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生
黃金梨(圖1)近幾年在我國發(fā)展迅速,是我國梨產業(yè)不可多得的更新?lián)Q代品種,其樹冠小,適合密植,結果早,果個大,品質好,耐貯藏,果肉細膩,核小,香氣濃,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經濟價值,深受廣大消費者和果農的喜愛,有著很好的發(fā)展前景。春季,黃金梨正值萌芽、開花、坐果、果實膨大的關鍵時期,也是梨樹病蟲發(fā)生和危害時期,管理十分重要。那么,此階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有哪些呢?
1 3月至4月初(開花前)
1.1 病蟲害防治
1.1.1 主要防治對象 腐爛病、輪紋病、白粉病、銹病、褐斑病,梨二叉蚜、梨大食心蟲、梨木虱、梨星毛蟲、梨尺蠖、介殼蟲、梨莖蜂、薊馬、茶翅蝽等。
1.1.2 防治措施 (1)梨樹腐爛病進入一年的盛發(fā)期,在芽萌動初期用30%(質量分數,后同)戊唑·多菌靈400~600倍液或60%銅鈣·多菌靈400~600倍液噴霧防治,并及時刮除病斑患部,深達木質部,然后用30%腐爛敵100倍液或甲托油膏涂抹,防止病菌侵染。甲托油膏劑配方: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植物油=1∶(20~25)。
(2)芽萌初期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80%五氯酚鈉2 000~3 000倍液,對樹干、翹皮、樹縫、果臺裂縫等處均勻細致噴霧,可大量殺死越冬病蟲。
(3)3月上旬,多種越冬害蟲在天氣溫暖時出蟄交尾產卵,應抓住時機,在溫暖無風天噴施農藥,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對果樹進行淋洗式噴霧,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在梨花小鈴鐺期,用40%苯甲·嘧菌酯1 500倍液+80%烯啶·吡蚜酮2 500倍液+42%噻嗪·毒死蜱1 000~1 500倍液+30%吡丙醚·螺蟲乙酯3 000~4 000倍液噴霧,殺蟲除卵滅菌,為前期梨樹病蟲害防治奠定良好的基礎。
1.2 栽培管理措施
1.2.1 施肥 3月是梨樹生長第一高峰期,樹液開始流動,枝條變軟,芽體膨大,根系生長加快,吸收能力增強,必須保證果樹花期和幼果期的營養(yǎng)供應,避免營養(yǎng)不良和生理性病害。
芽前施肥:果樹在春季以營養(yǎng)生長為主,基施高氮低磷中鉀的硫酸鉀或硝酸鉀復合肥為宜,并澆透底水。施肥量應根據肥料種類、樹勢強弱、樹體大小、掛果量多少、地力條件及全年施肥情況,統(tǒng)籌考慮決定,不能盲目而為。一般情況下,梨樹每結100千克果實應施純氮1千克,純磷0.5千克,純鉀1~1.2千克。施肥的方法很多,如:穴施、環(huán)施、放射性條施、溝施、撒施和水肥一體化等,應根據果園的實際情況選擇使用施肥方法。施肥深度以20~60厘米為宜,位置應以樹冠投影邊緣(或稍遠)為好。
1.2.2 澆水 梨樹是喜水作物,土壤含水量宜保持在60%~80%,干旱易造成樹萌芽、落花、落果和果實膨大慢,誘發(fā)病害。除盛花期不宜澆水外,在全年的管理中,有幾次重要時期的澆水是不可少的,如芽前水、新梢生長期水、膨果的前中后期水、采果后水和防凍水等。
