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對環(huán)境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林業(yè)工程成為了國家重點項目。育苗地肩負著培育苗木的重要任務,是林業(yè)工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部分育苗地采取連作的方式進行育苗,導致土壤的有機質流失,肥力不足,營養(yǎng)物質嚴重“偏科”,病蟲害頻發(fā),為我國林業(yè)生產帶來了嚴重負面影響,合理的進行輪作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一、輪作的意義
很多育苗地都是采取連作的方式進行育苗,連作又稱重茬,是指在一塊育苗地中連續(xù)的種植同一種苗木。長時間的實踐證明,這種種植方式容易導致苗木的質量下降,并使產量受到負面影響。主要的原因如下:
部分樹種對土壤中的某些營養(yǎng)元素需求量較大,如果在一塊育苗地中連續(xù)種植同一種樹木的苗木,會導致育苗地中某些元素的嚴重缺失,從而影響苗木的質量和產量;長期在一塊育苗地中培育同一種苗木,會給某些病蟲害提供適合生長的環(huán)境,提高其在育苗地中發(fā)生的幾率,如猝倒病和蚜蟲等。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使用輪作的方式來改善土壤條件。
二、輪作的優(yōu)勢
輪作又稱換茬,是指在一塊育苗地中輪換種植不同種類的苗木,或是間歇種植其他作物。與連作相比,輪作能夠提高苗木的產量和質量,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輪作能夠充分的利用土壤中的營養(yǎng)成分。不同樹種的苗木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在數量和種類上有一定的差異,如針葉樹對但的需求量比闊葉樹要高,對磷的需求量卻要低于闊葉樹。因此,常年在一塊育苗地中種植相同的苗木,不僅會造成土壤中某些營養(yǎng)物質的缺乏,還會對其他營養(yǎng)物質造成浪費。采取輪作的方式,能夠使土壤中的營養(yǎng)成分得到有效的利用,使植物之間達到互補、增產的效果。
其次,輪作能夠有效地的改良土壤的結構,提升土壤的肥力。通常情況下,起苗會帶走大量的肥沃土壤,這會對育苗地的肥力造成了損害。如果采取輪作的方式,將苗木與農作物或綠肥作物輪流種植,能夠對土壤中的有機質進行良好的補充,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
最后,輪作能夠有效地減少病蟲害發(fā)生的幾率。在輪作的方式下,土地種植的樹種或作物會發(fā)生改變,同時改變了病蟲害的生存環(huán)境,使其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蟲害的發(fā)生。同理,輪作對雜草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除此之外,輪作能夠減少土壤中有害物質和氣體的累積。
三、輪作的方法
1、苗木與苗木輪作
想要實現(xiàn)不同樹種之間的輪作,需要充分了解不同苗木對營養(yǎng)成分的需求容易發(fā)生的病蟲害種類、樹種之間是否存在互利或不利作用等因素。目前常見的輪作樹種有:油松與楊樹、紫穗槐輪作,苗木獲得的營養(yǎng)成分充足,生長狀況良好、出現(xiàn)病蟲害的幾率降低;油松與皂莢輪作,可以有效地的減少立枯病的發(fā)生。輪作最好是在不同類別的樹種之間進行,如深根樹種與淺根樹種、喬木與灌木以及豆科樹種與非豆科樹種等,能夠更好的發(fā)揮輪作的優(yōu)勢。需要注意的是,在輪作的過程中,切忌選擇能夠感染相同病蟲害的樹種,例如,如果想要防止鐵銹病的發(fā)生,就不要將檜柏與蘋果樹、梨樹等進行輪作。
樹與樹輪作的優(yōu)勢在于土地一直都在進行育苗,能夠提高苗木的產量。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缺點:因為始終都是在種植苗木,所以對維持土壤的肥力并沒有太大的作用;通常情況下,想要種植的苗木不會全部符合輪作的條件,導致選擇樹種時會受到較大的限制。
2、苗木與農作物輪作
農作物收割之后會在土壤中殘留大量的根系,這些根系能夠為土壤提供有機質,改善土壤情況對育苗地中的有機質進行補充,從而增加土壤中的營養(yǎng)物質。同時,這種輪作方式會在育苗的間隔種植農作物,提高了糧食的產量。通常情況下,最常使用的輪作農作物是豆類,然后是小麥、玉米以及高粱。這種輪作方式需要格外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在選擇農作物時應該避免蔬菜或馬鈴薯等容易發(fā)生猝倒病和蟲害的種類,盡量選擇病蟲害發(fā)生幾率較低的農作物。除此之外,苗木與農作物輪作時,不宜使用間種和套種的方法。
苗木與農作物輪作是目前最常用的輪作方式,具有以下優(yōu)勢:能夠較好的維持土壤中的肥力和營養(yǎng)物質,使土壤中的營養(yǎng)物質滿足苗木生長的需求,從而提升苗木的質量和產量;在種植苗木的過程中還可以收獲一定的糧食,增加了經濟效益的同時,可以避免引發(fā)爭地問題;能夠與苗木進行輪作的農作物種類較多,在選擇的過程中不會受到生產計劃、土壤環(huán)境以及氣候條件的限制,進一步擴大了選擇的范圍。
3、苗木與綠肥輪作
從目前的實踐經驗來看,苗木與綠肥輪作的方式取得的效果是最好的,能夠有效地增加土壤中的營養(yǎng)物質,減少對土壤的損耗,促進其形成團粒,并對土壤中的水分、氣體、熱量、營養(yǎng)物質等進行調節(jié),進一步增強土壤的肥力,為苗木營造出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在改良土壤環(huán)境和提高土壤肥力方面,苗木與綠肥輪作的效果是以上兩種方法不能媲美的。在實際生產中常用的綠肥植物大多為苜蓿、三葉草、草木犀等,這些植物能夠作為牧草使用,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苗木與綠肥輪作的方法通常應用在育苗地范圍較大,氣候干燥、土壤條件較差的地區(qū),能夠改善土壤的環(huán)境,從而提高苗木的質量和產量。
(作者單位:123203 遼寧省國有彰武縣章古臺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