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電壓暫降期間工業(yè)園區(qū)分布式風機轉子電流動態(tài)響應及其靈敏度分析

      2020-03-31 03:16:16
      四川電力技術 2020年1期
      關鍵詞:磁鏈定子靈敏度

      (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410)

      0 引 言

      現(xiàn)代電力系統(tǒng)中,風電滲透率越來越高,很多園區(qū)配置風力發(fā)電機組,自發(fā)自用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但電壓暫降期間,風電機組的低電壓穿越能力會影響園區(qū)敏感負荷的生產(chǎn)過程,整體對園區(qū)電能質量呈負面影響。提高風機低電壓穿越能力,是提高園區(qū)生產(chǎn)穩(wěn)定性的重要舉措[1-3]。

      雙饋感應發(fā)電機(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是當前風電的主流機型,當系統(tǒng)的風電滲透率較低時,風電機組采用撬棒保護,能有效保護機組[4-5],但其對電網(wǎng)的支撐能力明顯不足。風電機組的低電壓穿越能力,主要指機組對電網(wǎng)故障引起的并網(wǎng)點電壓暫降的穿越能力[6]。根據(jù)磁鏈守恒原理,風電機組定子側電壓暫降時,定子磁鏈中的暫態(tài)直流分量以發(fā)電機轉子的轉速切割轉子,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感應電流,使轉子過電壓、過電流。轉子過電流經(jīng)轉子側換流器輸送到直流側,導致直流側電容過電壓。同時,當機端電壓突然減小時,機組輸出功率減小,風機捕獲的風能部分不能送入電網(wǎng),致使轉子加速,轉差率增大,定子磁鏈暫態(tài)分量加速切割轉子,使轉子過電流和過電壓更嚴重,導致機組低電壓穿越能力進一步惡化。在此過程中,電磁轉換和功率交換經(jīng)歷了一個暫態(tài)過程,因此,研究DFIG轉子電磁響應特性,定量分析轉子過電流和過電壓的影響因素,是提高機組低電壓穿越能力的關鍵。

      近年來,國內(nèi)外對DFIG低壓穿越開展了大量研究。理論研究主要集中于解釋物理現(xiàn)象,為DFIG參數(shù)設計、控制策略制定提供支撐[7-13]。文獻[7]提出了不同電壓暫降幅值下轉子電壓表達式。文獻[8]給出了電壓暫降時轉子電壓的瞬時最大值、電壓恢復時轉子側電壓瞬間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數(shù)學表達式。文獻[9]在同步旋轉坐標系下推導了定子電壓中斷時定轉子暫態(tài)電流的表達式。文獻[10]在忽略發(fā)生暫降時電流環(huán)響應時間和轉子電壓變化時,DFIG運行狀態(tài)對轉子電流的影響。文獻[11]推導了三相故障時定子電流的解析表達式,并用于轉子短路電阻的整定。文獻[12-13]定性研究了部分風電機參數(shù)對轉子電流的影響。研究證明,機組低電壓穿越能力與轉子電流暫態(tài)特性、電網(wǎng)狀態(tài)特性等有關。遺憾的是,對轉子暫態(tài)電流詳細模型、影響因素定量刻畫、各因素靈敏度等還缺乏深入、完整的研究。

      下面基于園區(qū)發(fā)生電壓暫降時,雙饋感應發(fā)電機的動態(tài)物理過程和轉子暫態(tài)特性,建立較完整的轉子電流模型,分析轉子電阻、轉差率等結構參數(shù)以及定子側電壓暫降特征等狀態(tài)參數(shù)對DFIG轉子電流的影響,并通過各影響因素軌跡靈敏度分析,提出了量化各因素影響程度的方法,在合理解釋現(xiàn)有技術措施的同時,為提高DFIG低電壓穿越能力和改進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論支撐。

      1 轉子電流模型

      1.1 DFIG基本模型

      三相靜止坐標系下,DFIG系統(tǒng)是一個非線性、多變量、強耦合高階系統(tǒng)[14]。將DFIG轉子側參數(shù)折算到定子側,可得電壓和磁鏈方程[15]:

      (1)

      (2)

      式中:下標s、r分別表示定子、轉子;v、i、ψ、R分別為電壓、電流、磁鏈和阻抗;Ls、Lr和Lm為定子、轉子和勵磁電感。

      由式(3)可得轉子磁鏈:

      (3)

      將式(3)代入式(1),得轉子電壓:

      (4)

      式中,p為微分算子。

      由式(4)可見,轉子電壓由兩項構成,第一項為定子磁鏈切割轉子產(chǎn)生的轉子感應電動勢(electromotive force,EMF),隨定子磁鏈變化[8,16-17],可令:

      (5)

      1.2 定子磁鏈方程

      穩(wěn)態(tài)條件下,DFIG定子電壓以同步頻率ωs旋轉,是幅值為V1的空間矢量,可表示為[16]

      vs=V1ejωst

      (6)

