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當代作家與《聊齋志異》
      ——以孫犁、汪曾祺、高曉聲為例

      2020-04-18 12:22:12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高曉聲王成孫犁

      內容提要:因為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又因為莫言自己屢次說過是以蒲松齡為師,屢次強調自己深受《聊齋志異》影響,所以,當代文學批評研究界,對蒲松齡與莫言的關系,談論得比較多。其實,在當代作家中,喜愛和不同程度地受到《聊齋志異》影響者,并非只有莫言。《聊齋志異》在修辭藝術、取材方式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對其他一些作家也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本文以孫犁、汪曾祺、高曉聲為例,談論《聊齋志異》對當代作家的語言意識、倫理觀念和人物塑造的影響?!读凝S志異》的簡潔精煉和富于聲音美,《聊齋志異》對重情義、重然諾而輕貨財、輕生死的人格風范的歌頌以及對女性形象的塑造,都對孫犁、汪曾祺、高曉聲這些作家有著啟示和示范作用。

      為數(shù)不少的中國當代作家,是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文言小說《聊齋志異》的熱愛者。他們熟讀《聊齋志異》,長期玩賞《聊齋志異》,自身的小說創(chuàng)作,也受到《聊齋志異》的影響。孫犁、汪曾祺、高曉聲、賈平凹、莫言、畢飛宇這些不同代際的作家,都表現(xiàn)出對《聊齋志異》的迷戀。本文主要以孫犁、汪曾祺、高曉聲為例,談談《聊齋志異》對當代作家的影響。認為一個作家對另一個作家產生了影響,要有切實的證據(jù)才能讓人信服。但是,能用切實的證據(jù)證明的影響,往往又是表層的影響,并非是最深刻的影響。一個作家對另一個作家的最深層、最富有意味的影響,常常只可意會而難以言傳。在下面的論述中,我努力以實證的方式證明自己的觀點,但有時也實在拿不出實在的證據(jù),只能表達自己的某種感覺。

      孫犁寫于1978年7月的《關于〈聊齋志異〉》一文,對《聊齋志異》給予了高度評價。孫犁說,他是在抗戰(zhàn)時期斷斷續(xù)續(xù)讀了若干年,才把《聊齋志異》讀完的。那時孫犁在冀中平原做農村工作。農村本來就是書籍稀缺之地,加上日寇的“燒掠”,成本成套的書就更難一見了。但不知什么原因,孫犁總能在農民家的桌面上、窗臺上,發(fā)現(xiàn)《聊齋志異》,當然不會是完整的,總只有一兩本,而且都是石印本。即便是只有著殘缺不全的石印本的人家,也總與一般農家有些不同,必是老一輩里有人或者在外面做事,或者在本地經營某種商業(yè),才會花錢買一套《聊齋志異》。雖然現(xiàn)在是殘缺不全的,當初買來時卻一定是完整的。孫犁說,石印本通常是8本16卷。孫犁在這家發(fā)現(xiàn)了前幾本,讀了。過些時候,在那家又遇見了后幾本,讀了。再過些日子,在別的村莊也許又看見已讀過的前幾本,自然也不肯放過,于是又讀一遍。就這樣綜錯回環(huán)、顛三倒四地讀,讀了若許年,終于把《聊齋志異》每一篇都讀過,而其中的某些篇章,則讀過不止一遍。

      在評價《聊齋志異》時,孫犁首先強調這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的書?!读凝S志異》是以文言寫成的。孫犁為《聊齋志異》的文言表達做了辯護。孫犁認為,在《聊齋志異》中,文言這種表達形式,與其表達的內容,已經水乳交融,因此,再好的“白話翻譯”,也不能與原著媲美。善于運用文言這古老的文字形式,正是蒲松齡成功的關鍵。過去有人認為,蒲松齡學什么像什么,學《史記》則像《史記》,學《戰(zhàn)國策》便像《戰(zhàn)國策》,學《檀弓》也像《檀弓》。孫犁則認為,這樣的評價,其實是在貶低蒲松齡。蒲松齡寫《聊齋志異》,并非一味模仿古人,而是有著極大的獨創(chuàng)性?!八谶m當?shù)牡胤剑垂适虑楣?jié)不得不然的場所,吸取古人修辭方法的精華,使敘事行文,或人物對話,呈現(xiàn)光彩奪目的姿態(tài)或驚心動魄的力量。這是水到渠成,大勢所趨,是藝術的勝利突破,是蒲松齡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雹倨阉升g當然承襲了前人的敘事智慧,但這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借鑒,并非僵硬地仿效。孫犁又說:“行文和對話的漂亮修辭,在《聊齋》一書中是屢見不鮮的,可以說,非同凡響的修辭,是《聊齋》成功的重大因素之一?!雹谶@還不夠,孫犁還要進一步強調:“接受前人的遺產,蒲松齡的努力是廣泛深遠的。作為《聊齋》一書的創(chuàng)作借鑒來說,他主要取法于唐人和唐人以前的小說。宋元明以來,對他來說,是不足掛齒的。他的文字生動跳躍,傳情狀物能力之強,無以復加的簡潔精煉,形成了《聊齋》一書的精神主體?!雹壅Z言表達上的出類拔萃,是孫犁激賞《聊齋》的重要原因;而在“簡潔精煉”上的登峰造極,是尤其令孫犁心儀之處。孫犁對《聊齋志異》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也贊賞有加:“在這部小說里,蒲松齡刻劃了眾多的聰明、善良、可愛的婦女形象,這是另一境界的大觀園?!雹馨选读凝S志異》中的女性形象塑造與《紅樓夢》相提并論,足見孫犁對蒲松齡的喜愛之深。孫犁對《聊齋志異》中“異史氏曰”這種表達方式也頗為傾心,認為這是“承繼了司馬遷的真?zhèn)鳌雹荨?/p>

      修辭藝術的光彩奪目、驚心動魄,特別是無以復加的簡潔精煉,都可以用來評價孫犁自身的創(chuàng)作,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孫犁的語言表達承繼了蒲松齡的真?zhèn)鳌V劣趯O犁作品中眾多聰明、善良、可愛的女性形象,無疑與《聊齋志異》中的女性形象有著淵源關系。完全可以說,《聊齋志異》的女性形象塑造,深刻地影響了孫犁對女性的觀察、體悟和描繪。至于“異史氏曰”這種文字表達,更直接為孫犁仿效。

      汪曾祺對《聊齋志異》的喜愛應該并不亞于孫犁。在《小說陳言》一文中,汪曾祺對蒲松齡的虛構才華做了充分的肯定。《聊齋志異》所寫多為鬼狐,沒有杰出的虛構才華,是不可能具有藝術魅力的。汪曾祺引用嘉慶年間涪陵馮鎮(zhèn)巒遠村氏《讀〈聊齋〉雜說》中的這樣一段話:“昔人謂:莫易于說鬼,莫難于說虎。鬼無倫次,虎有性情也。說鬼到說不來處,可以意為補接;若說虎到說不來處,大段著力不得。予為不然。說鬼亦要有倫次,說鬼亦要得性情。諺語有之:‘說謊亦須說得圓’,此即性情倫次之謂也。試觀《聊齋》說鬼狐,即以人事之倫次,百物之性情說之。說得極圓,不出情理之外;說來極巧,恰在人人意愿之中。雖其間亦有意為補接,憑空捏造處,亦有大段吃力處,然卻喜其不甚露痕跡牽強之形,故所以能令人人首肯也?!蓖粼髡J為“這說得不錯”。⑥汪曾祺更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表達對蒲松齡的敬意,即打算從《聊齋志異》中挑選幾十篇進行改寫,然后集成《聊齋新義》一書。最初改寫的幾篇是《聊齋志異》中的《瑞云》《黃英》《促織》《石清虛》。汪曾祺改寫《聊齋志異》,一般沿用原篇名,有時則將篇名也改寫。例如將《促織》改寫后,重新命名為《蛐蛐》。這四篇改寫《聊齋》的作品,以《聊齋新義》的名義發(fā)表于《人民文學》1988年第3期。汪曾祺并撰寫了《〈聊齋新義〉后記》。在“后記”中說,自己想做一點試驗,即改寫《聊齋》中的故事,使其具有“現(xiàn)代意識”。在改寫《聊齋》中故事時,汪曾祺有時幾乎不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大的改動,因為在汪曾祺看來,《聊齋志異》中許多地方,本來就很有“現(xiàn)代意識”了。例如《石清虛》里石能擇主,《黃英》里人即是花,“這種思想原來就是相當現(xiàn)代的。蒲松齡在那樣的時候能有這樣的思想,令人驚訝”。⑦所以,《聊齋志異》中的《石清虛》,汪曾祺談不上有什么改寫,只是用白話把故事重新敘述一遍。而對《黃英》,汪曾祺也只是刪去了黃英與馬子才結為夫婦的情節(jié)。因為汪曾祺厭惡馬子才的俗不可耐。汪曾祺認為,刪去黃英與馬子才結為夫婦的部分,主題更明確,故事更干凈了?!读凝S志異》中的《促織》,汪曾祺認為其中體現(xiàn)了蒲松齡思想上的矛盾?!洞倏棥返墓适卤緛砭哂袕娏业慕衣缎?,表現(xiàn)了官府對百姓的殘酷欺壓,但后來死了的孩子又復活了,他的父親也有了功名,成了富貴之家。這種大團圓式的結局,汪曾祺認為是一大敗筆。蒲松齡把悲劇化為喜劇,把憤怒化為慰安,這是“蒲松齡和自己打了架”,體現(xiàn)了“封建統(tǒng)治的酷烈”。在把《促織》改寫成《蛐蛐》時,汪曾祺刪掉了原來的喜劇結局,讓小說以完全悲劇的面目出現(xiàn)。

      汪曾祺在晚年決意把《聊齋》中的幾十個故事以白話的形式重新講述,這首先讓我們明白他把《聊齋志異》讀得何其熟。對《聊齋志異》中的故事改寫,當然表明汪曾祺對原來的故事有所不滿,但這首先表明的是對原故事的喜愛。正因為異常喜愛,才有不滿產生,甚至忍不住要動手改寫?!皭壑?,責之切”,用在這里合適不過。汪曾祺甚至認為,《聊齋志異》中的那些“敗筆”,并非出自蒲松齡的本章,而是在酷烈的封建統(tǒng)治下不得已而為之。而自己對原故事的改寫,則是做著蒲松齡想做而未敢做的事。例如,把《促織》中喜劇式的結局刪去,讓故事以悲劇結束,汪曾祺就說:“我這樣做,相信是符合蒲老先生的初衷的?!雹嗤粼飨嘈抛约菏瞧阉升g的知音,相信自己在精神上與幾百年前的蒲松齡是相通的。完成《聊齋新義》,是汪曾祺晚年的一大心愿。在寫于1990年2月的《七十書懷》結尾,汪曾祺表示希望再活十年,完成幾本書的寫作,其中之一,便是“把《聊齋新義》寫完”。⑨只是汪曾祺未能實現(xiàn)這一心愿。

