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靖樓
代縣以『關(guān)山雄固,北塞門戶』著稱,是歷史上漢擊匈奴、唐防突厥、宋御契丹、明阻瓦剌的國防要塞。這里人文與自然景觀奇特,民間傳統(tǒng)文化底蘊深厚。
阿育王塔
代縣,古稱雁門郡、代州,位于山西省東北部。滹沱河水穿境而過,雁門雄關(guān)扼其北咽,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在這里長期碰撞、交融。代縣春秋時期屬晉,戰(zhàn)國歸趙,秦代建縣,有“趙國門戶,漢室要塞,大宋邊防,朱明重鎮(zhèn)”之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北陲政治要地、軍事強藩、商埠重鎮(zhèn)。
代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歷史文化遺址272處。其中,阿育王塔、邊靖樓、雁門關(guā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阿育王塔坐落在代縣城內(nèi),原為圓果寺中建筑,如今寺廟早已不復(fù)存在。該塔始建于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高40米,塔身為圓形覆缽式,是中國藏式塔中的佳作。
邊靖樓亦名譙樓、鼓樓,與阿育王塔遙相對峙,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該樓為磚木結(jié)構(gòu),梁架精巧,建造雄偉,由磚砌的高大券洞臺基和三層四檐歇山頂樓身兩部分組成,樓上懸掛有“聲聞四達(dá)”“威鎮(zhèn)三關(guān)”“雁門第一樓”匾額,為山西樓閣式建筑中的巨構(gòu)。
雁門關(guān)位于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guān)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guān)”,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guān)、偏關(guān)合稱為“外三關(guān)”。
除此之外,代縣縣城內(nèi)還有文廟、西門甕城、武廟、城隍廟、將軍廟、兵備道署、州衙、慈云庵等文物遺存,以及堪稱中國北方民居典范的眾多民居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