      結合式(1),忽略通常很小的定子電阻rs,可得定子磁鏈表達式[16-17]為

      (7)

      假設在t=t0時刻電網(wǎng)發(fā)生對稱性電壓暫降,定子磁鏈不能突變,會產(chǎn)生暫態(tài)直流分量ψst,定子磁鏈為[7]

      t≥t0(8)

      1.3 轉子電流模型

      穩(wěn)態(tài)情況下,機組采用有功、無功解耦矢量控制[18-19],輸出功率為

      (9)

      將式(2)代入式(9),得轉子電流表達式(10)為

      (10)

      將式(7)、式(10)代入式(4),得轉子側換流器(rotor side converter, RSC)輸出電壓vr:

      (11)

      在暫態(tài)情況下,將式(4)、式(5)化為一階常系數(shù)微分方程形式,得

      (12)

      式中,ωr為轉子旋轉角頻率。

      將式(8)代入式(12),解微分方程得對稱暫降下轉子電流模型:

      (13)

      式中,τr為轉子衰減時間常數(shù)。

      (14)

      (15)

      ωs1=ωs-ωr

      (16)

      (17)

      2 轉子電流影響因素

      提高DFIG低電壓穿越能力的目標之一是抑制轉子過電流,并加速衰減[4-19]。由式(13)可見,影響DFIG轉子過電流的因素包括:定子、轉子的電阻、電感等機組結構參數(shù);機組輸出有功、無功、轉差率以及轉子換流器輸出電壓等狀態(tài)參數(shù)。

      2.1 定子電阻Rs的影響

      圖1給出了定子電阻分別取0.007 1 p.u.、0.05 p.u.、0.71 p.u.時,定子磁鏈和轉子電流波形。由圖1可見,定子電阻越大,τs越小,定子磁鏈中暫態(tài)直流分量衰減越快,利于轉子過電流衰減。

      圖1 定子電阻Rs的影響

      2.2 轉子電阻Rr的影響

      增大轉子電阻,在減小轉子電流的同時,也減小了轉子時間常數(shù),可加快轉子過電流衰減,如圖2所示。由圖2可見,增大轉子電阻可有效抑制轉子過電流。

      圖2 轉子電阻的影響

      2.3 電感參數(shù)的影響

      電感參數(shù)不僅是轉子電流表達式的分母項,同時對定子和轉子時間常數(shù)也有影響。轉子電阻的影響如圖3所示。由圖3可見,暫降期間增大定子、轉子漏感,減小勵磁電感有利于抑制轉子電流幅值。

      圖3 不同電感參數(shù)下轉子電流

      2.4 機組送出功率的影響

      不同輸出功率條件下轉子電流如圖4所示,機組送出有功和無功功率越大,轉子電流穩(wěn)態(tài)值也越大。式(13)左側ir越大,意味著右側的衰減項Ke-t/τr、e-jωrt也越大,轉子過流越嚴重。

      圖4 不同輸出功率條件下轉子電流

      2.5 轉差率s的影響

      不同轉差率下轉子電流如圖5所示。圖5給出了機組不同轉差率下,轉子電流變化特性。發(fā)生電壓暫降時,機組處于超同步轉速狀態(tài),產(chǎn)生的轉子過電流高于次同步轉速狀態(tài)。由圖可見,轉子轉速越高,轉子電流幅值越大。

      2.6 轉子換流器輸出電壓的影響

      轉子側換流器(RSC)輸出電壓主要取決于RSC的容量大小和DFIG勵磁控制策略,反映了控制策略對轉子過流的控制作用。不同RSC輸電出電壓下轉子電器如圖6所示,RSC輸出電壓的調(diào)節(jié)范圍越寬,對轉子過流的控制效果越好。

      圖5 不同轉差率下轉子電流

      圖6 不同RSC輸出電壓下轉子電流

      3 各影響因素的軌跡靈敏度

      由上可見,機組結構參數(shù)、狀態(tài)參數(shù)等是影響轉子過電流和機組低壓穿越能力的主要因素。為了進一步揭示各因素的影響程度,可用軌跡靈敏度分析法進行分析。

      軌跡靈敏度能刻畫各影響因素微小變化引起的轉子電流動態(tài)變化程度的軌跡[20-21]。通過轉子電流軌跡靈敏度分析,可找出導致穿越能力低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轉子電流軌跡靈敏度定義為

      (18)

      式中:ir為轉子輸出電流;θi為影響因素,i取不同值代表不同的影響因素;Δθi為各影響因素相對改變量;t為時間。

      由式(18)可求各影響因素的軌跡靈敏度。若某段時間內(nèi),影響因素θi的軌跡靈敏度較大,說明該因素對轉子電流的影響較大。因此,根據(jù)軌跡靈敏度可直觀地識別影響低壓穿越能力的主要因素。

      為了從總體上度量低壓穿越能力受影響的程度,可用各影響因素的平均軌跡靈敏度判別各因素的影響程度。平均靈敏度越大,對穿越能力的影響越大。影響因素θi的平均靈敏度sai定義為軌跡靈敏度絕對值的平均值[22]:

