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Zootaxa》期刊2009—2020年直翅目昆蟲發(fā)文統(tǒng)計分析

      2020-04-12 01:56:51陳小勤劉靜邊迅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20年24期
      關鍵詞:文獻計量學統(tǒng)計

      陳小勤 劉靜 邊迅

      摘 要:目的:通過研究《Zootaxa》期刊發(fā)表的直翅目昆蟲文獻,了解該目昆蟲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WOS)的“核心合集”在線數(shù)據(jù)庫,檢索《Zootaxa》刊載的直翅目昆蟲文獻,利用R語言和Citespace進行文獻計量學分析。結果:Zootaxa刊載的直翅目昆蟲文獻逐年上升,多以Article的形是為主,篇均關鍵詞和均篇文獻數(shù)分別4.84個、25.7條。中國機構及學者的發(fā)文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但缺乏機構間的合作,影響力小。研究熱點集中于中國部分亞科新種發(fā)表。結論:直翅目昆蟲的研究應該加強學者、機構、國家的之間的合作,在講求論文數(shù)量的同時,提升文章的質(zhì)量,促進期刊良性循環(huán)。

      關鍵詞:Zootaxa;直翅目昆蟲;文獻計量學;統(tǒng)計

      中圖分類號 Q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24-0050-09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Journal of Zootaxa based on Web of Science Data (2009—2020)

      CHEN Xiaoqin1 et al.

      (1Musicology Department, Guilin Normal College, Guilin 541199, China)

      Abstract: Object:This paper aims at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research trend of Orthoptera based on the articles published in Zootaxa. Methods:We retrieved orthopteran related literatures that published between January 1, 2009 to June 30, 2020 in the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R and Citespacesoftware. 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per year was increased, literature type consisted largely of Article, the average of keywords and the average of references per article were 4.84 and 25.7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of China were obviously more than other countries, so did the Chinese institutions and authors, but the cooperation degree and the citation frequency of papers were relatively low. Domestic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taxonomy (especially new species discovery) of partly subfamilies from China. Conclusion:As the quality of articles is better than larger quantities of articles, researchers, institutions and countries shoul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among them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global academic influence of journal.

      Key words: Zootaxa; Orthoptera insect; Bibliomerics; Statistical analysis

      《Zootaxa》由Magnolia Press出版,自2002年創(chuàng)刊以來,一直致力于動物系統(tǒng)及相關領域研究工作的報道,目前是少有的幾本以刊載動物分類學為主的且被SCI收錄的國際性期刊。該期刊報道包括現(xiàn)生和化石種在內(nèi)的所有動物分類學的學術論文,尤其是新種的發(fā)表,但不鼓勵單個新種的發(fā)表。接收文章類型包括系統(tǒng)學新方法、新理論的介紹,分類學專著、名錄、圖冊、修訂等,4頁或5頁以內(nèi)的論文Correspondence的形式發(fā)表,60頁以上以Monograph形式發(fā)表。發(fā)表周期快,通常在編輯接收后30d發(fā)表。直翅目昆蟲(Orthoptera)隸屬于昆蟲綱(Insecta),包括常見的蝗蟲、螽斯、蟋蟀、灶馬(駝螽)等,目前全世界共記錄80科5142屬28691種[1]。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Zootaxa》2009年至2020年6月30日直翅目昆蟲研究的相關文獻,進行文獻計量學分析,了解直翅目昆蟲目前研究現(xiàn)狀與特點,以期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參考。

      1 方法

      1.1 資料來源 本文將Web of Science(簡稱“WOS”)數(shù)據(jù)庫的“核心合集”作為數(shù)據(jù)來源,以“TS=Orthoptera AND SO=Zootaxa”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共檢索到716篇文獻,保存為wos格式。刪除其中1篇與直翅目昆蟲不相關的文章,最后共計715篇。時間為2009至2020年6月30日。

      1.2 數(shù)據(jù)處理 利用R語言提取關鍵詞數(shù)、合著作者數(shù)、引文參考文獻數(shù)、文章頁碼、文章被引頻次、文章發(fā)表月份等方面數(shù)據(jù),然后導入Excel中作圖考察文獻的計量特征。將wos文件導入Citespace 5.6.5R中,制作科學知識圖譜。時間切片(Time Slicing)設置為“From 2009 to 2020”,分割單位設置為1年,連接強度選擇Jaccard。網(wǎng)絡剪裁方法選擇Pathfinder Network,同時選擇Pruning Sliced networks和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2種網(wǎng)絡輔助剪裁策略。其他參數(shù)均為默認值。

