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旭
摘要: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后勤管理是非?;A的組成部分,旨在為師生維持正常的教學生活、學習生活提供有效的保障。如今構建和諧校園已經成為新時期學校管理的重要任務,如何在構建和諧校園這一大主題下推進學校的后勤管理,逐漸成為學校后勤管理部門重點關注的問題??v觀新時代的校園后勤管理發(fā)展態(tài)勢,我們可發(fā)現(xiàn)校園后勤管理模式正在朝著人性化的方向進行創(chuàng)新轉型。因此,為了切實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實現(xiàn)構建和諧校園的目的,本文主要圍繞以人為本理念下后勤管理模式的構建展開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學校管理;后勤管理;以人為本;和諧校園
隨著新時期學校管理改革的不斷推進,后勤管理部門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學生與教師,并奠定學校管理的基石,構建和諧校園,愈發(fā)重視推進以人為本的校園后勤管理工作。因此,學校后勤管理部門要樹立起“和諧后勤”的管理意識,讓校園內一切與后勤管理相關的關系都處于和諧的狀態(tài),包括人與學校、人與環(huán)境、人與工作、人與人的關系。推進和諧后勤管理工作,這顯然有利于讓教師與學生在和諧的氛圍條件下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悅與安寧,最終可推進和諧校園建設、保障學校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一、學校后勤管理的基本概述
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后勤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基礎組成部分,所涉及到的內容涵括了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后勤物資采購、學校設備設施管理、學校食堂管理、物業(yè)管理、校園綠化管理、醫(yī)療衛(wèi)生管理等等。在學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哪一個管理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都會對學校管理和教學工作的秩序產生一定的影響。具體而言,學校后勤管理可以為學校各部門的工作提供保障服務,有利于維護校園的安全與穩(wěn)定,促進學校建設的高效發(fā)展,提高學校環(huán)境衛(wèi)生和生活保障水平[1]。
而和諧后勤則主要是指立足于促進校園和諧發(fā)展的后勤管理工作,這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管理內容,其建設與管理目標就是要讓教師和學生在教學與學習生活中都可以安心、舒心和順心。因此,學校應推進和諧后勤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保障。
二、學校后勤管理存在的問題
推進和諧后勤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步驟,也是改善當前學校后勤管理工作現(xiàn)狀的重要舉措。這主要是因為在目前學校開展的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少的問題,影響了后勤管理中的和諧關系:
首先,有的后勤管理人員缺乏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其服務質量較低,容易影響后勤部門與被服務對象之間的信任關系,不利于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也有的后勤管理人員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容易影響其工作積極性,長期下來,也容易影響后勤管理氛圍,進而影響到校園氛圍。
其次,學校后勤部門的管理觀念尚未徹底實現(xiàn)創(chuàng)新轉型,管理思路不夠開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后勤管理各項工作的深度開展。在新課改的發(fā)展態(tài)勢下,陳舊、固有的元素理應得到批判性的繼承,將其中落后、不適宜的要素去掉,留下可以繼續(xù)發(fā)展的要素,保障后勤管理的順利開展和健康運行。
最后,在學校后勤管理中,和諧后勤還沒有得到完全的貫徹與落實,一些后勤人員在協(xié)調或處理各種關系時,還缺乏一定的力度[2]。在這個方面,最為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以人為本的后勤管理服務理念滲透不足。這意味著學校后勤部門應將以人為本作為后勤管理的核心理念,將其全面貫徹落實到后勤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實現(xiàn)學校后勤管理的人性化,最終推進和諧校園建設工作的健康發(fā)展。
三、在以人為本理念下推進學校和諧后勤管理
(一)以人為本打造高質量的后勤管理隊伍
在學校和諧后勤管理中,“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以人為本理念的核心要素。因此,學校要推進和諧后勤管理的開展,則可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向下,積極打造高質量的學校后勤管理隊伍,讓這一隊伍的優(yōu)秀后勤管理人才認真搞好學校后勤事業(yè),促進后勤管理工作的健康發(fā)展。這就需要學校后勤部門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并采取相適應的后勤管理舉措[3]。
首先,學校后勤部門要加強后勤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著重提高后勤職工的能力素質,為提高其后勤服務質量而創(chuàng)設良好的條件。尤其是當前學校后勤部門出現(xiàn)了因利益矛盾而引發(fā)不和諧事件的后勤管理問題,加強對后勤職工的思政教育,可以疏解職工內心的不良情緒,使其以平和的心態(tài),有效化解利益矛盾。
