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衛(wèi)·范恩:悲劇于我

      2020-04-15 03:51:05張熠如
      小說界 2020年2期
      關鍵詞:阿拉斯加雨林短篇小說

      張熠如

      1966年,大衛(wèi)·范恩(David Vann)出生于美國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的阿達克島。阿拉斯加的湖泊、雨林、山脈和海洋,成為他最早的童年回憶?!鞍⒗辜訅延^、遼闊又奇異。那些雨林里的動物,那些魚,都是屬于阿拉斯加的史詩?!彼谛≌f里反復地提到阿拉斯加的荒原和冰雪,而建造木屋、出海捕魚、熏烤鱈魚和罐頭蔬菜,也成為他作品中標志性的畫面。

      12歲時,父親讓大衛(wèi)·范恩去阿拉斯加跟自己住一段時間,但被他拒絕。幾周后,父親開槍自殺。這段童年的創(chuàng)傷,最終被大衛(wèi)·范恩寫進了他的成名作《一個自殺者的傳說》。在書中,開槍自殺的是兒子,而父親則背負著兒子的尸體,穿行于阿拉斯加的森林和冰雪之間,為自己是否應該繼續(xù)生活下去而猶豫不決。

      大衛(wèi)·范恩把這段寫作過程稱為救贖?!巴ㄟ^寫作,我回到了那一瞬間,對他說,好的,我會跟你一起過一年。這是一種救贖?!?/p>

      父親自殺后不久,大衛(wèi)·范恩的繼母的媽媽殺死了丈夫并自殺。整個家族的悲劇,被大衛(wèi)·范恩寫進了同樣以阿拉斯加為背景的《馴鹿島》。他講述家中每一個人物的故事,并最終將之串聯成一部完整的長篇。個人的秘密和創(chuàng)傷被他毫無保留地呈現,這也成為如今的他在學生作品中尤為看重的元素之一。

      大衛(wèi)·范恩早年的寫作生涯并不順利。從斯坦福大學英文系和康奈爾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項目畢業(yè)后,他沒能成為職業(yè)作家,而是去當了船長。因為缺少文學經紀人的推薦,他歷時十年創(chuàng)作的處女作《一個自殺者的傳說》一直未能出版,直到12年后他把作品投給格蕾絲·佩萊短篇小說獎并獲獎?!兑粋€自殺者的傳說》出版之后,獲得了歐美十余個文學獎項,并入選11個國家的年度最佳書單。

      大衛(wèi)·范恩曾先后執(zhí)教于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和舊金山大學,目前是英國華威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教授。2019年9月,大衛(wèi)·范恩來到華東師范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班,通過弗蘭納里·奧康納的《上升的一切必將匯合》、雷蒙德·卡佛的《他們不是你丈夫》、威廉·福克納的《燒馬棚》和納博科夫的《符號與象征》,講述小說怎樣塑造人物和創(chuàng)造戲劇沖突。講座結束后,他從華師大直接前往浦東國際機場,回到英國。抵達英國幾天后,他又飛去波蘭,參加克拉科夫文學節(jié)。在這之后,他還要去塞爾維亞和印度參加文學節(jié)。

      他已經很少再回美國,只在加利福尼亞留了一艘小艇。回美國時,他就住在小艇上。不用上課時,他會住在新西蘭,會住在菲律賓的小艇上,或者去旅行。“我已經去過93個國家了?!彼谇巴謻|國際機場的出租車上說。過安檢前,他還在機場吃了一頓上海菜,尤其喜歡小籠包。

      Q_《小說界》雜志

      A_大衛(wèi)·范恩

      那些雨林里的動物,那些魚,都是屬于阿拉斯加的史詩

      Q:您出生在阿拉斯加,《一個自殺者的傳說》和《馴鹿島》也都以阿拉斯加為背景。能分享下您的童年經歷嗎?