      2 基礎數(shù)據(jù)分析

      2.1 發(fā)文量及文獻類型 由圖1可知,Zootaxa上直翅目昆蟲的發(fā)文量雖有波動,但整體呈上升趨勢,自2016年起,發(fā)文量基本上是5年前的1倍。從凈增長率來看,2015和2016年發(fā)文增長率最大,約為35.6%、31.1%,2017年和2019年均比前一年有減少,約為-6.30%、-2.40%。由于2020年只統(tǒng)計了前半年的發(fā)文量,表1中所計算的均值都不包括2020年數(shù)據(jù)。將2009—2019年共11年各月的總計發(fā)文量和2020年前半年的發(fā)文量做對比(見圖2)發(fā)現(xiàn),3月份的發(fā)文量都出現(xiàn)小高峰,往年5、6月份的發(fā)文增量明顯高于其他月份,6月份最多。2020年5、6月份的發(fā)文量與4月份相比雖稍有增加,但增量不明顯。2009—2019年11年間前半年發(fā)表的文章共計333篇,約占總和的(669篇)49.8%,文章的年平均增幅為14.83%。雖然2020年前6個月的發(fā)文量總和(46篇)約為2019年全年發(fā)文量的50%,根據(jù)同期發(fā)文比例及年增幅,可以推測2020年發(fā)文量與2019相比可能會略有升高,約為90~109篇,在9月份可能會出現(xiàn)一個小高峰。

      從發(fā)表的文章類型來看,《Zootaxa》發(fā)表的直翅目昆蟲論文文獻類型見圖3,有論文(Article)、綜述論文(Review)、編輯(Editorial)、信件(Letter)、更正(Correction)5類,其中Article為主,共623篇,綜述論文僅有40篇。文章頁數(shù)分布見圖4,大多數(shù)文章在3~15頁,占總數(shù)的68.95%,多余20頁的文章僅占20.8%。篇均頁數(shù)由2009年的最高20.13頁降至2012年的14.3頁(見表1),然后又逐漸升高,2009—2019年年篇均頁數(shù)為16.72頁。根據(jù)《Zootaxa》對文章頁數(shù)的劃分,1~4頁的Correspondence共74篇,占總數(shù)的10.34%,60頁及以上的Monograph共23篇,占比為3.22%,Article的頁數(shù)大多集中在5~15頁,約占總數(shù)的61.5%。綜上所述,2009—2020年年載文量和頁數(shù)逐漸升高,每篇論文的篇幅增長,表明刊載的信息量有了逐步提升,文章質(zhì)量有保證,影響力也在不斷的擴大。

      2.2 合作發(fā)文國家及機構網(wǎng)絡 從國家的發(fā)文量來看,作者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qū),發(fā)文量15篇以上的國家有12個(見表2),其中中國在《Zootaxa》上的發(fā)文量最多,為271篇,占總量的37.8%,遠超巴西(87篇)和德國(56)。在前12個國家中,俄羅斯的中介中心性值最高,為0.66,其次馬來西亞(0.47)、意大利(0.44)、美國(0.44)、新加坡(0.43)。從圖5中各國家彼此之間連線看出,中國與新加坡、俄羅斯有較明顯的合作關系,巴西、哥倫比亞、阿根廷彼此間有合作關系,美國、土耳其、意大利、德國有合作關系,而法國與其他國家合作較少。綜上可知,論發(fā)文量與中介中心性是非正比的關系,中國和巴西雖是發(fā)文量最多的國家,但中介中心性值為零,說明這2個國家對直翅目昆蟲的研究的影響力較小;相反,俄羅斯雖然發(fā)文量不高,但其對直翅目昆蟲的研究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發(fā)文量超過15篇的研究機構共有12家(見表3),中國直翅目昆蟲研究主要以河北大學(Hebei University)、中國科學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華東師范大學(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陜西師范大學(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為核心機構,分別的發(fā)文量為134、80、53、31篇,國外主Natl University Singapore為主要的核心機構,共發(fā)表論文45篇。機構間的合作網(wǎng)絡關系見圖6,河北大學與其他研究的機構的合作較少,且以國內(nèi)合作為主,而中國科學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和華東師范大學(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少量與國際其他研究機構合作,陜西師范大學與其他機構有較多的合作關系。知識圖譜網(wǎng)絡分析見圖7,紫色圈越寬,中心性越高,地位越高,影響力越大。Zoological Institute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和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對直翅目領域的研究的影響比較大,而發(fā)文量較多的河北大學和華東師大的中介中心性較低,影響力并不高。建議在加強機構和國家之間的合作,提升期刊的影響力。

