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明 劉磊 夏曉飛
摘 要:通過使用比較形態(tài)學(xué)及文獻考證等方法,分析了乾隆《具有生趣》圖卷上9種植物的特征,對其分類學(xué)位置進行考釋,確定出其中的8種植物,分別是牡丹、羊蹄甲、荷包牡丹、春蘭、射干、月季、梅花和桃花。對該圖卷的成形時期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該圖卷成形的時期與西方的現(xiàn)代植物分類學(xué)奠基人林奈發(fā)明植物雙名法的時期基本一致。白描繪畫技法的應(yīng)用,使中國人對植物典型分類群特征的描繪更加準確。
關(guān)鍵詞:《具有生趣》圖卷;植物;比較形態(tài)學(xué);考釋
《具有生趣》圖卷(圖1)是乾隆皇帝1767年所作的水墨紙本手卷,該圖卷目前保存在香港藝術(shù)館?!毒哂猩ぁ穲D卷長75.5厘米,寬20.5厘米。在圖中繪制植物共9種,這些植物的細部特征明確清晰,是不可多得的皇家植物科學(xué)圖卷。對圖中植物分類位置的確定,有助于了解清乾隆時期社會園林方面的基本概況,并對進一步了解和認識清中期各地的文化與交流都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本文對該圖卷中的植物做初步研究和考證。
1 材料和方法
研究對象為保存在香港藝術(shù)館中的《具有生趣》圖卷。利用比較形態(tài)學(xué)的方法及文獻考證的方法,根據(jù)東漢《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1]、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五代韓保異等《蜀本草》等歷代本草學(xué)著作,加上明代林有年《安溪縣志(嘉靖版)》、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清人段玉裁注),以及《欽定四庫全書》《花鏡》《詩經(jīng)》《左傳》《春秋傳》《楚辭》《益部方物記》《南越筆記》《山海經(jīng)》等工具書、類書和歷代筆記、雜記中對植物特征的記載,參照清代吳其?!吨参锩麑崍D考》《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和《中國植物志》[2]等植物志書的分類方法和分類特征,對其分類位置進行考釋,厘定科學(xué)名稱。
2 考釋
2.1 牡丹
圖1中A的植物,具有典型的毛茛科植物牡丹的特征,二回復(fù)葉,小葉不裂而全緣;單花頂生,花大型,花瓣為重瓣,倒卵形,雄蕊多數(shù)等。此外根據(jù)單花頂生、葉軸及葉柄無毛,頂生小葉3裂至中部,側(cè)生小葉不裂等特征,判斷該種屬于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3]記載,牡丹出漢中河內(nèi),赤色者亦善。明代林有年主纂《安溪縣志(嘉靖版)》記載:“牡丹,一名‘鼠姑,一名‘鹿韭,高四、五尺,葉大如掌有槚,花大如碗,甚富麗。有單葉、千葉及黃、紫、緋、白數(shù)種,春盛開,種自江北來。”清代陳淏子《花鏡·卷三·花木類》有[4]:“牡丹為花中之王,北地最多,花有五色、千葉、重樓之異,以黃紫者為最。自歐陽修作記后,人皆哄傳其名,遂有牡丹譜。今乃取其一百三十一種,祥釋于后?!痹凇稓J定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六十》記載了當時收集有多本牡丹卷集,如《天彭牡丹譜一卷》(內(nèi)府藏書)、《亳州牡丹志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牡丹史四卷》(內(nèi)府藏本)。而在《植物名實圖考·第二十五卷·芳草類》[5]中記載:“牡丹,《本經(jīng)》中品……永叔創(chuàng)《牡丹譜》,好事者屢踵之,可謂富矣?!?/p>
2.2 羊蹄甲
圖1中B的植物,單葉全緣,先端分裂為2裂片,有時裂達基部而成2片離生的小葉?;ò?瓣,大小略不等。這種典型的葉及花瓣特征,符合豆科植物羊蹄甲屬(Bauhinia)的典型特征。但由于花萼及雄蕊等特征不可見,所以無法判斷具體的種。