      A:阿拉斯加真的很美。對我來說,那里依然像一個神話。我們那兒有雨林,而我就住在雨林邊。我們家的房子是最靠近雨林的,所以我小時候永遠在雨林邊跑來跑去。我們那兒還有很多狼。在雨林里散步或者奔跑時,我經常害怕自己被狼吃掉。

      阿拉斯加的雨林太茂密了。有些植物從上層雨林墜落,形成了下層雨林。有時走著走著,我就會從我的那層雨林跌落,跌到底下那層雨林的地上,就像整個人都消失了一樣。那里還有巨大的蕁麻,它們比小時候的我還要高大,也常常會把我的手指刺傷。

      在這樣一片棕色和綠色的雨林里,你還能看到一種奇怪的、表面光滑的鮮紅色花朵。它們像是熱帶植物一樣,卻生長在這樣寒冷的雨林里。還有那些巨型蘑菇,它們就像樹木一樣瘋狂生長。那些蘑菇的背面非常平滑,你可以用石頭把平滑的一面敲下來,然后在上面畫畫。這一切都充滿生機,好像雨林本身就是一個真實的生命。

      Q:童年經歷如何影響您的寫作?

      A:以前我們會出海,去捕巨大的海魚。我父親以前是名牙醫(yī),但他只想做一個漁夫。辭職后,他建造了一艘漁船,然后前往阿拉斯加。小時候,我們每周都會去海上三四次,而阿拉斯加全年都有暴風驟雨。

      捕魚時,很多事情是你很難預測的。我現在也是這樣寫作的。我沒有計劃或大綱,在表面的文本之下,會存在很多我在無意識中傳達的信息。我一邊寫作,一邊探索。

      阿拉斯加壯觀、遼闊又奇異。那些雨林里的動物,那些魚,都是屬于阿拉斯加的史詩。在我的想象力還不夠發(fā)達時,能在那樣的地方長大,我心懷感激。

      Q:您是如何開始寫作的?

      A:我很小就開始寫作了。每年我都會寫有關打獵和釣魚的故事,并當作圣誕禮物送出去。我會給這些故事取個《北上阿拉斯加》之類的標題,再畫點插圖。在我母親幫我記錄口述故事前,我已經開始講故事了,然后母親就開始鼓勵我創(chuàng)作故事和寫作。我祖母也希望我寫作,不過后來她對我不太滿意,因為她沒料到我會去寫她兒子的自殺。她不希望我揭露家里的事。

      Q:在斯坦福大學讀書時也繼續(xù)寫作?

      A:是的。剛去加州時,我寫的都是些很爛的愛情故事,得不到的愛、無法被滿足的感情之類,都很丟人。大二那年,我轉學去了斯坦福,遇見了很好的老師。他鼓勵我去寫我的父親。那時我十九歲,真正開始寫作。從十九歲到二十九歲,我都在寫《一個自殺者的傳說》。我一直在學習寫作,也一直在摸索著講述這個故事。

      Q:在斯坦福有什么收獲嗎?

      A:挺多的。他們教會我如何像一個作家一樣去閱讀。在一般的文學課上,大家往往會去研究文學理論、社會背景和同時代的作家,但我們會去看寫作技巧、作品結構和人物塑造。我的導師讓我們讀了很多戲劇作品,我也修了語言學、拉丁語、德語和古英語,從這些語言的角度來理解一千二百年前的英語。這些課讓我了解了文學體裁和寫作風格,以及語句和語言聲音里的多種可能。比如,你可以通過英語的用詞選擇,來決定你呈現人物的方式和你的敘事聲音。

      所以我學到的其實挺多的,只是每個作家的寫作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些作家需要反復的修改,而我就是做不到。我要么一次寫成,要不就怎么樣都寫不出來。改不了的。

      Q:您曾提到,斯坦福的老師跟你們說“寫作就是控制”,但您并不同意這一觀點。

      A:是啊。老師跟我們說,寫作的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靠修改,但我?guī)缀鯊牟恍薷?。我不會添加、刪除或者移動任何一個場景,也通常不會刪改任何句子和段落。我只會改動個別的幾個字詞。因此,老師跟我說的很多東西對我來說都沒用。我以為我該按照老師說的那樣去寫,我也很努力地去寫了,但最終我還是把那些作品都丟到一邊。那樣寫就是不行。相反,那些我沒怎么細想過的作品,反而是最終被寫完的作品。

