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lite界面,圖自網絡
縱觀Windows更新史,但凡遭遇微軟停更相逼,一定會有拒不升級的政府或者企業(yè)跳出來擁抱自由。上一次XP停更剛好在“棱鏡門”事件之后,兩年間,維也納、慕尼黑、都靈等歐洲市政先后宣布換裝Linux。而這次換裝Linux的星星之火,似乎將從亞洲燃起。
據Fossbytes以及Newsis的報道,在微軟正式終止Windows 7系統(tǒng)的技術支持后,韓國政府準備采用基于Linux的開源操作系統(tǒng)全面取代Windows 7。具體來說,韓國國防部已在使用基于Ubuntu 18.04 LTS的Harmonica OS,郵政服務部門則將使用韓國軟件公司Tmax Soft支持的TMAX OS,公共管理和安全部則計劃在2026年之前為所有公共機構和地方政府換裝基于Debian的開源操作系統(tǒng)Gooroom Cloud OS。
Gooroom Cloud OS界面,圖自Linuxreviews
如此堅決地進行系統(tǒng)更換可謂一個艱難的決定:在此之前多個歐洲國家就進行過類似的Linux換Windows計劃,這些計劃由于需要對人員進行重新培訓,舊有系統(tǒng)及軟件需要兼容對接等原因,早期都產生了更多的支出。在比較得失后,有的繼續(xù)堅持使用Linux,而有的則選擇了切換回Windows。比如之前提過的慕尼黑政府就因成本問題在實踐多時后選擇從Linux再次遷回Windows系統(tǒng)。
事實上,盡管Linux是免費開源的,但是畢竟不是主流系統(tǒng)啊。所以之前的操作人員培訓成本也就算了,運行在Windows上的一些不能兼容Linux的舊有軟件也沒有合適的替代品。各種專有軟件如制版、工控、數據庫等軟件花錢買不一定有,另行開發(fā)寫軟件的人明顯比用軟件的人貴啊;面對“商商相護”的現實環(huán)境,免費的Linux突然就不香了。
而最近不斷發(fā)新聞的國產系統(tǒng)——統(tǒng)一操作系統(tǒng)UOS正式上線,除了支持龍芯(MIPS),飛騰(SPARC)、鯤鵬(ARM)、兆芯(x86)、海光(x86)等國產主流CPU平臺外,還適配國產辦公軟件WPS,數科OFD文檔處理軟件、360安全軟件等國內常用的辦公、維護軟件也完成了對該系統(tǒng)的適配。加上Linux自身生態(tài)的支持,似乎用于行政辦公領域已經沒有問題了。
在關鍵信息領域對“國產”執(zhí)念頗深的國人,對于“國產”的定義異??量?,基于Linux開發(fā)的UOS似乎擔不起國產二字。然而,一個完全國產的操作系統(tǒng)也不是不能做:Linux之父在寫Linux內核時也只是一名大學生而已;對于編程這種事,我們甚至連更具中國特色的易語言、文言文編程這樣的中文編程語言都有。
漢語編程語言易語言和文言文編程,圖自官網
那為什么這款為關鍵行業(yè)提供符合當前業(yè)務需求和滿足未來發(fā)展的系統(tǒng)選擇基于Linux開發(fā)而不是完全自研呢?正如當今造車沒必要重新發(fā)明輪子一樣,自研可以,但真沒必要。Linux發(fā)展多年,無論是驅動軟件還是支持軟件方面都相對成熟,這意味著對軟硬件都能有著更為良好的支持,也就是說能更好地擔負起替代Windows的任務。而強如intel的MeeGo、惠普的Web OS等已經告訴了我們興沖沖地做一個沒有足夠開發(fā)者支持的系統(tǒng)最后是什么結局。
那么別人的東西用起來放心嗎?首先從知識產權層面來講,統(tǒng)一操作系統(tǒng)背后的公司對各種開源許可以及授權協議的研究肯定是專業(yè)級的,這點毋庸置疑。至于安全可靠層面,打個比方,就像把某型裝備的技術資料完全給你并且已經自主投產了,之后你管我怎么魔改?
魔改代表,59改改改,圖自網絡
而且不同于硬件類的技術還可以通過機床工藝卡脖子,基于代碼的技術到手后能夠限制你的就是許可協議,而開源軟件連代碼加許可統(tǒng)統(tǒng)都給你了,如果還說不放心那就是真的是程序員不行了。不過咱中國的程序員工作質量高,價格合理,連地球另一邊都知道。
2012年一個verizon程序員將工作外包給中國程序員的故事流傳至今
首先如果你是個人用戶,自家的電腦還是該用啥用啥,游戲還是要玩的。但是那些因為單位要求或者限制不能使用更新Windows系統(tǒng)的用戶,如果老的軟硬件平臺運行正常且沒有聯網,那么理論上繼續(xù)使用也是安全的;如果新硬件不支持老的系統(tǒng),而老軟件又不兼容新系統(tǒng)這種情況,那么可以試試兼容模式(Linux下的WINE安裝四舍五入也算是個Linux下的Windows兼容模式),實在不行就只能安裝虛擬機,在虛擬機上安裝老系統(tǒng)和軟件。
不過從UOS的適配軟件情況和個人版深度系統(tǒng)體驗來看,日常文字辦公、圖片處理(GIMP)、視頻剪輯(Blender)等工作都基本可以勝任了。至于其他專有軟件,相信在確立了一個從一而終的統(tǒng)一操作系統(tǒng)后,開發(fā)適配進度也很快就能跟上。
在關鍵信息領域,“國產”的缺失和曾經的造假行為深深地刺激了國人的自尊心,在面對一些基于開源技術的“國產”產品時總有網友用一句充滿蔑視的“不就是Linux”“不就是RISC-V”直接否定。須知,“國產”追求的是終究是“自主”“可控”,前者要求可以任意魔改,后者保證免遭威脅,而這都是“開源”技術可以提供的。所以,凝聚國人研發(fā)智慧的“開源”產品,也可以是好的“國產”產品。
電腦報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