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危險性害蟲楓香刺小蠹的形態(tài)特征及發(fā)生現(xiàn)狀

      2020-04-28 07:10:40王建國王章訓鞠瑞亭
      林業(yè)科學 2020年3期
      關鍵詞:小蠹鞘翅寄主植物

      高 磊 王建國 王章訓 李 猷 鞠瑞亭

      (1. 上海市園林科學規(guī)劃研究院 城市困難立地生態(tài)園林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 上海 200232; 2. 上海城市困難立地綠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 200232; 3. 江西農業(yè)大學農學院植物保護系 南昌 330045; 4. 佛羅里達大學森林資源與保護學院 佛羅里達 32611; 5.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復旦大學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所 上海 200438)

      楓香(Liquidambarspp.)是蕈樹科(Altingiaceae)楓香屬(Liquidambar)樹木的統(tǒng)稱,該屬有4個現(xiàn)生種,其中僅北美楓香(L.styraciflua)原產(chǎn)于西半球(Ickert-Bondetal., 2013; Adamsetal., 2015),為落葉闊葉喬木樹種,秋季時葉片變?yōu)轷r紅色,是著名的彩葉景觀樹種。我國于2000年左右引進種植北美楓香,經(jīng)過十多年的培育發(fā)展,目前該樹種已遍布東部各省市,成為城市綠化中營建彩色景觀的重要植物資源(楊帆, 2013; 王曉琪等, 2016)。

      歷史上,楓香屬樹木記錄的害蟲種類主要以食葉性和刺吸性為主,對樹木造成的危害并不嚴重(Klineetal., 2010; 胡秀琴等, 2016; 潘愛芳等, 2016; 何學友等, 2018)。2013年起,筆者在上海及周邊地區(qū)陸續(xù)發(fā)現(xiàn)北美楓香大面積死亡的現(xiàn)象,經(jīng)多次現(xiàn)場調查并取樣確認,其死亡由一種小蠹蟲鉆蛀為害所致(Gaoetal., 2017);經(jīng)進一步系統(tǒng)鑒定,該蟲為我國城市化地區(qū)新發(fā)現(xiàn)的一種昆蟲——楓香刺小蠹(Acanthotomicussuncei),英文名Sweetgum inscriber(Gaoetal., 2017; 2018)。

      當前,楓香刺小蠹對北美楓香的危害逐年加重,已嚴重威脅我國城市化地區(qū)的園林綠化生產(chǎn)和建設。為了進一步掌握楓香刺小蠹在上海及周邊地區(qū)的發(fā)生情況,明確其生物學特性和分類鑒定特征,本研究基于近年來的調查研究情況,并結合標本核查,對該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物學特性及發(fā)生現(xiàn)狀進行描述,以期為我國北美楓香種植區(qū)開展該蟲的早期監(jiān)測和防治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形態(tài)特征與生物學觀察 2017年3—5月,從上海市金山區(qū)廊下鎮(zhèn)某苗圃多次采集遭受楓香刺小蠹為害的北美楓香主干,將其置于四周開放、頂部封閉的溫室內飼養(yǎng),選擇一部分樹干剖開其樹皮,露出韌皮部,觀察小蠹的危害習性,測量取食母坑道和子坑道的長度,收集各蟲態(tài)標本,采用解剖鏡檢查并描述其形態(tài)特征。

      通過查閱文獻和檢視標本,比較中國已報道的2種刺小蠹屬昆蟲和楓香刺小蠹的形態(tài)特征。

      1.2 發(fā)生為害調查 2013年8月—2018年7月,在上海和江蘇蘇州等地區(qū),選擇種植北美楓香的苗圃、公園和綠地等18處區(qū)域開展不定期調查,如發(fā)現(xiàn)有因楓香刺小蠹為害導致樹木死亡的現(xiàn)象,則統(tǒng)計該區(qū)域北美楓香的種植數(shù)量、為害致死的植株數(shù)量和胸徑等參數(shù)。

