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斌
每年春天,婺源江嶺梯田上金黃色的油菜花,就會在綠樹、粉蝶、白墻、黛瓦的襯托下,展示它的流光溢彩。
到了秋天再去那里,從山頂四下眺望,空蕩蕩的梯田像一座巨大的舞臺,因主角缺位而顯得有些冷清。只有周圍那一座座山,如同鐵桿粉絲,還在那里靜靜等候。
由山想到人,又從人想到了山?!叭恕弊值男螤钕癫幌褚蛔剑咳艘簧氖⑺テ鸱?,是不是正好和這個“人”字形相契合?從“人”的左側(cè)上,右側(cè)下,人就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為了鼓勵我們在左側(cè)不斷登高,社會專門設(shè)計了很多臺階。你看,六歲以后的學(xué)習(xí)叫上學(xué)。注意,是“上”!小學(xué)的臺階有六級,中學(xué)又是六級,大學(xué)還有四級及更高層次,學(xué)歷逐年提高。走出校門,謀得工作崗位,叫上班,還是“上”!當公務(wù)員的,由低到高依次為科員、科級、處級、局級等,職務(wù)循級晉升;其他如職稱、軍銜、警銜等,也大致如此,各有各的臺階。
那些著名的宏偉建筑,為什么要在世人面前聳立著高高的臺階?這是在提醒我們:要進入高層次的領(lǐng)域,必須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
所以,有志者無不刻苦讀書,勤奮工作,努力向上攀登。老天爺大體上還是公平的,你只管腳踏實地往上走,自然就會不斷刷新自己的高度。就像“人”字頭上的左側(cè)多出一塊,勤勉之人永遠比別人高出一頭。
然而,再高的山也有頂,再輝煌的人生也有峰值。無論你的海拔有多高,也不管你的精神境界是否還在不斷提升,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過了花甲之年,肉身就開始提醒你:應(yīng)該下山了!
往上攀登時,我們總是嫌慢,恨不能跳級、越級,一步到位;往下走時,我們又都眷戀高處的風景,不想走得那么快,“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但是既然有上,就會有下。任你在山頂徘徊多久,最后也不得不和其他人一樣,去完成“人”字的右側(cè)。好在此時社會把選擇權(quán)交還給了你自己,你不必再走那短促的臺階,而可以選擇比臺階寬廣的梯田。
走在梯田上,你不用那么辛苦,因為它平坦寬敞,不再擁擠,更沒有傾軋;走在梯田上,你可以靜下心來,細細觀賞那登山時顧不上看的風景。最重要的是,梯田那么寬,有時甚至模糊了山上山下的差別,讓你感覺不到上下臺階的壓力。你可以優(yōu)哉游哉,慢慢看,慢慢下,直至漸入平地。
一邊想一邊往下走,遇見幾位農(nóng)民在空閑的梯田上忙碌,一問,說是為秋季播種作準備。哦,秋播、春華、夏收,這就是婺源油菜花的生命周期。
左臺階,右梯田,則是我們有點抽象卻很完整的人生!
(選自《新民晚報》)
【賞析】
“人”字的形狀就像人的一生,左側(cè)是臺階,是攀登、奮斗的過程;右側(cè)是梯田,是豐收、回顧的喜悅。只有付出更多的艱辛與努力,才能有更多更美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