《詩經(jīng)·小雅·我行其野》[6]云:“我行其野,言采其蓫?!薄稓J定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陜西通志·卷四十四》羊蹄甲條目下記載:“言采其蓫。蓫,牛蘈。揚州人謂之羊蹄,似蘆服而莖赤,可瀹(yue,浸漬,煮)為茹,滑而美也?!薄蛾懯琛酚涊d:“羊蹄根以形名,葉長尺余,似牛舌,入夏起薹,開花結(jié)子。”《本草綱目》載:“荲,俗名羊蹄菜?!苯窨甲C羊蹄菜為蓼科皺葉酸模(Rumex crispus L.),其特征與圖1中B圖的特征完全不同。
2.3 荷包牡丹
圖1中C的植物,其小花懸垂于花序軸,花的萼片披針形。外花瓣下部囊狀,上部變狹并向下反曲,內(nèi)花瓣的瓣片略呈匙形,這些典型特征符合罌粟科荷包牡丹(Dicentra specta bilis(L.)Lem.)的特征。荷包牡丹自古以來便備受重視,對其描述相當詳盡。《植物名實圖考·卷二十七·芳草類》記載為荷包牡丹,《花鏡·花草類考》云:“荷包牡丹一名魚兒牡丹,以其葉類牡丹,花似荷包,亦以二月開,因是得名。一干十余朵,累累相比,枝不能勝壓而下垂,若俛(通俯)首然。以次開花,色最嬌艷。根可分栽,若肥多則花更茂而鮮。黃梅雨時,亦可扦活。按此花北地極繁,過江漸稀,或以為即當歸?!薄稓J定四庫全書》中對荷包牡丹也有眾多描述。如《欽定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欽錠盛京通志》記載:“荷包牡丹,亦海棠類也,花形似荷包,須亦如穗。”在《欽定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畿輔通志·卷五十六》下的荷包牡丹條目記載:“荷包牡丹,即當歸花,一名朝鮮牡丹,苑西集,碧葉紅葩,娟潔可喜,為春時草花第一?!?/p>
除了特征考證外,對荷包牡丹也有詩文描述。如《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清高宗·御制詩集》中記載了兩首關(guān)于荷包牡丹的詩歌“非從園吏夢中得,定是滕王稿里成,等度鼠姑(鼠姑,即牡丹?!短票静荨纷ⅲ┟羲疲譄o兩翅艶香縈?!砂档ず?鼠姑葉具體而微,君子花形是也非。恰似佩囊密懸?guī)?,俗名何礙號依稀。——荷包牡丹”。
2.4 春蘭
圖1中D、E的植物,花葉具備,花單朵,沒有囊狀的花瓣形態(tài),葉片為帶形等,這些特征說明該植物應(yīng)該屬于蘭科(Orchidaceae)萼足蘭亞族(Subtrib.Syopodiinae)。在該亞族中,只有蘭屬(Cymbidium)的花序為總狀花序,同時也有少數(shù)具單花,因此該植物屬于蘭屬。在蘭屬下只有建蘭組(Sect.Jensoa(Rafin.)Schltr.)的葉片為帶形。在建蘭組的8種植物中,僅有春蘭的花序具單朵花,極罕2朵。同時春蘭的萼片為近長圓形至狹長圓形,與圖中植物萼片的形態(tài)較為接近。因此判定該花為春蘭(Cymbidiumgoeringii(Rchb.f.)Rchb.f.)。
關(guān)于蘭花,自古以來多有爭論?!墩f文解字》注:蘭,香草也?!蹲髠鳌吩唬禾m有國香。說者謂似澤蘭也。《春秋傳》載:刈蘭而卒?!冻o》云:紉秋蘭以為佩??鬃釉唬禾m當為王者香草。《植物名實圖考長編》[7]考證:大抵古之所謂香草,必其花葉皆香,而燥濕不變,故可刈為佩。若今之所謂蘭、蕙,則其花雖香而葉乃無氣,其香雖美而質(zhì)弱易萎,皆非可刈而佩者也。因此《植物古漢名圖考》考證,古人所謂“蘭”實為“佩蘭”,拉丁名為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吨参锩麑崍D考長編》中共圖文描述了20種蘭花。根據(jù)這些圖形展示的信息,這與《具有生趣》圖卷中蘭花的情形一致,應(yīng)屬于真正蘭科的植物。因此古人所謂的“蘭”,一類是用作香料的菊科植物,另一類才是真正的蘭科植物。
2.5 射干
