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摘 ? ? ? ? ? 要]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高職院校應對時代、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但是從教師角度出發(fā),當前高職院?;旌鲜浇虒W實踐中還存在教師理念滯后、混合式教學綜合技能缺乏等問題,這些都成為制約混合式教學在高職院校發(fā)展的因素。因此,提升教育與教學理念和混合式教學綜合技能成為當前高職教師應對信息化時代下高職院?;旌鲜浇虒W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關 ? ?鍵 ? 詞] ?信息化;高職;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13-0180-02
“混合式教學”源自國外,其主要強調將傳統(tǒng)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兩種方式相結合,從而彌補單一模式下存在的教學弊端。隨著我國信息化的不斷深入發(fā)展,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未來高職院校教學模式革新的一種趨勢,而這種教學模式也已經成為未來高職教師必備的教學技能。
一、信息化時代下發(fā)展混合式教學的重大意義
混合式教學作為信息化時代下促成的新型教學模式,是融合傳統(tǒng)課堂教學以及網絡教學兩種模式,并通過二者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的理念,通過整合資源和功能,克服傳統(tǒng)課堂與網絡課堂教學中各自存在的弊端,從而實現(xiàn)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高效融合。
首先,混合式教學模式相比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優(yōu)勢明顯。班級授課作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傳統(tǒng)授課模式強調教師發(fā)揮積極作用,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知識的傳授。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是主導角色。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其自身的積極優(yōu)勢,教師可以實時掌握學生在課堂的動態(tài),通過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反饋及時進行學習內容的調整,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但是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發(fā)展,凸顯出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提升學習效果。傳統(tǒng)教學模式容易造成學生聽課疲勞,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束縛狀態(tài),影響學生在學習中的擴散思維培養(yǎng)以及知識學習的效果,而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中的主客體地位以及教學方式,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以及多媒介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處于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中,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引導學生進行更有益的學習思考。此外,混合式教學模式也突破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注重教學結果的弊端,將教學重點轉移到教學過程,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積極性。
其次,混合式教學模式優(yōu)于網絡教學。網絡教學依托網絡平臺,通過利用網絡豐富的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但是單純的網絡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現(xiàn)實互動的需求,而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通過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方式來彌補學生現(xiàn)實互動的需求,利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來增強學生集體觀念和協(xié)作精神,從而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環(huán)境。此外,高職院校強調學生技能培養(yǎng),而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增強德育,更好地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最后,混合式教學模式還能夠破除網絡課堂教師監(jiān)督弱化的問題,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行為等進行有效監(jiān)督,從而保證課堂質量。
二、信息化時代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征及內涵
信息化背景下,隨著信息技術越來越深入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僅使傳統(tǒng)教學弊端凸顯,也將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暴露出來,而混合式教學模式正是結合了二者的優(yōu)勢,彌補了二者的弊端,從而形成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綜合性、實踐性、互動性三個方面。
首先,混合式教學模式區(qū)別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以及網絡教學模式,它是二者多種要素的綜合,也是多種教學理論的混合。它涵蓋了人本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以及教育傳播等多種理論[1],并且在這些理論支撐下,將傳統(tǒng)教學與網絡教學二者的教學手段、學習方式以及評價方式等多種要素進行綜合,從而形成更為復雜的新型教學模式。
其次,混合式教學模式注重教學實踐性,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網絡教學提供的豐富教學資源以及傳統(tǒng)課堂教學提供的現(xiàn)實場景,能夠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通過現(xiàn)實課堂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高職院校,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將學生置于學校課堂、網絡平臺、社會實踐三位一體的環(huán)境中,從而極大地提升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培訓。
最后,混合式教學模式還強調教學過程的互動性?;有圆粌H體現(xiàn)在教師與學生之間,還體現(xiàn)在學生與知識之間的互動?;旌鲜浇虒W通過課堂和網絡平臺雙重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并且能夠讓學生在通過網絡學習平臺獲取的豐富知識基礎上,產生更多新的問題,并在現(xiàn)實課堂中更加積極地與教師進行問題互動,從而加強學生的自我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真正形成混合式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