      2 結果與分析

      2.1 形態(tài)特征 成蟲(圖1A、B、C): 體長2.4~2.6 mm,寬0.6~0.7 mm,紅棕色,復眼大,前緣略凹陷成腎形; 全身被毛,觸角鞭節(jié)5節(jié),錘狀部呈扁平狀膨大,3節(jié),節(jié)間與毛縫波浪形,向端部明顯弓曲。額面刻點粗大,額毛柔軟細長,額頂處較密集。前胸背板前部瘤區(qū)鱗片狀,后部刻點區(qū)平滑,具少量分散的直立剛毛。小盾片三角形,與鞘翅緊密貼合。鞘翅長約為寬的2倍,基部平截; 刻點溝凹陷,溝中刻點圓大且深陷,排成徑直的縱列; 溝間部狹窄,刻點細小稀疏,中心著生短毛; 鞘翅前部及側面茸毛較長而密,鞘翅坡面陡跌,坡面上緣至側緣有齒4對,錐形,各著生于第2、4、6、8溝間部。前足和中足脛節(jié)外側具4枚齒狀突起。雌蟲鞘翅坡面上的齒較雄蟲小,鞘翅斜面相對隆起。雄性外生殖器(圖2A): 陽基愈合呈環(huán)狀且較寬,中突細長,端片平。前胃(圖2B、C): 板狀部和片狀部有明顯界線,咀嚼剛毛長,板狀部有明顯的中線,板狀部前端還有長毛刷。

      圖1 楓香刺小蠹成蟲形態(tài)特征Fig.1 External morphology of A. suncei adultA: 背面Dorsal view; B: 側面Lateral view; C: 腹面Ventral view.

      圖2 楓香刺小蠹的前胃和雄蟲外生殖器Fig.2 Male genitalia and proventricule of A. sunceiA: 雄成蟲外生殖器Male genitalia; B: 前胃Proventricule; C: 前胃板Proventricular plate.

      圖3 楓香刺小蠹幼期蟲態(tài)的形態(tài)特征Fig.3 External morphology of A. suncei at its immature stagesA: 初期蛹Callow pupa; B: 后期蛹Mature pupa; C: 幼蟲Larva; D: 卵及母坑道Eggs and mother’s gallery.

      蛹(圖3A、B): 離蛹,乳白色,羽化時變?yōu)榈S色,體長約3 mm。隨著蛹的發(fā)育,復眼首先變?yōu)楹谏?,其后變色順序依次為口器、翅和前胸背板?/p>

      幼蟲(圖3C): 低齡幼蟲略帶肉色,后期變?yōu)槿榘咨?,彎曲,足退化,老熟幼蟲體長約3.5 mm。

      卵(圖3D): 長橢圓形,白色,半透明,長約0.5 mm,寬約0.2 mm。

      2.2 形態(tài)特征比較 除楓香刺小蠹外,中國已報道的刺小蠹屬昆蟲有2種,即華南刺小蠹(A.perexiguus)和多刺小蠹(A.spinosus)。楓香刺小蠹與這2種小蠹的形態(tài)特征差異明顯,其中華南刺小蠹體長小于2 mm,鞘翅坡面有齒3對; 多刺小蠹和楓香刺小蠹大小相似,但多刺小蠹鞘翅坡面有8對尖銳的長齒,楓香刺小蠹有齒4對。

      2.3 生物學特性 楓香刺小蠹在上海地區(qū)1年發(fā)生2~3代,世代重疊明顯,越冬蟲態(tài)以幼蟲為主,同時也有少量的成蟲和蛹; 該蟲幼蟲多數(shù)鉆蛀北美楓香主干,在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取食,鉆蛀孔常產(chǎn)生流膠,受害植株葉片會逐漸枯黃并在1~2月內迅速死亡。每個母坑道內有成蟲1雄1雌或1雄多雌; 母坑道以橫向居多,有時會相連形成環(huán)狀,阻斷樹木的營養(yǎng)輸送而造成死樹,其長度為5~15 cm; 子坑道近垂直分布于母坑道兩側,長2~6 cm,幼蟲老熟后在子坑道盡頭筑蛹室化蛹(圖4)。

      2.4 為害現(xiàn)狀 經(jīng)過持續(xù)5年的調查,在上海及周邊的苗圃、公園和綠地等生境下,共發(fā)現(xiàn)14處北美楓香種植區(qū)遭受楓香刺小蠹為害而導致植物死亡,其中苗圃地6處、公園和綠地8處。在上海,有4處被調查區(qū)域的寄主植物死亡率超過90%(表1),特別是在閔行區(qū)某苗圃地北美楓香受害情況最為嚴重,死亡植株數(shù)量超過2萬株; 值得注意的是,在寶山區(qū)羅店鎮(zhèn)某苗圃周圍,亦發(fā)現(xiàn)有數(shù)株種植多年的楓香(L.formosana)被該蟲為害致死。此外,楓香刺小蠹也在上海臨近的蘇州地區(qū)形成嚴重危害,在蘇州某公園內調查的250株北美楓香中,有245株已經(jīng)死亡,且有行道樹被為害致死。