      高曉聲與《聊齋志異》的關系,可以說異乎尋常地深切了?!读凝S志異》幾乎可算是高曉聲的文學啟蒙讀物。高曉聲屢屢談及《聊齋志異》對自己的影響。在《想起兒時家中書》中,高曉聲說,兒時生活的村莊很大,但家里有書者,不過三五家,而有幾十部文學、歷史書的,只有高曉聲一家。高曉聲初中階段,就讀完了家中的書,“比如一部《聊齋志異》,我靠它基本上學會了古漢語”。⑩在《曲折的路》中,高曉聲回憶說,抗戰(zhàn)開始后,家鄉(xiāng)淪陷,學校也沒有了,高曉聲的父親在村里辦起了私塾,高曉聲自然也進了這私塾?!拔议_始接觸文言文,記得父親教我的第一篇古文,竟是蒲松齡著《聊齋志異》中的《促織》。之后我就愛上了蒲松齡,《聊齋志異》是我少年時代讀得最熟的一本書。我家里有一部版本很好的《聊齋志異》,在不懂的詞語底下都注有解釋,我?guī)缀蹙褪强苛诉@本書學通了文言文?!盵11]第一篇學習的古文便是《聊齋志異》中的《促織》,此事高曉聲多次提起。高曉聲是語言意識極為強烈的作家,而這與自小浸淫于《聊齋志異》有著直接的關系。在《我看小說》中,高曉聲說:“我很計較小說的語言文字。我小的時候正式開始看小說,是先生教的。他教我朗誦,而且要背得滾瓜爛熟?!读凝S志異》里的有些小說,就是這樣進入了我的腦袋的?,F(xiàn)在我寫小說,總邊寫邊讀,每到寫完,總讀過了十遍以上。我用文字來組成語言,第一就是要適合我讀?!盵12]原來高曉聲少年時代是把《聊齋志異》中的部分篇章背得滾瓜爛熟的。一個作家少年時代對一部書有這樣的熟讀,這部書無論如何都會對他的創(chuàng)作產生影響。高曉聲接著說,讀一部作品,舌頭要掉得轉,呼吸要安排得順暢,不能舌頭和牙齒打架,也不能讓進氣把出氣嗆在喉嚨口。所以,句子的長短要合理搭配,語言的音調、節(jié)奏要自然而有韻味,甚至連同音字或近音字也不宜靠得太近。高曉聲這樣要求自己,也這樣要求別人。讀白話小說,并不發(fā)出聲音來,但高曉聲仍能感覺到別人語言的優(yōu)劣,因為“可惡的是我有強烈的語感”。[13]這種強烈的語感的養(yǎng)成,與少年時代背誦了許多《聊齋志異》中的小說也有些關系。

      莫言與《聊齋志異》的關系,已有許多文章談論過。莫言多次強調蒲松齡對自己的影響。在以《我的文學經驗》為題的講演中,莫言說,自己一開始是不自覺地走了一條與蒲松齡相似的路,“后來自覺地以蒲松齡先生作為自己的榜樣來進行創(chuàng)作”。[14]在以《作家和他的創(chuàng)造》為題的講演中,莫言談及自己認為的好小說時,首先說到了《聊齋志異》。[15]蒲松齡是被莫言尊為“祖師爺”的。

      畢飛宇的《小說課》2017年出版后,廣受好評。該書是十來篇分析中外小說文章的結集。書中的第一篇名為《看蒼山綿延,聽波濤洶涌——讀蒲松齡〈促織〉》,在這篇文章中,畢飛宇熱情地表達了對蒲松齡的崇敬。文章一開始,他稱《促織》為“偉大的小說”,并說,《促織》雖然只有1700個字,“可在我眼里,《促織》是一部偉大的史詩,作者所呈現(xiàn)出來的藝術才華足以和寫《離騷》的屈原、寫‘三吏’的杜甫、寫《紅樓夢》的曹雪芹相比肩。我愿意發(fā)誓,我這樣說是冷靜而克制的”。[16]接著,畢飛宇對《促織》的敘事藝術做了精細的分析?!洞倏棥肥沁@樣開頭的:“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令以責之里正,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yǎng)之,昂其值,居為奇貨。里胥猾黠,假此科斂丁口,每責一頭,輒傾數(shù)家之產?!盵17]這是對下面將要敘述的故事發(fā)生的背景進行交代。可蒲松齡以異常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十分豐富的內容,傳達了多層次的復雜的信息,從多個角度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畢飛宇也對這個開頭激賞不已。畢飛宇數(shù)了一下,蒲松齡以85個字,交代了故事的時代背景。畢飛宇認為,這短短的85個字,完全可以與《紅樓夢》的史詩氣派相媲美。畢飛宇強調,蒲松齡以極其合乎邏輯的方式揭示了《促織》主人公成名的悲劇命運。蒲松齡只用了四個字介紹成名的性格:“為人迂訥”,此外并未對成名的為人做什么說明。但這四個字卻是一字千金的?!盀槿擞卦G”是成名悲劇命運的重要原因。并非“為人迂訥”就必然命運悲慘。但當成名的“迂訥”遭遇里胥的“猾黠”時,成名就在劫難逃了,悲劇就不可避免了。蒲松齡實際只用了“迂訥”二字介紹成名的性格,也只用了“猾黠”二字說明里胥的品性?!盎铩薄坝卦G”,蒲松齡各用兩個字說明時里胥和成名的性情。這兩個字在各自那里都必不可少,但同時又不必再多。沒有這兩個字,故事便有些莫名其妙。而再多一個字,都有畫蛇添足、狗尾續(xù)貂之感。成名在駝背巫指點下,好不容易捉得一只貌似可以交差的蟲兒,卻又被兒子不小心弄死,而兒子也驚嚇中投井而亡,這時,小說寫道:“夫妻向隅,茅舍無煙,相對默然,不復聊賴?!盵18]畢飛宇指出,這寥寥數(shù)語,充分表現(xiàn)了蒲松齡的藝術才華?!胺蚱尴蛴纾┥釤o煙”,這是純粹的白描。但是沒有卓越的語言才華,便不可能寫出這8個字來。畢飛宇說:“這8個字的內部是絕望的,是冰冷的。死一般的寂靜,寒氣逼人,是等死的人生,一丁點煙火氣都沒有了,一丁點人氣都沒有?!庇蛇@8個字,畢飛宇引申到小說的節(jié)奏:“經常聽人講,小說的節(jié)奏,小說的節(jié)奏,‘節(jié)奏’這個東西誰不知道呢?都知道,問題就在于,該上揚的時候,你要有能力把它揚上去,同樣,小說到了往下摁的時候,你要有能力摁到底,你要摁得住。沒有‘夫妻向隅,茅舍無煙’,小說就沒有摁到底,相反,有了‘夫妻向隅,茅舍無煙’,小說內在的氣息一股腦兒就被摁到最低處,直抵馬里亞納海溝,冰冷,漆黑,令人窒息。從閱讀效果來看,這8個字很讓人痛苦,甚至包括生理性的痛苦?!盵19]畢飛宇對節(jié)奏的強調,讓我們想到高曉聲。敘述的節(jié)奏,語言的氣息,遣詞造句的音調等,在這些方面,蒲松齡既啟迪了高曉聲這一代作家,也影響了畢飛宇這樣更年輕的一代作家。

      當代作家中,喜愛《聊齋志異》,細細揣摩過蒲松齡的藝術才華者,應該不止這里說到的幾人。這里只是以這幾人為例而已。

      我本人也是蒲松齡的膜拜者,愛讀《聊齋志異》。關于《聊齋志異》,明清小說研究界應該已有豐碩的成果,但我對此卻并不了然。我只是從《聊齋志異》如何影響當代作家的角度,談談我對《聊齋志異》的感受。當然,這些對《聊齋志異》的看法,肯定也并不獨特和新鮮。

      《聊齋志異》之所以有巨大的藝術魅力,其實還是因為蒲松齡有著卓越的語言才華。沒有語言的精細、準確、新鮮和富于節(jié)奏感,便沒有《聊齋志異》的文學地位。汪曾祺曾指出,中國古代小說有唐人傳奇和宋人筆記兩種風格,形成兩種傳統(tǒng)。唐人傳奇大多是獻給權貴者的“行卷”。士人給當?shù)勒攉I上行卷,是為了取悅當?shù)溃源藶檫M身之階,所以,要努力寫得情節(jié)曲折、引人入勝;又特別注重修辭,盡量讓表達富于文學性。這樣才可能讓當?shù)勒哔p識其才華。這是刻意為文。而宋人筆記沒有任何功利性,只是為朋友間聊天提供談資,甚至僅僅是日記般的記事,所以是無意為文。而汪曾祺認為,《聊齋志異》是傳奇、筆記兼而有之。[20]《聊齋志異》固然有筆記小說的色彩,但恐怕主要還是繼承了唐人傳奇的寫法。當然,當蒲松齡寫《聊齋志異》中的故事時,已不是作為行卷來寫,已無絲毫取悅當?shù)赖哪康?,而仍然如此委婉曲折,仍然如此文采斐然,只能說明蒲松齡本有著高超的敘事智慧和語言天賦。

      孫犁在盛贊《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時,強調了《聊齋志異》在表達上“無以復加的簡潔精煉”。簡潔精煉,是《聊齋志異》特別令人贊嘆之處?!读凝S志異》中的篇章,長短參差。最長者,有數(shù)千言;最短者,只有三兩句話,幾十個字。下面舉一篇短小的篇章,看看蒲松齡在敘述故事時是怎樣地簡潔精煉。

      《聊齋志異》第二卷有《義鼠》,全文曰:

      楊天一言:見二鼠出,其一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意似甚恨怒,然遙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將過半,鼠奔來,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歘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來,嚼如前狀。蛇入則來,蛇出則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來嗅之,啾啾如悼息,銜之而去。友人張歷友為作“義鼠行”。[21]