      2.3 發(fā)文作者 合作率是指2位及2位以上的作者共同署名完成的論文占論文的總量的比率[2]。論文合作度是指期刊一定時間內(nèi)每篇文章的平均作者人數(shù)[3]。作者的合作情況是評價學術期刊論文作者合作智能的發(fā)揮程度與科研協(xié)作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4]?!禯ootaxa》上直翅目昆蟲研究論文的獨立作者、2人合作、3人合作、4人合作、5人及以上的合作的文章篇數(shù)依次為103、187、243、93、89(見表4),分別占總論文的篇數(shù)的26.2%、34.0%、14.4%、13.0%和12.4%。合作度由2009的2.484上升到2019年3.421,但合作率變化不大,基本穩(wěn)定在84.7%。說明Zootaxa發(fā)表的直翅目昆蟲學術論文的作者間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其中以2人合作或3人合作為主,5人及以上合作近年來略有上升。

      在《Zootaxa》上發(fā)表直翅目昆蟲文章的作者共有301位作者,發(fā)表2篇及以上共176位,發(fā)表15篇及以上的共有19位(見表5)。前5位高產(chǎn)出作者4位來自我國,主要是SHI FM、LI K、BIAN X、LIU XW,其中SHI FM共發(fā)表92篇,約占總數(shù)的12.8%,而中介中心性值僅為0.25。中介中心性值最高的是LI K,為0.54。作者合作知識圖譜中(圖7),圓代表發(fā)文量,連線代表作者之間的合作關系,直翅目研究領域中形成4個主要的作者合作團隊,核心作者分別是SHI FM、LI K-LIU XW、TAN MK、CADENA-CASTANEDA OJ。以核心作者為的團隊的內(nèi)部合作關系比較緊湊和緊密,團隊互動性強,而團隊之間的合作較少。

      3 共被引分析

      3.1 引文數(shù)量 引文總數(shù)量為18405條,合計566篇,平均每篇論文引用文章25.7條。從引文量來看(圖8),單篇最低引文量為1條,最高為512條,引用參考文獻10條的文章最多,共39篇參考文獻,大部分文章的引用參考文獻數(shù)在5到25條,共451篇,約占總數(shù)的63.1%;引用文獻超過30條及以上為172篇,約占總數(shù)的24.1%。超過100條的僅為19篇,約占總數(shù)的2.7%。載文篇數(shù)和引文總數(shù)逐年增加,篇均引文數(shù)不同年份間變化較大,明顯高于自然科學期刊論文的篇均引文數(shù)8.86[5]。說明該直翅目研究的作者情報意識很強,有很好的吸收和利用文獻信息的能力,對科學知識的繼承和利用程度高,研究的空間廣闊。

      3.2 文獻共被引分布 Citespace中Strength選擇Cosine,得出的文獻共被引知識圖譜(見圖9)。共被引15次及以上有15條,其中9條為網(wǎng)站Orthoptera Species File,且引用率逐年升高,可見其對直翅目研究的重要性。其他6篇文章中,其中,2篇是關于物種分類,4篇是基于分子證據(jù)探討系統(tǒng)物種的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禡onograph of Korean Orthoptera》是介紹韓國直翅目分類性的專著,引用率高達20次。引自《Zootaxa》自身的2篇文章中,《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Acridoidea (Orthoptera:Caelifera) based on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sequences》是基于線粒體基因組探討蝗總科的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Trends in new species discovery of Orthoptera (Insecta) from Southeast Asia》是探討基于GIS技術和模式標本信息如何加速南東南亞地區(qū)直翅目物種多樣性的研究??梢姡牧孔罡叩奈墨I大多是系統(tǒng)發(fā)育及分子進化的文章。

