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瀘州皇木五百年

      2020-04-07 03:44陳鑫明
      尋根 2020年1期

      陳鑫明

      明成祖遷都北京至清康乾年間,兩個王朝在京大興土木,下詔川黔邊督辦皇木,歷時數(shù)百年。從洪武下詔為蜀王府建宅,到永樂建紫禁城,再到嘉靖建九廟、三殿,浩大工程所需的香楠、貞楠、紅豆、杉木等多出自西南,西南大木產(chǎn)于烏蒙大山、川黔邊的赤水河流域。

      從川黔邊辦皇木,山路險遠(yuǎn)。朝堂上,御史楊爵、侍郎黃宗載、兵部尚書馬文升、工部尚書吳中、戶部主事海瑞上奏朝廷,條陳皇木之難,就連謫居瀘州的太史公楊升庵也大聲疾呼,為民請命。

      清康熙初,戶部尚書王騭為四川采桅木艱難,民困苦已極,“條陳采運樹木疏”,請停采木,免川桅木四千余根,驚動朝野。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下詔為朱椿修蜀王府宮殿,派國子監(jiān)助教陳南賓為長史,總攬監(jiān)工督辦,大木從川南黔北運往成都。蜀王府前后修了近十年,從瀘南邊采伐的大木源源不斷運往成都。

      “永樂四年(1406年)朝廷下詔建北京行宮,敕工部尚書宋禮督木,先后凡五人入蜀。監(jiān)察都御史顏佐亦以采木至蜀。少監(jiān)謝安在藺州石夾口采辦,親冒寒暑,播種而食,二十五年始還?!保ā稊⒂琅f志輯存》)

      “明正德九年工部以修乾清宮、坤寧宮,任劉炳為工部侍郎兼右都御史,總督四川、湖廣、貴州等處采取大木。郎中主事伍全于湖廣,鄧文壁于貴州,李寅于四川分理(督木)之?!保ā睹魑渥趯嶄洝罚?/p>

      “嘉靖二十年宮中建九廟、三殿。下詔貴州布政使王重光督辦皇木事。王入藺州,遭彝、羿、苗民抗拒。王剿撫兼施,酋歸順獻木。王采木中染瘴病死赤水衛(wèi)摩尼所,歷時七年?!保ā吨彪`敘永廳志》載明李維禎《王重光傳》)此間,四川僉事吳仲禮入永寧、迤西、落洪、班鳩井、鎮(zhèn)雄督木。貴州巡按御史朱賢入永寧赤水衛(wèi)采木。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朝廷工部候官黃天廉、祝明奉旨入藺州赤水衛(wèi)摩尼所,續(xù)辦王重光采木之事。二候官在摩尼聚星洞(猴洞)有督辦皇木石刻為紀(jì)?!保ā豆盘A縣志》)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工部侍郎劉伯耀奉旨采木湖廣、四川、貴州?!保ā睹魇雷趯嶄洝罚?/p>

      萬歷十二年、十三年,“四川播州宣慰司楊應(yīng)龍進獻大木七十,助修皇宮,得賜大江飛魚品服,敕封驃騎將軍,晉升都指揮使”。十四年、十九年,朝廷派大臣入川、黔、湘三省辦木。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戶部郎中齊穡、巡撫杭爰,奉旨入藺州赤水衛(wèi)摩尼所觀音巖、旱溪、高洞子等處親臨采木。

      明清兩朝下詔督辦皇木,為皇室建宮殿廟堂以顯皇家氣魄,然而,朝堂之上大臣為皇木勸諫從未間斷。

      御史楊爵在嘉靖二十年(1541年)正月上書:“君人者奉天安民而使之各得其所也。今饑民顛連無告,委命溝壑,而土木之工不止。今重委部臣遠(yuǎn)建雷壇,以一方之故,民膏血,民何以得其所哉!”(谷應(yīng)泰:《明史紀(jì)事本末》卷五二)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月,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海瑞上疏,嚴(yán)厲抨擊嘉靖皇帝的《治安疏》中言:“一意玄修,不曰民之膏脂在斯也,而侈興土木,二十余年不視朝,綱紀(jì)弛矣……君道不正,臣職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保ā睹魇贰肪矶┤f歷十二年(1584年)六月,四川巡撫名雒遵奏請呈述“皇木之害”。二十八年(1600年)二月,貴州巡撫宋興祖奏請“停采大木”(《明史紀(jì)事本末》卷六五)。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七月初一日,四川巡撫韓世琦呈工部:“采運楠、杉大木,民困苦已極,運送艱難,奉請減免?!睉舨可袝躜s上“《條陳采運樹木疏》,請朝廷免解四川杉木四千零五十五根”(乾隆《合江縣志》卷八)。