1.2.3 刻芽 刻芽是果樹豐產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大枝或中短枝不夠,樹體結構不平衡,可在枝干的芽(含隱芽)上方0.3~0.5厘米處,用小鋼鋸切斷皮層及韌皮部,或少量木質導管,定向發(fā)枝的措施。一般在芽要萌動前進行。
如果在3月上旬進行刻芽,在芽的上方0.2厘米處深刻至木質部,寬度長于芽的寬度,可長出中長果枝;3月中旬在芽眼上方0.5厘米處切斷樹韌皮部(不傷及木質部),寬度小于芽的寬度,即可長出短果枝。
如果在刻芽的同時,在芽眼上涂抹抽枝寶,則抽枝效果更為理想。
1.2.4 噴PBO 在花序分離大鈴鐺期,噴霧PBO 500~600倍液,既可防凍,又可完全脫萼,提高雌性果的比例和產量。
1.2.5 花前復剪 花前復剪是冬剪的延續(xù)補充,目的是減少樹體養(yǎng)分消耗,確定適當的花、葉芽比例,平衡生長和結果的關系。在顯蕾期分清花芽和葉芽時,疏去腋花蕾、次花蕾和病蟲花蕾,一般先剪發(fā)芽早的樹和弱樹,后剪幼旺樹和結果樹,對衰弱樹上的超長花枝、細弱花枝、過量花枝進行復剪,疏掉過多的花芽和無花的輔養(yǎng)枝(圖2),回縮各類損傷的枝頭和芽,有利于更新復壯、優(yōu)質生產。
2 4月至5月(開花期至幼果期)
2.1 病蟲防治
2.1.1 主要防治對象 腐爛病、輪紋病、白粉病、銹病、黑星?。▓D3)、黑斑病、褐斑病,梨二叉蚜、梨木虱、介殼蟲、食心蟲、山楂葉螨、梨星毛蟲、梨莖蜂、梨虎象、薊馬、吉丁蟲、茶翅蝽等。
2.1.2 藥劑防治 方法如下。(1)25%三唑酮1 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3 000~4 000倍液+70%吡蟲啉8 000倍液+1.8%阿維菌素2 000~3 000倍液+中微量元素。
(2)12.5%烯唑醇2 000倍液+30%吡丙醚·螺蟲乙酯3 000倍液+80%烯啶·吡蚜酮2 500倍液+42%噻嗪·毒死蜱1 000~1 500倍液+授精精華液1 500倍液。
(3)40%苯甲·嘧菌酯1 500倍液+70%吡蟲啉8 000倍液+1.8%阿維菌素2 000~3 000倍液+20%氰戊菊酯1 500倍液。
這一時期梨白粉病、銹病、黑星病、輪紋病、褐斑病開始侵染危害,梨黃粉蚜蟲第一代卵和若蟲、梨莖峰卵和幼蟲、梨木虱、梨星毛蟲、蚜蟲、食心蟲、梨果象甲、薊馬、茶翅蝽等都開始活動,進入危害期,介殼蟲嚴重時也是防治的最佳時期。因此,該時期一般情況需混合使用殺菌劑和殺蟲劑,才能省工省力,保證殺菌殺蟲效果。
旱天蟲多,雨天病多。根據病蟲害發(fā)生情況,有目的地選擇針對性強的藥物配伍交替使用,減輕抗藥性,10~15天噴霧一次,也可以加入有機硅或橙皮橘油等增效劑,提高黏著性和防治效果。
4月上旬,黃粉蚜蟲越冬孵化為若蟲,到6月上旬應及時防治,可用70%吡蟲啉3 000倍液+80%烯啶·吡蚜酮2 500倍液+1.8%阿維菌素3 000倍液+有機硅助劑防治,防止轉移到果實上危害。套袋后7~10天解袋檢查一次。因黃粉蚜蟲個體小,繁殖快,危害嚴重,又有忌光鉆袋的習性,棲息地點又比較隱蔽,入袋后藥物難以觸及,給套袋后化學防治帶來困難,因此,必須抓好套袋前的防治。
對吉丁蟲等鉆蛀類害蟲,用敵敵畏原液浸棉絮或用磷化鋁片塞入蛀蟲道內,用泥封口即可。
2.1.3 其他防治方法 ?除了化學方法防治害蟲外,還可以用以下物理方法殺蟲:
(1)性誘劑。 在果園內懸掛(高度1.5米左右),每畝2~3個,使果園內同種尋求配偶的雄雌蛾失去交配機會,不能有效地繁殖后代,降低蟲口率。
