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作為樂器之王,在獨奏、重奏和伴奏等方面都具有廣泛的運用優(yōu)勢。在伴奏領域,多數(shù)時候都會使用鋼琴作為伴奏樂器。因此,在應用型高校中,無論是鋼琴專業(yè)還是非鋼琴專業(yè)的學生,都會開設鋼琴即興伴奏或藝術指導等相關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和正確認識鋼琴作為伴奏樂器在合作領域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打好基礎,不斷提高鋼琴伴奏能力,本文將從幾個方面來探究如何培養(yǎng)學生鋼琴伴奏能力。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學生;鋼琴伴奏能力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3-0191-02
【本文著錄格式】周蔚雯.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鋼琴伴奏能力[J].北方音樂,2020,02(03):191-192.
應用型高校的學生有鋼琴專業(yè)和非鋼琴專業(yè)之分。二者都會不同程度上學習鋼琴演奏和伴奏(即興伴奏或是正譜伴奏)。鋼琴專業(yè)學生在演奏基礎和技能上一般會高于鋼琴副科學生,但是鋼琴副科學生對所伴奏的本專業(yè)領域曲目和演奏(演唱)方式上及處理上則會更熟悉。因此相互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對于兩類學生的要求不盡相同,對于鋼琴專業(yè)學生而言要求更高,正譜和即興伴奏都需掌握;而對于非鋼琴專業(yè)學生而言,掌握基本的即興伴奏技巧同時會跟鋼琴伴奏進行良好配合就可以了??偟膩碚f,想要提高鋼琴伴奏能力,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
一、重視和加強基礎訓練
提高鋼琴伴奏的質量,第一步要重視的就是基礎訓練。其中主要包括手指能力訓練、速度、節(jié)奏的控制能力和聽覺能力訓練。
手指能力訓練指的是多種觸鍵方法的訓練和對鍵盤的掌控能力。伴奏中手指觸鍵的部位、觸鍵面的大小、手指下鍵速度的快慢、力度大小及深淺都會影響到聲音的明暗、強弱、厚薄及音色,直接帶來音響和情感的迸發(fā)。首先要將鋼琴中主要的幾種彈奏法掌握運用自如,情感和力量凝聚在指尖。不同風格的曲目需用不同的觸鍵法來進行彈奏。進行曲風格、舞曲風格需要手指清晰和快速地下鍵,才能明確其風格性特點,一般是表現(xiàn)堅定、果斷的步伐和拍點清晰的舞步。抒情性曲目需要更多地體會手臂和手腕的放松,注意體會重量的傳遞和轉移,重視臂、腕、手指三者力度轉移的配合,隨著音符的流動,手指要盡量貼鍵彈奏,使音與音的銜接更緊密,要盡量減少手指對琴鍵的撞擊力,像“軟著陸”一樣來化解力量,達到音色柔美、連貫的效果。
良好的速度、節(jié)奏控制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有時候如果鋼琴伴奏在合作時速度處理不當,比如速度偏慢或是彈得過于拖沓,會使合作的人演唱或是演奏時氣息和動作的不適,直接影響作品呈現(xiàn)的表達效果。鋼琴伴奏很多時候是在獨奏者之前出來,合適的速度對于表現(xiàn)作品風格與情緒起到了“先入為主”的效果,伴奏一旦開始,合作者雙方都只能遵循這個速度往后進行了。因此,鋼琴伴奏要加強對速度的把握能力,通過更多的磨合、聆聽并增強對生活中各種速度和節(jié)奏的敏感度。有時候作品對速度有不同的要求,這就需要伴奏者根據(jù)不同的體裁、內容來確定嚴謹而富有彈性的節(jié)奏,更加完美地表現(xiàn)音樂作品的內涵。節(jié)奏性強的作品要充分表現(xiàn)出鮮明的節(jié)奏特點,如歌劇《哈巴涅拉舞曲》中的低音伴奏。抒情性的歌曲,多為流暢平穩(wěn)的速度,伴奏時速度就要保持一致。如門德爾松《乘著歌聲的翅膀》。藝術歌曲,根據(jù)歌曲思想內容和表達的情緒而定。如舒伯特的《春之夢》開始時活躍些,中段為慢板,最后又活躍些。
基礎能力訓練中還有一項是聽覺訓練。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常說“聽”音樂會,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老師也常說要多聽好的音樂,培養(yǎng)和提高自己的審美認知力和聽覺的對音樂的敏感度。在鋼琴版伴奏中,音量的大小、力度層次的處理和調配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伴奏者與合作者之間的音量比例是否恰當,音色是否匹配,直接關系到音樂形象的塑造及表現(xiàn)。在舞臺表演中雙方都要時刻關注聲音的準備及發(fā)出。