      清乾隆中,朝廷在督辦皇木的同時,下詔四川、湖南、貴州采辦大運河漕船的桅木、斷木,而因采運大木耗銀耗時,重重困難,官采皇木已難以為繼。貴州巡撫張廣泗、四川巡撫韓世琦,奏請派木商兼辦皇木、桅木、斷木。史稱采辦桅木為“欽工例木”。

      商辦“欽工例木”,商皆以皇商為名,索取人,種種擾民。又因下河客商,人心不古,將銀傾鑄沖鉛兌賬,欺哄上河山販,山販獲此銀無處能花。故引發(fā)乾隆至光緒200年間“欽工例木案”沒完沒了。

      清康熙初年,皇木運經(jīng)洞庭湖、長江至揚州岸,引起沿途商人關(guān)注,安徽、江西、陜西組成下河客商聯(lián)盟,又稱“三幫”,湖南常德、德山、河佛、洪江、扎口木商稱為“五”。代辦朝廷“欽工例木”。僅“三幫”桅木年貿(mào)易額就達(dá)三百萬兩白銀。而上河山販則以桅木、斷木產(chǎn)地的四川、貴州本土木商組成,所采桅木、斷木交“三幫五”,以買木紋銀九五折比對。

      各地木商群體,均為追逐利潤而來,競相造假,濫制充鉛低潮銀,使上河山客木商、林農(nóng)、采運民工,蒙受慘重?fù)p失,訴求朝廷嚴(yán)加禁絕此事。這場上河木商狀告下河木商以假銀害民的“欽工例木案”,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數(shù)朝未能斷決,清末更是無力去查辦皇木、桅木案的曲直是非了。

      王重光,貴州布政使司參議,山東新城人。字廷宣,嘉靖進士,《直隸敘永廳志》記載了他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在藺州赤水衛(wèi)摩尼所策劃的“皇木之戰(zhàn)”。

      時永寧宣撫司所部有羿蠻焉,凡48寨,其地曰落洪,通四川九絲,時蠶食貴州之永寧,若赤水諸衛(wèi)。景泰、天順、弘治迄嘉靖初,大興討之甫定。弘治七年(1494年),蠻部杜皮殺張狗兒,聚黑白彝3萬人馬,阻塞驛道、站口,焚廬舍、牛馬廄,捕男女老幼,不交贖金則活剮殺之,所過之處,地不長草,周道千里,民不聊生。

      嘉靖二十年皇上下詔,宮中建九廟、新營三殿,詔王重光采大木進京。木產(chǎn)諸苗部,以羿蠻寨為盛。采木不能上山,蠻部抗命。王重光施計,一不動刀兵,二不奪寨占地,而是恩威并重,撫辦為上,收服蠻酋所部,為辦木效力。史料記載:王重光首先親率大軍兩千圍寨,扎緊路口、通道,兵臨城下。同時邀山寨三公、三老、博士弟子、生員,曉暢朝廷皇木之要,要求為國獻木,又傳話各寨酋長、頭人、部屬首領(lǐng),今大兵壓境,四面楚歌,不要與大軍為戰(zhàn),數(shù)十萬師圍寨,若動兵剿,部族老幼必亡命出逃,為保寨生靈財產(chǎn),歸順大明,保蠻夷百姓安寧……

      是夜,王重光命邱東陽、桑、李萼各帶300至500人馬扼守關(guān)口,自率千人,手持火把,鳴金擊鼓,搖旗吶喊。酋長夢中驚醒,組織族群突圍,皆被伏兵捉拿。夷部退守寨洞。王重光信使傳書,限五更時酋長來談。酋長為保父老袒腹請死換回族人。