從混合式教學模式綜合性、實踐性、互動性的特征不難發(fā)現(xiàn),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本質內涵豐富,它是一種新型教學動態(tài)耦合系統(tǒng),通過將傳統(tǒng)教學與網絡教學各個要素進行整合、關聯(lián)形成新的教學系統(tǒng)。其次,混合式教學模式還是課堂教學的擴展以及網絡教學的延伸,它既解決了二者存在的弊端,又將二者的優(yōu)勢屬性相結合,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職業(yè)技能水平。最后,混合式教學模式還是通過環(huán)境營造、知識擴充、有效互動等形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更好地引導學生走向自我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道路上。
三、混合式教學模式中高職教師教學現(xiàn)狀及問題
在高職院校中,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逐步向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擴展,而且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能夠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隨著高職院校設備更新以及教學要求調整,未來混合式教學將成為高職教學模式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在開展混合式教學活動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成為制約混合式教學模式發(fā)展以及推廣的因素。而在這些因素中,從教師角度出發(fā),主要還有以下幾個方面成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發(fā)展的限制因素。
(一)教師教學理念相對滯后
盡管近年來國家在高職院校大力推廣混合式教學模式,而且許多青年教師加入高職教師隊伍中,但是高職教師教學理念滯后導致混合式教學推廣緩慢的問題仍然存在,一方面是由于青年教師對混合式教學模式接觸不深,教學經驗不足,導致無法有效運用新教學方式,另一方面是老教師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差,對混合式教學接受緩慢,導致混合式教學利用程度不高??傮w而言,這都是由于這部分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混合式教學的優(yōu)勢以及未來的教學趨勢所導致。
(二)教師教學課程、環(huán)節(jié)設計能力不足
教師在混合式教學設計能力上還有待提升,許多教師不能準確把握混合式教學的特征和內涵,從而無法有效地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展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以及教學目標等的設計,從而無法更好地將傳統(tǒng)課堂教學與網絡平臺學習完美融合,造成混合式教學效果欠佳。
(三)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有待提升[2]
盡管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深入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但是還有很多高職教師無法有效運用信息技術,面對高職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需求,部分教師缺乏動畫、視頻等制作能力以及對于微課制作、課件制作軟件等運用還不熟練,無法有效運用網絡教學資源,這都成為制約混合式教學的重要因素。
(四)教師混合式教學組織能力不足
盡管許多教師能夠熟練地進行傳統(tǒng)課堂教學以及網絡線上教學,但是如何將二者進行有效融合成為許多教師面臨的難點,而且在高職教師實際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的運用無法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導致在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效果欠佳,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理想。
四、提升高職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的路徑
高職教師是推動高職院?;旌鲜浇虒W模式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因此必須從教師入手,提升高職教師混合式教學綜合能力,從而推動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的良性發(fā)展。
(一)教師要革新教育與教學理念
能力提升,理念先行,高職教師要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理念,突出“引路人”角色[3],與信息化時代緊密掛鉤,緊緊把握網絡、課堂教育融合發(fā)展的趨勢,積極培育運用先進教學理念開展教學活動的意識。高職院校要通過邀請專家、積極運用網絡教育等資源,引導高職教師正確認識混合式教學的重要意義,幫助教師扭轉陳舊教學理念,提升教師參與混合式教學實踐的積極性。
(二)教師要積極提升混合式教學設計、組織能力
教師要通過學校建立的專家團隊積極進行自我學習,提升教學技能。針對教師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學校成立由擁有豐富混合式教學經驗的教師以及校內外專家組成指導團隊,對校內教師進行分批次、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從混合式教學模式所需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教師進行經驗指導、問題答疑,從而幫助教師提升運用混合式教學的技能。此外,各個學院教師內部要建立混合式教學團隊,教師通過在實踐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積極發(fā)揮集體智慧,從而提升整個教師隊伍的混合式教學技能水平。
(三)教師要積極開展混合式教學實踐
通過轉變觀念以及提升混合式教學能力,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積極學習并掌握混合式教學模式中需要運用的軟件、網絡平臺、信息設備等,并通過不斷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調整以及教學革新,積極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溝通,通過實踐—反思—實踐的路徑不斷深化混合式教學綜合技能的運用程度。
五、結語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混合式教學已經成為未來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高職教師積極掌握混合式教學技能是其必然選擇,這不僅需要從教師理念、技能以及投身實踐方面去努力,同時也需要學校通過制度、機制完善來進一步保障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推廣和真正應用。
參考文獻:
[1]邵華.“互聯(lián)網+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本質屬性的解構與重構[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8(11):59.
[2]譚永平.高職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構成要素及其培養(yǎng)的策略[J].高教論壇,2019(1):45.
[3]彭進.混合式教學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機制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2):138.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