      (19)

      式中,Ki為選取的某時間段內(nèi)影響因素θi軌跡靈敏度上特征點的總個數(shù),一般時間段的長短以暫降持續(xù)時間和轉子電流衰減時間為依據(jù),步長大于該信號的采集周期。

      4 算例分析

      根據(jù)DFIG狀態(tài)方程[23],用四階龍格-庫塔法得電壓暫降20%時轉子電流結果。設暫降發(fā)生后轉子側換流器被隔離,輸出電壓為0,風電機組的基本參數(shù)如表1。采用攝動法[24]求得機組結構和狀態(tài)參數(shù)的軌跡靈敏度(變化幅度10%),如圖7、圖8所示。

      表1 仿真模型發(fā)電機基本參數(shù)

      注:若無特殊說明,所用參數(shù)均為標么值?;鶞蕿椋?.5 MW,575 V。

      轉子側換流器輸出電壓、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和勵磁電感的軌跡靈敏度在暫降發(fā)生瞬間最大,并隨轉子電流衰減,趨于穩(wěn)定值。因定子、轉子磁鏈暫態(tài)分量呈指數(shù)衰減,定子、轉子的電阻、漏感及轉差率的靈敏度先隨轉子電流衰減增大,當轉子電流衰減放緩時達最大,然后逐漸減小。對比圖7(b)、圖7(c)可見,暫態(tài)過程中,定子、轉子電阻和轉差率的軌跡靈敏度遠大于其他參數(shù),說明該時段內(nèi),轉子電流主要受這3個因素影響。

      可見,隨暫降幅值減小,定子電阻平均靈敏度下降,漏感平均靈敏度上升。轉子電阻、轉差率、RSC輸出電壓、有功和無功功率的平均靈敏度不明顯地受暫降幅值影響。

      圖7 結構與狀態(tài)參數(shù)軌跡靈敏度

      從參數(shù)變化幅度對應的轉子電流變化幅度看,以并網(wǎng)規(guī)程中通常規(guī)定的較嚴重的暫降幅值20%為例,轉子電阻變化0.000 5 p.u.和RSC輸出電壓變化0.02 p.u.對應的轉子電流變化量為0.11 p.u.和0.1 p.u.,可見,調(diào)整轉子電阻和RSC輸出電壓可起到抑制轉子電流的作用。

      5 結 語

      為提高雙饋感應發(fā)電機低壓穿越能力,定量分析其影響因素,建立了機組轉子電流詳細模型,通過各因素軌跡靈敏度和平均靈敏度分析,定量揭示了影響DFIG低壓穿越能力的主要因素,為改進和提高機組低壓穿越能力提供理論依據(jù)。理論研究和仿真證明,定子磁鏈暫態(tài)分量是影響LVRT的主要原因,其衰減速度和幅值與定子電阻相關;調(diào)整定子電阻、轉子電阻、RSC輸出電壓、轉差率等能有效抑制轉子電流,提高機組低壓穿越能力,同時,電機漏感的影響值得重視。

      圖8 不同暫降幅值下結構和狀態(tài)參數(shù)平均靈敏度

      所提出的轉子電流模型和軌跡靈敏度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DFIG低壓穿越能力,可為發(fā)電機設計和控制策略制定提供參考。目前還僅分析了對稱暫降下的模型和影響因素,不對稱暫降是下一步值得研究的問題。

      猜你喜歡
      磁鏈定子靈敏度
      異步電動機定子沖片槽型優(yōu)化
      防爆電機(2021年1期)2021-03-29 03:02:46
      導磁環(huán)對LVDT線性度和靈敏度的影響
      基于新型趨近律的雙定子電機控制系統(tǒng)研究
      測控技術(2018年2期)2018-12-09 09:00:52
      地下水非穩(wěn)定流的靈敏度分析
      一種弱磁擴速下的異步電機磁鏈觀測和速度辨識
      穿甲爆破彈引信對薄弱目標的靈敏度分析
      一種基于簡化MRAS無速度傳感器的永磁電機EKF磁鏈辨識
      一種在線辨識定子電阻的MRAS轉速估算方法
      基于虛擬磁鏈的STATCOM直接功率控制研究
      基于虛擬磁鏈的APF準諧振控制研究
      兰州市| 长垣县| 重庆市| 上蔡县| 高雄市| 武平县| 罗平县| 隆回县| 陆河县| 安庆市| 印江| 卢湾区| 建昌县| 兴安县| 瑞昌市| 聂拉木县| 石渠县| 常宁市| 榆社县| 翁源县| 万年县| 色达县| 扶绥县| 嘉禾县| 凌源市| 黑龙江省| 昌黎县| 文水县| 兰坪| 甘孜县| 齐河县| 泾源县| 张北县| 淄博市| 福海县| 石首市| 阿拉尔市| 察雅县| 聂荣县| 惠来县|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