      王重光言:“如果我不攻寨,你何以謝我?放你族人又如何回我?”酋長曰:“保我寨堡,我愿歸順朝廷,交出箭、弩、藤牌三物,放我族人愿以蠻俗十價回敬朝廷?!蓖踔毓庹f:“一人十價改為十人獻一木如何?”酋長應(yīng)允。當(dāng)即釋放所抓老少,酋長率族人跪拜,面北向呼萬歲。是役無傷亡,矢遣而歸,兵民為之手舞足蹈,平息一場皇木之戰(zhàn)。

      為督辦皇木,王重光勤于其職,隨木夫上山勘察地形,渡果口、大落包、霧露溝,凡采木之處必去、必行、必查、必辦。大風(fēng)雪天,穿上釘鞋,拄木杖,入溜漕,了解斷木運送下山之狀。當(dāng)看到隨他的兩員部將王之屏、張朝被卷進激流而歿,運送漂木而死者眾多時,與木夫議決浮漂之計,探視采木工場人丁,為夷部工匠祈求平安。撫臣問何苦,公曰:“天子朝會無所,臣安得有家。”諸蠻為之感動,爭以大木、異材效公。

      春天,山上大旱,斷木入溜漕不能運出,木夫哭慟祈天。王重光濟沐天神祈雨,忽大雨萬壑,溜漕流水,眾撬木而下,木隨水而下山,眾為神助。王重光因督木廢寢忘食,長期得不到休息,身體染上瘴癘,一病不起,病死于辦木山寨,撫臣奏請朝廷贈恤。

      三年,三殿成。朝廷贈王重光太仆少卿,川貴為公立祠,夷蠻經(jīng)公祠猶作禮而祭拜。嘉靖皇帝下詔祭王重光:“時建事率師平夷,會同大工職司采木,深入大山親歷,殫竭勞勤,觸冒瘴煙嬰疾而逝。守臣奉奏良用悼傷爰示渥恩,特頒諭祭爾靈不昧尚克歆承?!泵魅f歷二十年(1593)皇帝下詔祭王重光妻劉氏曰:“惟爾起家廷對,歷任藩臬,籌運神機,單騎蕩蠻山之寇,材鳩天塹。三章格赤水之靈,以死勤官,得賢內(nèi)助,深嫻婦德,用保父乎,天家風(fēng)善,母儀遂養(yǎng)成乎。國器風(fēng)尚,萬石美濟,三槐追佑啟之功,可靳恩恤之霈,特頒并祭,尚克歆承?!?/p>

      川黔邊夷寨為紀(jì)念王重光有民謠紀(jì)云:

      布政督木施計謀,

      圍寨吶喊下戰(zhàn)書。

      兵不血刃降酋部,

      苗山異才獻皇都。

      隨山刊木渡峽口,

      風(fēng)雪放漕下箐溝。

      身染瘴癘辦皇木,

      皇上旌表賜太仆。

      《明史》載,嘉靖二十年、二十七年、三十六年,朝廷詔令四川、貴州營建奉天、謹(jǐn)生,華蓋三明成祖遷都北采大木。采木運木夫有數(shù)萬。新殿其工浩大,令采丈圍以上楠杉二千余,丈四五以上亦一百一十七。漕下之木,多取以為用,川黔吏民,苦作數(shù)載,無以生息。采木數(shù)量之多,勞民傷財。

      太史公楊慎因議大禮兩次廷杖,謫戍云南永昌衛(wèi)。此后,他往返必在瀘州落腳,沿途經(jīng)過赤水衛(wèi)所、摩尼所、雪山關(guān)、普市驛。在這條驛道上,親見采皇木民眾之艱險、苦不堪言,寫下《雪山關(guān)絕粒諭從者》《普市》為民鼓與呼。