      圖4 楓香刺小蠹為害北美楓香形成的母坑道和子坑道形狀Fig.4 Mother’s gallery and sub-galleries caused byA.suncei boring in American sweetgum

      表1 上海及周邊地區(qū)楓香刺小蠹發(fā)生情況(2013年8月—2018年7月)Tab.1 Occurrence of A.suncei in Shanghai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August, 2013—July, 2018)

      3 討論

      楓香刺小蠹雖然是近年來在我國新發(fā)現(xiàn)的一種嚴重為害北美楓香的鉆蛀性害蟲,但該蟲的模式標本早于1980年在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內就被采集到,目前該標本保存于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標簽記錄的寄主為我國本土楓香(Gaoetal., 2018)。資料記載,楓香刺小蠹最早的為害紀錄可追溯到1959年,曾造成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內的楓香林成片死亡,其平均株受害率達98%。20世紀80年代,由住建部組織的全國園林病蟲害普查名錄中,南京地區(qū)亦有嚴重為害楓香的小蠹種類——楓香六齒小蠹(Ipssp.)的記載。盡管缺乏標本支撐,但是由于齒小蠹屬(Ips)與刺小蠹屬形態(tài)上的近似性,同時考慮到雨花臺烈士陵園亦屬南京地區(qū),因此有理由認為,該名錄中的楓香六齒小蠹可能為楓香刺小蠹。此后數(shù)十年中,各地鮮有關于小蠹嚴重為害楓香的報道。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刺小蠹屬昆蟲約有96種,主要分布于熱帶地區(qū),其中亞洲種類最多; 但該屬昆蟲中,具有經(jīng)濟危害性的報道并不多見,楓香刺小蠹是刺小蠹屬昆蟲為害健康植物的首例報道(Gaoetal., 2017; 2018)。除楓香刺小蠹以外,我國僅有2種關于刺小蠹屬昆蟲的記載(Woodetal., 1992; 黃復生等, 2015),有關刺小蠹屬昆蟲新種類的發(fā)現(xiàn)及其經(jīng)濟意義值得進一步研究。

      一般來說,植物對昆蟲的吸引與其特定的生理特征有關,根據(jù)生理等效性(physiological equivalence)原理(Harveyetal., 2012),如果外來植物與土著植物的親緣關系較近,則易導致原來在土著植物上寄生的本地害蟲發(fā)生宿主轉移或偏好性改變(Connor, 1980; Yelaetal., 1998)。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外來植物和土著昆蟲缺乏長期的協(xié)同進化過程,甚至會導致本地害蟲在外來植物上的為害更為嚴重(Keeleretal., 2008; Suwaetal., 2012)。本研究中,楓香刺小蠹以中國本土楓香作為原始寄主,在與楓香刺小蠹的協(xié)同進化中,楓香的防御和小蠹的適應性之間可能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平衡關系(trade-off); 而北美楓香作為新引進的外來植物,一方面缺少與楓香刺小蠹的防御協(xié)同進化,另一方面可能會給其提供同樣甚至更好的營養(yǎng),根據(jù)寄主植物的生理等效性原理,楓香刺小蠹因此發(fā)生了寄主轉移,更偏好于北美楓香。

      在楓香刺小蠹新種描述和前期報道(Gaoetal., 2017; 2018)的基礎上,本研究對該蟲各蟲態(tài)的形態(tài)特性和危害現(xiàn)狀進行了進一步補充描述。從文獻記載和野外調查中發(fā)現(xiàn),除楓香刺小蠹外,削尾緣胸小蠹(Cnestusmutilatus)和暗翅足距小蠹(Xylosandruscrassiusculus)等多種小蠹也有為害楓香屬植物的記錄,但這些小蠹屬于弱寄生性種類,且寄主不專一,通常只為害樹勢較弱的寄主植物(Oliveretal., 2012; Rangeretal., 2016; Gaoetal., 2017)。本研究為楓香類樹木種植區(qū)及時發(fā)現(xiàn)楓香刺小蠹的危害,并開展其科學監(jiān)測與防控工作提供了基礎資料。