      這一篇《義鼠》,只有一百多個字,卻把一個弱鼠斗強蛇的故事敘說得情致婉曲、意趣盎然。老鼠是勇敢的,同時又是智慧的。它必須讓蛇吐出同伴,但又決不硬拼,采取的是敵進我擾、敵出我退的戰(zhàn)術,終于迫使蛇把吞下的老鼠吐出來。而使得老鼠不屈不撓地與蛇斗智斗勇的,是情義,是對伴侶的情義。老鼠的瞪目、恨怒、遙望而不敢前; 老鼠的奔來、嚼蛇尾、歘然遁去;老鼠對死鼠的嗅、啾啾哀鳴、終于銜之而去,這一系列動作,使一個有情有義、有智有勇的小動物形象躍然紙上。這一百多個字,真是一個也不能少。孫犁說《聊齋志異》簡潔精煉到“無以復加”,確非妄言。

      孫犁、汪曾祺、高曉聲都以簡潔著稱。說他們對簡潔的追求,完全是受了《聊齋志異》的影響,當然過于孟浪。但說他們對簡潔的追求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聊齋志異》的熏陶,應該沒有什么問題。他們各自發(fā)表過強調行文必須力求簡潔的言論,在此不必一一列舉。這里只舉一個汪曾祺的例子。在《說短——與友人書》中,汪曾祺以一個自己創(chuàng)作中的實例,來說明應該最大限度地做到語言的簡潔。汪曾祺的小說《徙》,本來是這樣開頭的:

      世界上曾經有過很多歌,都已經消失了。

      汪曾祺說,他出去散了一會兒步,就改成了:

      很多歌消失了。

      汪曾祺說:“我犧牲了一些字,贏得的是文體的峻潔。”[22]

      這樣的簡益求簡、潔益求潔,說與熟讀《聊齋志異》有些關系,大概不算太牽強。

      要以實證的方式證明一個作家在語言表達上受了另一個作家的影響,從來就是不容易的。不過,讀孫犁、汪曾祺、高曉聲,會不時感受到《聊齋志異》的語意。也姑且舉幾個例子。

      汪曾祺小說《異秉》有這樣的敘述:

      那座柜臺顯得特別的大。大,而空。[23]

      “大,而空”,三個字,別有意味。

      汪曾祺小說《歲寒三友》中說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這三個人:

      他們的日子時好時壞。好的時候桌上有兩個菜,一葷一素,還能燙二兩酒;壞的時候,喝粥,甚至斷炊。[24]

      這樣的敘述也是樸素而簡潔的。

      例如高曉聲短篇小說《送田》有這樣的敘述:

      送客,關門。周炳南的心掉在門里了。他曉得不順遂。[25]

      讀到這些的地方,總讓人感受到《聊齋志異》的氣息、韻味。例如,讓人想到《聊齋志異》中諸如此類的表達:

      久覺黔驢無技,漸狎,漸嘲,漸罵;居無何,舊態(tài)全作矣。[26]

      幸隘處僅厚于堵,即又頓高頓闊,乃立,乃行。[27]

      《聊齋志異》是文言表達,孫犁、汪曾祺、高曉聲等人以白話寫小說而繼承了蒲松齡筆意,要實證性研究,殊為困難。但也正因為以白話寫作而能承襲蒲松齡簡潔精煉到極致的風格,才特別值得稱道。

      孫犁、高曉聲等人的作品中,也偶爾出現(xiàn)文言意味的表達,十分類似蒲松齡。

      孫犁晚年刻意模仿《聊齋志異》的文體寫了一系列篇幅短小的作品,“蕓齋小說”系列,就可稱為“聊齋體小說”了。在《關于〈聊齋志異〉》中,孫犁說,他連《聊齋志異》故事后面的“異史氏曰”這種表達方式也很喜歡,以為是直接承繼了司馬遷的傳統(tǒng)。而他自己寫作“聊齋體小說”時,也往往在小說最后仿效《聊齋志異》中“異史氏曰”的方式,以文言直接表達作者的看法。例如《續(xù)弦》敘說的是自己晚年再婚的經過,故事全用白話敘述。故事講完了,最后有這樣一段議論:

      蕓齋主人曰:婚姻一事,強調結合,諱言交易。然古諺云: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物質實為第一義,人在落魄之時,不只王寶釧彩樓一球為傳奇,即金玉奴豆汁一碗,也只能從小說上看到。況當政治左右一切之時乎!固知巫山一片云,閬苑一團雪,皆文士夢幻之詞也。[28]

      這“蕓齋主人曰”,就是十分明顯地仿效蒲松齡了,連行文的腔調,也酷似《聊齋志異》中的“異史氏曰”。

      高曉聲也偶爾在整體的白話表達中,流露幾句“聊齋體文言”。長篇小說《青天在上》中,陳文清以“右派”之身遭遣返家鄉(xiāng),給在醫(yī)院住院的未婚妻寫信,說:

      我倒真是“少小離家老大回”的呢,然而并非衣錦還鄉(xiāng),卻是身敗名裂,走投無路,以待罪之身,回來重新做人的。倘不缺甕牖繩樞、白水饘粥,便當結草銜環(huán),圖報恩德。還談什么繁華的城市,高大的房屋呢![29]

      “倘不缺……圖報恩德”這幾句話,是十足的《聊齋志異》聲口了。高曉聲畢竟是背誦過不少《聊齋志異》中小說的人,在讓小說人物陳文清給未婚妻寫信時,寫著寫著,就不由自主地冒出了《聊齋志異》中的語言?!肚嗵煸谏稀分魅斯愇那宕丝陶c未婚妻珠珠熱戀?!读凝S志異》中那些凄婉的愛情故事,相互糾纏著在高曉聲的腦中浮現(xiàn)。

      高曉聲短篇小說《尸功記》,寫的是“文革”期間,一個叫王老七的農民死后土葬不久又被官府強令挖出火化的故事。小說開始,對王老七有這樣的介紹:“年僅三十六歲。他不是大人物,連小人物都算不上。既不曾留下遺產使人發(fā)生興趣,也沒有孤兒、寡婦要生產隊照顧;他連對象都不曾找到過,更別說有什么業(yè)績了。他離開這個世界,就像一片枯黃的樹葉從枝頭上悄悄落下來,完全不應該引起任何注意。盡管查三代乃至上溯到十七八代都是貧農,也不曾有人替他開追悼會。他已經死了,對這種缺乏階級感情的不公平待遇不會提出抗議。其實,即使活著,他也不會提意見。他一生都沒有開過口,因為他是個啞巴?!盵30]在做了這樣的介紹后,便講述王老七死后剛入土,就被官府以“移風易俗”的名義挖出火化。在用現(xiàn)代白話敘述將安葬王老七的墓挖開,又從水泥棺材里取出王老七尸體時,突然出現(xiàn)這樣一段:

      終于,頭未坌開而尸出矣。遂取纜索,捆而吊之如死狗,連夜送火葬場。冬天夜長,事畢,迄未破曉。[31]

      這樣的文言敘述,實在頗有《聊齋志異》的意味。強令將王老七尸體挖出火化的是公社第一書記殷賽揚。王老七的尸體火化了,殷賽揚書記酣然沉睡了。小說寫道:“從此以后,全公社凡死者無不火葬,其影響之大如此。書記之能干亦如此。而如此能干的書記當時決不會埋沒,不久就升了官。”這個荒謬的故事到這里就講完了,小說理所當然地應該結束了。然而,高曉聲卻十分不合常規(guī)地又寫了這樣一段:

      王老七竟因此使熟悉他的人常常想起他。此人高矮適中,身材微嫌單薄;臉龐小,形長圓;鼻子、嘴巴,小而精巧,似聰明相。走路時身體前傾,腳步重,眼睛特有精神。精力有余,脾氣極好,常幫社員干零活。有事請他,招之即來;不受酬金,供飯、煙便滿足。習慣遲睡,夜里往往找未熄火人家昂然破門入,點點頭,坐片刻,或抽一支煙,或幫做一回工;然后笑笑又離開。爾后數(shù)年間,凡社員夜作,若有人驀地推門,還常以為他來了。[32]

      小說竟然以這樣一段敘述結束。這一段,關于王老七相貌、步態(tài)、性情和生活習慣等的介紹,本應在小說開頭完成,在最后說,算是補敘。只有“爾后數(shù)年間……還常以為他來了”這一句,算是按常規(guī)應在最后交代的。這最后的一段敘述,雖然并非純粹的文言,但也算文白夾雜,《聊齋志異》的意味是濃郁的。我以為,這最后的一段逸出常規(guī)的敘述,在先前的構思中是沒有的,亦即并非事先設計好的,而是小說本已寫好了事先構思好的結尾,高曉聲卻意猶未盡,又情不自禁地寫出了這樣一段。死者已入土而又被挖出火化,并非高曉聲想象虛構之事,在“文革”時期真有這樣的事,在新世紀也有這樣的事。但這樣的事,畢竟太具有“傳奇”色彩,畢竟太像《聊齋志異》中的故事了,以至于高曉聲必須用“聊齋筆法”再把王老七寫一寫。這最后一段以“聊齋筆法”塑造的王老七形象,實在太像《聊齋志異》中那些“狐出鬼沒”的“人物”了。

      一個作家受到的影響,有說得清道得明的部分,更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部分,甚至有根本無由說道的部分?!读凝S志異》對孫犁、汪曾祺、高曉聲、莫言、畢飛宇這些當代作家的影響,自然也有能夠言說和難以言說的部分。能夠言說的影響,能夠說清道明的影響,往往并非最深刻的影響。最深刻的影響,有時是受影響者自己都不自覺的。《聊齋志異》最值得稱道處,是其修辭藝術,是其敘事智慧。而《聊齋志異》對當代作家最深刻最值得注意的影響,也體現(xiàn)在修辭藝術、敘事智慧方面。修辭藝術、敘事智慧方面的影響,是能夠言說的,但又是絕對言說不清的。我竭力闡釋《聊齋志異》在修辭藝術、敘事智慧方面對當代作家的影響,但深感無力。我能夠闡釋的,都是一些表面的東西。而那些深刻的層面,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甚至是一說便錯的。

