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課文教學中設計的任務強調讓學生用英語來做事情,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了解、習得語言。教師在講授每篇課文時都應該及時地在課堂上設計相應的語言任務,讓學生通過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來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以此達到使用英語,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英語教學 設計 游戲任務 競賽任務
目前,基礎階段的英語教學改革呼聲日高,如何改革小學英語課文教學,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促進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英語課文學習中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已成為每一位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什么樣的小學英語課文教學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更有利于促進學生有效地自主學習呢?在我看來,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應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落實在教學的過程中,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和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完成有關英語課文的各種任務任務來感受成功。
一、設計游戲任務
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是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我會采用:“碰地雷”、拍皮球、加減連算、將錯就錯、各就各位、猜一猜、聾啞讀字母等游戲。比如在學習數(shù)詞、顏色等內容時,可以為學生們設計跳繩、拍球、聽音猜數(shù)等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鞏固。例如在教讀短語是就可以設計一個Bomb game,教師指定短語中的某個為Bomb,教師出示卡片,學生讀,遇到指定的單詞就不讀,如有讀錯的學生就說:One Two, BONG!學生注意力集中,讀得很認真。游戲活動的設計使學生擺脫了“模仿—記憶”的學習模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設計調查任務
新標準英語第九冊,Module 7, Unit 2講到了含有could和couldnt的句子,這時我們就可以布置調查性任務,請學生當“小調查員”,運用:Could you…? 問問同學、老師、家長在他們很小的時候能做什么事情,然后用He\She could\couldnt…來匯報,同學們很興奮,原來在他們眼里無所不能的家長和老師以前也有不會做的事情呀。
課文中的某些話題,如:How do you go to work? 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將調查面擴大到社區(qū)中,讓學生通過調查本社區(qū)居民的交通習慣,了解本市的交通狀況、生活水平等更深層面的生活知識。這種類型任務的設計有助于學生學會如何用英語與人交流,培養(yǎng)學生學習如何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能促進個學科知識的相互滲透,對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的精神也很有幫助。
三、設計表演任務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獲得成功,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贊賞,而課堂上的表演正迎合了兒童心理特點。如:課本劇、小品、故事比賽等,都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望,讓學生在表演中獲取到了知識,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大大地活躍課堂氣氛。如新標準英語第九冊,We are going to sing and dance.一課時,學生通過對課文情景對話的表演,深切體會到課文的內容,對了解不同文化內涵有一定的幫助,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用行為動作、語氣表情進一步傳達句子更深層含義的能力。表演任務還有易于學生藝術感受的發(fā)展??傊趯W生眉飛色舞的表演中,文字都變得有生命了。在運用表演任務時,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對于一些敢說敢站出來表演的學生即使表現(xiàn)不是很理想,教師也應及時給予鼓勵,這樣學生就會由對英語有興趣逐漸轉入到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四、設計競賽任務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我們在教學中設計了:小組競賽、男女生競賽、師生競賽、年級競賽等活動,并引導學生定時把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錄成錄音,每周評選出“朗讀之星”。學生在朗讀中領會了課文大意,培養(yǎng)了語感。競賽任務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
五、設計交際任務
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領會課文大意。英語既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又是一種人們用于交際、交流和表達情感的工具。因此,我們在“小學英語課文教學中的任務設計”的教學法實驗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設“想說、會說、敢說、愿說”的英語學習氛圍,教師在課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引導學生使用語言進行交際,使學生通過對話不僅達到了真實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而且拓寬了學生的參與面。例如:新標準五年級You can play basketball well.一課,課的內容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老師就可以把basketball帶入課堂,學生在玩中學,有了真實的語境學生就能很快理解課文大意,并能運用本課的語言知識進行會話。打得好的學生在同學和老師的面前秀了一把,心里當然甜滋滋的。
六、設計學生合作學習的任務
新的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英語課文教學中可以針對學情,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小組合作等形式,以此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新標準英語課本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dialogue”。在學習完對話內容后,這時可以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讓每個學生背誦多個不同角色的對白,大多數(shù)同學會有困難。可以按角色讓同學分擔不同的“task”來分別扮演。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一方面降低了對話的難度,保證了每位同學有機會開口,體驗成功;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七、設計動手操作任務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進行一些拓展性的學習活動,如:改編故事、制作英語賀卡、請柬、手抄報、制作公約等,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英語課文教學中任務的設計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用所學的知識來“做謀事”或是“在做謀事的過程中習得語言知識”,所以,任務設計的優(yōu)劣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小學英語課文教學中的任務設計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使課堂活動更加生機勃勃,豐富多彩,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學于其中,樂于其中。
參考文獻
[1]程可拉.中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理念與教學示例[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7(1).
[2]龔亞夫,羅少茜.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叢書—任務型語言教學[M].人民教育,2006,7(1).
作者簡介
毛裴歌(1981—),女,新疆克拉瑪依人,一級教師,畢業(yè)于新疆教育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現(xiàn)從事英語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