      楓香刺小蠹屬于樹皮小蠹(bark beetles)類,該類小蠹直接取食寄主植物韌皮部和邊材中的淀粉纖維等成分,其寄主植物通常較為單一(殷惠芬等, 1984; 黃復生等, 2015)。楓香刺小蠹目前也僅觀察到取食楓香和北美楓香這2種植物(Gaoetal., 2017),因此可以推測,該蟲屬于寡食性昆蟲,其寄主范圍應限于楓香屬植物,取食為害其他寄主植物的可能性不大。

      楓香刺小蠹為害后的寄主植物,大多在1—2月內迅速出現(xiàn)死亡癥狀,這給該蟲的有效防控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楓香屬植物富含樹膠脂,被楓香刺小蠹攻擊后,鉆蛀孔附近會大量流出樹膠阻塞蛀孔,導致藥物很難滲透殺滅蟲體;同時,流出的樹膠是否會進一步誘集更多小蠹成蟲到寄主植物上產(chǎn)卵繁殖值得進一步研究。目前,尚未找到能有效防控楓香刺小蠹的藥劑和其他方法,能做的工作仍停留在銷毀受害株,減小蟲源進一步擴散。因此建議,各地北美楓香種植區(qū)應盡快開展監(jiān)測,一旦發(fā)現(xiàn)楓香刺小蠹為害,應立即清除有蟲植株,設置隔離區(qū),保護健康植株,阻止成蟲侵入,防止其擴散蔓延。

      北美楓香在其原產(chǎn)地美國中東部是一種常見樹種,具有重要的經(jīng)濟和生態(tài)價值,常被應用于木材加工、生物質燃料等領域(Kormanik, 1990; Adamsetal., 2015),若楓香刺小蠹傳入美國,有可能對美國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產(chǎn)生重要影響。據(jù)估算,楓香刺小蠹一旦傳入美國并在其境內擴散,將會導致1.52億美元的經(jīng)濟損失(Susaetaetal., 2017)。因此,楓香刺小蠹防控的中美合作研究也十分重要,該蟲在北美楓香上的成災機制、擴散風險及有效的防控技術等應該成為合作研究的重點。

      4 結論

      目前,楓香刺小蠹在上海及周邊地區(qū)已造成至少30 000株北美楓香死亡,對我國北美楓香引種種植區(qū)帶來巨大危害風險;隨著北美楓香在我國園林綠化中的廣泛應用,其苗木調運的頻繁性日益加大,楓香刺小蠹的發(fā)生范圍可能會進一步擴大。當前,急需加強對楓香刺小蠹適生區(qū)的風險預測、早期監(jiān)測預警和防控技術等方面的研究,為該蟲的最終控制提供理論依據(jù)。

      猜你喜歡
      小蠹鞘翅寄主植物
      基于增材制造技術的自修復結構設計及修復性能研究
      紅胸郭公蟲對光臀八齒小蠹的捕食研究
      受瓢蟲『自我扶正』啟發(fā) 科學家研制可『鯉魚打挺』的微型飛行器
      海外星云(2021年14期)2021-10-17 15:55:34
      受瓢蟲“自我扶正”啟發(fā),科學家研制可“鯉魚打挺”的微型飛行器
      海外星云 (2021年14期)2021-10-03 11:25:48
      中國齒小蠹屬昆蟲的鑒定*
      云南省切梢小蠹屬發(fā)生、危害及其防治研究概況
      廣安地區(qū)蝴蝶生態(tài)園的建設
      不同生長階段椰樹葉片對椰心葉甲中腸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貴州省黔東南州煙蚜繭蜂煙蚜保種技術研究
      黑色鰓金龜鞘翅微結構及其納米力學性能
      钟山县| 高台县| 彩票| 英山县| 通许县| 桐乡市| 金坛市| 富宁县| 清丰县| 疏勒县| 巫山县| 紫金县| 晋宁县| 利辛县| 抚州市| 松溪县| 隆昌县| 绍兴市| 景泰县| 出国| 邵阳市| 桓台县| 嘉义市| 乐东| 塔城市| 桃园县| 察雅县| 吉水县| 如东县| 亚东县| 曲周县| 博白县| 波密县| 宝山区| 八宿县| 崇礼县| 酒泉市| 邯郸市| 通榆县| 城口县| 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