      《聊齋志異》對細節(jié)的描繪,時常讓人擊節(jié)嘆賞。蒲松齡談狐說鬼,滿紙子虛烏有之事,卻能讓我們讀得津津有味,就在于大量的精彩細節(jié),把故事烘托得真真切切。還不能不強調的是,《聊齋志異》的語言,在音調、旋律上處理得特別好,讀來首先產生一種生理上的快感。音韻之學濫觴于三國時代,到了齊梁時期,聲音美甚至成為文學作品最重要的因素。沈約說:“夫五色相宣,八音協(xié)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jié),若前有浮聲,則后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盵33]前有浮聲則后有切響云云,是強調語言的表達要平仄合理搭配,音調合理起伏。到了清代,劉大槐說:“神氣者,文之最精處也;音節(jié)者,文之稍粗處也;字句者,文之最粗處也。然論文而至于字句,則文之能事盡矣。蓋音節(jié)者,神氣之跡也;字句者,音節(jié)之矩也。神氣不可見,于音節(jié)見之;音節(jié)無可準,以字句準之?!薄耙艄?jié)高則神氣必高,音節(jié)下則神氣必下,故音節(jié)為神氣之跡。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聲,或用仄聲;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則音節(jié)迥異,故字句為音節(jié)之矩。積字成句,積句成章,積章成篇,合而讀之,音節(jié)見矣;歌而詠之,神氣出矣。”又說:“凡行文多寡短長,抑揚高下,無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學者求神氣而得之于音節(jié),求音節(jié)而得之于字句,則思過半矣。”[34]吟詩作文,不能只考慮語言的意義,還須仔細斟酌字句的音調、節(jié)奏。一句話,多一字或少一字,或許并不影響意義的表達,但卻會讓語感大為不同。一個字,以何種音調出現(xiàn),也同樣對讀者的審美感受產生并非可以忽略不計的作用。而《聊齋志異》之所以讀起來讓人那樣舒服,音節(jié)、平仄處理得極其好,并非不是重要的原因。

      還是舉些例子吧。

      《聊齋志異》中《嬰寧》,開頭說書生王子服在上元節(jié)作郊野游時,遇一女郎,“容華絕代,笑容可掬。生注目不移,竟忘顧忌”。而女郎的表現(xiàn)是:

      女過去數(shù)武,顧婢子笑曰:“個兒郎目灼灼似賊!”遺花地上,笑語自去。[35]“目灼灼似賊”,五個字,把書生的忘情和癡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至于女郎留意到書生的“目灼灼”并以看似無意的方式遺花地上,則說明女郎也對書生產生了興趣,暗示著后面有故事發(fā)生。

      《聊齋志異》中《張誠》,敘述豫人張誠的故事。張誠本來已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忽然又親人一一復現(xiàn)。蒲松齡這樣寫張誠此時的表現(xiàn):

      翁輟泣愕然,不能喜,亦不能悲,蚩蚩以立。[36]一個人在經歷了極度的苦難之后,突然有這種巨大的、超出想象的幸福降臨,“不能喜,亦不能悲”,實在是對其神態(tài)的最準確最恰當?shù)拿枥L。僅僅這“不能喜,亦不能悲 ”幾個字,就足以證明蒲松齡實在是對人性人情有極深切的體察。

      《聊齋志異》中《紅玉》,開頭說廣平馮翁有一子,字相如,父子俱諸生。幾年間,馮翁妻子和兒媳都死了,只剩父子二人艱難度日:

      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見東鄰女自墻上來窺。視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來亦不去。[37]

      這幾句話,不僅是對相如月下驚見鄰女的細節(jié)描繪得好,而且音調、節(jié)奏、旋律也處理得極好?!耙曋?,美。近之,微笑?!本捅取耙曋?,美。近之,笑?!焙玫枚?。多一個“微”,一來鄰女的神情更清晰、明確,二來,句子更靈動、鮮活。倘若少一個“微”字,句子便呆板了、死氣了。而“招以手,不來亦不去?!辈粌H表現(xiàn)了女郎那種欲親近又猶疑的心理,讀來也朗朗上口。

      《聊齋志異》中《蘇仙》開頭寫道:

      高公明圖知郴州時,有民女蘇氏,浣衣于河,河中有巨石,女踞其上。有苔一縷,綠滑可愛,浮水漾動,繞石三匝。女視之,心動。既歸而娠,腹?jié)u大。母私詰之,女以情告。母不能解。[38]

      這一縷綠苔,在蒲松齡筆下,真?zhèn)€有了生命。這樣的敘述,情景真切而句子的長短、音節(jié)的低昂、平仄的浮切,都經營得恰到好處。蒲松齡固然是極其簡潔的。但簡潔并非他唯一的追求。簡潔是服從于音調、節(jié)奏的。有時候,多一字是音調、節(jié)奏所需要,那就不能省去。

      孫犁、汪曾祺、高曉聲、畢飛宇這些當代作家,都十分重視語言的聲音美,說這完全是因為受了《聊齋志異》的影響,肯定是偏頗的。但說這與《聊齋志異》的影響有一定的關系,大概是能夠成立的。汪曾祺在創(chuàng)作中有著很強烈的聲音意識。在《“揉面”——談語言》一文中,汪曾祺說:“聲音美是語言美的很重要的因素。一個有文學修養(yǎng)的人,對文字訓練有素的人,會直接從字上‘看’出它的聲音的。中國語言因為有‘調’,即‘四聲’,所以特別富于音樂性。一個搞文字的人,不能不講一點聲音之道。‘前有浮聲,則后有切響’,沈約把語言聲音的規(guī)律概括得很扼要。簡單地說,就是平仄聲要交錯使用。一句話都是平聲或都是仄聲,一順邊,是很難聽的。”[39]高曉聲對聲音美的強調就更多了。在《生活、目的和技巧》一文中,高曉聲說:

      我對自己的小說是多次地讀,寫不下去了就讀,反復地讀,一句句磨。同一個短句中,同音字盡量不用,靠近的語句中盡量避免重復使用相同的詞。還要注意音節(jié),使讀起來好聽。我很注意節(jié)奏,如《錢包》中有一句:“星羅棋布的村莊就是那不沉的舟。”這句話,本來也可以寫成“星羅棋布的村莊是不沉的船”,但讀來音節(jié)不及前一句,編輯部刪掉了那個“那”字,就使我這句話里少了一個高音了。我用“舟”字,不用“船”字,也是從音節(jié)考慮的。去年《青春》刊登的我的《也算經驗》一文中有這么幾句:“我和造屋的李順大,《“漏斗戶”主》陳奐生,休戚相關,患難與共,我寫他們,是寫我心?!本庉嫴堪炎詈笠痪洹笆菍懳倚摹备某伞笆菍懳业男摹?,加了一個“的”字就把語言的氣勢夾斷了,去年《上海文學》第十一期刊了我的小說《系心帶》,最后一句我原是這樣寫的:“原來他想把那塊石頭帶走?!薄白摺弊质怯型弦舻?,從那篇小說的內容來說,這拖音也反映出意猶未盡的境界。結果編輯部在“走”字后面加了一個“的”字,就把音義都斬斷了,真是煞風景的事。[40]

      在文學作品里,語言不只是表達意義,還傳達意味,還發(fā)出聲音,盡管常常是無聲之聲。既如此,遣詞造句,就不僅要考慮意義是否表達得恰當,還要顧及聲音是否經營得美妙。有時候,多一個字或少一個字,于聲音的美丑大有關系。而所謂聲音美,無非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平仄處理得好,也就是每個字的音色、音調選擇得當;二是句子的長短搭配得好,句子應該是有長有短而又長短有序的。每個字的平仄合理、每句話的長短適中,讀起來首先有生理上的快感。高曉聲在《我看小說》一文說過的一番話,前文已引用過。在《我看小說》里,高曉聲更多地透露了如此重視聲音以及具有如此精細的語言感覺的原因。高曉聲說,小時候曾把《聊齋志異》中的一些篇章背得爛熟,而這正是后來具有“強烈的語感”的重要原因?!读凝S志異》所具有的無以復加的聲音美,無疑是高曉聲后來對“聲音”如此敏感和挑剔的不可忽視的原因。

      前面說過,孫犁、汪曾祺、高曉聲等當代作家,都寫過些“聊齋體小說”。記錄和改寫民間故事、傳說,本就是蒲松齡寫作《聊齋志異》的基本方式,這種方式汪曾祺、高曉聲都運用過。以比較短小的篇幅,敘說鄉(xiāng)野閭巷發(fā)生的奇譚趣事,描寫村夫俗女中的畸男異女,此類小說在孫犁、汪曾祺、高曉聲等人的文集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而此類作品,很明顯的是對蒲松齡的繼承和仿效。孫犁的《蕓齋小說》是很直露地模仿《聊齋志異》;而孫犁的《鄉(xiāng)里舊聞》,無疑也是承襲了《聊齋志異》的題材取向和表現(xiàn)方式。汪曾祺則從較早時候的《歲寒三友》《故里三陳》到晚年的一系列篇幅短小的作品如《小姨娘》《鹿井丹泉》《小孃孃》等,都有著《聊齋志異》的風致。《鹿井丹泉》不足一千字,寫的是一個少年比丘與一只母鹿的故事。少年比丘名叫歸來,儀容俊美,住在塔院深處,極少見人。塔院外有一菜園,菜園邊有一石欄方井,歸來每天汲井水澆花灌園。當歸來澆灌之時,有一母鹿常來飲水,久之相互稔熟。一日,歸來將母鹿攬入懷中,情不自禁地將母鹿當作了人間女子。不久,母鹿產下一女嬰,面目姣好,一家三口,極其親愛。而事為人知后,歸來遭一屠夫詬罵甚至掌摑。鹿女投井而沒,歸來也圓寂。故事以悲劇結束。小說后面附有按語:“按:此故事在高郵流傳甚廣,故事本極美麗,但理解者不多。傳述故事者用語多鄙俗,屠夫下流穢語尤為高郵人之奇恥。因為改寫?!盵41]《鹿井丹泉》的取材方式是《聊齋志異》式的,表達方式也是《聊齋志異》式的。汪曾祺的《鹿井丹泉》以頗具文言意味的語言敘述,而且用的是《聊齋志異》意味的文言,敘述態(tài)度也與《聊齋志異》高度一致。舉幾段為例:

      當歸來澆灌之時,有一母鹿,恒來飲水。久之稔熟,略無猜忌。

      一日,歸來將母鹿攬取,置之懷中,抱歸塔院。鹿毛柔細溫暖,歸來不覺男根勃起,伸入母鹿腹中。歸來未曾經此況味,覺得非常美妙。母鹿亦聲喚嚶嚶,若不勝情。事畢之后,彼此相看,不知道他們做了一件什么事。

      不久,母鹿胸脹流奶,產下一個女嬰。鹿女面目姣美,略似其父,而行步姍姍,猶有鹿態(tài),則似母親。一家三口,極其親愛。[42]

      汪曾祺的這篇《鹿井丹泉》,只要語言再文言化一點,就完全可以入《聊齋志異》而亂真了。正如高曉聲寫《尸功記》一定想到了《聊齋志異》并且刻意仿效之一樣,汪曾祺寫《鹿井丹泉》,也一定想到了《聊齋志異》,并且禁不住使用起蒲松齡筆法。

