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乃彥
1962年8月,我接手船模小組的輔導工作,這又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
于是,和每一次轉換、調動工作一樣,在我的辦公桌上,又堆起一摞新書。這一次是有關艦船的,除了國防體育協(xié)會譯制的《艦船模型小組教學大綱》,還有軍艦常識,造船、海航事業(yè)發(fā)展史,識圖,海軍及艦艇常識,海軍武器方面的……
制作船模
“少年之家”的活動和學校的活動,有一個最大的區(qū)別:“少年之家”的活動主要靠興趣吸引孩子。有興趣就來,沒興趣就走,不強迫。然而興趣需要培養(yǎng),興趣也有深淺的區(qū)別,興趣一旦變成了志趣,就會比較牢固。
制作艦船模型的訓練過程是逐級提高的:1.遠影模型(例如潛水艇側影,同學們在薄木片上刻出,會很有成就感)。2.實體模型(用木塊加工出護衛(wèi)艦艦體,再把駕駛艙和魚雷發(fā)射管粘上,孩子們也喜歡)。3.平底船(可以在水上漂流)。4.魚雷快艇(用橡皮筋做動力)。5.競速艇(裝上內燃機,速度很快)。6.無線電控制的艦船模型(可以在岸上遙控)。
有一名高中學生叫李春波,每周都主動來到船模小組“造船”。他制作的是一艘導彈驅逐艦模型,艦體已經(jīng)完成,足足有兩米多長,常常讓那些初級組、中級組的孩子羨慕不已。我對他已經(jīng)輔導不了了,他主要靠自學,有問題就和我商量。
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他不知道“甲板”應該是什么樣子,原來他并沒有真正懂得看圖紙。我拿來船舶模型的三視圖,引導他學會看圖紙,這就是我的輔導工作。
艦船模型活動是一種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艦船模型的上層建筑,要求制作得很精細,模型和真正的船有固定的比例。因此,我們必須會使用鋼絲鋸、小刨子、小銼刀,才能做好這些細木工。還要煉鉛(裝在船艙底作為壓艙石),這時候大家收集的廢舊牙膏管就派上了用場。
當時的動手能力高低,的確影響模型完成的質量。工具的維護與保養(yǎng)也很重要。最常用的就是一把快刀,這一般都是用舊鋼鋸磨成的,因此,“磨刀”成了艦船模型小組組員的基本功。
備戰(zhàn)比賽
那年,北京市準備進行一次船模比賽,各個學校與“少年之家”都很重視,因為這是一次市級的比賽。我們也躍躍欲試,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頤和園龍王廟的“八天苦練”。
原來,經(jīng)過多方打聽,知道比賽地點就在頤和園的龍王廟西側湖面,我們就把訓練地點定在這里。每天,我和高級組的4名組員,乘公共汽車到達頤和園,趕到龍王廟這里,抱著精心制作的M級帆船,下到水里,反復進行試航。
這一片水域比較淺,腳踩著昆明湖底相當厚的污泥,頭還可以露出水面,這樣我們的組員就可以站在水里完成試航。
比賽場地的起航線,距離龍王廟20多米,終點線在西堤附近。
帆船比賽,除了比賽外觀,更重要的是比賽航行。一是要比速度,二是要比航行方向準確——最后要進入終點線上的“大門”。
因為是帆船,除了船體要輕、阻力小,關鍵是如何“駛風”,也就是如何通過駕馭八面來風,使帆船又快又準地到達終點。這時候我們都深深感覺,在學校里學的力學知識遠遠不夠用了。
和真人駕駛帆船比賽不同,我們只能在比賽前,根據(jù)風向把帆船模型帆和舵的角度調整好。通過八天的試航練習,我們知道了這片水域基本是刮東南風,快到終點的地方,有一個強風帶。
實際情況復雜多了,因為風帆一受力,必然使船身傾斜,受力面的改變,不但影響速度,更重要的是影響航向。根據(jù)試航的經(jīng)驗,我們確定了一個原則:主要保證航向,次要考慮速度。因為速度再快,如果出了界,就會前功盡棄。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里我終于學會了游泳。
之前我喜歡游泳,從初中開始就在游泳池自學,可是一直沒有掌握中途換氣的本領,只能憋一口氣游十米。
這次,我趁機又練起游泳,同時向同學們請教:“我怎么就浮不起來呢?越使勁,身體越往下沉?!比~大忠同學看了看,說:“老師,您試一試動作慢一點。”我一試,果然身體能夠浮起來啦!這時候就可以從容掌握換氣本領,從此,我告別了“一口氣”的游泳。
比賽當天
那天,風和日麗,全市各區(qū)的艦船模型競賽選手,都集合在頤和園龍王廟島的西頭,每組隊員都抱著自己的帆船。這時候輔導員不能在現(xiàn)場指揮,只能在遠處站著。選手要根據(jù)自己的判斷,調整好船帆,葉大忠同學遠遠地看了我一眼,我示意“把船頭再偏右點”,他沒有聽我的(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對的,因為中間有強風帶,這是我們試航中得出的寶貴經(jīng)驗)。
發(fā)令槍一響,十幾艘漂亮的帆船,借助風力出發(fā)了。開始有的船駛得很快,可惜遇到強風帶,一下子就偏到場外。我們的船也稍有偏斜,一過強風帶,又對準目標穩(wěn)穩(wěn)前進,穿過凱旋門,最后獲得M級帆船北京市第二名的成績。大家都說,對于一個剛剛成立一年的課外小組來說,這個成績是理想的。
輔導艦船模型小組一年多,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興趣、個性對一個人的成長多么重要;再一點,理論知識如果對實際應用有意義,例如水流、風力的知識,再抽象孩子們也愿意聽,這一點是課堂教學難以做到的。
(責 編 再 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