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千葉
假如,你的孩子不好好吃飯,你可能會每頓都端著碗,到處追著他喂飯;假如,你的孩子一寫作業(yè)就問題百出,你應該會是那個準時到崗監(jiān)督的“陪寫吼媽”。
但是,假如你有一個成天幻想著和希特勒做朋友的孩子呢?
二戰(zhàn)時期,10歲的男孩喬喬和媽媽羅茜生活在納粹統(tǒng)治下的德國。姐姐過世,爸爸在前線參戰(zhàn),失聯很久。這本該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卻在悲傷中贊美可以起舞的人生。
不久前,《喬喬的異想世界》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它用兒童世界的奇趣解釋成人世界的荒謬;用一個明亮的母親,映射一個灰暗的戰(zhàn)爭時代。
當整個德國瘋狂崇拜希特勒的時候,10歲的喬喬還不會自己系鞋帶,卻有了“偉大”的人生幻想:希特勒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這個“希特勒”會隨時出現在他的幻想里,行為舉止有點兒像憨豆先生。他幻想中的“希特勒”有時是滑稽風趣的大男孩兒,有時是循循善誘的人生導師,有時陪喬喬促膝交談,有時激勵他去瘋狂釋放。
10歲的喬喬穿上嶄新的制服,興奮地加入了“希特勒青年團”。在這里,他將和同齡人一起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納粹成員。
男孩子們要學習行軍、使用刺刀、扔手榴彈、挖壕溝、判讀地圖、防毒、偽裝、伏擊、射擊、爆破……女孩子們的課程相對簡單,她們只需要學習包扎傷口、鋪床和懷孕。眼前,那個為國家生了18個孩子的女教官,正鼓舞著她們。
在訓練營,喬喬和小伙伴們還學習了特別重要的“知識”,比如:猶太人長著惡魔的犄角和獠牙,雅利安人比其他種族文明先進1000倍……孩子們一會兒狂熱地焚燒書本,一會兒冷靜地學習殺人。
可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內心柔軟又善良。喬喬因為不敢殺死一只兔子,被教官和同伴嘲笑為膽小的“喬喬兔”。在好朋友“希特勒”的鼓勵下,他瘋狂地扔出手榴彈,沒想到卻炸傷了自己,從此退出了青年團。
到這里,故事才剛剛開始。
回到家中的喬喬無意間在閣樓里發(fā)現了被媽媽藏匿的猶太女孩兒艾爾莎,這使他震驚。是保護媽媽,還是揭發(fā)猶太女孩兒?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最終,喬喬和艾爾莎達成君子協(xié)定,保守秘密。在打算“治一治”艾爾莎的過程中,喬喬漸漸發(fā)現,這個猶太女孩兒并不是惡魔,而是和自己一樣的人,不僅不可怕,還很可愛。他還意外地發(fā)現,媽媽每日行蹤不明,是在為反抗納粹而工作。在媽媽被納粹處死之后,喬喬一腳把幻想中的好朋友“希特勒”踢出窗外,從此和艾爾莎相互依靠。
在這部關于二戰(zhàn)的黑色喜劇中,喬喬的媽媽羅茜就像一道耀眼的光芒,這個愛打扮、愛笑、愛跳舞、愛喝酒的女人一出場,就橫掃了整部電影中的陰霾。
作為反戰(zhàn)者,她一直默默地幫助猶太人。面對被納粹洗腦的兒子,出于保護,她并沒有直接去扭轉孩子的想法,而是引導他明白:對所有的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看法。
喬喬在訓練營受傷后,內心自卑,不敢出門。這時候,羅茜幫他系好鞋帶,整好衣裝,輕松地打趣說:“不是誰都有機會看起來很蠢的,比如我,只能永遠這么天生麗質!”