      《聊齋志異》的修辭藝術對當代作家的影響,是我最為留意的。此外,蒲松齡對人與人之間、人與狐之間、人與鬼之間情義、信義的歌頌,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當代作家,這也是值得一說的。還值得一說的是,蒲松齡對女性形象的塑造,也為當代作家有意無意地仿效。

      讓我們先把《聊齋志異》中《王六郎》與汪曾祺小說《釣魚的醫(yī)生》做一點比較。

      《王六郎》寫一個許姓漁夫,每夜在河上邊打漁邊飲酒,每次都不獨飲,而是酹酒河中,邀溺死鬼同飲。別人在這河里打漁,每每一無所獲,獨這許姓漁夫每天都有滿筐收獲。一天晚上,漁夫正飲酒,一少年過來,徘徊其側。漁夫邀同飲,少年慨然同酌。此夜?jié)O夫尚未獲一魚,頗失意。少年飄然而去,不久,漁夫捕獲大魚數(shù)頭。原來,少年名王六郎,為數(shù)年前醉酒而溺死于此者。每夜飲漁夫酒,輒在水下為之驅魚,這正是漁夫夜夜?jié)M載而歸的原因,今夜亦復如是。一夕,忽然與漁夫道別,說是“明日業(yè)滿”,當有替代者,而自己將往他處投生。漁夫問替代者何人,六郎請漁夫明日在河畔觀察:中午時分,有女子渡河而溺,便是替代者。翌日中午,果有女子抱嬰兒渡河,剛到河邊便落水了。孩子被女子拋到岸上,啼哭不上。而女子在水中忽沉忽浮,終于爬上岸來,抱兒徑去。當女子在水中沉浮時,漁夫也曾有救助的沖動,但想到是替代六郎者,遂未救。女子生還而去,則六郎之言有妄。當晚,漁夫仍在原地打漁,六郎又來了,說今后仍在一起飲酒,不分別了。漁夫問何故,六郎曰:“女子已相代矣;仆憐其抱中兒,代弟一人,遂殘二命,故舍之。更代不知何期。”[43]王六郎以溺鬼之身,等了許多年,才有替代者出現(xiàn),卻因不忍傷及孩子而放棄投生機會,仍然做著水中鬼,而下次替代出現(xiàn),不知在何年何月。不能不讓人感嘆這真是一個好鬼。

      《王六郎》是這樣開頭的:

      許姓,家淄之北郭,業(yè)漁。每夜,攜酒河上,飲且漁。飲則酹酒于地,祝云:“河中溺鬼得飲。”以為常。[44]

      汪曾祺的小說《釣魚的醫(yī)生》主人公叫王淡人,家挨著一條河。王淡人醫(yī)生幾乎每天釣魚。小說是這樣敘述醫(yī)生王淡人釣魚姿態(tài)的:

      你大概沒見過這樣的釣魚的。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著。隨身帶著一個白泥小炭爐子,一口小鍋,提盒里蔥姜作料俱全,還有一瓶酒。他釣魚很有經驗,釣竿很短,魚線也不長,而且不用漂子,就這樣把釣線甩在水里,看到線頭動了,提起來就是一條。都是三四寸長的鯽魚?!@條河里的魚以白條子和鯽魚為多。白條子他是不釣的,他這種釣法,是釣鯽魚的。釣上來一條,刮刮鱗洗凈了,就手就放到鍋里。不大一會兒,魚就熟了。他就一邊吃魚,一邊喝酒,一邊甩鉤再釣。這種出水就烹制的魚美味無比,叫作“起水鮮”。到聽見女兒在門口喊:“爸——!”知道是有人來看病了,就把火蓋上,把魚竿插在岸邊濕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會兒,就有一只鋼藍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魚竿上了。[45]

      汪曾祺的那些小說和《聊齋志異》我都多次讀過。每次讀到《釣魚的醫(yī)生》,都會想到蒲松齡的《王六郎》;每次讀到《王六郎》,都會想到汪曾祺的《釣魚的醫(yī)生》。這不僅因為兩篇小說都寫了一個每天邊“業(yè)漁”邊飲酒的人,更因為汪曾祺《釣魚的醫(yī)生》中的醫(yī)生王淡人,和蒲松齡《王六郎》中的因醉酒而成溺死鬼的王六郎,在精神品格上十分相像。王淡人自己日子過得緊巴。家中雖不至斷頓,但也是日日粗茶淡飯,添置新衣就更是稀罕事了,淡人夫婦,十多年沒有添置過衣裳。但是,王淡人從不計較病人的醫(yī)藥錢。鄉(xiāng)下人來看病,實在沒錢,就由兒女趴下磕個頭,而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蓋的破被,鼻子一酸,不但診費免了,連藥費也不要了。小說主要寫了王淡人干的兩件“傻事”。一件是鬧大水時的作為。去年縣城被大水淹了。水十多天不退。許多人困在房頂、樹頂和孤島一般的高崗子上,餓著。生病的人很多很多,上吐下瀉,不是痢疾就是傷寒。王淡人拄著一根撐船用的長竹篙,在齊胸的水里來來往往,為人治病。王淡人會水,在水能淹過頭頂?shù)牡胤剑蜋M執(zhí)竹篙,泅水過去。泰山廟北邊有一個被大水圍困的孤村子,一村人都病倒了。泰山廟那邊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湍急,無法行舟。王淡人就和四個在救生船上專司救人之職的水性極好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腰上系了四根鐵索,每一根連著一個水手的腰,這樣,即便船翻,四個水手總有一人能把他救起來。船開了,看著的人都含著眼淚。船在驚濤駭浪中顛簸出沒后,終于靠上了那個村子,而村民們發(fā)出雷鳴般的歡呼。水退后,那個村子里的人合送他一塊匾,上寫著“急公好義”。王淡人用一條命換一塊匾,算是干了一件“傻事”。另一件“傻事”,是給一個叫汪炳的人治搭背。汪炳是王淡人兒時的玩伴。成人后卻吃喝嫖賭抽大煙,把家業(yè)敗得精光,連立錐之地都沒有,只好在幾家親戚家寄食,這家住幾個月,那家住幾個月。潦倒至此,卻仍然抽大煙。他給人家熬大煙,報酬是煙灰和一點膏子。一天夜里,他忽然感到背痛、發(fā)燒。第二天跌跌撞撞地來找王淡人。王淡人一看就知道是搭背。于是把汪炳留住家中,管吃、管喝。汪炳要抽大煙,怎么辦?王淡人留著配藥的一塊云土,被汪炳抽掉了一半。王淡人祖上傳下來的麝香、冰片也為汪炳用掉三分之一。在王淡人家中住了一個多月,汪炳的病好了。但是,汪炳沒有能力付王淡人半個錢。有人問王淡人為何給汪炳治病,王淡人對這話很不解,回答說:“我不給他治,他會死的呀。”[46]

      汪曾祺《釣魚的醫(yī)生》中的王淡人,與蒲松齡筆下的王六郎,雖然一為人一為鬼,但他們實在是精神上的親兄弟。說蒲松齡對這類狐物、鬼物和人物的描繪、歌頌,某種意義上影響了汪曾祺對王淡人這類人物的塑造,應該也并非毫無道理。

      當然不只是汪曾祺的一篇《釣魚的醫(yī)生》與《聊齋志異》中的《王六郎》有對應關系。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里,描繪了眾多令人喜愛、佩服的狐、鬼、人的形象。他(她)們舍己為人、守正不阿;他(她)們大節(jié)不奪、忠貞不渝;他(她)們義薄云天、一諾千金;他(她)們潔身自好、冰壺秋月。而汪曾祺也有不少作品,塑造和歌頌了這一流人物。讀汪曾祺描寫這一類人物的作品,常常令人想到《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中《田七郎》的主人公田七郎,因為受武承休之恩,當武危難時,百計報答,最終以生命酬謝恩惠。《聊齋志異》中《崔猛》描繪的崔猛,武藝高強而疾惡如仇,世間有不平事只要為其所知,必欲伸張正義。而小說中的李申,也堪稱世間偉丈夫。崔猛與李申本不相識。巨紳子某甲,豪橫鄉(xiāng)里。見李申妻有美色,欲奪為己有。某甲命家人引誘李申賭博,以很高的利息借錢給李申做賭本,要李申在借據(jù)上寫明如無錢還債則以妻抵償。一晚上賭下來,李申負債數(shù)千。半年下來,李申連本帶息欠債三十余千。李申不能償還,某甲便派人奪其妻而去。李申到某甲門前哭訴,某甲怒,命人將李申綁在樹上,逼迫李申立下“無悔狀”。崔猛聞訊,氣涌如山,鞍馬欲往用武。因為此前崔猛已鬧出過人命,所以母親看管甚嚴。此番見其又欲以武力鏟除邪惡,怕又鬧出大事,立即喝止了他。崔猛至孝,只得回來。但回來后不言不語、不吃不喝,像丟了魂一般。妻子問他何故,也不回答。到了晚上,和衣而臥,輾轉達旦。第二天晚上又復如是。忽然開門出去,一會兒又回來,如此者三四次。妻子不敢問,只得屏息觀察。終于又開門出去,許久才回?;貋砗蟮诡^便睡。這天晚上,某甲被人殺死在床上,刳腹流腸。官府懷疑是李申所為,捕治之。在嚴刑拷打下,李申終于認罪,將被處以死刑。正好這時崔猛母親亡故。送葬后,崔猛對妻子說:“殺某甲者是我。因為有老母在,不敢承認?,F(xiàn)在母親不在了,我不能讓別人代為受過。我必須去官府領受死刑?!逼拮芋@駭之余,拉住崔猛不放,而崔猛終于絕裾而去,到官府自首。官府驚愕之余,將崔猛上了刑具,送入獄中,而將李申釋放。李申則堅決不出獄,一口咬定某甲是自己所殺。官府不能決斷,只得將二人都收監(jiān)。李申的親戚都譏笑其犯傻。李申說:“崔公子所為,是我想為而不能為者。他替我做了,我豈能坐視其死?”李申堅不改口,與崔猛爭執(zhí)不已。久而久之,衙門知道了內情,便將李申強行趕出獄,而以崔抵罪,很快將處決。正好恤刑官趙部郎巡視到此,而趙部郎正是崔猛的舊相識僧哥。僧哥問了案情后,以自首減崔刑,將崔猛發(fā)配云南充軍,而李申代為服役而去。李申在云南不到一年,僧哥又設法讓其回鄉(xiāng)了?;剜l(xiāng)后,李申跟隨崔猛不愿離去,為崔猛打理家業(yè),崔猛要付報酬,李申堅決不受,只是悉心向崔猛學習武藝。崔猛則待李申極好,為其娶妻,又贈送田產。崔猛力改前行,不再惹是生非。而鄉(xiāng)鄰有事,李申則出面排解。有一個王姓監(jiān)生,家豪富,四方無賴痞棍出入其門。地方上殷實之家,多被劫掠。稍敢反抗者,王某則派人殺害之。王某的兒子亦是淫暴之徒。王某有寡嬸,王某父子二人都常奸淫之。王某妻仇氏,屢次規(guī)勸王某,王某惱怒,將妻子勒死。仇氏兄弟向官府申訴,王某買通官府,反而罰仇氏兄弟誣告。仇氏兄弟無處伸冤,只得求告于崔猛。而崔猛已立意戒掉前行,于是拒絕了仇氏兄弟。仇氏兄弟嗒然而返。數(shù)日后,崔猛家有客來訪,恰好仆人不在,崔猛便請李申給客人上茶。李申默然走出,對人說:“我和崔猛是朋友,為其萬里服役,算是對得起他了。他從來沒給過我報酬,現(xiàn)在又把我當仆役使喚,實不甘心。”于是憤然離去。崔猛知道后,很驚訝李申的態(tài)度劇變,但也沒怎么當回事。而李申又忽然向官府申訴,說崔猛三年不付他工錢。崔甚感意外,與李申當庭對質,而李申與崔猛爭辯甚急。官府不接受李申的申訴,將其趕出來了。數(shù)日后,李申忽然夜入王某家,將王某父子嬸婦一齊殺死,并粘紙于壁,自書姓名,然后逃得無蹤無影。王家懷疑是崔猛主使,而官府不予采信。崔猛這時候才明白李申借故與自己鬧翻并刻意弄得對簿公堂,就是為了不連累自己。其實,李申大可不必殺人后還自書姓名于壁上,他之所以這樣做,還是為了避免崔猛被懷疑。崔猛畢竟曾經是慣做此類事者,又出了這種事,當然人們會首先想到他。崔猛、李申,他們的疾惡如仇、扶弱抑強和見義勇為以及他們二人間的深情厚誼,都是令人無限感佩的。