      普市

      孤城比屋雪封瓦,

      重霧濃嵐冪四野。

      飄風(fēng)凹巧回鳶,

      凝涸冰槽工溜馬。

      倦客落日投主人,

      冷突無煙炊濕薪。

      敢辭白首御魑魅,

      眼見木夫尤苦辛。

      詩中“凝涸冰槽工溜馬”,指皇木伐倒,按尺寸斷木,木夫拖運木漕中,順漕溜滑下山入溪,漂流運出。風(fēng)雪中木漕中有冰,運木猶如遛馬,人隨木行?!把垡娔痉蛴瓤嘈痢保憩F(xiàn)詩人對木夫的關(guān)切、同情。詩記述的是古藺州赤水、摩尼、普市、旱溪、落洪一帶采運皇木民夫艱苦之狀。

      為此,楊慎又題《赤虺河行》:

      君不見赤虺河源出芒部,

      虎豹之林猿猱路。

      層冰深雪不可通,

      千尋建木撐寒空。

      明堂大廈采梁棟,

      工師估客穿蒙籠。

      此水奔流似飛箭,

      縛筏乘桴下蜀甸。

      黯淡滟滪險倍過,

      海洋流沙爭一線。

      誰驅(qū)烏鵲役黿鼉,

      秋濤夏潦息盤渦。

      柏亭云屏濟川手,

      奠民枕席休干戈。

      安得修為夷唐道,

      鐫刻靈陶垂不磨。

      這首詩不僅抨擊了皇木政策,而且句句道盡了木夫民工采運皇木之險阻。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朝廷命四川永寧獻桅木,以建漕船,吏民深山老林尋木,擾民千里。年至古稀的楊升庵在瀘州再次大聲疾呼,題《刊木行》:

      禹貢刊標(biāo)木,周官購梓材。

      明堂新美奐,營室久昭回。

      星使臨三蜀,冬卿下九垓。

      杏耕南畝輟,株送北山來。

      翠險天橋架,丹危石壁開。

      赭林搜杞槚,綠野伐條枚。

      玄霧猿猱遁,腥風(fēng)虎豹哀。

      舟師凝水次,木客滯云隈。

      鄭俠圖休上,由余辯莫詼。

      斯干行楫頌,不數(shù)柏梁臺。

      時有李憲卿向嘉靖皇帝痛陳《采大木行狀疏》云:“采伐險遠(yuǎn),必待雨水而出。蜀山懸隔千里,排巖深谷,灘急水險,經(jīng)時歷月始達(dá)會河。而吏民冒犯瘴毒,林木蒙籠,與毒蛇虎豹錯行;萬人邪許,摧軋崩萃,鳥獸哀鳴,震天駭?shù)??!保ā秶I征錄·左副都御史李公憲卿傳》)

      從烏蒙大山采下的古樟楠、大杉木,運到溪澗,捆扎成大小木筏,經(jīng)赤水河、永寧河漂至長江。在河口處重新將小木筏改扎成大木筏,由放筏人憑借一頭一尾長梢調(diào)整筏頭流向,比木船更加危險萬分。江上礁石林立,河道曲折,波危浪高,一旦木筏失控、散架,筏毀人亡。楊升庵見到“漁舟曉泛楓香浦,神筏霄乘竹箭流”,感嘆不已。他在詩前有注云:“巴江客商販(運)竹木,筏寅夜而行,至?xí)詣t止。謂之神筏?!睘槭裁椿誓敬蠓げ扇∫剐袝兯?,而稱神筏呢?據(jù)城下九河木幫老幫主尹鐵藩回憶,其由有二。一是凡朝廷運載木筏,在產(chǎn)地溪河扎牌之時,朝廷督木大臣即發(fā)黃旗一面,旗上書有“采辦”字樣,豎立于木筏之中,以示“皇木”進京,沿江大小船只避讓。木筏每五十根用斧印號三根,擇其最長大木打印,乃由撫臣督木官運。白天放筏,水流湍急,而江面上下水船,橫渡之舟百舸爭流,千帆競渡??吹侥痉ど喜逵小安赊k”黃旗,知是朝廷皇木漂至,來不及避讓,船筏相撞,死人事常有發(fā)生。江岸百姓、船家視皇木大筏為災(zāi)星。此情川督具報工部,為木筏不撞民船,引發(fā)民怨,改木筏夜行晝停。二是,夜間,上下水商船、民船??拷?,木筏暢通無阻,木筏順流漂移速度加快,便戲稱為“神筏”。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候官黃天廉、祝明入摩尼采木。《敘永廳縣合志》卷三十八載:“黃天廉祝明兩候官入摩尼采木,宴游聚星洞?!?/p>

