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舉
摘 要 文章主要從合理增加種植密度、改種優(yōu)良品種、采用直播等方面介紹了夏玉米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 夏玉米;種植密度;直播
夏玉米是雙子葉植物,生育期短,對光熱資源利用率高,是一種經(jīng)濟、高效的高產(chǎn)作物,在適宜條件下增產(chǎn)潛力很大。夏玉米一增四改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其核心內(nèi)容是:合理增加種植密度,改種耐密型品種、改套種為直播、改粗放用肥為配方施肥、改人工種植為機械作業(yè)。
1 合理增加種植密度
一般大田耐密緊湊型玉米品種留苗4000-4700株/畝,大穗型品種留苗3500株/畝左右。
2 改種耐密型品種
2.1 品種選擇
選用高產(chǎn)耐密型品種,如鄭單958、浚單20、登海661(超試1號)、登海605(超試6號)等。
2.2 種子選用及處理
種前應(yīng)對種子進行篩選,剔除殘粒和病粒,經(jīng)篩選的種子應(yīng)籽粒飽滿、均勻一致。精選后的種子應(yīng)進行包衣,以增強種子活力,防止病蟲損害。確保種子純度≥98%,發(fā)芽率≥85%,凈度≥98%,含水量≤13%。
3 改套種為直播
改麥田套種為麥收后貼茬直播,提倡機械化播種。
3.1 及時播種
播種時間為6月5日-15日。
3.2 足墑播種
要求土壤墑情適中,如遇干旱,玉米播種后及時澆水,確保出苗整齊。
3.3 適量播種
播種量一般掌握2.5-3.5公斤/畝。
3.4 行距與播深
一般地塊等行距種植,平均行距50-65厘米;大小行種植時,大行距70-80厘米,小行距為30-40厘米。播種深度為3-5厘米。
3.5 早間定苗
3葉期間苗,5-6葉一次定苗,去弱留壯,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去混雜苗,留顏色、苗勢一致的苗。對發(fā)生缺苗的地方,提倡留雙株。
3.6 直播要與晚收要結(jié)合
夏直播玉米要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玉米成熟期收獲。
4 改粗放用肥為配方施肥
根據(jù)土壤養(yǎng)分化驗結(jié)果,采用玉米專用配方肥。
4.1 合理施肥
每畝用2.5公斤磷酸二銨作種肥,做到肥種隔離,覆土蓋嚴;也可用生物有機肥每畝10公斤作種肥。
施肥應(yīng)遵循底肥足、苗肥早、穗肥重、粒肥補的原則,施肥總量,按每生產(chǎn)100Kg籽粒施氮(N)3Kg,磷(P2O5)1Kg,鉀(K2O)2Kg計算。畝產(chǎn)600-800公斤施肥參考:每畝施生物有機肥200公斤,尿素35-50公斤,磷酸二銨20-30公斤,硫酸鉀35-50公斤,硫酸鋅1-1.5公斤。有機肥、二銨和硫酸鉀和鋅肥全部底施。
4.2 施肥時期
提苗肥占30%,孕穗肥占50%,攻粒肥占20%。
4.3 改粗放用肥為配方施肥
進行過土壤化驗的地塊要搞好配方施肥。其他地塊也要做到氮、磷、鉀、迪種寶微量元素肥等平衡施肥。在肥料運籌上,有機肥、磷肥、鉀肥、微肥在玉米拔節(jié)前用完(作為基肥、中肥苗期施用,盡量早施);氮肥分期施用,輕施苗肥、重施穗肥、補追花粒肥;最好用迪種寶微肥拌種。
5 苗期管理
分別于三葉期、五葉期間苗,一般地塊留苗3.00-3.75萬株/hm2,高產(chǎn)攻關(guān)田留4.259.00萬株/hm2。及時查苗、補苗,拔除弱小苗,提高群體的整齊度,保證植株個體健壯。
6 拔節(jié)期管理
6.1 科學運籌肥水
拔節(jié)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時期,此期氮素吸收量占全生育期的76%,磷素和鉀素吸收量占全生育期的60%以上,是玉米追肥的重要時期。應(yīng)根據(jù)土壤底肥施用量和苗期長勢來確定追肥時期和追肥量,結(jié)合荏平縣土樣化驗結(jié)果,確定荏平縣施用玉米專用配方肥600kg/hm2(氮、磷、鉀比例為30∶5∶10)。
6.2 化學除草
可在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1500-1800mL/hm2或40%乙莠水2250-3000mL/hm2對水450-750kg/hm2噴地面。苗后莖葉處理,可用4%玉農(nóng)樂膠懸劑1 125mL/hm2莖葉噴霧,或用20%克蕪蹤水劑 1 800-2 250mL/hm2對水450-750 kg/hm2在玉米苗高30cm以上時定向噴霧防治,注意不要噴到玉米上。
6.3 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二代黏蟲、玉米螟、紅蜘蛛、薊馬、稀點雪燈蛾等。其防治指標為:二代黏蟲玉米二葉期百株10頭,玉米四葉期百株40頭;玉米螟為花葉株率10%;稀點雪燈蛾為5頭/m2。玉米螟可用3%辛硫磷顆粒劑3750g/hm2加細砂75kg/hm2施于心葉內(nèi),可兼治玉米薊馬。二代黏蟲和玉米薊馬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兼治玉米蚜和稀點雪燈蛾。
6.4 防止后期倒伏
防止倒伏的根本途徑是適當降低基本苗和運用氮肥后移技術(shù)。倒伏也與后期澆水不當有關(guān),澆水時土壤松軟,中上等肥力麥田易發(fā)生倒伏。因此,后期澆水要特別注意天氣預(yù)報,掌握無風搶澆,大風停澆。
6.5 抽雄吐絲期管理
6.5.1 合理澆
該時期是高溫多雨季節(jié)需水臨界期,對水分敏感,應(yīng)做到遇旱澆水,遇澇排水,以確保玉米健壯生長的需要。
6.5.2 病蟲害防治
此時期為玉米多種病蟲的盛發(fā)期,主要有玉米蚜、三代黏蟲、葉斑病、莖基腐病、銹病等。防治指標:玉米蚜百株1.5萬頭;三代黏蟲直播玉米百株120頭,套播玉米百株150頭;玉米穗蟲百株30頭;大斑病、小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均為抽穗前后病葉率10%-20%。防治彎孢菌葉斑病可用50%百菌清、50%多菌靈、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噴霧;大斑病可用40%克瘟散、50%多菌靈、75%代森錳鋅等藥劑500-800倍液噴霧;褐斑病可用50%多菌靈、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噴霧防治。此外還可摘除老葉病葉,以減少菌源和降低田間濕度。在玉米銹病發(fā)病初期,可用20%粉銹寧乳油1 125-1 500mL/ hm2噴霧防治。玉米穗蟲可用90%敵百蟲800倍液滴灌果穗防治。玉米蚜可用50%辟蚜霧120-150g/ hm2或10%吡蟲啉150-225g/hm2對水675kg/hm2噴霧防治。三代黏蟲可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