      《聊齋志異》中塑造的崔猛、李申這類人物、狐物或鬼物的形象,并非個別。而讀汪曾祺的《風寒三友》《故鄉(xiāng)人》《故里三陳》這類小說,總讓人想到《聊齋志異》中《王六郎》《田七郎》《崔猛》這類篇章。汪曾祺的《歲寒三友》,寫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三人的友誼。小說開頭,說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三個人是從小一塊長大的;王瘦吾原先開絨線店,陶虎臣開炮仗店,靳彝甫是個畫匠。這三個人,既不是縉紳先生,也不是引車賣漿者流。至于他們的日子,時好時壞。大抵生意好點時,桌上可有一葷一素兩個菜,還能燙二兩酒;生意不好時,就只能喝粥,甚至挨餓。但三人的名聲都很好。他們沒有做過任何傷天害理的事,對人從不尖酸刻薄。他們都如《釣魚的醫(yī)生》中的王淡人,是急公好義之人。對地方上的公益,都很熱心,從不袖手旁觀。某座橋要塌了,需修一修;某處發(fā)現(xiàn)一名“路倒”,必須安葬;鬧時疫的時候,要在碼頭路口設一口瓷缸,裝上藥茶,供行人飲用;一場大火過后,請道士打醮禳災……遇到這樣的時候,需要捐款,而他們都會捐出一個誰看了也會點頭的數(shù)目。三個人都過著貧寒的生活,都算是身無長物。要說有,只有畫匠靳彝甫有三塊田黃。小說寫道:“他有一盒愛若性命的東西,是三塊田黃。這三塊田黃都不大,可是跟三塊雞油一樣!一塊是方的,一塊略長,還有一塊不成形?!盵47]算這塊不成形的最值錢,因為上面有文征明的長子文三喬刻的邊款。有一次,鄰居家失火,靳彝甫只搶了這盒田黃往外跑,別的什么都沒拿?!俺圆伙柕臅r候,只要把這三塊圖章拿出來看看,他就覺得對這個世界沒有什么可抱怨的了?!盵48]縣城里另一個畫匠季匋民,因為擅長趕時髦和善于推銷自己,遠比靳彝甫富有。他看中了靳彝甫的三塊田黃,想以二百大洋買到手,靳彝甫直率地說:“不到山窮水盡,不能舍此性命?!庇谑羌緞衽c靳彝甫約定:“如果你有一天想出手,得先盡我?!盵49]靳彝甫在辦了一次不算成功的畫展后,出門遠游,一去三年,很少來信。這幾年,王瘦吾、陶虎臣都迭遭變故,生意慘敗以致倒閉。陶虎臣甚而至于把女兒嫁給一個駐軍的連長,實際上等于是賣兒賣女了。女兒嫁出后,陶虎臣到陰城上吊,被人救下才沒死成。王瘦吾也家徒四壁。靳彝甫回來了。聽說陶虎臣的事,靳彝甫連臉都沒洗,拔腳就往陶家跑。陶虎臣躺著,墊著一領破蘆席,蓋著一床破棉絮。靳彝甫掏出五塊錢來,說:“虎臣,我剛回來,帶的錢不多,你等我一天!”轉身奔到王瘦吾家,見王瘦吾正對著空屋發(fā)呆。靳彝甫也掏出五塊錢,也讓王瘦吾等他一天。第三天,是大年三十,靳彝甫約王瘦吾、陶虎臣到如意酒樓喝酒,掏出兩封洋錢,一封是一百。靳彝甫請王、陶二人“先用著”。王、陶馬上明白,靳彝甫把三塊田黃給季匋民送去了。大年三十,沒人上酒樓。只有這三位老友決定在這里“醉一次”。外面是漫天大雪。汪曾祺《歲寒三友》所敘述的故事,實在很容易讓人想到《聊齋志異》中的《崔猛》這類篇章。

      汪曾祺《故里三陳》,有一篇是《陳泥鰍》。小說的主人公,同樣讓我們想到《聊齋志異》中那些重然諾、重情義而輕財貨、輕生死的人、狐、鬼。陳泥鰍是救生船上的水手,水性極其好。單身一人,不結婚,理由是自己整天跟水鬧著玩,說不定哪天就被龍王爺請去,留下孤兒寡婦,自己在陰間也不踏實。陳泥鰍“也好義,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許多人落水,這時下水救人,是不能談報酬的。一次,一只裝滿豆子的船,因為船底有道縫漏水,豆子浸水膨脹,船在湖中突然炸了,船碎了,人落入水中,這時候救人,陳泥鰍決不言錢。民國二十年,運河決口,陳泥鰍在激流中出沒不停,救起許多人。陳泥鰍連這些人姓甚名誰都不知道,哪里還談酬謝。救人,陳泥鰍從不討價。但水中撈尸,陳泥鰍則開價不低。有時討價還價磨半天,陳泥鰍也不急。反正人已經死了,在水中多待會也無妨。陳泥鰍掙錢不少,但卻沒半個積蓄。有錢便喝酒、賭博。有時候則偷偷接濟一些孤寡老人,但囑咐千萬不要讓人知道。有一次,通湖橋洞里有一具女尸,這里水勢十分兇險,女尸從大閘閘口沖下來,卡在橋洞了。女尸得弄出來,但沒人敢攬這個活,只好找陳泥鰍。陳泥鰍開價十塊大洋。十塊大洋確實很高了。但公益會的人也只能咬牙認可。陳泥鰍把女尸弄出來后,拿起十塊大洋就走。人們以為他又進賭場酒店了。他沒有。他一徑往陳五奶奶家跑去。陳五奶奶早年開始守寡,有個兒子,去年死了,兒媳改嫁,留下一個孩子。陳五奶奶便奶孫二人生活。日子很艱難。孩子得了急驚風,渾身滾燙,手腳抽搐,鼻翼不停地扇動。陳五奶奶正驚慌失措呢!陳泥鰍把十塊錢交到陳五奶奶手里,抱起孩子、拉著陳五奶奶就走,去抓藥,去看醫(yī)生。陳泥鰍這樣的人物,也不難讓我們想到蒲松齡筆下的崔猛、李申、王六郎這類人物、狐物和鬼物。