(2)糖醋液誘殺。在果園內懸掛,高度1.5米左右,每畝15~20個盛糖醋液的粗口瓶,可誘殺梨大、梨小、卷葉蛾、金龜子等,糖醋液配比為:V紅糖∶V醋∶V酒∶V水=6∶4∶1∶10。
(3)振頻式殺蟲燈(圖4)。利用害蟲的趨光、波、色、味的特性誘殺,20畝果園一盞燈,可誘殺30多種害蟲。
(4)掛粘蟲板(圖5)。防治梨木虱、蚜蟲、梨莖蜂等。
5月是梨木虱第一代成蟲和第二代若蟲防治關鍵時期,有效的防治藥劑為:阿維菌素、螺蟲乙酯等。梨
木虱嚴重時,可選用500倍洗衣粉液或草木灰浸出液洗樹,待果、葉干后,用上述藥劑防治,效果很好。
2.2 栽培管理措施
(1)疏花。在花序分離時,用剪子剪去花序上的全部花蕾,只留少許中心花,以花定果。同時,疏去弱花序、畸形花、病蟲花,保留中短果枝的頂花、邊花,盡量少留或不留腋花芽。
(2)人工授粉。梨樹是異花授粉果樹,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授粉條件,除了合理配置授粉樹、果園放蜜蜂和壁蜂授粉外可進行人工授粉。采集花粉應在氣球花期,其出粉率高,花粉活力強。
人工授粉時間應在開花的當天和次日,以3天內為好(坐果率在80%以上),用毛筆、棉簽、香煙過濾嘴等點授,蘸一次粉可點授5~10朵花,溫度15~28 ℃最適合,上午8點至下午3點均可授粉,若花朵內曬出花膠,沾花粉量最大,受精率最高。氣溫低于10 ℃時,授粉效果最差,日最高溫度在30 ℃左右時,可在早晨或傍晚授粉,花期氣候不良時,最好授粉兩次。
人工授粉,還可以采用敲打花粉袋、掛罐插枝、振花枝、雞毛點授、雞毛彈子滾授、液體授粉和機械授粉等方法。
(3)疏果。花后7~10天疏果。疏果分兩次進行,落花后兩周內第一次疏果,叫“間果”,在生理落果后(套袋前)進行第二次疏果,叫“定果”。定果時首先疏除過密果、病蟲果、機械損傷果、畸形果、瘦小果、多余果、無葉果等,然后根據樹勢強弱確定留果量(圖6)。定果一般選留果形端正、果柄粗長、縱徑較大、橫徑向外生長的幼果,每個花序只留一個果。
(4)要嚴格控制果樹的留果量(也就是果樹負載量),留果過多會導致樹勢衰弱,產生病害和大小年現象。留果的多少因品種、砧木、樹勢、立地條件和管理水
平不同而不同。常用的方法有:經驗法——以去年的留果量看樹勢強弱作參照;葉果比法——樹葉和果實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0~50∶1,果間距法——一般為20~25厘米留1個果。
(5)補鈣。梨樹缺鈣易發(fā)生裂果病等,從幼果開始,每隔10~15天補一次鈣,連續(xù)2~3次,常用的鈣劑有硝酸鈣、糖醇鈣等。
(6)套袋時選擇優(yōu)質果袋。以外袋韌性好、不易破損、厚薄均勻、水燙不掉色、透氣性良好,內袋白色棉紙或蠟袋的雙層或三層紙袋為佳。套袋前用1.8%阿維菌素2 000倍液浸泡袋口一段時間,防止害蟲鉆袋,也便于扎緊袋口。
果實套袋一般在花后30~50天,套袋太早,影響幼果發(fā)育,果個小;太晚,果皮粗糙,影響果實的商品性。噴完農藥長時間套不上袋或遇雨時補噴農藥后,再套袋。套袋以套懸空袋為好,嚴防套偏袋影響果實品質。
(7)除草。春季雜草叢生,要及時中耕除草,減少土壤水分和養(yǎng)分消耗,常用的除草劑為草胺磷等。
(8)春剪。疏芽除蘗,摘病梢,嚴防撕裂樹皮,影響果樹生長。
(作者聯(lián)系電話:187387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