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爸
身邊有人參加高考時,總能聽到親戚朋友一半鼓勵一半安慰地說:“再堅持一下,考完就解放了!”每次聽到這種論調,我都忍不住私下跟考生說:“千萬別信什么‘到大學就輕松了的鬼話!在大學一定要好好學習,成績很重要?!?/p>
當年我拿到北京郵電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后,也有一種“解放了”的感覺,不僅瘋玩過了整個暑假,連大一、大二兩個學年也基本上都是玩過去的。
處于這樣渾渾噩噩的狀態(tài)的,遠不止我一個人。大學比高中自由太多,很多人都在這突如其來的自由中迷失了。
萬幸的是,我覺醒得不算晚。大一成績單下來,我瞄了一眼——都及格,我覺得夠了。大二開始,學校有各種競賽、實習,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成績實在拿不出手,但凡要看成績的機會,與我基本無緣。沒有任何成績、證書的幫助,要在短短幾分鐘內證明自己的能力,是一個比“證明你媽是你媽”更不容易的世界難題。就這樣,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機會從眼前溜走。
大二下半學期,學校組織同學參加北京市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從高中起就喜歡編程的我,立即報了名。但我心里很忐忑——這么多人報名,篩選的標準是什么呢?不出所料,篩選的標準又是——成績!不過,我還是決定爭取一下。我找到了負責這個項目的老師,重復了我之前說過無數(shù)次的話:“別光看成績,要看能力?!庇谑?,老師也重復了我之前聽過無數(shù)次的靈魂一問:“你如何證明自己的能力呢?”
萬幸的是,因為我在高中時有編程的底子,在大學里學習硬件編程語言,有天然的優(yōu)勢,所以在數(shù)字電路實驗課上,我的表現(xiàn)總是一騎絕塵。所以我向老師提出一個建議:“您可以在我們系問問‘誰的數(shù)字電路實驗做得最快,一定是我!”
大概是這份執(zhí)著和自信打動了老師,她針對所有報名者組織了一次數(shù)字電路實驗的小測試,而我正是借助這次測試拿到了參賽資格。
面對來之不易的機會,我不再得過且過,決心要緊緊抓住它。經(jīng)過一個暑假沒日沒夜地學習和實驗后,我和我的搭檔拿下了當年北京市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
在我看來,這次競賽只是第一步,我真正在意的,是電子類競賽中含金量最高的、兩年一屆的“索尼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也許真的是好事多磨,這個競賽差點沒辦成。那年北京“非典”肆虐,很多學校都封校了,不少全國性比賽也宣布暫停。即使隨時都可能收到比賽中止的消息,我還是整天都待在實驗室里鉆研。為了買到實驗用的二極管、電阻、電容器、集成芯片等,我硬是“奮不顧身”地戴著口罩往中關村跑。
現(xiàn)在回過頭想想,當時真是膽大。幸運的是,在期末時,我們終于得到官方通知:比賽繼續(xù)。比賽的那4天3夜,我靠著大量的紅牛和咖啡,硬是撐了72小時沒睡覺,按時完成了比賽的選題。交上電路和報告的時候,我的手一直在顫抖——不是激動,而是因為咖啡因攝入過量??恐@股子瘋勁兒,我?guī)ьI的團隊拿下了這次比賽的一等獎。后來,我還把自己的參賽經(jīng)歷做了總結,并出版了兩本書。
這個重量級的大賽以及賽后的兩本書,讓我掙脫了“你怎樣證明你能力強”的魔咒。從本科畢業(yè)后申請到“三星全球獎學金”赴首爾大學攻讀電子工程碩士,再到之后被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錄取,都和這次經(jīng)歷分不開。
后面的一切貌似順風順水、令人艷羨,但是午夜夢回,我常常忍不住后怕:如果當初不是運氣好,遇到了一個肯去了解我真實水平的好老師,我后來的境遇會是怎樣的呢?
從北郵畢業(yè)后,每次我回到實驗室,都會勸告師弟師妹們:千萬別相信“成績不重要”這樣的鬼話!人做一件事要成功,誠然有些因素自己無法掌控,但千萬不要放棄能證明你能力的因素——你的努力和你的成績。很多知識可能以后用不上,但是在學習過程中訓練出來的能力,將使我們受益終身。
我也想對各位備戰(zhàn)高考的學子說:“少小而學,及壯有為;壯年而學,及老不衰;老年而學,及死不朽?!睂W習從來都是一輩子的事,高考從來都只能影響命運,不能決定命運。沒有什么一考定終身,人生處處是考場??己昧?,只是個開始,人生的競賽才剛起步;考砸了,也別以為完蛋了,不如想辦法抓住機會,扳回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