      我們每個人都依然生活在希臘悲劇中

      Q:您的大多數作品都是悲劇。為什么會這么喜歡寫悲?。?/p>

      A:我喜歡悲劇,因為我認為這是最能反映真實生活的文學形式。并不是說我們一定要遭遇不幸,而是說,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都過著一種不受控制的生活,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自己在過這樣的生活。我們以為自己能夠控制自己的每一個決定,我們也試圖去認真思考,就像我會去認真思考結婚。我大概問過上百個人“婚姻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但事實上,我依然不知道我為什么和那個人結婚,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們最終不能在一起。這一切都像一個謎。我曾擁有一段美好的婚姻,對方也是很好的人。為什么我們還是分開了?我至今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不知道。

      如果我們足夠坦誠,就會承認這一點。我們人生中那些最重大的問題——我們是誰、我們的本性如何、我們有著怎樣的過去、我們需要怎樣的未來——很多問題都被掩蓋了,我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它們。我們不知道為什么要按自己的方式做出這些決定。因此我認為,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發(fā)生在我們身上,我們都還是在參演一出悲劇,我們依然是失控的,無法了解我們是誰,在做什么。在我看來,現在的情況和2500年前完全相同。我們仍然在以同樣的方式生活。

      Q:除此以外,希臘悲劇還有什么吸引您的地方?

      A:我喜歡希臘悲劇的文學傳統,因為它們?yōu)樗械谋瘎√峁┝丝蚣?、結構和可讀性?,F實生活中發(fā)生的悲劇太可怕了,它是可怕的失去,但這是沒有意義的。比如,我的父親自殺了,我很害怕。但我父親自殺后,悲劇的意義已經被吹散了,我也沒法繼續(xù)好好生活。但在文學中,所有發(fā)生的事情都是有意義的,一切都被安排進了美麗的框架中,在角色死亡的那一瞬間,故事仍然很美。作為讀者,我們也能感受到這種美。在悲劇文學中,一切都精美地融合在一起,也更為安全。即使我去寫一個悲慘的故事,即使我根據自己身上的悲劇來寫,文字還是可控的、安全的,而故事也是有意義的,不像現實里的悲劇那樣丑陋。

      另外,寫《一個自殺者的傳說》這樣的悲劇故事,對我來說也是給了自己第二次機會。在我父親自殺前,他曾問我要不要跟他一起到阿拉斯加住一年。我拒絕了他,然后他就死了。所以通過寫作,我回到了那一瞬間,對他說,好的,我會跟你一起過一年。這是一種救贖。

      Q:美國讀者喜歡悲劇故事嗎?

      A:美國人對悲劇有很大的誤解。他們認為悲劇讓人難過,所以就不想讀了。他們想看到討人喜歡的角色,想看書看得開心。這很蠢。這樣做也失去了2500年的文學傳統。我們就應該從悲劇中看到我們的不幸。我們應該看到書中的人物做壞事、失控、承受壓力并最終破碎。然后我們就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這是讓人為之一振的感覺,一點都不會讓人難過。

      如果你能正視自己身上的黑暗,你就可以離開黑暗。每次在讀悲劇、寫悲劇時,我都會感到安心。我希望美國人能想通這一點。

      Q:您在《馴鹿島》里寫夫妻,在《一個自殺者的傳說》里寫父子,在《塵土》里寫母子,在《公羊山》里寫祖輩和孫輩。您也很喜歡寫親密關系……

      A:希臘悲劇的偉大之處在于,里面的那些角色不是敵人,而是很親密的人,比如戀人,比如兄弟。他們彼此相愛,但又彼此傷害。這就是悲劇所在。

      從希臘悲劇里,從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明白,家庭塑造了我們,也會摔碎我們。原生家庭和婚姻可以定義一個人,可以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幸福,也可以深深地傷害我們。這就是小說所需要的。你基本上只需要兩個人,以及其他幾個提供背景信息、對兩個主角施加壓力的附加角色就夠了。我喜歡這種戲劇性的統一。一個故事,從頭到尾都只有一種沖突,然后你再讓地點盡可能局限,讓時間盡可能縮短,戲劇張力就會非常強。

      Q:對您來說,寫家庭悲劇是治愈還是復仇?