      3.3 學者共被引情況 作者共被引是指2個作者共同被其他文獻引用的現(xiàn)象,Citespace中如果同一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被引多次則按一次計算[6]。由圖10可知,除Orthoptera Species File的作者(OTTE D,CIALIANO MM,EASES DC)外,GOROCHOV A V的文章被共引用率最高,為371次,我國僅有ZHEN ZM和LIU XW的引文頻次較高,分別為145、99次。綜上可見,Gorochov AV直翅目昆蟲領域中穩(wěn)定的高他引作者,其對近代直翅目分類研究的做出了重大貢獻,是該領域中具有影響力的學者。

      3.4 期刊共被引情況 期刊共被引知識圖譜見圖11,共引期刊共433種,共被引10次以上的143種,占總數(shù)的33.0%,100次以上的8種。共被引最高的是Zootaxa,達477次。其余是Orthoptera species file、Journal of Orthoptera Research、Zoosystematica Rossica、Zoological Systematics(formerly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Annales De La Societe Entomologique De France、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Entomological Society??梢姡壳爸背崮垦芯咳藛T利用的主要來源的期刊是Zootaxa,這不僅體現(xiàn)了其核心期刊的地位,也說明Zootaxa刊載的論文參考來源廣泛、多樣,具有連續(xù)性,形成了自己的學術風格和專業(yè)特點。

      4 載文的被引頻次

      學術論文的被引頻次是衡量期刊質(zhì)量好壞和學術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在2009—2020年發(fā)表的715篇文章中,根據(jù)Web of Science的TC(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Times Cited Count)和Z9(Total Times Cited Count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BIOSIS Citation Index,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Data Citation Index,Russian 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ELO Citation Index))統(tǒng)計,被引論文數(shù)分別為520篇、536篇,占總數(shù)的72.7%、75.0%。TC引用頻次中(見圖12),被引用1次的為148篇,被引用2次的為87篇,被引用3次的為85篇,被引用4次的為57篇,被引用5次的為38篇,引用1~5次的文章為合計415篇,約占總數(shù)的58.1%;引用20篇以上的共計6篇。Z9引用頻率中(見圖13),被引用1次的為128篇,被引用2次的為99篇,被引用3次的為70篇,被引用4次的為63篇,被引用5次的為44篇,引用1~5次的文章為合計404篇,約占總數(shù)的56.5%;引用20次以上的共計10篇。Z9的高被引論文包含了TC的結果,以TC的分析結果進行分析統(tǒng)計(見表8)。綜上可見,大部分文章的被引頻次集中于0~5次,10篇高被引文章中多趨向于多證據(jù)的聯(lián)合進行系統(tǒng)學的研究,或區(qū)域物種名錄、多新種的報道。

      5 關鍵詞統(tǒng)計

      統(tǒng)計715篇文章中關鍵詞的數(shù)量,得出如下結果:無關鍵詞的有75篇,有關鍵詞的共640篇,其中有1個的1篇,2個的4篇,3個的36篇,4個的180篇,5個的280篇,6個的125篇,7個的13篇,8個的1篇。可見,大多數(shù)文章的關鍵詞在4~6個,占全部論文的86.7%。2009—2020年均篇關鍵詞都在4.5個以上,符合關鍵詞的一般選取的一般規(guī)律,能充分揭示文章內(nèi)容。

      關鍵詞的出現(xiàn)頻次可以反映該領域的研究重點和熱點[7]。根據(jù)關鍵詞出現(xiàn)的可視化知識圖譜,圖中字體大小反映目前直翅目研究的重點和熱點。通過對715篇學術論文的關鍵詞的整理,最終得到431個關鍵詞,出現(xiàn)總頻次3083次。出現(xiàn)頻次多余30次及以上的有21個(見表9),出現(xiàn)的頻次之和為1582,占全部關鍵詞出現(xiàn)總頻次的51.3%。,而出現(xiàn)1次共有42個,占總頻次的4.6%。New specy (species)、Orthoptera、taxonomy、China出現(xiàn)頻次明顯高于其他關鍵詞(見圖14),分別為282、229、164、153次。綜合21個關鍵詞來看,目前直翅目研究的以新種發(fā)表為主[New specy (species)],很少涉及系統(tǒng)發(fā)育(phylogeny)、進化(evolution)及行為(bioacoustics)。研究的主要類群是螽斯科Tettigoniidae的蛩螽亞科Meconematinae和露螽亞科Phaneropterinae,以及Grylloidea中的蟋蟀科Gryllidae。研究熱點區(qū)域主要是中國。