當母子兩人走到廣場中央,看到被納粹吊死示眾的反戰(zhàn)者,媽媽扳過喬喬的頭,讓他直視那些尸體。喬喬問:“他們做了什么?”媽媽說:“他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在綠茵茵的河岸邊,羅茜對喬喬說:“10歲的小孩兒沒必要討論政治,更不應該歌頌戰(zhàn)爭。你應該去爬樹,然后不小心從樹上摔下來?!?/p>
兩個人談到什么是世上最強大的東西。羅茜說:“是愛??傆幸惶?,你會發(fā)現比金屬、炸藥和肌肉更堅強的東西,那就是愛?!?/p>
關于愛一個人的感覺,羅茜說:“就像你肚子里有很多蝴蝶??傆幸惶?,你會遇到那個特別的人—她會教你愛,然后,愛能教你宇宙星河與人心萬物?!辈痪靡院?,喬喬面對猶太女孩兒艾爾莎,真的感覺到肚子里裝滿了蝴蝶。
談到對待生命應有的態(tài)度,羅茜告訴喬喬:“生命是恩賜,我們要過好每一天,要快樂起舞,感激上天讓我們生而為人。”她一邊說著,一邊跳起了舞……
面對沒有童年的艾爾莎,羅茜把她當作自己的女兒,不僅鼓勵她要堅強地活著,還給她描繪長成大姑娘的樣子:可以喝酒,可以開車,可以戀愛,可以去摩洛哥旅行,可以跟老虎對視……可以無所畏懼地信任他人。
羅茜這個女性角色,本身并不渴望偉大。她想要的不過是一種平凡人的生活:自由,浪漫,充滿愛和希望,隨時起舞。非常時期,平凡的生活就是那么奢侈,不可觸及??杉幢闳绱?,羅茜也總是面帶微笑,能隨時起舞。她希望孩子怎么生活,自己就先怎么生活。她從不說教,只是讓孩子看到生活可以是什么樣。最壓抑的成長環(huán)境,不是貧窮和苦難,而是從父母身上看不到愛和希望。所以,影片中的喬喬真是個幸運的孩子。
今天,我們的孩子當然不會想和希特勒成為朋友。今天,我們不談戰(zhàn)爭,不說苦難,我們需要反思的是自己該擁有怎樣的精神世界,去面對眼前的、未知的、過往的全部生活。對此,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而我認為有些基本的東西一定是相通的。
比如,成年人的生活中,無常、痛苦、無力的時刻反復到來,我們漸漸覺著活得好累,生命的能量都被負面情緒所占用—焦慮、抑郁、恐懼、憤怒……其實,我們都忘記了,生命在最初是一份多么令人驚喜的禮物。相信自己的生命是珍貴的,美好而有價值,這本身就是一個人最強大的力量。這是堅持自己的力量,是安于當下的力量,是追逐遠方的力量,是每一刻都愛自己的力量。
生活不易,做人更要輕松一點兒,別那么嚴肅。為了理想,為了現實,你奮斗打拼,辛勞半生,總覺得還沒到輕松的時候。實際上,輕松本可自??!你要隨身攜帶,隨時拿來享用,用來消解那些沉重的壓力、莫名的郁結、難免的尷尬。
自己輕松下來,身邊的人才會輕松。有時候蠢一蠢、犯個錯,被人嘲笑,那又怎樣呢?輕松面對,一笑而過,難道不是更好的選擇嗎?所以,輕松起來,做一個可以隨時扮鬼臉、隨時跳舞的成年人吧,腳步輕盈,生活才會容易。
人生沒有保險箱,我們再努力也無法給自己一個確定的未來。與其費心費力將自己打造成人生的贏家,不如做一個真正有力量的人,珍愛自己的生命,敢于直視死亡,懂得隨時放松。有了這樣鮮活的生命力,未來之路又何懼艱難?
最后,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讓我們用電影尾聲里爾克的幾句詩來鼓舞人生吧—
接受一切的發(fā)生,
美好或恐懼,
堅持下去,
一切都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