      A:我認為兩者都是。寫作不僅僅是治愈,它還必須具有審美上的意義,而單純的治愈沒有這種美感。寫作不僅可以創(chuàng)造出有美感和凝聚力的內容,也可以治愈創(chuàng)傷。在寫完關于父親和其他家人的故事后,我真的感覺好多了,不再覺得那么恥辱了,也可以繼續(xù)探索自我,并且得到真正的解脫。

      也算是復仇吧。這些年來我不得不背負父親的自殺。我總是會想著他,這對我的生活影響很大。但在書中,是兒子自殺了。我讓書中的父親背著尸體,承擔后果。我讓他來背負這種罪惡感。我成為了我父親。我不是故意的。但是回想起來,這似乎成為了復仇。這讓我突然感受到自由。

      Q:您也很喜歡以自然景觀作為故事背景。

      A:這就像以前的悲劇以舞臺為背景,我用自然景觀來替代舞臺。自然景觀像是鏡子,能映照出人物的內心。這是現在的小說和以前的悲劇不同的地方。

      在我的作品中,自然幾乎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自然是一切故事的開始。我讀高中時,覺得自然描寫都是附加項目,我以為這些段落就只是看著好看罷了,跟故事沒什么關系。但現在我能理解美國文學里的自然寫作傳統了。我們通過自然來體現人物,作者想說又沒說的話都在自然描寫里。

      這樣寫作的好處在于壓力很小。你不需要有什么計劃或大綱,只需要一個自然背景,一個處于沖突中的人物,就構成了故事的核心。

      短篇小說是一個壓縮的、甚至有點偏執(zhí)的虛構世界

      Q:您如何看待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短篇與長篇有什么區(qū)別?

      A:短篇小說是一個壓縮的、甚至有點偏執(zhí)的虛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和主角有關,就連環(huán)境描寫都可能是在暗示主角的內心世界。在短篇小說里,其他人物的存在也有著某種隱含的作用,比如映照主角的另一面。

      長篇小說其實也是這樣,但長篇的節(jié)奏和密度都與短篇不同。在長篇小說中,人物的行動所受的局限更少,而短篇則可以更為緊湊。短篇小說里往往只有一個你要重點關注的危機時刻,但長篇小說中可能會有好幾個。長篇小說里的人物通常會更多,人物往往會有不同的視角,所以長篇小說作家可以讓好幾個人物講述同一個故事。比如在《馴鹿島》里,夫妻、女兒、阿拉斯加的游客都在講述同一個故事,而你可以從中獲得更深的理解。短篇小說通常不會使用這種寫作手法。多數短篇小說作家只關注一個人物,這個人物可能跟身邊的一些人發(fā)生了沖突,另外還會有幾個小角色作為陪襯。局限的時間和地點,讓短篇小說擁有更強的戲劇性。在短篇小說里,人物往往只面對一個沖突,這樣的高壓使人物必須做出行動。中篇小說和短篇非常接近,但中篇小說中往往會有兩處危機,其中一處在小說的中段,另一處在結尾。

      此外,短篇小說的結尾也比較隱晦。很多短篇小說的結尾都不會很直接,不會說出后果和含義。所以說,短篇小說的結尾是開放性的,你會隱約覺得,這些人物的人生就此不同了。

      Q:對于作家的寫作與閱讀,短篇小說的意義何在?

      A:短篇小說給了我們一個短暫的契機,讓我們終于能夠專注于自我。

      對于小說來說,視野是很重要的。視野可能是我們身上潛在的不同的可能性,也可能是我們想象自己的不同方式。一個好的故事,可以讓我們離開最中心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自己。這可能會讓人感到有些不適和不安,但也會給人靈感。

      短篇小說讓我們去審視自我,去審視我們和他人的關系。在有限的篇幅里,短篇小說需要抓住最重要的一瞬。我會用“側擊”來形容短篇小說里的沖突。從強烈程度上來看,短篇小說里的沖突跟長篇小說里花費數百頁描寫的沖突差不多,但更為迅速,這其實是很難的,因為你得在一兩頁里吸引讀者。

      Q:如果讓您給我們推薦一些短篇小說,您會推薦哪些作家的作品?

