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信念者所開發(fā)出的力量,大于九十九個只有興趣者
近讀《何北山先生遺集》,其中有句:“自古圣賢惟一敬畏之心,曾子臨終露以語人,則是謹謹畏畏度一生,做得如此!”何北山先生乃宋末大儒何基也。
“自古圣賢惟一敬畏之心”,可謂圣賢為學做人之要訣。曾子終其一生,“謹謹畏畏度一生”,最后成為“孔門四圣”之一。讀到這一段,不禁想起元代柳鵬回憶宗兄柳貫平時之諄諄教誨,“天下英雄都從戰(zhàn)戰(zhàn)兢兢、臨深履薄中來”,有異曲同工之妙。朱熹說:“真正大英雄,都從戰(zhàn)戰(zhàn)兢兢、臨深履薄處,做將出來?!笨梢娏炓采钍苤煳墓绊?,于此可見一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可謂善于自我反省,善于總結得失,時時心存敬畏之心,做事自然中規(guī)中矩,不亂方寸也。先祖柳貫,勤學苦讀,著作等身,“文場之帥,士林之雄”,躋身“儒林四杰”,終成一代儒宗,與其畢生奉持為人治學“戰(zhàn)戰(zhàn)兢兢、臨深履薄”有關。
曾子之遺教,柳貫之教誨,于今仍有現實意義。多少貪官貪戀權色落馬?多少企業(yè)家妄自尊大倒下?多少人傷風敗俗家破人亡?多少人玩物喪志自食苦果?如果他們時刻心存敬畏之心,時刻“戰(zhàn)戰(zhàn)兢兢、臨深履薄”,謹言慎行,心懷天下,不自私,不妄為,嚴于律己,樂于奉獻,何嘗會落到萬劫不復的下場?
(編輯/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