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黎宏
正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窗戶亦是房子的眼睛。一棟房子,只有裝上了窗戶,才會變得通透靈動,才有了適宜人居的樣子。
窗戶是令人遐思的。月淡星疏之夜,人們踏著燈影斑駁的路面,在一幢幢房子跟前走過,瀏覽著一扇扇或明或暗、裝飾不同的窗戶,聽著里面?zhèn)鱽淼碾[隱約約的說話聲、笑鬧聲或鍋碗瓢盆的碰撞聲,想象著那一扇扇窗戶后面,有多少紅塵故事在上演。窗戶是含蓄而耐看的,無怪乎人們愛裝飾自己的窗子。
窗戶是會說話的,是浪漫有情的。歐洲的古典歌劇,不少癡男怨女都是通過窗戶與情人幽會的。月朗風清的夜晚,手執(zhí)一枝玫瑰花,在情人的窗戶下唱起那些哀怨憂傷的小夜曲,纏綿悱惻,動人情腸。中國古時的情人,也愛佇立窗前談情說愛,齊看園里蝴蝶翻飛,共賞月朦朧燈朦朧的夜景?!昂萎敼布粑鞔盃T,卻話巴山夜雨時”是李商隱對愛妻的思念之情,“相思一夜梅花發(fā),忽到窗前疑是君”是盧仝在梅花滿窗時的幻覺和惆悵,蘇東坡思念亡妻時最難忘的是“小軒窗,正梳妝”的美好時分。而思婦怨女,則愛卷簾獨倚窗口,遠眺望不到的邊關(guān),思念那羈旅遠方的征人。
如果說門是隱秘回避的象征,那么窗戶則是開放明朗的象征,是解除壓抑、舒展心靈的需要?!按?,聰也;于內(nèi)窺外,為聰明也。”窗溝通了室內(nèi)與外界、眼前之景與內(nèi)心所思,開合之間,不僅能眺望遠處的千般風景,亦可將光影聲色迎納進來。當一扇門關(guān)上之后,往往會有一扇窗打開。窗戶一打開,風聲雨聲喧鬧聲一涌而進,花香酒香炊煙味撲面而來,窗外的世界又盡在眼前。
人們愛把某一觀察點或認知途徑稱為“窗口”。譬如,書,我們通常把它比作認識世界、了解社會的窗口。的確,窗戶是最好的觀察點,尤其是樓上的窗戶,站得高,看得遠,人們可以居高臨下,一覽無余地看風景,而自己卻隱在窗后。倚窗凝望,本身就是一道極好的風景。在窗前可以聽秋蟲呢喃、雨打芭蕉,看碧草如茵、竹影入簾,眺西嶺千秋雪、眾鳥飛天邊,望大江晝夜流、孤帆碧空盡。
佇立窗前,視野開闊,胸懷舒展,往往令人遐思,加上窗前光線充足,古來讀書人都愛在窗前吟詩賦文。閑暇時,我也喜歡坐在窗前,人海車流、喧囂浮塵都被阻擋在外,世界近了又遠了,安靜了也潔凈了,浮躁、疲倦頓時煙消云散。我喜歡在讀書時,泡一杯老家的綠茶,既享受寧靜,又活躍思緒,讀累了,眺望一下遠處,身心便得到了放松。
人也需要完全封閉、隱蔽的時候,于是,窗戶有了窗簾。窗簾不僅為了遮蔽,也為了美觀。一副恰到好處的窗簾,不僅令窗戶生輝醒目,也能為房子增色不少。窗戶有了窗簾,就像眼睛有了睫毛,它的開放就成了有選擇的開放。
西窗有月,南窗有花。每個人都生活在一扇或幾扇窗戶后面。人之所以要開窗,就是要除了門戶,再給自己多一個接觸世界的通道。應(yīng)當相信,即使所有的門都關(guān)上了,總還會有一扇窗為我們敞開。那窗口有一片明亮溫暖的光,正等著晚歸和思鄉(xiāng)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