圖1中F的植物,葉片多基生,葉形為條形至劍形,具有花莖,花單生,輻射對稱,花被管微呈喇叭形,花下有苞片,苞片單一等,這些特征說明該植物屬于鳶尾科。此外由于該植物的花較大,花被管極短,花柱部位呈花瓣狀等特征,說明該植物屬于射干屬(Belamcanda ?Adans)。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引《案廣雅》云:鳶尾,烏萐,射干也(疑當作鳶尾烏園也,烏萐射干也,是二物)?!短票咀ⅰ吩疲号c射干全別……鳶尾烏萐,射干也?!盾髯觿駥W(xué)篇》云: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斗蹲佑嬋弧吩疲荷涓筛纭酢酢醢捕??!吨参锩麑崍D考·第二十四卷·毒草類》載:射干,本經(jīng)下品?!妒癖静荨吩疲夯S實黑,根多須。陳藏器云:葉如鳥翅,秋生紅花,赤點。按此草,北地謂之馬螂花,江南亦多,六月開花,形狀如《蜀本草》。《拾遺》云:以其點赤,誤認為紅花耳。其根如竹而扁,俗亦呼扁竹。
2.6 圖G月季
圖1中G的植物,小葉片為寬卵形至卵狀長圓形,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邊緣有銳鋸齒。單花頂生,花的直徑較大,萼片不可見?;ò曛匕?,倒卵形,先端有凹缺,基部楔形。雄蕊多數(shù),雌蕊不可見。這些特征均符合薔薇科植物的典型特征。另外,根據(jù)畫面旁邊的文字“貫四時而不改艷,卉居然有松柏心”,說明這種薔薇科植物的典型特征是四季常開,因此將其定義為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
《植物名實圖考·卷二十一·蔓草類》載:月季?!兑娌糠轿锫杂洝罚骸盎▉兯臅r,月一披秀,寒暑不改,似固常守?!薄赌显焦P記》云:月貴花似荼蘼,月月開,故名月貴,一名月記,有深、淺紅二色。據(jù)此則月季乃月貴、月記之訛,宋子京原本當是月貴也。《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曰:月季花,處處人家多栽插之,亦薔薇類也。
2.7 梅
圖1中H的植物,花單生,花梗短?;ǖ妮嗥研位蚪鼒A形,萼片的先端圓鈍?;ò甑孤研?,雄蕊多數(shù)?;ò?瓣,5基數(shù)。此外該圖中只有花,說明該植物先花后葉。根據(jù)以上特征說明該植物是薔薇科植物梅(Armeniaca mume Sieb)。
古人使用的“梅”常包含兩種含義,分別是梅花及梅的果實。如《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靈山其木多桃李梅杏。《詩·秦風(fēng)·終南》:有條有梅。龔自珍的《病梅館記》: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chǎn)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tài)”,說的都是梅花?!秶L(fēng)·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吨参锩麑崍D考·卷三十二·果類》記載:梅,《本經(jīng)》中品。在這些地方均指梅的果實。
2.8 桃
圖1中I、J的植物,小枝細長,葉片為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花單生,花梗短,萼筒鐘形?;ò觊L圓狀橢圓形至寬倒卵形。雄蕊多數(shù),花柱幾乎與雄蕊等長。這些特征均說明該植物屬于薔薇科桃(Amygdalus persica L)。此外圖中花瓣為重瓣,顯示為栽培觀賞品種;但由于原圖無色彩,所以無從判斷具體的觀賞品種。
桃在歷史上多有記載,如《詩經(jīng)·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唐朝詩人許渾的《登洛陽故城》:可憐緱嶺登仙子,猶自吹笙醉碧桃。唐朝詩人李白《梁甫吟》: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宋代詩人蕭泰來的《桃花》:雨后桃花作片飛,風(fēng)前桃絮點人衣,春歸不用怨風(fēng)雨,無雨無風(fēng)春亦歸。元代周文質(zhì)的《元曲·越調(diào)·小桃紅詠桃》:東風(fēng)有恨致玄都,吹破枝頭玉。夜月梨花也相妒,不尋俗,嬌鸞彩鳳風(fēng)流處。明代唐伯虎《桃花庵歌》: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清代袁枚《題桃樹》:二月春歸風(fēng)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侗静菥V目·果部》云:桃品甚多……皆以色名者也。