      清乾隆五十年、五十六年兩任永寧知縣的祝萬年在《摩尼》詩中云:

      要害川南地,摩尼扼吭橫。

      關(guān)浮天際雪,樹老柳邊營。

      地瘠無殷戶,時平有廢城。

      頻來勞父老,扶杖又相迎。

      祝萬年的這首詩,為三百多年前的摩尼地理環(huán)境、政治、軍事、經(jīng)濟和民生概況作了介紹。

      地方文獻、敘永文存、古藺舊志中記載:摩尼,宋元時為西南夷道驛站,明清為川黔邊遞鋪,瀘州至畢節(jié)、大方、威寧、鎮(zhèn)雄的必經(jīng)之道。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摩尼所筑城,史稱“小石城”。城有東、南、西、北四門,城中設(shè)衛(wèi)所衙門、校場、兵營。西門有觀音寺,寺壁上建文為鷹題詩:“獨立高崗氣象豪,聞風(fēng)百怪自潛消?;睾尾粖^博霄翮,萬里江山惜羽毛?!背鑫鏖T是杉木灣、象山、猴洞、掛旗巖和屯堡,為永寧宣撫司轄地,距敘永城140里。后,摩尼由永寧衛(wèi)轄,設(shè)摩尼二千戶所。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衛(wèi)為永寧縣,隸永寧縣赤水分縣丞所管,光緒三十四年隸古藺。

      不僅摩尼在明清兩朝乃屯兵之所,而且因岳蒼山翠,古木參天,杉樹成林,楠柏成片,為瀘南大木主產(chǎn)地。洪武下詔建蜀王府,永樂建紫禁城,嘉靖、萬歷修宮殿、寺宇之大木采運于此。銀榜掛旗巖為明清皇木主采地。張家坪、周家窩、白楊林、木寨山、安旗屯、危梯屯、轉(zhuǎn)彎堡、燒箕堡、腰屯、黃金榜均為采辦皇木遺址。古藺史學(xué)專家何世紅在《古藺文史》中載:“明廷修建皇宮五次來境伐木。明嘉靖二十七年,朝廷建長陵,派黃天廉、祝明等八人入摩尼采木。黑尼猴洞前一株千年古樟樹,枝繁葉茂,高聳云天,民眾在摩尼驛鋪也能看見。這棵大樹砍了三年,沉入赤水河三年。運送北京又花三年。砍后古樹樁上擺桌席還寬綽有余。今黃金榜村,有當(dāng)年候爺游聚星洞的題刻為憑?!?/p>

      2017年4月,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筆者為尋找鹽馬、鹽茶古道,從敘永走進摩尼古鎮(zhèn),在距鎮(zhèn)街幾里遠(yuǎn)的黃金榜村,找到了明嘉靖二十七年時黃天廉、祝明等八位候爺游覽猴洞、唱和題刻處。

      這是一個喀斯特地貌的奇特溶洞。洞在山下,洞口寬敞,洞長五六十米,高三十余米,深二十余米。洞內(nèi)乳石千奇百怪,石鐘乳、石筍、石花、石球、石山、石果,似人似獸,各顯風(fēng)采,宛如童話世界,令人眼花繚亂。洞壁有八處題刻遺跡,摩尼鄉(xiāng)親稱為“24通碑”。石刻有的刻在高處,有的刻在低處,有的刻在鐘乳石上,有的刻在花崗巖上,字跡與石紋交錯,多風(fēng)化模糊。

      2019年9月29日,我邀友朋四五人,再往猴洞考察。明代入洞的小石橋已毀,洞口處運木的山溪已干涸,踏河石入洞尋覓,發(fā)現(xiàn)“嘉靖戊午清明谷旦,巡按監(jiān)察御史朱賢題刻《督木小憩猴洞》”詩;右參議、進士、莆田人黃天廉《侍巡臺宴聚星洞次韻》;僉事、進士、進賢人汪集題《石洞奉次朱翁巡臺韻》;貴州都司祝明題《侍巡臺猴洞宴欽次柏亭汪先生韻》《石洞侍巡臺朱及翁宴》二首;朱賢題《石洞用汪全憲韻》六通詩碑。祝明《侍巡臺猴洞宴飲次柏亭汪先生韻》詩云:

