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月
現代以色列國家建立于1948年,自建國以來,以色列一直把教育立國、科技興國作為基本國策。他們認為,支撐其蓬勃發(fā)展的不竭動力是高素質的人力資源,而教育是培養(yǎng)人類精英的最佳投資。以色列針對中小學生的科學教育不只發(fā)生在學校內,還存在于多個研究機構中,其中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是自然科學和精密科學領域全球領先的多學科基礎研究機構之一,該研究所的根本使命在于推進科學并為人類造福,同時也重視在學校和公眾中推進科學教育[1]。1999年,魏茨曼學院的戴維森科學教育學院成立,愿景是培育和滋養(yǎng)一個崇尚科學的社會[2]。該機構尤其注重青少年科技英才培養(yǎng),并走在了以色列乃至世界前沿,如今已為英才學生、貧困家庭和后進生開設了70多個科技教育相關課程。
“充實豐富類”項目
此類項目主要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開展,旨在豐富學生校內的學習生活,擴寬科學學習的邊界和視野,將科學與生活、藝術聯系起來,激發(fā)學生科學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從事科學職業(yè),倡導形成科學的社會文化氛圍。
項目一:簡明扼要的科學(science in nutshell)[3]
該項目是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短期科學研討會,重點討論各種科學主題,以實驗為主,面向對象是2—9年級學生。表1摘取了部分項目內容。
項目二:壯觀的科學(Spectacular Science)[4]
“壯觀的科學”項目中提供的課程更加宏觀,包括數學、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機器人學、神經科學、微生物學和醫(yī)學等,主要在實驗室開展,以生活中的現象出發(fā)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并引導學生以簡單的方式解決復雜的科學問題,表2摘取了部分課程。
在線課程[5]
戴維森學院開發(fā)了3項課程并放置在Future Learn(https://www.futurelearn. com/)平臺上,課程周期約3周,每周約4小時,主要面向對數學、謎題和大腦挑戰(zhàn)有興趣的學生,學生可以通過異步自學的方式參與,課程名稱和具體涵蓋的主題示例如表3所示。
英才學生培養(yǎng)課程
計劃一:阿爾法計劃[6]
該計劃主要面向9年級熱愛科學的天才學生,培養(yǎng)周期為2年,在雷霍沃特的戴維森科學教育學院魏茨曼科學研究所進行。9年級學生在經過層層選拔后首先參加為期2周的夏令營,接著在導師的指導下啟動個人研究項目。10年級是學生研究的第1年,學生與導師一起完成項目,參加科學講座、專家小組、會議等一系列社交活動,在學年末參加為期2周的夏令營。夏令營期間,學生需要進行3個有關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的小型研究項目。11年級是學生研究開展的第2年也是最后一年,這一年里學生需要繼續(xù)他們的研究并完成項目的書面論文,完成后學生需要在戴維森學院舉行的科學座談會上介紹他們的項目,該座談會還會邀請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參與。從阿爾法計劃畢業(yè)的學員在未來還可以參加由未來科學家中心舉辦的“阿斯科拉計劃”。
計劃二:Maale阿拉伯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優(yōu)秀學生計劃[7]
Maale于2014年啟動,為期3年,從10年級到12年級結束,專注于計算科學,面向已選擇或打算選擇高水平數學和物理課程的9年級杰出阿拉伯學生,時間安排在開學后每周3下午,時間為4個小時,放假期間還有額外的學習日。該計劃包含5個特點:①學習希伯來語,用希伯來語進行授課,使參與者有機會提高他們的語言技能。②學生可以與學術界和行業(yè)的杰出專家共度時光,并融入各個行業(yè)中。③課程由戴維森學院講師講授,學生可以參觀實驗室并探索前沿研究。④該計劃目的之一是幫助學生發(fā)展和擴大個人技能,包括溝通、自信、動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職業(yè)道德、公開演講甚至簡歷寫作,為他們的職業(yè)生涯作準備。⑤該計劃還可以為學生建立社交圈和專業(yè)圈。
挖掘體育活動中的科學現象
中小學生年齡偏小,貪玩好動是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科學教師可以深挖體育競技中蘊含的科學現象,將人體作為科學的實驗品,實踐與理論結合,深入淺出地將科學與運動聯系起來。比如文中提到的柔道、人體如何運動的話題。柔道是一門充分利用力學知識的體育競技類運動,利用慣性、重心和力矩的知識可以把體重較大的對手摔倒,在練習柔道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知識,同時又把科學知識運用到與柔道的聯系中去,既加深了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理解,也促進了學生對柔道的學習。
善于從生活中尋找科學問題做科學實驗
“充實豐富”項目中的課程都提供了科學問題,這些科學問題均來自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去抽象化、貼近生活的問題更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針對這些問題可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教師的帶領下逐步提出自己的科學問題,接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利用身邊觸手可及的材料開展科學實驗,進行探究活動,從而解決問題,發(fā)展科學思維。基于生活的科學教育將學生的生活和科學聯系在了一起,生活和科學不再割裂,學生更易形成對科學概念的一貫性理解。
培育并滋養(yǎng)崇尚科學的社會文化
以色列的中小學科學教育是由社會共同推動的,學生不僅可以在校內接受科學教學,在課外、節(jié)假日還可以報名參加各個高校、企事業(yè)單位組織的充實豐富課程、暑期訓練營等,在國家內部形成培育和滋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的良好土壤。楊玉良院士曾指出,“科學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激發(fā)兒童青少年的科學興趣,更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有利于科學發(fā)展的土壤”[8]。當前中國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科技與社會的聯系愈加緊密,為青少年提供優(yōu)質的科學教育就是為未來營造一個崇尚科學的社會文化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About the institute [EB/OL]. https://www.weizmann. ac.il/pages/
[2] Science Education [EB/OL]. https://www.weizmann. ac.il/pages/science-education
[3] Science in a Nutshell [EB/OL]. https://davidson. weizmann.ac.il/en/programs/science-nutshell
[4] Spectacular Science-Enrichment Classes [EB/ OL]. https://davidson.weizmann.ac.il/en/programs/ spectacular-science-%E2%80%93-enrichment-classes
[5] Online Courses [EB/OL]. https://davidson.weizmann. ac.il/en/programs/online-courses
[6] Alpha Program [EB/OL]. https://davidson.weizmann. ac.il/en/programs/alpha-program
[7] Maale-Excelling Arab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B/OL].
https://davidson.weizmann.ac.il/en/programs/ ma%E2%80%99ale-%E2%80%93-excelling-arab-studentsscience-and-engineering
[8] 2020科學教育成果交流暨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在北師大舉行[EB/OL]. http://edu.sina.com.cn/l/2020-12-09/dociiznezxs60258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