其次,學校后勤部門應該對“人”的需求進行綜合性的分析,然后制定滿足“人”的需求的后勤管理方案。一方面,我們要滿足后勤部門職工的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提高其對后勤部門的歸屬感。比如后勤部門可了解職工的工作生活狀態(tài),關心其個性化情緒,通過激勵法、人文關懷等方法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使其對后勤部門的工作生活產生幸福感。另一方面,后勤部門要滿足被服務對象的需求,提高師生對后勤部門管理工作的認同感。比如,后勤管理人員要抓好校園環(huán)境的美化工作,讓校園成為一個對師生都富有吸引力的場所;加強后勤管理的主動服務,抓好硬化教育設施的管理,推進校園基礎設施建設,讓和諧校園建設早日完成等等。
最后,學校后勤部門應加強后勤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后勤管理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尤其是在信息化時代下,我們有必要切實加強后勤管理人員計算機操作水平、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訓,真正建構起高素質、高能力的后勤管理隊伍,同時也滿足后勤管理人員在自我能力提升方面的發(fā)展需求,有利于緩解其職業(yè)倦怠感,促使其為后勤管理工作積極做出貢獻。
(二)將以德為先和以人為本進行有機融合
在后勤管理中貫徹落實“以德為先”的理念,有利于強化后勤管理工作的成效。而在后勤管理中落實“以人為本”理念,則可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有效的保障,讓校園氛圍洋溢著濃濃的人文氣息。若是學校后勤部門能夠將“以德為先”、“以人為本”兩者進行有機融合,則既可提高學校后勤管理水平,又可推進和諧校園建設的開展。
因此,學校后勤部門要在以人為本的原則上,針對性地強化后勤管理工作過程中的德育工作,具體要抓好后勤部門人員的自信心教育、團結合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yè)道德教育等等德育內容,營造積極進取、不畏艱難、堅守崗位、敬業(yè)守業(yè)、積極奉獻、誠實正直、遵紀守法等等精神文化氛圍。同時也要加強校園環(huán)境管理中的德育工作,向師生宣傳各種具有正能量的德育內容,如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等等,以營造和諧、溫馨的校園氛圍,增強師生對和諧校園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師生對學校和諧后勤管理服務的滿意度。
(三)建立柔性管理為主的后勤管理模式
柔性管理與硬性管理不同,屬于一種新型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因此其管理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因此,在學校后勤管理中落實“以人為本”,則可根據實情建構柔性管理為主的后勤管理模式,將原來的組織管理轉變成為自覺管理,讓后勤管理人員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有充分的自主發(fā)揮空間,增強后勤管理人員的內在驅動力,促使其發(fā)揮良好的工作積極性,提高自身的后勤管理服務質量。
其一,學校后勤部門可創(chuàng)建一個讓職工自我展示、自我發(fā)展的平臺,比如可談述個人對后勤管理制度優(yōu)化的建議,也可談述個人在后勤管理工作中積累的有效經驗,還可講述自己接下來的自我提升計劃等等[4]。
其二,學校后勤部門可創(chuàng)建個性化激勵機制,激發(fā)后勤管理人員的工作潛力。這一個性化激勵機制可包括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其中物質激勵可涵括業(yè)績獎勵、福利待遇以及工作環(huán)境等內容,而精神激勵則一般是指非經濟的激勵內容,如榮譽獎勵、成就獎勵等等。學校后勤部門可根據人員的實際需求,采用相適應的激勵方式,激發(fā)其工作潛能和工作積極性。
其三,后勤部門可建立動態(tài)性績效考核機制,對后勤職工人員進行動態(tài)性、全面性的績效評估,可充分考慮到職工之間的差異性與個性化特點,有利于促進后勤職工的全面發(fā)展。
其四,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流動機制,讓后勤職工可根據自身興趣和能力爭取適合自己的崗位,避免長期呆在同一個崗位上,引起職工的職業(yè)倦怠感。而且這一機制可在最大限度上激發(fā)職工的工作熱情,增強其職業(yè)生活體驗。
結束語:
總之,以人為本理念已經開始滲透到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后勤管理也不例外。因此,學校后勤部門要為學校管理工作提供應有的保障,并推進和諧校園的建設,則需從多個方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理念,推進和諧后勤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比如以人為本打造高質量的后勤管理隊伍;將以德為先和以人為本進行有機融合,推進后勤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發(fā)展;建立柔性管理為主的后勤管理模式,提高人性化后勤管理水平等等,最終可促進和諧校園建設的健康開展。
參考文獻:
[1]孫峰.探究以人為本的高校后勤管理體系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7 (33):17-18.
[2]滕德康.新時期如何做好學校后勤管理工作[J].學苑教育,2019 (6):8-8.
[3]梁學榮,趙龍.以人為本謀發(fā)展 ?打造一流高校后勤員工隊伍[J].高校后勤研究,2018 (07):58-60.
[4]賴敏.學校后勤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實踐性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 (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