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穗
我從小就對中國的古典樂器非常著迷。
李賀《李憑箜篌引》里的箜篌,是那樣的驚天地泣鬼神;白居易《琵琶行》里的琵琶既可以“大珠小珠落玉盤”那般溫泣可愛,又能奏出“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的鏗鏘之音;桓伊吹笛,號稱江左第一,一曲《梅花三弄》,是何等的卓絕風(fēng)姿!莊周先生擊缶而歌送別亡妻,那缶,一定擊得淡定從容……
但是今天,我想說的不是風(fēng)雅的琵琶、古琴,不是溫潤的笛簫,也不是纏綿的胡琴、哀歌的瓦缶,而是一種奇怪的樂器——觱篥(bì lì)。
我第一次見到“觱篥”的身影,是在中學(xué)的一篇叫作《大鐵錐傳》的課文里。某個星光明亮的夜晚,武藝高強的俠客與多名強人決斗,那是一場古龍式的對決,是一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故事。那對決的場面深深地吸引了少年的我,我讀了一遍又一遍,心中油然而生一種任俠的豪氣。
就在這俠骨豪氣在胸中激蕩的時候,我忽然在文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面貌奇異的東西——“觱篥”。文中是這樣寫的:“時雞鳴月落,星光照曠野,百步見人??婉Y下,吹觱篥數(shù)聲……”這觱篥究竟是什么樣的東西呢?是口哨、柳笛那樣的?還是更像塤?我覺得它應(yīng)該更強硬,應(yīng)該是青銅制作的,而不是木制或陶制。我胡亂猜測著,覺得它應(yīng)該是弧形多孔,像某種暗器那樣充滿了鐵刺。只有這樣的樂器,似乎才配得上這樣肅殺的決絕摩擦樹葉發(fā)出的聲響……
當(dāng)然,這些都是我當(dāng)時胡亂猜測的。
后來終于知道了,觱篥,是一種類似喇叭和笛子的管器,以蘆葦作嘴,以竹作管,聲音悲壯感人。它是唐朝時期從西域傳到中原來的,據(jù)說一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在使用呢!
但我從來沒有親眼見過它的模樣,真是一種遺憾呀!
前段時間某個熱播的電視劇里,女主角便用觱篥吹了一段纏綿悲涼的曲子??吹侥侵菲?,我的心中一下子便長出了藤蔓來。我攀住那柔軟的藤蔓,一步步地回到那愛幻想愛走神的少年時期。
某種情結(jié)便又會如花朵般地悄悄綻放。
我又開始想象自己能變成一個大鐵椎那樣的俠士,一個逍遙自由白衣飄飄的俠女。天大地大,有那么廣闊美好的世界等著我去闖蕩。
少年時期真好啊,連幻想都帶著風(fēng)一樣的自由。我多想再做一次少年郎,胸前垂掛下一管觱篥,鮮衣怒馬,向著生活再一次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