基礎要求是伴奏要與合作者配合一致,在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中保持默契與聲音層次與作用的平衡,在音樂發(fā)展過程中及時調整和完善聲音,其調節(jié)與發(fā)出的首要條件就是要耳朵和心里先“聽到”所要表達的音樂效果,你要什么就會呈現(xiàn)出什么。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心聽覺”,在對樂譜進行分析與作品的了解之后,耳朵里要對作品將要呈現(xiàn)的聲音有所想象,這將直接影響最后音樂的表達。應該根據(jù)歌曲內容、情緒來運用不同的音量,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根據(jù)音樂作品形象來進行聽覺想象。如黎英海改編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中,鋼琴伴奏就如輕柔流淌出的涓涓細流;歌劇《圖蘭朵》中詠嘆調《今夜無人入睡》中,鋼琴伴奏尾聲強有力地震撼人心;根據(jù)所伴奏的樂器音量和音域高低運用多層次音量。如聲樂中花腔女高音的伴奏音量要小一些,注重音色的細膩處理,戲劇女高音則可稍大一些,依劇情而定;男中音和男低音的伴奏音量則相對而言可用適中和強的音量,伴奏時注意音色的配合與協(xié)調;研究作品的風格時代背景和創(chuàng)作特點,不同作曲家對力度的要求有時是完全不同的。如為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作品伴奏時,要注意音量不宜過大,這和時代特點息息相關;貝多芬的作品一般來說就會比莫扎特和海頓的作品充滿更多力度的對比和音量層次變化。因此,可從作品時期和作曲家的個人風格來進行思考。
二、鋼琴伴奏要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
一般來說,都是先把鋼琴當做獨奏樂器來學習演奏,再接觸伴奏,因此無論是在練習中還是在演出中都習慣了“唯我獨尊”,自己掌控全局的狀態(tài),但是作為伴奏更多的需要關注與合作者的密切配合。對于鋼琴伴奏的要求不亞于作為鋼琴獨奏的要求,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高。鋼琴伴奏作為藝術指導(coach)的任務不僅是要熟悉對所伴奏的樂器演奏法和發(fā)聲特點,還要在大量的合作實踐中積累伴奏曲目,對音樂作品的結構、特點等音樂要素進行分析和研究,像一個指揮一樣能夠指導音樂作品的處理。在需要烘托、陪襯時注意聲音不能蓋過被伴奏的人;在該處來塑造音樂形象和推動音樂發(fā)展的時候恰如其分“當仁不讓”地表現(xiàn)音樂。運用一些特殊的處理方法,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提高藝術修養(yǎng)的另一方面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審美修養(yǎng),多進行合作的藝術實踐,這也是應用型學習的目標和要求,在實踐中積累經(jīng)驗,從而思考與總結,不斷提高鋼琴伴奏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鋼琴即興伴奏而言,又有著與彈正譜伴奏不盡相同的要求。在基礎訓練方面,除了要具備熟練而優(yōu)質的音階、分解和弦及琶音、雙音、和弦等彈奏技術之外。在單獨的練習過程中可以適當正譜與簡譜進行對比練習。同時更重要的一點——一定要在內心歌唱,結合頭腦中對伴奏的構思與創(chuàng)作,養(yǎng)成雙手在鍵盤上連綿不斷彈奏的良好習慣,盡量避免在彈奏中出現(xiàn)停頓現(xiàn)象,以保持伴奏聲部的連貫性和完整性。寧可在剛開始練習時把速度放慢并采用一些相對簡單的伴奏手法。很多時候會發(fā)現(xiàn),學習鋼琴時間越長,固定調的概念越是根深蒂固,這會給移調帶來不便。而聲樂老師在即興伴奏中往往能體現(xiàn)出較好的能力,原因就在于他們對所伴奏的歌曲熟悉程度,這也是與聽覺密切相關的。
在學習和提高鋼琴伴奏能力的過程中,永遠不要對自己的不足或者失誤感到沮喪,每個人都是經(jīng)過一步步的努力才獲得進步與成長。而在這個過程中,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自信,鼓勵與幫助——源于自己,也來自于周圍的朋友們。
參考文獻
[1]馮德鋼.歌曲鋼琴即興伴奏[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田春雨,王磊,潘芳.聲樂演唱理論與舞臺表演實踐(第1版)[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
[3]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15.
作者簡介:周蔚雯(1992—),女,漢族,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表演與教學(鋼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