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3日,上海愛樂樂團第一副首席夏蘊慧和鋼琴副首席李小倩在樂團空蕩蕩的排練室演奏《愛的致意》,夏蘊慧說謹以此曲向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的醫(yī)護人員致敬,希望他們能安好地回來?!耙呷ゴ簛?,再來相劇”,演藝團隊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以“畫”為話,為抗疫加油。 攝影記者/張健
01 2月26日,北京首都機場T2航站樓入口,一位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等待為旅客安檢。 攝影記者/王曉東
02 2月19日,北京三里屯商業(yè)區(qū),店鋪都已開始營業(yè),但前來購物的顧客寥寥無幾。 攝影記者/王曉東
03 2月26日,虹橋世貿(mào)商城,一名上班的公司人正在消毒液霧化裝置內(nèi)消毒。 攝影記者/張健
04 2月26日,虹橋井亭天地W超市,門口掛著用中韓雙語寫的測量體溫告示。 攝影記者/任玉明
05 2月21日,襄陽公園入口處的牌子上寫著“閉園”。疫情期間,上海市有201座城市公園和郊野公園閉園。 攝影記者/張健
06 2月15日,京禮高速葛村收費站往來車輛稀少。當日,交通運輸部下發(fā)通知,2020年2月17日零時起至疫情結束,全國收費高速公路免除通行費。 攝影記者/王曉東
01 2月28日,梅家街弄堂口,志愿者在崗位上執(zhí)勤。由于老城廂區(qū)域街上行人不多,志愿者也能暫時休息片刻。 攝影記者/任玉明
02 3月19日,虹口區(qū)華二小區(qū),保安師傅正在展示本小區(qū)出入證。疫情期間,“出入證”一下子成為許多人的生活必需品。 攝影記者/吳軍
03 3月4日,大潤發(fā)配送員柳小魚。從疫情爆發(fā)至今,她一直騎著電瓶車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她說自己為市民們帶去的是希望和信心。 攝影記者/張健
04 3月12日,兩個小朋友在上海國際時尚中心店門口玩耍。 攝影記者/吳軍
05 3月13日,一位觀眾在上海博物館參觀“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鑒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展品。當日,上海博物館向公眾恢復開放。 攝影記者/張健
01 3月20日,上海ET聚場,上海木偶劇團的演員們正在表演抗擊疫情光影短劇。復工以來,在家上班的上海木偶劇團演員開動腦筋、結合疫情防控創(chuàng)作了24部防疫作品。 攝影記者/張健
02 北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民們除了必要的外出也會到一些空曠的空間活動。 攝影記者/王曉東
03 3月12日,上海之巔觀光廳,一名保潔員正在對觀光設備消毒清潔。當日,上海22處景點恢復開放,上海之巔觀光廳以“實名制+分時預約+限流”的方式,全力保障游客健康和安全。 攝影記者/張健
04 3月24日,上海長寧區(qū)“臨時集中留驗點”采樣區(qū),工作人員對一名入境人員做核酸測試采樣。 攝影記者/任玉明
05 3月16日,上海舞蹈中心,上海芭蕾舞團青年演員許靖昆和趙美慈正在排演原創(chuàng)舞蹈《記憶的碎片》,作品以抽象的舞蹈語匯描述對生命和愛情的理解。 攝影記者/張健
3月20日,上海,朱家角重新開放的第一天。游客享受著古鎮(zhèn)春色,周邊的草地上搭著很多帳蓬,孩子在綠地上撒歡,大人們或在品嘗美食或在打牌。一片春意盎然。 攝影記者/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