      A:很多。我一開始就是寫短篇小說的,所以我也讀了很多短篇。我現在還經常讀短篇,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弗蘭納里·奧康納、雷蒙德·卡佛和凱瑟琳·安妮·波特了,但我還喜歡很多人的短篇小說。格蕾斯·佩雷(Grace Paley)很好,我和她一起上過課,她的短篇很好看。辛西婭·歐芝克(Cynthia Ozick)和約翰·摩爾(John Moore)也很好,后者是我的老師。

      我在斯坦福大學開過一門課,叫“小說作家該如何閱讀”。我會帶著學生討論上百個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影響過我的作家至少有上百個,他們的作品影響了我的寫作,也影響了我對寫作的態(tài)度。當然,我也會讀很多經典,比如希臘悲劇和羅馬史詩。我會讀一些拉丁文、古英語、中古英語和德語作品,也會讀很多世界文學,馬爾克斯之類。當然,電影對我的影響也很大,尤其是意大利電影和法國電影。

      Q:比如……

      A:以前在康奈爾大學讀書時,我做過意大利電影課的助教,那時我們幾乎看遍了意大利的好電影,比如費德里科·費里尼、貝納爾多·貝托魯奇、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維托里奧·塔維亞尼和保羅·塔維亞尼。我們還看了很多由經典小說改編的電影,比如《豹》《費尼茲花園》。我真的很喜歡費里尼的《八部半》和《阿瑪柯德》。

      后來我開始看更多的外國電影。我很喜歡法國電影,比如《甘泉瑪儂》。我最喜歡的法國導演是讓-皮埃爾·熱內,拍《天使愛美麗》的那個導演。他本來打算把我的小說改編成電影,我們都找好美國演員了,但最終沒拍成。《天使愛美麗》最有名,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他的《黑店狂想曲》。

      《血色子午線》是用英語寫成的最好的書

      Q:您看過中國電影嗎?

      A:看過!比如《大紅燈籠高高掛》。大概在2010還是2011年,我在悉尼的一個文學節(jié)上遇見了那部電影的原著作者蘇童。他是位很不錯的作家,人很好,改編的電影也很棒。我記得他的好幾部作品都被改編成電影了。

      Q:除了蘇童,您還看過哪些中國的文學作品?

      A:在斯坦福大學讀本科時,我們得讀孔子、莊子這樣的中國經典。那時我參加了一個工作坊,寫了一篇對比喬伊斯和莊子如何體現人性的論文。后來我讀了寫《女勇士》的湯亭亭,還有跟她發(fā)生爭論的趙健秀。所以我很久之前就讀了一些中國文學作品,雖然讀得也不算很多。

      2014年我去了北京,接觸了很多中國當代作家,讀了至少七八位中國作家的作品,其中不少都是翻譯成英文的短篇。說到中國當代作家,我看過畢飛宇的《玉米》。《玉米》是一部典型的悲劇,西方讀者比較容易喜歡這樣的作品。人物之間的沖突、社會環(huán)境、時代的背景都體現在《玉米》里了。

      Q:您最喜歡的作家是……

      A:科馬克·麥卡錫。他的《血色子午線》是用英語寫成的最好的書。

      《血色子午線》是對地獄的描述。戰(zhàn)爭,暴力,還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風景——這是我最喜歡的東西?!堆游缇€》不是很戲劇性,甚至不是真正的悲劇,它沒有什么角色內部的沖突,所有的威脅和沖突都來自外部,暴力行為之類。麥卡錫其實算是類型作家,西部小說、恐怖小說那一類的。我通常不大讀類型文學,但麥卡錫揭露了人類生活的本質。他最厲害的一點在于,他沒有創(chuàng)造什么沖突,就已經達到了這樣的高度。

