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樹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正式生效?!稕Q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基礎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為導向,擴大法律調整范圍,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
禁食野味 刻不容緩
2月17日,中國新聞網《疫痛后,食野味陋習能否絕跡》一文指出,雖然新冠肺炎的中間宿主還未完全確定,但和2003年的SARS一樣,這次疫情的病毒來源也指向野生動物。在舉國上下為疫情憂心忡忡時,野生動物非法交易依然在進行。1月23日,一個名為“養(yǎng)殖珍禽和種植水產交易服務”的微信號在朋友圈中發(fā)布視頻,畫面中的動物蜷縮在鐵籠里,眼神充滿驚懼。發(fā)布者稱,這些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麂,一批就有100多只。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委員周海翔表示,國內野生動物的銷售主要有公開市場、地下黑市、網絡售賣三種方式。公開市場以零貨銷售為主,相比熟客走量型的地下黑市和日益興起的網絡售賣,公開市場呈現(xiàn)的只是冰山一角。
2月23日,新華網發(fā)文《立法禁食野味刻不容緩》一文稱,據(jù)有關專家分析,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大概率與野生動物有關。事實上,早在2003年SARS疫情期間,就有專家呼吁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但疫情過后呼聲漸弱。審批容易、監(jiān)管缺失,導致林業(yè)部門發(fā)放的野生動物“馴養(yǎng)繁殖許可證”和“經營利用許可證”廣受詬病。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些許可證成了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洗白工具”。大量案件表明,很多持證養(yǎng)殖場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名為養(yǎng)殖,實則大肆非法收購野生動物。后門非法進,前門合法出,養(yǎng)殖場“坐地生金”。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公開做起“辦證買賣”,一些地區(qū)驚現(xiàn)“辦證集團”。在國家層面立法禁食野味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3月2日,人民網的文章《禁食“野味”,這次動真格了》表示,2月24日通過的《決定》是一個緊急決定。從SARS到禽流感再到新冠肺炎,近些年,新的流行性疾病與野生動物密切相關。這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警示,即人類需要重新反思和構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不能再隨意逾越人類與野生動物的界限。在野生動物貿易鏈條中,從捕獵、運輸?shù)绞袌鲣N售,把不同種的、原本生活環(huán)境不相關的野生動物聚集在狹小臟亂的空間里,會增加病毒在物種間傳播的風險。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法律制度的形式加以禁止、規(guī)范和引導是很有必要的。
《決定》明晰 便于遵守
2月的24日、25日、26日,人民網三評“禁食野味”。文章指出,從立法角度來說,我國用于規(guī)范野生動物交易的法律并非一片空白。《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等各個層級的法律法規(guī)都有規(guī)定,但納入禁食范圍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沒有合法來源、未經檢疫合格的其他保護類野生動物”?!稕Q定》明確,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tài)、科學、社會價值的野生動物”及其他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yǎng)的野生動物。這無疑體現(xiàn)了禁食野味的巨大決心。疫情當前,各地開展了一系列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行動,但短期的集中整治無法獲得“長期療效”?!稕Q定》既十分必要也十分緊迫,既為今后的修法進程打下了基礎,也為當下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月26日,新浪網《對中國人來說,不吃野味是件很困難的事嗎》一文稱,以野生動物為宿主的病毒并不一定致病致死,但人類食用野生動物或侵害野生動物棲息地之后,病毒傳播的機會隨之擴大,給疫情暴發(fā)做好了鋪墊。不吃野生動物無甚損失,吃野生動物卻將人類置于巨大風險敞口下。從各種角度來看,吃野生動物得不償失?!稕Q定》出臺前,不屬于珍稀、瀕?;颉叭小保ㄓ兄匾鷳B(tài)、科學、社會價值)范圍的野生動物,例如攜帶多種病毒的蝙蝠等,不在法律保護范圍內;即便是屬于“三有”行列的動物,很多也被養(yǎng)殖利用,有不少被端上餐桌?!稕Q定》出臺后,曾經的“漏網之魚”被以“其他野生動物”之名納入禁食行列,即便是人工繁育、人工飼養(yǎng)的也不例外。如此一來,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制度得以建立,面向食用的野味市場失去了合法基礎。
2月28日,《法制日報》刊文《食用野味“零容忍”,釋放了哪些信號》指出,對食用野味的零容忍,體現(xiàn)了法治層面的進步?!稕Q定》既具有宣示意義,是對社會關切的及時回應;也具有規(guī)范意義,對于強化執(zhí)法、禁止非法野生動物食用和交易能起到積極的作用?!稕Q定》非常明確地規(guī)定,原則上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這表明《決定》采用了類型化處理的方式,并傳遞了一個信號,即“野生動物不能吃,能吃的不是野生動物”。這樣做的好處是,對監(jiān)管者和執(zhí)法者來說,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有了清晰、明確的標準,便于識別和管理,也便于普通群眾理解和遵守。
