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不同的年齡段需要的睡眠時長是不同的。嬰兒時期的你每天要睡18~22小時,上幼兒園后,你每天大概要睡12個小時,再大一點,上了小學,每天睡9~10個小時就夠了。發(fā)現了嗎?越長大,需要的睡眠時間越短。那么你的睡眠時間夠嗎?今天你睡好了嗎?
事實上,睡眠并沒有看起來那么簡單,睡覺時,人體會經歷一個非常復雜的生理過程。睡前做的事情、睡姿等對睡眠都有影響,有關睡眠的冷知識也很有必要了解一下。
六大“誤區(qū)”踩不得
告訴你們,這些睡眠“誤區(qū)”千萬別踩!
誤區(qū)一:邊看電視邊睡覺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但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看著看著就睡著了。告訴你,這種方法不可取,睡覺一定要在床上,而且在床上不要做與睡覺無關的事情。
誤區(qū)二:睡前運動有助于睡眠
很多人認為累了就能很快睡著,睡前運動有助于睡眠。的確,適量的運動可以使白天的緊張情緒得到消除,從而提高晚上的睡眠質量,但是臨睡前才開始運動會使大腦過度興奮,錯過理想的入睡時間,導致睡眠效果不佳。一般來說,理想的運動時間是午后。
誤區(qū)三:喝牛奶幫助入睡
牛奶確實有助眠作用,因為里面有色氨酸,能誘導大腦分泌更多褪黑素。但是,這種作用甚微,你肯定沒有見過喝完牛奶馬上就睡著的人。所以說,牛奶助眠大部分是心理作用。
睡前喝牛奶對身體還有害處:可能導致腹瀉、患上消化道疾病、得結石,影響貧血患者的治療。
誤區(qū)四:睡前洗個熱水澡
為了提高睡眠質量,很多人會在睡前洗個熱水澡,洗去一身疲憊,享受片刻的輕松舒適。然而睡前洗個熱水澡不一定會帶來好睡眠。
人洗完澡后血液循環(huán)較快,而在血液循環(huán)比較平穩(wěn)的時候入睡最好,因此洗完熱水澡就睡覺容易導致失眠。
另外,洗熱水澡會使體溫迅速升高,抑制褪黑素分泌,而褪黑素的主要作用是誘導自然睡眠。
那么,如何合理安排洗澡時間才有利于睡眠呢?在睡前1小時洗澡,水溫控制在37℃~39℃,這樣便于體溫在睡覺時降到合適的溫度,有助于入睡。
如果睡覺時間比較晚,又想在睡前洗澡,那么建議適當調低水溫,或者在洗完熱水澡后用冷水敷額頭、沖手腕,以加快體溫下降速度。
誤區(qū)五:晚上不睡,白天補覺
很多人有晚上睡前看視頻或玩游戲的習慣,并會通過延遲起床時間的方式“補償睡眠”,這可使不得,這樣做會使人形成習慣性晚睡、晚起的惡性循環(huán)。建議大家早睡早起。
誤區(qū)六:打呼嚕的人睡得香
很多人認為打呼嚕是睡得香的表現,但事實并非如此。打呼嚕會對身體造成極大危害,打呼嚕時出現的呼吸暫停會導致身體各個器官缺氧,長此以往,會造成身體各個系統(tǒng)功能紊亂。如果你發(fā)現自己睡覺時打呼嚕,那么請抽個時間去看醫(yī)生。
盡管你準時上床入睡,也睡夠了,但是有時醒來后還是迷迷糊糊的。睡眠專家表示這與睡眠姿勢有關,正確的睡姿讓你睡得更舒服,醒來后精力更充沛。
對于健康人來說,最好的睡姿是右側臥,因為人的心臟位于胸腔左側,胃腸道的開口在右側,肝臟也在右側,右側臥可以減小心臟的壓力,增加身體各個器官的供血量,有利于人體新陳代謝。另外,右側臥可以讓全身肌肉處于放松狀態(tài),不壓迫心臟,使肺部自由呼吸,確保睡眠狀態(tài)下身體得到充足的氧氣,大腦能充分休息,改善睡眠質量。
或許你會問,如果睡覺的時候總愛動,不可能一個姿勢睡到底,那該怎么辦?