      《聊齋志異》中《狐嫁女》,寫老狐家族嫁女,大宴賓客。老狐從千里之外的富貴之家偷來一套金爵,做筵席上的酒具。但筵席結束,卻把金爵原原本本地送回人家。偷來金爵,只是為酒席上風光一下,并非貪戀財物?!读凝S志異》中的《王成》,故事亦樸素而感人。王成這個人本是平原故家子弟。因為生性懶惰,所以窮愁潦倒,“惟剩破屋數(shù)間,與妻臥牛衣中,交謫不堪”。[50]一天,王成在一座廢園的草地上揀到一只金釵。正在研究金釵來歷,一老嫗來尋釵,“王雖貧,然性介,遽出授之。”[51]貧寒到這樣的地步還能依然保持“性介”,就讓人肅然起敬了。原來這老嫗是狐仙。百年前與王成祖父有過一番繾綣,王成也曾聞祖父有過狐妻。金釵本是王成家中物,是王成祖父送給狐妻的信物。狐仙見曾經愛戀的人后代如此淪落,便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交給王成做本錢,勸王成入燕都販葛。燕都葛價本翔貴,但等王成來時,卻價格大跌。王成不肯出手,而葛價天天下跌。客店主人勸王成盡快出手,改作他圖。王成于是接受客店主人建議,將葛賤賣了,虧本十余兩。第二天早晨打算回去,但發(fā)現(xiàn)賣葛的錢沒了。王成慌忙告訴客店主人,主人也無可奈何。有人勸王成到官府告發(fā)客店主人,要求客店主人賠償。王成卻認為這是自己命運不濟,與主人無干??偷曛魅藶橥醭傻滦运袆?,送王成金五兩,勸王成盡快回家。在客店錢被盜,本來可以讓客店負責,王成不追究客店主人,可見其厚道。而客店主人因而送其金五兩,也是一個有情義的人。王成想回去卻又無顏回去,正進退維谷時,見都中有斗鵪鶉之戲,一賭數(shù)千,一只鵪鶉甚至值百錢。王成意有所動??纯醋约菏种械腻X,也只能販賣鵪鶉了,便將囊中資都買了鵪鶉??偷曛魅艘埠芨吲d,希望王成盡快將鵪鶉賣掉。但這天晚上卻下起了大雨,一直下到天明。天亮后,街上水流如河。王成住在客店里盼望天晴,但一連數(shù)日,淅瀝不休??纯椿\中鵪鶉,在漸漸死去。王成大懼,不知如何是好。幾天后,死得更多,以至于僅剩數(shù)只,于是并在一只籠中。過一夜,則只剩一只了。王成哭泣著告訴客店主人,主人亦憐惜不已。王成想到錢都沒了,連回家的川資都輸光了,只欲覓死??偷曛魅藙裎恐?。二人一起去看那只僅剩的鵪鶉。主人細察后,對王成說:這似乎是一只非凡之物;其他鵪鶉,未必不是被它斗殺了;你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好好馴馴它,如果真是良物,以其去賭也可謀生。王成聽從主人意見。鵪鶉馴化后,客店主人令王成帶上它上街賭生活費。這只鵪鶉果然厲害,每賭必贏。主人很高興,送錢給王成作賭資,“使復與子弟決賭,三戰(zhàn)三勝”。[52]半年下來,王成賺了二十金,甚為欣慰,視鵪鶉如命。都中興起斗鶉之戲,與大親王有關。大親王喜好斗鶉。每到上元節(jié),都邀請民間玩鶉者到王府來斗鶉。客店主人對王成說:“現(xiàn)今立刻便有大富機會,只是不知你有大富之命否?!北銕е醭傻酵醺V魅藢ν醭烧f:“如果斗敗了,你喪氣而出就是了;如果贏了,親王一定要買你的鵪鶉,那時候你看我的臉色行事,一定要到我點頭了,你才答應親王的出價?!蓖醭牲c頭應允。到了王府,斗鶉者已摩肩接踵于府中。不一會兒,親王出來了。左右仆從命愿斗者上來。便有一人把鶉而上。親王命放府中鶉,兩鶉稍一接戰(zhàn),外面的鵪鶉便敗下陣來。親王開懷大笑。接著,連續(xù)數(shù)人把鶉與親王之鶉斗,都非王府之鶉的對手。這時候,客店主人示意王成可以上去了。于是二人一同上前。親王一見王成手中物,即知非凡品,命取府中強健者與王成之鶉斗,但幾番更換府中鶉,都被王成鶉斗敗。最后,親王命取出玉鶉,王成見這玉鶉神態(tài)實在不凡,不禁氣餒,跪而求罷。親王笑命王成縱鶉與玉鶉斗,如果王成鶉敗而死,當重重補償他。王成無奈,只得放出手中鶉。經過長時間的激烈搏斗,王成鶉終于擊敗王府玉鶉。觀者千余人,無不贊嘆。親王手把王成鶉,愛賞不已,問王成是否愿賣。王成起先堅說不賣。親王說,如果王成愿意賣,可成中等資產之家。王成拿捏一陣后,開價千金。親王還價二百;王成又討價九百;親王還價六百。王成瞄一眼客店主人,主人仍然不動聲色。但六百金實在是巨款,王成把持不住了,惟恐這樁生意泡湯,趕緊答應,于是成交。親王亦甚喜。即命秤金付王成。王成持金,拜謝而出??偷曛魅寺裨雇醭商敛蛔饬耍f再堅持一陣,至少可得八百金。到這里,這個故事還沒有什么可感人的。然而,緊接著有這樣的敘述:

      成歸,擲金案上,請主人自取之,主人不受。又固讓之,乃盤計飯值而受之。王治裝歸,至家,歷述所為,出金相慶。嫗命置良田三百畝,起屋作器,居然世家。早起,使成督耕,婦督織;稍惰,輒訶之。夫婦相安,不敢有怨詞。過三年,家益富。嫗欲辭去。夫婦共挽之,至泣下。嫗亦遂止。旭旦候之,已杳然矣。[53]

      小說就這樣結束了?!锻醭伞分械亩艘缓?,都是有情有義的。雖然二人一狐,都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豪舉,但他們?yōu)樗俗龅狞c點滴滴,都閃耀著精神的光輝。王成雖然窮得饑寒交迫,但雖一毫而不茍取,真正做到拾金不昧。而販葛入都,住進客店后,則對主人絕對信任。在店中錢被盜盡,真要訴諸官府,客店主人也會有點麻煩,但王成卻并不怪罪主人,自己承受不名一文的后果。客店主人見其囊空如洗,主動贈金五兩,勸其回家。一個是遠方住店者,一個是開店者,本來素不相識,客店主人能如此行事,也就很不容易。王成除了與親王討價還價時,最后沒把持住,其他事都對客店主人言聽計從,這表明王成對他人容易信任。而只有自己心地單純善良的人,才會輕易信任他人。最后,王成得到六百金,回到客店后,將其全部放在桌上,請客店主人隨便拿。一個長期受窮的人能夠如此慷慨,也就在平凡中顯出高貴。客店主人,不過一小生意人,但有著金子般的精神質地。他對王成的智力和物質幫助,都是完全無私的。王成能致富,當然全賴客店主人出謀劃策。但當王成把六百金置案上,請主人任意取之時,主人卻不肯收受一文。在王成的固請下,“乃盤計飯值而受之”。這一句話平平常常,但卻感人至深。既然王成一定要主人接受金錢,主人就只收王成在店中的飯錢。但也不是隨便估算,而是“盤計”之。所謂盤計,就是細細算算王成在店中吃了多少天飯,然后收多少天飯錢。之所以要“盤計”,是因為不愿妄取。如果是“估計”,王成一定要多算些,而連這點“不義之財”,主人也不愿收受。還有那個狐仙老嫗,因為感佩王成的拾金不昧,也因為曾與王成祖上有一段恩愛,決意要幫助王成脫貧。為了幫助王成脫貧,老嫗以仙物之身在貧寒的王成家一住數(shù)年,當扶貧大獲成功后,則杳然而去。狐仙的所作所為,也生動地詮釋著何謂情,何謂義。

      《王成》這樣的小說,應該也對汪曾祺創(chuàng)作《歲寒三友》《陳泥鰍》這類作品有啟示意義?!读凝S志異》中歌頌這種有情有義、重友輕財、廉潔自律的人格風范的小說,是頗不少的。《聊齋志異》中的《真生》,寫長安士人賈子龍,從有道之狐真生得到巨金。但真生妄以福祿加人,知必遭天譴,便希望賈子龍得金后行施舍之事,若施材百具、絮衣百領,庶幾可贖真生之罪。二人分別后,賈子龍果然一邊施舍一邊經商,不到三年,真生希望其施舍之數(shù)已滿。而真生忽至,握著賈子龍的手說:“君信義人也!別后被福神奏帝,削去仙籍;蒙君博施,今幸以功德消罪?!盵54]賈子龍自言生平不敢欺友朋,而他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了他確實是一個信義之人。

      汪曾祺以《故鄉(xiāng)人》為題的一組小說里,有一篇《金大力》,是一個瓦匠頭兒。當瓦匠頭兒,必須年高望重,手藝出眾,有幾手絕活,才能服人。還須會說話,能應付場面。當然,還得人緣好。而前面的條件,金大力一條也不沾邊。金大力作為一個瓦匠,根本不合格,手藝比剛入行的學徒強不了多少,什么活也不在行,一般老師傅都精通的活計,他一樣都干不好,當了一輩子瓦匠,連墻都砌不直,會砌出一個鼓肚子。他當著瓦匠頭,但每天只干一些小工活。他只合乎瓦匠頭的一個條件:人緣好。每天,金大力總是頭一個到工地,比別人要早半小時。來了,就把被孩子們弄得散亂的材料歸置歸置,把礙手礙腳的東西清理清理,把板子上的灰泥鏟鏟干凈,把“腳手”往上提提,把捆“腳手”的麻繩緊緊,把地掃一掃……總之是把一天的準備工作做好?!八莻€瓦匠,上工時照例也在腰里掖一把瓦刀,手里提著一個抿子??墒撬耐叩睹蜃訋缀蹼S時都是干的。他一天使的家伙就是鐵鍬抓鉤,他老是在和灰、和泥。他只能干這種小工活,也就甘心干小工活。他從來不想去露一手,去逞能賣嘴,指手畫腳?!盵55]金大力家開著一爿茶水爐子。每天到了前半晌和后半晌,伙計們照例要下來喝茶抽煙,金大力便在兩把極大的茶壺里各放上一大把茶葉梗子,提起來到自家爐子上灌上水,回來倒在大碗里,招呼大伙下來喝茶。傍晚收工,他總是最后離開,他要到處看看,看看今天的進度,看看質量如何,看看有沒有留下火險。小說寫道:

      金大力是一個瓦匠頭兒,可是拿的工錢很低,比一個小工多不了多少。同行師傅們過意不去,幾次提出要給金頭兒漲工錢。金大力說:“不。干什么活,拿什么錢。再說,我家里還開著一爿茶水爐子,我不比你們指身為業(yè)。這我就知足?!盵56]

      金大力當瓦匠頭兒,完全是以德服人。蒲松齡筆下的田七郎、王六郎、王成、客店主人、老狐仙、賈子龍等人物、狐物和鬼物,與汪曾祺筆下的王淡人、靳彝甫、陳泥鰍、金大力等人物,在精神氣質上是相通的。說汪曾祺塑造這些人物,一定程度上受了《聊齋志異》的啟發(fā)和影響,應該并非無稽之談。