      一般來說,我們會需要戲劇性的情節(jié),會需要人物沖突,但麥卡錫只靠景色描寫和暴力描寫就達到了這一點。這幾乎是文學作品的最高成就了,是最高點。

      《血色子午線》里沒有什么需要你特別在意的主角。按道理說,我不會喜歡這樣的書,畢竟我很注重創(chuàng)造人物沖突。但《血色子午線》就是這樣一本奇怪的書。故事的最后,有一頭熊被殺死了,而你對熊的關心超過了對任何一個人的關心。很怪異,但真的很美。每一句都很美。我會讓學生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血色子午線》。從英語本身來說,它就像一首凝練的詩歌,聲音的重復、意象和句法的使用都很美。美好的文學不僅有內容上的美,更有風格上的美。我會跟學生說,這句很美,我們放慢速度,慢慢讀。書里的場面這么暴力這么恐怖,但對地獄的描述又是這么美。

      Q:但他的《長路》知名度更高。

      A:《長路》不怎么樣,有些句子很美就是了?!堕L路》沒有什么情節(jié)沖突,里面都是“還好嗎?還好。我們是好人嗎?是的”。這太無聊了。人們認為《長路》里有個不錯的故事,但這只是因為大家把自己植入了故事?!堕L路》里的人物很空洞,比他的其他作品都差很多。在麥卡錫的作品中,《血色子午線》是最好的,然后是《沙雀》,然后是“邊境三部曲”?!堕L路》的排名很靠后,但大家吹捧得很厲害。大家有點忽略麥卡錫的其他作品了。這跟美國出版商的操作有很大關系,他們喜歡操控評論。

      Q:除了科馬克·麥卡錫,您還受到了哪些作家的影響?

      A:對我影響比較大的基本都是女作家。科馬克·麥卡錫當然是我最喜歡的,但其他的基本都是女作家。安妮·普羅克斯的《船訊》真的很好看。從風格和文學技巧上來看,她是一位大師。她可以準確地使用古英語,讓語句在每個重音上都押韻。這跟1200年前的《貝奧武甫》很像。她的作品里也有很多驚人而美麗的景色。從故事層面來說,她的情節(jié)不算特別好。在這點上,她和麥卡錫很像——故事講得不算出色,但絕對是一位風格大師。

      我還是更喜歡文筆和風格。我喜歡美麗的語句?,旣惿彙敒I遜的《管家》對我影響很大,那是本很美的書。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管家》都很美,那就是一部杰作。

      弗蘭納里·奧康納是對我的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影響最大的人。她知道該怎么寫精彩的、戲劇性的故事。凱瑟琳·安妮·波特的中篇《中午酒》(Noon Wine)是對我的中篇小說創(chuàng)作影響最大的作品。散文的話,我喜歡詹姆斯·鮑德溫的《土生子札記》。還有伊麗莎白·畢肖普的詩,尤其是她的《漁房》(At the Fishhouses)。閱讀不同種類的文學是很重要的。

      你可以犧牲自己的家庭,你可以講述自己家的秘密和羞恥

      Q:在您看來,歐美的年輕寫作者該如何起步?

      A:最容易獲得關注的方式就是拿個獎??梢园炎约旱亩唐蛟姼柰督o組委會,試試看能不能拿獎。這會讓文學經紀人或者出版商注意到你,幫你出書。在報刊上發(fā)表作品也行。這是老辦法啦,現在可以在網上發(fā)表作品。

      我開始寫作時還沒有互聯網,所以我是在《大西洋月刊》上發(fā)表小說的。正是那篇發(fā)表在《大西洋月刊》上的小說讓文學經紀人開始聯系我。當時,每期雜志都有幾千份投稿,而雜志選擇了我。因此,文學經紀人和出版商找到我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總的來說,在被別人注意到之前,你就得脫穎而出了,不然你就是無數寫作者中的一個而已。

      Q:除了投稿和參賽,還有別的途徑嗎?

      A:也可以參加一些寫作項目,把不錯的作品給老師看。老師能把學生作品推薦給自己的文學經紀人,這種情況也挺常見的。不過話說回來,你也得先有不錯的完整的作品才行,不能只是一部小說的開頭。學生得先把小說寫完、寫好,老師才能幫忙推薦。我就把我的幾個學生推薦給我的經紀人了。

      Q:您對年輕的寫作者有什么建議?