      水色山光在眼前,

      步巖陡倚近云天。

      花從洞口明晴日,

      柳傍山腰拂曙煙。

      醉里春風(fēng)隨處到,

      坐中秋月幾時閑。

      龍章伐木勤王事,

      咫尺觀闈求敢旋。

      另一石刻有《侍巡臺宴聚星洞次韻》,作者黃天廉,自注“大明嘉靖三十七年,奉旨川貴督辦皇木,住赤水衛(wèi)摩尼所小石城。戊午三月與諸公侍巡臺聚星洞次韻”,詩云:

      誰遣洞門石扇開,

      使星何意自天來。

      已標(biāo)真景留春駐,

      故把新詩取次裁。

      瘴癘風(fēng)驅(qū)蘭佩好,

      彌猴夜伏角聲哀。

      最憐易煦今心照,

      獨我參差失永陪。

      百丈藤蘿繞洞前,

      虛明妙景若登天。

      靈犀一點凝朝露,

      石壁千年散瑞煙。

      星聚石間精華爽,

      峰到飛來景象圓。

      不為明室庚伐木,

      何緣馬任周旋。

      黃天廉以洞開句,道出詩人聚會地點。公為督木而來,記述了辦皇木的艱難險阻,歷經(jīng)山猿的哀鳴,瘴氣的危難,為朝廷辦木,不畏苦累,支撐朝堂新廈。

      洞壁上有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江浦進士巡按監(jiān)察御史朱賢于戊午三月清明日題韻《督木小憩猴洞》。詩云:

      好留春色上筵前,

      且到蓬萊小洞天。

      怪石蹲抵眠虎豹,

      郁林蒼翠起云煙。

      含神空寢響初歇,

      山月孤高影正圓。

      醉里此天神不抹,

      臣因王事屬周旋。

      進士柏亭汪集《石洞侍巡臺朱及翁宴》詩云:

      攀藤陟蹬到巖前,

      一洞分明別有天。

      竅靈空中吞日月,

      層林深處鎖霞煙。

      龍珠剝落形猶怪,

      鶯交歡求語正圓。

      肅凜霜威容暫假,

      取材酩酊夜忘旋。

      世傳,洞中石壁上還有無名氏詩文石刻《摩尼小石城》《聚星洞》等。

      仔細(xì)讀識題刻,了解了這段明王朝當(dāng)年在敘永摩尼一帶辦皇木的歷史。

      如今,在川黔邊赤水河流域,還流傳著《采木竹枝詞》云:

      朝廷建宮殿,采木入川黔。

      征夫百千萬,督辦上山巖。

      虎豹把路攔,老猿叫聲哀。

      遙見大木在,攀藤砍伐難。

      斷木拖溜漕,運木脊梁彎。

      撬木人吶喊,大木落溪澗。

      夏秋水漲時,扎筏漂溪面。

      百里無半灶,滿目見荒煙。

      浪高礁石險,木散魂飛天。

      皇木運京都,舍命臣交差。

      采運大木事,勞命川黔邊。

      誰為民呼走,百姓盼清天。

      據(jù)瀘州市林業(yè)局實地調(diào)查,瀘南邊現(xiàn)存千年古樹2910株,其中一級古樹13株,二級古樹77株,三級古樹2015株。

      (題圖:摩尼大木)

      莆田市| 芷江| 张掖市| 翼城县| 泸西县| 周至县| 搜索| 利津县| 九江市| 黄陵县| 芷江| 黄浦区| 平陆县| 宜兰市| 茶陵县| 望奎县| 太仓市| 瑞安市| 泰州市| 泰安市| 富蕴县| 武功县| 石棉县| 富民县| 安乡县| 沁源县| 那曲县| 梁河县| 巴东县| 上思县| 奇台县| 湟中县| 中方县| 咸宁市| 华容县| 报价| 方山县| 黄浦区| 安义县| 福鼎市|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