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我們有兩張臉,一張是自然的臉,肉體的臉,拜父母所賜,屬于人的自然屬性;一張是社會的臉,代表著我的身份、地位、成就、事業(yè),是我后天自己掙出來的,是人的社會屬性。其實人人都有兩張臉,也就是俗話所言,上帝給了人一張臉,他自己又造了一張臉。
我們平時說的丟臉,不要臉,被事實打臉等,都是指的社會的臉。譬如,吳王夫差兵敗被擒,臨死時要一塊布蓋在臉上,自言無顏在地下見忠臣伍子胥;烏江畔,項羽不愿單獨身還,因無臉面見江東父老。
推而廣之,貝多芬的臉就是他的《英雄》交響曲,梵高的臉就是他的油畫《向日葵》,巴爾扎克的臉就是他的小說《人間喜劇》。同樣道理,漢子激光照排是王選的臉,雜交水稻是袁隆平的臉,阿里巴巴是馬云的臉,騰訊是馬化騰的臉。他們把這張臉看得重如生命,容不得絲毫差錯?!皳P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雖有名言“難得糊涂”,但對自己的“臉”卻十分嚴謹。不僅親自銷毀了很多不滿意的作品,還在編定自己的《詩鈔》時說:“板橋詩刻止于此矣,死后如有托名翻版,將平日無聊應酬之作,改竄爛入,吾必為厲鬼以擊其腦!”畫家吳冠中也經(jīng)常毀掉不滿意的畫作,就是不想讓他自認為不太成功的“臉”流落世間。
還有的人,把兩張臉變成多張臉。川劇有一門變臉藝術,是好看不好學的絕招;社會上善于變臉的人也不少,且都是無師自通。俄國作家契珂夫的小說《變色龍》中那個巡官奧楚蔑洛夫,圍繞著是不是將軍家的狗這個問題,幾分鐘時間就變了好幾回臉。這說明,變臉是世界共有“財產(chǎn)”。
哲學上說,存在決定意識,物質(zhì)決定精神。變臉,也是由一個人的經(jīng)濟地位和政治權勢所決定的,正是民間俗話:“人一闊,臉就變?!边@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己闊了,對別人的臉就變了,像陳勝當了王之后,對他的窮朋友變臉;再一種是自己的臉隨著別人的闊與貧、生與降而變化,像蘇秦嫂子對蘇秦發(fā)跡前后的前倨后恭。
變臉,可以說是一種普遍的客觀存在,既然如此,達觀者當取這種態(tài)度:一方面,自己的臉不要變得太快,反差太大,對領導固然要笑容可掬,對部屬也不必冷若冰霜,對大款既無須敬畏,對窮漢也不必白眼。另一方面,對人家的變臉,你也不要太在意。倘若碰上有人剛對一個有權勢者滿臉“桃花盛開”,而轉(zhuǎn)臉就對你頤指氣使,你也無須生氣,這不過是“見了窮人都狂吠,見了富人都搖尾巴”的一種屬性罷了。說實話,人有兩張臉就夠了,沒有必要變那么多張臉,還變得那么快。
大千世界,人各有志。平庸的人會千方百計地收拾自己那張自然的臉,抹脂擦粉,濃妝艷抹,打玻尿酸。有追求有作為的人,則想方?jīng)]法美化自己那張社會的臉,把業(yè)績做大,把文章寫好,把人格提升,把事做足。
俄羅斯作家契訶夫有言:“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的容貌、衣裳、心靈、思想?!币簿褪钦f我們的自然臉和社會臉都應很漂亮,臉如潘安、衛(wèi)玠,文如李杜、蘇辛,這肯定是上上之選,人皆向往。但理想豐滿,現(xiàn)實骨感。若爹娘沒給我們那樣一張好臉,那就自己努力,精心打造那張后天的社會之臉,以輝煌成就露臉,以不凡事業(yè)面世。請記住那句話:30歲前的相貌由父母負責,30歲后的相貌由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