      A:你的文字需要有深層含義。除此之外,你可以打破一切規(guī)則。在故事的表面下,你可以表達更多。社交媒體是沒有深層含義的。人們在網上發(fā)自己的午餐照片,那就真的是發(fā)午餐照片。文學不一樣。文學最終也會成為那樣的——最終在文字中,午餐也只意味著午餐,但在此之前,文學依然存在,而文字也應該有更多的含義。

      另外一個建議是,你可以犧牲自己的家庭,你可以講述自己家的秘密和羞恥,不用去管家人會怎么看。你也可以講述自己的秘密。

      Q:您通常如何教授創(chuàng)意寫作?

      A:在英國其實沒那么好教,我總是好奇學生們有什么故事。每次我問他們時,他們都能講出很好的故事,但你很難讓英國學生去講述個人經歷和家庭故事。他們大多數人只想寫劇本或者科幻小說,不愿意討論自己和家庭。對我來說,如果完全不暴露和探索自己,你很難涉及到寫作的核心。

      對我來說,寫作的核心是激活無意識和潛意識。所有曾讓你感到不安的事物,都構成了你的潛意識。如果你不去寫那些讓你不安的事物,又怎么能真正地探索自己呢?我的一些學生只喜歡寫一些很酷的概念,卻回避真正的自己。他們并不在乎自己寫下的故事,也不會被自己的故事影響心情。對于這些無聊的故事,我愛莫能助。

      還有一些學生只會為了看上去酷而寫作。舉個例子,主角在結尾處自殺了,很酷。這些學生講述這樣的故事時,就好像這個故事跟自己沒有任何關系。這樣的作品就很差,我對它們真是一點耐心都沒有。

      上課時,我們會研究已經出版的作品,去看它的角色塑造、語言風格和故事結構。然后我們會一起討論這些作品,也會在工作坊里討論彼此的初稿。學生們提前一周把初稿交上來,然后我們會一起閱讀和討論。小說的作者是沒機會發(fā)言的,他們只能聽聽別人的看法,看看別人的閱讀體驗。

      Q:學生會有什么改變?

      A:剛開始寫作時,你對自己作品的看法和別人的感受差距很大。這很驚人。學生剛參加工作坊時,往往會感受到巨大的落差,但一段時間之后,這樣的落差就會越來越小。身為寫作者,你可以開始用讀者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作品,知道作品真正呈現出來的樣子,而不是一廂情愿地看待自己的作品。這時你就成為了自己的編輯。

      我教給學生的主要就是這兩點:如何做一個更會精讀文本的讀者,如何成為自己的編輯。我沒法讓他們更有天分,也沒法讓一個人成為偉大的作家,但我可以鼓勵他們接近自己最好的水平,讓他們去書寫更重要的內容,讓他們去閱讀對寫作更有幫助的作家。

      猜你喜歡
      阿拉斯加雨林短篇小說
      2023年4月3日。在阿拉斯加聯合太平洋多國戰(zhàn)備中心舉行的阿拉斯加23-02演習期間,美軍士兵正扮演敵方調查周圍地區(qū)
      軍事文摘(2023年9期)2023-04-30 04:11:52
      去海邊(短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32
      2021年6月18日,一架F-16戰(zhàn)隼在聯合太平洋阿拉斯加靶場上空
      軍事文摘(2021年15期)2021-08-11 13:01:12
      雨林里有一群霸
      向雨林出發(fā)吧
      怎樣寫短篇小說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8
      雨林里有條沸騰河
      雨林求生記
      尋找初戀(短篇小說)
      唐山文學(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49
      法國:短篇小說ATM機
      原阳县| 南木林县| 建昌县| 海阳市| 龙门县| 泗洪县| 大悟县| 丹东市| 奉化市| 洛宁县| 泽普县| 佛山市| 车险| 容城县| 白山市| 普陀区| 定远县| 南丰县| 当阳市| 延长县| 巴里| 钟祥市| 临洮县| 尼玛县| 浦北县| 天津市| 石河子市| 师宗县| 青州市| 乐平市| 乌兰浩特市| 青阳县| 宜兰县| 陆丰市| 洞口县| 江津市| 平度市| 应用必备| 无锡市| 云南省| 高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