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立風(fēng)
我跟朋友戲稱愛德華·羅賓遜是“紅綠黑三色明星”(黑色電影、血紅街道、綠窗艷影)。
他飾演過兩部電影史上著名的“黑片”——《血紅街道》(Scarlet Street,1945)和《綠窗艷影》(The Woman inthe Window,1944)。
兩部片子都是著名導(dǎo)演弗里茨·朗的作品。
在“綠”片里,羅賓遜先生是一位大學(xué)教授。
影片開始,他給學(xué)生們講“犯罪心理和謀殺動機”。下了課,他送妻子和一對兒女去火車站。妻兒們外出去度假,留他一人在家中。
從車站返回,他與幾位好友到一家常去的俱樂部喝酒。他們聊天的內(nèi)容無外乎是人到中年的落寞、尷尬和力不從心。俱樂部門口的櫥窗里有幅女人的肖像油畫,常惹教授駐足、想象。這天晚上與朋友們告別后,他照列佇立在櫥窗。
突然,畫中女子動了起來。再仔細(xì)一看,一張真實的面孔和畫像重疊在了一起。他回過神來,發(fā)現(xiàn)身后站著一位女子,明顯就是畫像女人的真身,一股愛的熱流蕩漾開了,于是一個黑色懸疑故事開始了……
在“紅”片中,羅賓遜先生干脆成了一個畫家。
平日里他是一家公司的普通出納,但他熱愛藝術(shù),常常涂涂畫畫,不過只是單純地喜歡,從未想過成為職業(yè)畫家。有天他遇到了一個很迷人的女子(和“綠”片同一位演員:瓊·貝內(nèi)特),由于虛榮心作祟,他介紹自己是專業(yè)的畫家。
他愛這個女人,愛得真誠,愛得癡狂。女人表面上也很愛他,暗地里卻另有企圖。更為可怕的是,女人的壞蛋男友在背后操控著一切。
現(xiàn)實里總是這樣:男人越壞,女人越愛。
希區(qū)柯克卻說:壞蛋越壞,電影越好看。
讓人始料不及(也具有一些諷刺意味)的是,命運突變,有一天羅賓遜的“業(yè)余畫作”被一位知名評論家發(fā)現(xiàn),再經(jīng)由后者著力撰文評論,羅賓遜一下子就成名了! 畫一幅賣一幅,價格越來越高! 羅賓遜的發(fā)跡令他深愛的女人與她的小白臉變得瘋狂……
都說千萬不要惹老實人生氣,更不能把他搞急了……
紅綠兩片均為黑色、懸疑、犯罪片,又都和繪畫藝術(shù)有關(guān),這很像是弗里茨·朗專門為愛德華·羅賓遜量身定做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這位當(dāng)年的好萊塢巨星酷愛藝術(shù),是美國最大的私人藝術(shù)品收藏家之一! 后來因為離婚,要與另一半分割財產(chǎn),忍痛賣掉了大部分藝術(shù)收藏品。
1944年秋,中國詩人、考古學(xué)者陳夢家先生由費正清和金岳霖兩位教授介紹到芝加哥大學(xué)講授“古文字學(xué)”。選修這門課程的學(xué)生寥寥無幾,于是他就有大量的時間投入到一項龐大的個人計劃中:編寫一部中國青銅器圖錄。據(jù)陳夢家的妻子趙蘿蕤說,流散在美國各地的祖國瑰寶無以計數(shù),陳夢家除了從博物館、古董店搜尋之外,每一位私人藏家也不會放過。
某日身處洛杉磯的愛德華·羅賓遜接到一封郵件。原來陳夢家得知羅賓遜藏有貴重的、極具研究價值的一件青銅器,就去函詢問,能否找一個日子,他登門拜訪,看看羅賓遜先生的這件珍貴藏品。
愛德華·羅賓遜是1957年離婚的。
還好陳夢家先生登門造訪的時候,那件極具研究價值的青銅器還在。趙蘿蕤在回憶文章里還說,普通影迷也許對愛德華·G·羅賓遜不是很熟悉,但只要說由杰克·倫敦小說的《海狼》改編的同名電影是他主演的,大家就都知道了。
愛德華·羅賓遜塑造的銀幕形象太多了,就像他的藝術(shù)收藏品一樣,多得看不過來。他不同于那些俊美的,僅需一個眼神、一個姿勢就令無數(shù)女人傾倒的好萊塢男星。他其貌不揚,憨態(tài)可掬。當(dāng)然他飾演起“狠”角色來,也是非常令人毛骨悚然的。
看電影、閱讀以及陷入對往事的追憶,都像是在做夢。我猜想,那天這位總在電影里做夢的愛德華·羅賓遜收到陳夢家的信件時——也有種在家做夢的感覺吧? ——他想,怎么會收到一位來自中國詩人學(xué)者的來信呢? 會不會也像《綠窗艷影》里出現(xiàn)的曼妙女人一樣,也只是我的幻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