      6 總結與建議

      本文對《Zootaxa》2009—2020年6月30日期間直翅目昆蟲方面的載文量、文獻類型、合作作者、合作機構及國家、共被引、載文的被引頻率和關鍵詞等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從而獲得了該期刊直翅目昆蟲研究的整體概況:

      (1)Zootaxa發(fā)表的直翅目昆蟲學術文章數(shù)量及年篇均頁數(shù)呈逐年上升的趨勢,Atricle形式的研究成果占絕大多數(shù),每篇論文的篇幅增長,表明刊載的信息量有了逐步提升,文章質(zhì)量有保證。

      (2)作者地區(qū)分布范圍相對廣泛,但研究的核心區(qū)域主要集中在中國和巴西;中國研究機構發(fā)文量占主導地位,核心作者比較突出,形成了比較穩(wěn)定的研究群體,但研究者多屬于同一研究團隊,共同發(fā)表論文,機構之間的合作較少。中介中心性和對文獻累計被引頻次普遍不高,與俄國學者還有明顯差距。盡管載文量逐年增加,但要想完成高水平的論文著作,學者之間的應該加強與國外學者的交流學習,研究機構加強合作,形成合力,提升科學研究的水平。

      (3)關鍵詞分析反映了直翅目昆蟲研究熱點,螽斯科Tettigoniidae的蛩螽亞科Meconematinae、露螽亞科Phaneropterinae以及Grylloidea中的蟋蟀科Gryllidae與新種構成了主要直翅目的核心詞群,中國、巴西是直翅目研究的熱點地區(qū)。我國學者單篇文章載有新種數(shù)多為1個或2個。分類學者在高引論文的產(chǎn)出量和產(chǎn)出效率上較低,學者應該選擇優(yōu)質(zhì)的文章,提高均篇載有新種數(shù),注重積累加強區(qū)域性的研究,在講求論文數(shù)量的同時,提高論文質(zhì)量,打造高頻次論文,進而提高Zootaxa的影響力,促進期刊的良性循環(huán)。

      參考文獻

      [1]Cigliano,M.M.,H.Braun,D.C.Eades& D.Otte.Orthoptera Species File.Version 5.0/5.0.[2020-08-19].http://Orthoptera.SpeciesFile.org.

      [2]陳石平,陳雯蘭.《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作者群的分析研究[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39(04):458-461.

      [3]程麟,張智華,陳達.《外語界》論文與作者統(tǒng)計分析研究——以2008—2012年所載論文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14,24(07):123-127.

      [4]魏萌萌,魏進,胡鴻.《中國醫(yī)院》雜志2007年-2013年核心作者群統(tǒng)計分析[J].中國醫(yī)院,2014,18(10):36-38.

      [5]田錦萍.2010年《情報科學》雜志文獻計量學分析[J].情報探索,2012(08):54-58.

      [6]李杰,陳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視化(第二版)[M].北京: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16.

      [7]吳瑞麗.2005—2016年農(nóng)村公共文化服務研究進展——基于CiteSpace的文獻計量分析[J].圖書館學刊,2017,39(10):107-111.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文獻計量學統(tǒng)計
      《現(xiàn)代泌尿外科雜志》2011~2013年文獻計量學指標分析
      《廣西民族研究》創(chuàng)辦30年來刊發(fā)文章的回顧與展望
      中文圖書評價體系研究
      2008—2015我國健美操科研論文的統(tǒng)計與分析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7:33:19
      山東省交通運輸投資計劃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設計
      我國居民收入與消費關系的統(tǒng)計分析
      市場經(jīng)濟背景下的會計統(tǒng)計發(fā)展探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50:19
      統(tǒng)計信息化在企事業(yè)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信息化時代如何加強統(tǒng)計信息化管理
      PubMed收錄葡萄胎相關文獻的計量學分析
      镇沅| 炎陵县| 阳高县| 台中市| 凤阳县| 巴林左旗| 英德市| 乡城县| 恩施市| 乐至县| 通化县| 东源县| 建德市| 溧阳市| 南溪县| 恭城| 白山市| 新化县| 长岛县| 贵州省| 博乐市| 邯郸县| 武城县| 颍上县| 江川县| 区。| 门源| 竹北市| 临漳县| 镇平县| 东至县| 温州市| 微山县| 交口县| SHOW| 汽车| 江孜县| 连州市| 九龙坡区| 湘潭市| 贵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