其實大家在睡覺時變換姿勢,就是為了適應身體各個部位的需求。右側臥雖然最好,但是整晚右側臥,強行讓自己不換姿勢,那就過猶不及了,畢竟睡個好覺最重要。
有一類人絕對不能右側臥,這類人就是孕婦。她們右側臥,會使子宮內的胎兒向右旋轉,壓迫腹部的下腔靜脈,影響血液回流和循環(huán),不利于胎兒發(fā)育和分娩。事實上,孕婦最適合左側臥。
患病人群睡覺應該采用保護性睡姿,這樣能更快康復。比如,胃潰瘍患者應該多采用左側臥睡姿,避免胃酸回流量過多而引起胃部灼痛。
午睡雖然只是打個盹,但是很重要。
千萬別趴著睡
趴在桌上睡覺對頸椎的傷害很大。頸椎這東西喜歡仰頭,不喜歡低頭,而趴著睡需要低頭,會使頸部肌肉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而且,趴著睡很容易壓傷橈神經,很多同學趴著睡的時候把手臂當枕頭,常常會感覺手臂發(fā)麻。
另外,趴著睡影響消化系統(tǒng)。很多同學選擇在午飯后趴著睡一覺,而人體在午飯后兩個小時胃才能排空,趴在桌上睡覺會讓人處于淺睡眠,交感神經興奮,胃腸蠕動變慢,胃部消化能力減弱,從而影響人體對營養(yǎng)的吸收。
是否午睡因人而異
是否需要午睡,這得看人而定,也就是由人的年齡、生活習慣等來決定。
老年人、兒童以及養(yǎng)成午睡習慣的人中午必須睡一覺。而在理論上,晚上睡眠不好的人,也就是入睡困難或中途易醒的人,最好不要睡,這樣有利于保證夜間的睡眠和效率。
多長時間合適
午睡時間不宜多長,半個小時就夠了,不能超過1個小時。
午睡不過是睡覺“甜點”,只是緩解一下疲勞。如果午睡時間過長,會影響晚上睡眠,而且會讓人進入快速眼球運動睡眠,使肌肉松弛,睡醒后不但不會緩解疲勞,反而會感覺疲勞。
睡覺是人生一件重要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睡個好覺呢?
1.保證睡眠時間,一天中睡眠最佳時間是晚上10點至次日6點。
2.睡前開臺燈,減弱臥室亮度,使褪黑素正常分泌。在臥室里要保持安靜。
3.睡前放松身體。冥想令自己感覺舒適安逸的環(huán)境,例如海灘、森林,也可以選擇泡腳等。
4.將被窩暖至32℃~34℃,這樣最易入睡。室溫保持在20℃左右。
5.遠離電子產品。電子產品屏幕發(fā)出的藍光會刺激視神經,使褪黑素大量減少。
人類睡一宿要經歷5次睡眠循環(huán)
人類的睡眠可不是“閉眼—睡著—醒來”這么簡單。當醒來開始新的一天時,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在剛剛過去的一夜中大概經歷了5次睡眠循環(huán)。一個完整的睡眠循環(huán)始于淺睡,終止于快速眼球運動睡眠。
在多夢的快速眼球運動睡眠期,你會變成冷血動物——你的身體不再像火爐一樣產熱,會喪失自身體溫調節(jié)能力。
不過大家不用擔心,這對身體健康沒有什么影響,快速眼球運動睡眠期時長20分鐘左右,最短2分鐘,最長也就45分鐘。
睡覺讓大腦變小
睡覺讓大腦變小?這可是真的!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睡眠意識中心的研究人員發(fā)現,人在睡覺的時候大腦突觸縮小了將近20%!
這是不是意味人變傻了?別擔心,在這段時間內,大腦突觸在休息。新的一天來臨,大腦接收到新信息,大腦突觸會隨之慢慢變大。大腦的這種“重置功能”可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大腦突觸會一直處于工作狀態(tài),有被超負荷工作壓垮的危險。
世界“熬夜之王”是誰
經常熬夜會導致人體生物鐘被打亂,身體抵抗力下降,誘發(fā)多種疾病,嚴重的會導致死亡,但偏偏有些人喜歡挑戰(zhàn)極限。那么,人類歷史上的“熬夜之王”是誰呢?
1964年,美國17歲高中生蘭迪·加德納在斯坦福大學睡眠科學家的督導下進行了一次科學試驗,創(chuàng)造了11天零24分鐘的連續(xù)不睡覺世界紀錄。
這位小哥哥確實是天縱奇才。在試驗期間,雖然出現了嚴重缺覺導致的反應:注意力不集中、短期記憶力下降、情緒失控等,但在第10天的時候,他玩彈珠游戲居然贏了一名工作人員,而且完成挑戰(zhàn)后,他連續(xù)補了兩次覺就跟正常人無異了。
即使長眠,大腦依然可能活躍幾分鐘
死亡后人類還有意識嗎?
加拿大韋仕敦大學的研究者發(fā)現,一位患者心臟停止跳動后大腦依然活動了10分鐘,并呈現出深度睡眠時的腦電波。據此,他們認為生命有可能在死后還會延續(xù)一段時間,只不過是處于睡眠狀態(tài)。
其實,早在2013年,科學家用心跳停止的大鼠做實驗,就觀察到了類似的現象。
也有人認為,在瀕臨死亡的一瞬間發(fā)生了某些奇怪的事情,使大腦意識上升到了很高的喚醒水平,潛在地激發(fā)了與瀕死體驗有關的視覺和其他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