依法治理 多方努力
2月26日,《學習時報》刊發(fā)文章《以法治方式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稱,法治的重大意義在于對社會成員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與限制。《決定》在性質上屬于“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具有明確的法律效力。法律的權威在于實施,法律的生命力也在于實施。首先,以法治方式禁止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和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必須堅持立法先行,彌補法律短板和漏洞,提高野生動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方面的相關立法質量。其次,各級政府部門堅持法定職責、嚴格執(zhí)法是保證實施的關鍵。再次,法律的效力源自全體人民的內心擁護和自覺守法。作為社會大眾,不要忘記這次疫情的教訓,要樹立“禁食野味,人人有責”的觀念。
2月27日,中國日報網的文章《轉變觀念 拒絕野味》指出,從2003年的SARS到這次的新冠肺炎,一些人追求野味的行為始終沒有發(fā)生變化。究其原因,是背后的落后觀念作祟。在物質生活不豐裕的古代,達官貴人把野生動物作為山珍野味享用,顯示了特權階級的特權思維。在人民生活水平極大提升、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價格不菲的野味仍然被一些人當成炫耀的資本。這樣陳腐的特權觀念早就應該被摒棄了。食用野生動物不會“高人一等”,更不會“吃啥補啥”,只能顯示出“低人一等”的傲慢、無知和野蠻。只要人人都轉變觀念,非法販賣野味的不良商家就會關門大吉。
徒法不足以自行。3月2日,中國人大網發(fā)文《禁野味既要依法嚴厲打擊又需各方共同努力》表示,《決定》十分重要和必要,但現(xiàn)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對部分違法行為還存在著責任追究不明確、處罰力度較小等問題。下一步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時應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加重執(zhí)法人員的責任。此外,為了更好地落實《決定》有關規(guī)定,應對具體問題加以進一步研究。比如,及時處理一些養(yǎng)殖業(yè)的限期退出或轉型問題及一些不能再銷售也無法放歸的野生動物的處置問題等。最后,全面落實《決定》,還應充分發(fā)揮群眾自治組織、社會組織和志愿者的力量。一方面,隨著我國社會文明程度的逐漸提高,群眾自治組織、社會組織和志愿者等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已具有強烈的意愿、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財力,在一定意義上可以降低政府的運營成本和工作難度;另一方面,應該看到,禁止食用與交易野生動物不應單單停留在法律規(guī)定之上,而應深入普通群眾心里,否則將會出現(xiàn)“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現(xiàn)象。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野生動物能夠自然地延續(xù)和生長,人類也能生活在一個更加安全和衛(wèi)生的環(huán)境中。
鏈接:易傳病的野生動物
·蝙蝠·
蝙蝠又叫天鼠、掛鼠、飛鼠,是唯一真正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蝙蝠能攜帶100多種病毒,可以說是高致病性病毒的蓄水池,其中包括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亨德拉病毒、MERS病毒等。
·穿山甲·
穿山甲又名鯪鯉,廣泛分布在非洲和亞洲各地。穿山甲攜帶多種體內寄生蟲,包括弓形蟲、肺吸蟲、絳蟲、旋毛蟲等,這些寄生蟲可損傷人的腸、胃并引發(fā)心肌炎、肺炎、肝炎等并發(fā)癥。此外,穿山甲還攜帶蜱蟲。蜱蟲可以傳播回歸熱、Q熱和出血熱等疾病。
·刺猬·
刺猬又叫刺團、猬鼠,能攜帶多種寄生蟲,包括裂頭蚴、芽囊原蟲等。這些寄生蟲能夠損傷人的眼睛、皮下組織、大腦等器官。
·浣熊·
浣熊又叫皮皮熊,大部分分布在美洲。浣熊是狂犬病毒的宿主,體內還攜帶了多種寄生蟲,包括鉤蟲、浣熊貝蛔蟲等,這些寄生蟲會對人的腸、胃等器官造成嚴重損傷。
·野生蛇·
蛇有3000多種,是一個大類別。野生蛇體內攜帶有多種寄生蟲,包括舌形蟲、曼氏迭宮絳蟲、隱孢子蟲、顎口線蟲、廣州管圓線蟲等,且均為人畜共患型寄生蟲,可致腹膜炎、敗血癥、心包炎、虹膜炎等,損害多個臟器,危害生命。需要提醒的是,不少人喜歡用野生蛇來泡藥酒。而野生蛇攜帶的裂頭蚴、絳蟲及一些病菌,酒精無法將其殺滅,很容易隨著所謂的藥酒進入人體,最終造成危害。
·果子貍·
果子貍易成為SARS病毒等多種病毒傳播的中間宿主。其不僅攜帶狂犬病毒,還有多種體內寄生蟲,包括旋毛蟲、斯氏貍殖吸蟲等,可損傷人的肺部和中樞神經。
·野兔·
野兔攜帶多種體內寄生蟲,包括弓形蟲、腦炎原蟲、肝毛細線蟲、肝片吸蟲、日本血吸蟲、囊尾蚴、連續(xù)多頭蚴等,它們會損傷人的腸、肝臟等器官。此外,野兔也是蜱蟲的攜帶者。
·野豬·
野豬攜帶多種寄生蟲,包括蛔蟲、線蟲、人體旋毛蟲、細頸囊尾蚴等。它們會損傷人的腸、胃、大腦等多個器官。
·土撥鼠·
野生土撥鼠體內可能含有鼠疫桿菌,是鼠疫的罪魁禍首。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黑死病”就是鼠疫。野生土撥鼠體內還攜帶多種寄生蟲,包括蠕蟲、微絲蚴、弓形蟲、刺球蚴等,可損傷人的腸、肝臟、大腦等多個器官。
責編/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