此外,《具有生趣》圖卷中尚有一種植物尚未鑒定出來,如圖1中K所示,留待后續(xù)工作繼續(xù)進行。
3 討論
卡爾·馮·林奈1753年發(fā)明并創(chuàng)立了雙名法,并用這種命名方法對植物進行統(tǒng)一命名,這標志著西方的植物學(xué)進入了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期?!毒哂猩ぁ穲D卷的成畫時間是在1767年,幾乎是同一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花鳥繪畫作品,如羅聘的《梅花圖》、張杰的《花鳥圖》、馬逸的《國色天香圖》、奚岡的《設(shè)色花卉圖》等。受傳統(tǒng)工筆畫、白描繪畫等影響,中國本土的畫師也開始注重表現(xiàn)植物分類群的典型特征。而這種活動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嘗試。比如宋代編著的《本草圖經(jīng)》中,已經(jīng)開始用白描繪畫展示植物的各種細部特征;明代的《救荒本草經(jīng)》中,對植物典型分類特征的描繪更加準確;《本草綱目》則成為第一本能夠根據(jù)植物繪畫清晰準確地確定植物分類位置的巨著,《植物名實圖考》和《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則繼承并發(fā)揚了這種繪畫風(fēng)格,使之成為中國近代植物科學(xué)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這也充分說明《具有生趣》圖卷的成畫時間,正處于中國本土近代植物科學(xué)發(fā)展的醞釀時期。
在《具有生趣》圖卷描繪的植物中,羊蹄甲原產(chǎn)于我國的華南及東南亞的部分地區(qū),屬于原生的熱帶和亞熱帶植物類型。牡丹、梅花、月季、桃花等其他許多種類均在北海公園、頤和園、景山公園等皇家園林中有栽植。該植物出現(xiàn)在畫卷中,說明在當時中國的北方地區(qū)可能已經(jīng)有了該植物的移植并已經(jīng)成活。除此之外,梅花、牡丹等也都出現(xiàn)在了故宮御花園的石子畫中。說明在乾隆皇帝時代,園林設(shè)計中已經(jīng)開始有大量綠色花卉植物的使用。各種植物的花期相互交錯,彼此交織,構(gòu)建成一年至終皆有花色、春夏秋冬四季皆榮的繁盛景象。這種景象完美呈現(xiàn)出了《圓明園蒔花碑》中“從此寒暑益適其宜,陰陽各遂其性,不必催花之鼓,護花之鈴,而吐艷揚芬,四時不絕”的美好畫卷。
參考文獻
[1](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校點本[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2.
[2]中國科學(xué)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94(40).
[3]孫星衍,張樹生.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9.
[4](清)陳淏子.花鏡(修訂版)[M].伊欽恒,校注.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62.
[5](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M].北京:中華書局,1959.
[6]于夯譯注.詩經(jīng)[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7](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