      《聊齋志異》塑造了眾多女性形象。有的是女性人物,更多的是女性狐物和鬼物,但狐物和鬼物也以人物的面目、姿態(tài)出現(xiàn)。蒲松齡寫狐寫鬼,都意在寫人,這是毫無疑義的。這些大多是年輕女性,她們美麗、聰慧、善良,并且往往極其多情、重情。而《聊齋志異》對女性形象的塑造,也應該對孫犁、汪曾祺、高曉聲等當代作家產生了影響。如果說《紅樓夢》極大地影響了現(xiàn)當代作家對女性的感知、想象和對女性形象的描繪,那《聊齋志異》也影響了一部分作家對女性形象的刻畫,至少,對于孫犁、汪曾祺、高曉聲這些熟讀《聊齋志異》的作家來說,影響他們感知女性和塑造女性形象的不僅只有《紅樓夢》,還應該算上《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中《嬰寧》所塑造的嬰寧,本是狐女。蒲松齡細寫了嬰寧的“善笑”,見人便笑,遇事也笑,一天到晚總在笑,“禁之亦不可止;然笑處嫣然,狂而不損其媚,人皆樂之”?!懊恐的概?,女至,一笑即解?!盵57]嬰寧的笑中,有天真無邪,有活潑頑皮,有任達不拘,有不忮不求?!读凝S志異》中《胡四娘》的主人公胡四娘,生于富貴之家,父親在她之前,已生有三子四女,四娘是最小的孩子。她前面的兄姐,都在襁褓中時便與同樣是富貴之家者議定了婚事,只有四娘招贅了赤貧的書生程孝思為婿。程孝思入贅后,幾個姐姐每次回來都對四娘夫婦百般奚落、羞辱,而四娘面對無論怎樣的奚落、羞辱,都不動聲色,既無惱怒之狀,亦無慚怍之態(tài),而程孝思則日夜苦讀。獨有父親的愛妾李氏,對四娘十分禮重,時常顧恤。四個姐姐中,三姐是李氏所生,李氏每每教育三姐不要像其他人一樣對待四娘,要善待四娘,所以三姐也對四娘很友善。后來,四娘父親死去。四娘知道,自己的夫君以前之所以能住在家中,完全因為有老父作主,此后萬萬住不下去了。四娘打發(fā)丈夫程孝思離家遠走,以謀前程。程孝思臨別時,李氏和三娘都送了不少錢。四娘在家,仍然受到欺侮。第三個哥哥完婚時,所有的戚眷都受到邀請,獨有四娘被排斥。而當婚宴正進行時,有人疾馳而來,給四娘呈上程孝思信函。原來,程孝思在外得到東海李蘭臺的器重,又科場告捷,授庶吉士。胡家兄弟聞訊,相顧失色。筵中眾人,請求一見四娘。胡家姊妹皆惴惴不安,惟恐四娘因銜恨而不給面子,四娘卻翩然而來。座中一切人,眼睛都盯著四娘,口中都說著四娘,張著耳朵都想聽到四娘說點什么,而四娘依然不卑不亢,端莊凝重,不改常態(tài)。座中諸客,爭相敬四娘酒。宴罷,四娘盛妝,獨拜李夫人和三姊,然后登車往新購府第。而這新購府第,正是長兄胡大郎售出者。原來,李蘭臺要為程孝思購置房舍,恰好胡四娘的大哥胡大郎因為父死而缺錢,要出賣一所豪華別墅,李蘭臺便買下送給程孝思。眾人此時方知購此豪宅者,原來是程孝思。四娘遷入新居,什物多缺,哥哥姐姐爭著送來器具和婢仆,四娘均謝絕,只接受李夫人送來的一個婢女。程孝思發(fā)達后,有鄉(xiāng)黨求助,無不極力援手。曾經對自己極盡欺侮之能事的娘家哥哥姐姐,四娘對他們雖然態(tài)度冷峻,但當他們真有困難時,也還是竭力相助。《胡四娘》塑造了一個寵辱不驚、持重穩(wěn)健、愛憎分明卻又以德報怨、胸懷寬廣的女性形象。《聊齋志異》中《細柳》的主人公細柳,丈夫早死,留下兩個兒子,長子長福是亡夫與前妻所生,而細柳對二人同樣嚴加管教,絕不因為畏懼人言而對長福稍有寬縱。長福本來已經走向放蕩、墮落之路,是細柳以非常手段,將長福拉上正路。細柳對長福的嚴厲,招來鄉(xiāng)鄰的閑言碎語,眾人都認為細柳因為是后娘,才對長福如此無情,這些議論也傳到細柳耳中,而細柳毫不以為意。后來,長福終于考中進士。細柳無疑也是不同流俗的非凡女性。作為繼母,她對長福的嚴厲,一定會被外人理解為殘忍和蓄意的迫害,然而,她毫不以背負此種惡名為意,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聊齋志異》還塑造了一些頗具學識、機智慧敏和果斷潑辣的女性形象?!逗?lián)》和《狐諧》兩篇小說中的狐女,思維敏捷、出口成章,她們把幾個飽讀詩書的書生嘲弄得無地自容。雖是狐女,她們卻比那些書生有文化得多,有詩意得多。更重要的是,雖是狐身,她們卻比那些腐儒有人性得多,有人情味得多?!读凝S志異》中《嘉平公子》所寫的女鬼溫姬,主動獻身入郡赴童子試的嘉平公子。然而,當發(fā)現(xiàn)嘉平公子雖風儀秀美卻白字連篇,竟訛“椒”為“菽”、訛“姜”為“江”、訛“可恨”為“可浪”,遂為自己選錯郎而羞愧不已。溫姬在嘉平公子白字連篇的諭仆貼后寫道:“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婿如此,不如為娼!”并對公子說:“妾初以公子世家文人,故蒙羞自薦。不圖虛有其表!以貌取人,毋乃為天下笑乎!”[58]說完便永久地消失了。當溫姬誤以為公子必定有才學時,獻身得大膽果決;而當溫姬看透公子不過一繡花枕頭時,決絕得毫不含糊。寧愿為娼,也不屑于與此種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者為伍。

      《聊齋志異》對女性形象的塑造,從情理上說,肯定影響了孫犁、汪曾祺、高曉聲等喜愛與熟讀《聊齋志異》者對女性的感知和描繪。孫犁塑造了一系列年輕、美麗、勇敢、機智、多情、善良的女性形象。例如《山地回憶》中的妞兒,《吳召兒》中的吳召兒,甚至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的春兒等,就是這樣的女性形象。這些女性形象,總讓人聯(lián)想到蒲松齡筆下的那些可愛的女狐、女鬼和女性人物。孫犁晚年出版的《曲終集》,是小說、散文等不同體裁的合集。其中以《秋涼偶記》為題,寫有三篇作品。第二篇《再觀藤蘿》,描繪了一個女孩子的形象?!对儆^藤蘿》說,樓下的小花園,修建了一座藤蘿架:

      正當藤蘿花開的時候,有幾位年輕的母親,帶孩子來這里坐。有一個女青年,聽口音,看穿衣打扮,好像是誰家的保姆,也帶著一個小孩,來架下玩耍。這位小保姆,個兒比較高,長得又健康俊俏,她站在架下,藤蘿花正開在她的頭上,在早晨的陽光照耀下,就好像誰給她插上去的。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婦女服飾大變,心態(tài)也大變。只要穿上一件新潮衣裙,理上一個新潮發(fā)型,就是東施嫫母,也自我感覺良好,忽然變成了天仙。她們聽著腳下高跟的響聲,聞著臉上粉脂的香味,飄飄然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價值。

      這位農村來的女青年,站在這些人中間,顯得超凡出眾。她的美,是一種自然的美,包括大自然的水土,也包括大自然的陶冶。她的美,是天生的,不是人為的,更沒有描眉畫眼的做假。她好像自覺到了這一點,所以她站在這些大城市時髦婦女中間,絲毫沒有“不如人家”的感覺。她談笑從容,對答如流,使得這些青年主婦們,也不能輕視她的聰明美麗。她成了談話的中心,鶴立雞群。[59]

      如果硬把這里的女性描繪與《聊齋志異》中的某些篇章比較,證明二者有著一致性,也并非不可能。但那樣就太泥實了。我只想說,讀孫犁如此描繪和評說這個農村女孩,實在不難讓我們想到蒲松齡筆下那些舉止自然、行為大方、毫不忸怩作態(tài)的女性形象。

      汪曾祺《受戒》中的小英子對待明海的態(tài)度,是不是很像《聊齋志異》中那些女性對待自己心儀的書生的態(tài)度?《聊齋志異》中那些女狐、女鬼,總是主動對人間的書生一類人物表白情意,膽大心細、敢于擔當,書生則往往一開始有些呆傻,有些木訥,后來才靈動起來。這種“女追男”的敘事模式,即便不能說由《聊齋志異》開創(chuàng),也一定可以說在《聊齋志異》中出現(xiàn)得最多,比世界上任何一部作品都多。而說汪曾祺的《受戒》,延續(xù)了這種敘事模式,大概也不算太離譜。汪曾祺的《大淖記事》中,巧云毅然要求把重傷的十一子抬到自己家中,此種不畏人言的勇氣,是否能讓我們想到蒲松齡筆下的某些女性?而十一子住進家中后,家里就有了三張嘴,兩個男人不能掙錢,于是巧云找出父親用過的籮筐,當起了“挑婦”,掙“活錢”去了。此種行為舉止,是否也能讓我們想到蒲松齡筆下的女性形象,比如《細柳》中的細柳?至于高曉聲,中短篇小說中最有藝術光彩的不是女性形象,但長篇小說《青天在上》卻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周珠平這個女性人物。前面說過,在《青天在上》中,高曉聲會忽然寫出幾句“聊齋體”的語言,那么,他在塑造周珠平這樣的女性形象時,也會或自覺或不自覺地仿效蒲松齡描繪女性的筆法吧,畢竟,高曉聲是曾把《聊齋志異》中許多篇章背得滾瓜爛熟的人呢!周珠平與《聊齋志異》中那些聰明美麗、善良細膩、勇敢追求愛情的女性,在精神上是一脈相承的。

      《聊齋志異》對當代作家的影響,當然不像我這里說的那樣簡單。這里,只是以孫犁、汪曾祺、高曉聲為例,粗略地和實證性很不夠地論述了《聊齋志異》對當代文學的影響。

      2019年12月11日星期三

      注釋:

      猜你喜歡
      高曉聲王成孫犁
      Dynamics of magnetic microbubble transport in blood vessels
      論孫犁作品中的逆向思維
      《八論高曉聲》
      文藝研究(2020年4期)2020-12-28 11:12:39
      主持人的話
      奇妙的大自然
      孫犁裝外行
      特別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56
      《高曉聲小說選》
      游移于隱藏與揭示之間——論孫犁的“蕓齋小說”
      長江學術(2015年1期)2015-02-27 07:11:09
      Domestic Violence
      高曉聲和《七九小說集》
      讀書(1981年3期)1981-07-15 05:54:38
      武邑县| 英山县| 辉县市| 罗山县| 吉林市| 会同县| 郴州市| 大荔县| 永安市| 武川县| 五台县| 新巴尔虎右旗| 句容市| 扬州市| 开封市| 轮台县| 遵义市| 遵义县| 维西| 宝坻区| 同仁县| 莒南县| 东乡族自治县| 雷波县| 饶河县| 永昌县| 泗洪县| 乐安县| 永寿县| 株洲县| 类乌齐县| 东乌珠穆沁旗| 台湾省| 无棣县| 澄迈县| 防城港市| 湟源县| 肇源县| 丘北县| 漳浦县|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