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云
“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yè)教育有技能競賽”。近年來職業(yè)教育技能競賽成為我國職業(yè)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舉措,是新時期職業(yè)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重要助推器,是各職業(yè)院校展示其教育成果的重要形式。英語競賽對高職英語的教學模式及人才培養(yǎng)模式有著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彌補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不足,是將英語課堂教學向課外實踐的擴展,是綜合英語教學的“風向標”,它促使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時代的需求?!耙再惔賹W,以賽促教”教學模式就是將英語教學與技能競賽統(tǒng)一起來,將部分競賽內容融入實際教學中進行合理整合優(yōu)化,以求突出語言教學的實踐性,體現(xiàn)應用型和職業(yè)性,教學過程設計,體現(xiàn)競賽性,讓靜態(tài)的英語學習變?yōu)閯討B(tài)的英語學習,因為它以“競賽項目”為中心,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參與下完成一系列學習活動,強調以學生為主,師生共創(chuàng)學習競爭環(huán)境。
筆者近幾年來在綜合英語教學中一直采用“以賽促學,以賽促教”這種教學模模式,成效顯著。同時承擔各種英語技能競賽的輔導工作,深知日常教學內容與方法對參賽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所起的作用。為了更加深入地探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教學模式,筆者對所教授班級的學生做了問卷調查,具體如下:
1.研究問題:本研究旨在通過調查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對“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教學模式的態(tài)度,具體回答以下兩個問題:(1)“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教學模式是否適合綜合英語課程?(2)“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教學模式是否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加適合綜合英語課程?
2.調查對象及過程。調查對象是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商學院商務英語專業(yè)181 班的同學,自然班級,30 人。兩年來筆者一直擔任這個班級的《綜合英語》課程,學生態(tài)度誠懇,認真完成這份調查表。共發(fā)放問卷30 份,回收30 份,回收率100%。
3.調查方法。我們在這次調查中采用了兩份調查表,一份是《“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問卷表》,另一份是《新模式與傳統(tǒng)模式對比問卷表》。由于都是客觀選擇,不存在主觀的人為因素,所以評分結果是可信的。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問卷表(1)
同學:
您好!為了了解“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的運用情況,我們現(xiàn)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答案無對錯之分,按照您的真實想法作答。感謝您的參與!
?
1.我覺得“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能激發(fā)我的競爭意識。
A 非常不符合B 不符合C 一般D 符合E 非常符合
2.我覺得我們同學之間有了更多的了解、互助和合作。
A 非常不符合B 不符合C 一般D 符合E 非常符合
3.我很愿意和其他成員交流和討論。
A 非常不符合B 不符合C 一般D 符合E 非常符合
4.“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明顯提高了我的交流能力。
A 非常不符合B 不符合C 一般D 符合E 非常符合
5. 我覺得“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模式提高了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A 非常不符合B 不符合C 一般D 符合E 非常符合
6.通過競爭提高了我的自信心。
A 非常不符合B 不符合C 一般D 符合E 非常符合
7.團隊合作增強了我的團隊意識。
A 非常不符合B 不符合C 一般D 符合E 非常符合
8.新模式使我有更多的機會來展示自己。
A 非常不符合B 不符合C 一般D 符合E 非常符合
9“.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活躍了課堂氣氛。
A 非常不符合B 不符合C 一般D 符合E 非常符合
10.新模式使教學內容更具有職業(yè)性和實用性。
A 非常不符合B 不符合C 一般D 符合E 非常符合
11.新模式促使我要參加英語第二課堂學習。
A 非常不符合B 不符合C 一般D 符合E 非常符合
12.新模式教學使人人都想?yún)⑴c。
A 非常不符合B 不符合C 一般D 符合E 非常符合
13.我覺得教師的設計、引導和點評非常重要。
A 非常不符合B 不符合C 一般D 符合E 非常符合
14.我對新的教學模式感興趣。
A 非常不符合B 不符合C 一般D 符合E 非常符合
新模式與傳統(tǒng)模式對比問卷表(2)
同學:
你好!本問卷旨在調查和分析你在“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下的英語學習基本情況,其目的在于改進今后的教學。每個問題都有:完全不同意(A)、不同意(B)、一般(C)、同意(D)和完全同意(E)五個選項,請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如實填寫。
?
1.活躍課堂氣氛。
2.調動學習積極性。
3.激發(fā)學習興趣。
4.提高參與意識。
5.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6.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7.提高自學能力。
8.提高學習效率。
9.提高信息獲取能力。
10.提高信息分析與利用能力。
11.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12.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13.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14.加強師生交流溝通。
15.加強團隊協(xié)作意識。
根據(jù)以上幾項調查,我了解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學生對英語技能競賽的認識以及對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的觀點。實踐證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應用于高職英語課程有一定可行性,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因為它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轉以學生為中心,實現(xiàn)了專業(yè)技能和英語應用能力有效結合,學生不僅學到了專業(yè)知識,同時培養(yǎng)了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競爭意識。
4.調查結果。學生對運用“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的態(tài)度問卷的調查結果顯示:24 位同學認為新模式使教學內容更具實用性和職業(yè)性;19 位同學認為新模式使自己的學習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25 位同學認為新模式使自己團隊意識加強了。當然,對于“新模式促使我要參加英語第二課堂學習”、“新模式教學使人人都想?yún)⑴c”以及“ 我很愿意和其他成員交流和討論”選項中,有11 位同學選擇“符合”,11 位同學選擇“一般”,8 位同學選擇“不符合”;對于其它8 個選項,半數(shù)以上同學都選擇了D 或E 即“符合”和“非常符合”。
總體上看,“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實現(xiàn)了高職英語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它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語言能力、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起了積極的作用。
另外,“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比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除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使我提高了獲取信息能力和自學能力這兩項,認可的同學不到半數(shù)以外其他14 個選項的調查顯示: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新模式優(yōu)勢明顯,學生普遍表示:新模式活躍了課堂氣氛、能夠調動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尤其是加強了團隊協(xié)作意識。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轉以學生為中心,實現(xiàn)了專業(yè)技能和英語應用能力有效結合,學生不僅學到了專業(yè)知識,同時培養(yǎng)了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證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綜英教學新模式應用于高職綜合英語課程有一定可行性,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但同時也存在諸多現(xiàn)實問題:第一,教師備課難度大,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各種英語技能競賽的項目、要求以及最新動態(tài),其次,要特別熟悉教材內容,做到教學內容即不能完全脫離教材又要融入競賽項目,再次,在教學過程設計中要認真考慮聽說、寫、譯的比例分配問題,最后,還要考慮如何實施。第二,有些環(huán)節(jié)的實施需要學生課前查找相關資料,提前做好準備。但有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可能會影響某個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進行。此外,還有些學生在課堂上不能積極投入,教師應特別關注與督促這部分學生,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爭取做到人人參與。第三,教師還需把握好難度,做到循序漸進。如果太容易,則對學生沒有吸引力;如果太難,學生就會產生畏難的情緒,以消極的方式對待。所以,在設計時,要以學生的整體水平為依據(jù),將難度控制在略高于學生整體水平上,因為競賽總會有一定難度的。
總之,“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綜合英語教學模式,將教學和競賽聯(lián)系起來,為學生搭建起英語實踐的平臺,給他們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臺,激發(fā)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增強了競爭力,具有傳統(tǒng)教學無法具備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