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斌 吳萍
面筋:高植物蛋白。常見的面筋有三種:水面筋、管狀面筋和烤麩(即熟面筋)。植物面筋所含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油面筋高于水面筋),高于瘦豬肉、雞肉、蛋和大部分豆制品,并含少量淀粉、脂肪等,屬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油面筋除外,脂肪含量達(dá)25.1%)。
菜筋:筋多纖維不一定多。說到菜筋,我們往往會(huì)想到膳食纖維。那么,菜筋是不是就等同于膳食纖維呢?其實(shí),蔬菜中的“筋”是植物維管束,也就是植物的“血管”系統(tǒng)?!敖睢倍嗖淮砝w維含量就一定高。比如大白菜雖然有筋,但是沒有筋的大部分部位纖維含量很低,因此大白菜平均纖維含量只有0.8%。而沒有“筋”的食物,纖維含量也未必低,甚至可能很高,如各種豆類、豆莢都是高纖維食物。
對(duì)于嫩莖葉類蔬菜,一般而言,野生蔬菜纖維含量比栽培蔬菜高,深綠色蔬菜比淺色蔬菜高。
肉筋:吃筋更要吃肉。肉筋一般指蹄筋,通常指食用牛、羊等牲畜四肢上的筋,常見的有牛蹄筋、羊蹄筋等,又可根據(jù)部位分為前蹄筋和后蹄筋。準(zhǔn)確來說,肉筋是動(dòng)物的韌帶,也就是骨頭和肌肉連接的部位,吃起來非常有嚼勁。肉筋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和纖維蛋白,不含膽固醇,脂肪的含量較低。
生活中,筋要吃,肉更要吃。以牛肉為例,相對(duì)于肉筋而言,牛肉味道鮮美,口感相對(duì)更適口,蛋白質(zhì)含量豐富,脂肪含量較低,氨基酸組成合理,是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主要良好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