說,中考道德與法治的辨析包括單一類、混合類和條件限制類,在答題過程中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審出是哪一類型,再根據(jù)教材知識作答。
作者簡介:
鄭利,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