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GMS國家語言政策下的云南省漢語國際推廣研究

      2020-05-06 03:19楊林
      現(xiàn)代語文 2020年12期

      楊林

      摘? 要:GMS國家的語言政策多以憲法、教育法或其他文件來規(guī)定,它們不僅明確了本民族語言、教育語言和文字,而且表明了對外國語的不同態(tài)度。在剖析了GMS國家語言政策、漢語教育及其政策后,結合云南省現(xiàn)有漢語國際推廣實際,提出了云南省漢語國際傳播的具體策略:即不能平面展開,而應根據(jù)五國政府的態(tài)度、漢語推廣現(xiàn)狀,分層次展開。

      關鍵詞:GMS國家;語言政策;漢語國際推廣

      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世界各地對漢語的需求越來越大,從而引發(fā)漢語如何向更多國家、地區(qū)推廣和傳播的問題。漢語要走出去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對象國的漢語政策是什么?!叭绻麑λ麌臐h語政策一無所知,那就不可能制定出切合實際的漢語推廣政策?!盵1](P129)因此,研究對象國的語言政策非常重要,不僅可以豐富語言政策領域的理論,而且可以指導漢語國際推廣實踐。

      語言政策的國別化研究,學界早已開始關注。1990年,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就編制了包括聯(lián)邦德國、法國、蘇聯(lián)、日本、英國、美國等六國在內(nèi)的《各國推廣本族語情況匯編》一書;之后,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以及張西平、戴曼純、李宇明、趙蓉暉等學者為代表的研究者們,對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進行了語言政策的研究,并出版了相關的著作[2](P18-20)。就總體而言,研究國別相對集中,對GMS(Great Mekong Subregion Cooperation)五國(越南、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則關注較少,特別是就國外語言政策如何指導國內(nèi)省份進行漢語國際推廣實際的研究更少。因此,本文在研究GMS國家語言政策的同時,結合云南省現(xiàn)有實際狀況,探討云南漢語國際推廣的依據(jù)和建議,同時也可為其他省份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GMS國家語言政策特點

      語言政策是指人類社會群體在言語交際過程中,針對某種或者某些語言而制定的相關法律、條例、規(guī)定和措施。采用何種語言作為國語,以及如何對待外語,是國家語言政策的核心,往往也會寫入國家的相關法案。從東南亞國家的歷史進程來看,其語言政策一般分為古代時期、近代(殖民)時期、二戰(zhàn)后獨立國家建立到20世紀90年代、20世紀90年代至今四個階段[3](P67)。而本文所討論的主要是當今的語言政策。我們發(fā)現(xiàn),五國語言政策多以憲法、教育法或其他文件來規(guī)定。其特點如下:

      (一)明確本民族語言和文字

      柬埔寨、老撾、緬甸三國均在憲法中規(guī)定了本國的民族語言(或稱官方語言),老撾還規(guī)定了本國的文字,越南教育法也規(guī)定了本國的官方語言。具體條款如下:

      (1)官方語言和文字是高棉語。(柬埔寨《憲法》第5條款,1993年)

      (2)老撾語言和文字是官方的語言和文字。(老撾《憲法》第75條款,1991年)

      (3)緬甸語是官方語言。(緬甸《憲法》第450條,2008年)

      (4)越南語是官方語言。(越南《教育法》第7條第1款,2005年)

      泰國有關法律文件中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本國的官方語言,但泰語是泰國主體民族所使用的語言,外界也認同泰語是其官方語言。

      (二)規(guī)定教育語言和文字

      1974年起,緬甸聯(lián)邦政府對非緬甸語作為教育語言的態(tài)度產(chǎn)生了變化。老撾在教育法中規(guī)定老撾語為教育語言。柬埔寨、越南也通過教育法,規(guī)定教育語言為官方語言和當?shù)卣Z言。泰國教育法則提出,泰語應作為某些學科或知識的輔助語言在教學中應用。具體條款如下:

      (1)緬甸語是共同語,其他國家和種族的語言也可以教。(緬甸《憲法》第152條,1974年)

      (2)老撾語與老撾字是老撾的官方語言和文字,而且是各個學校、各個培訓中心與各個院校的學習和授課語,用外語授課也可以,但要通過國家教育部的批準。(老撾《教育法》第33條)

      (3)高棉語是官方語言,它作為公立學校的一門基本課提供普通教育。提供普通教育的私立學校,在他們的教育項目中應該有高棉語基本課程。高棉語少數(shù)民族學習者的語言由教育部的Prakas確定。(柬埔寨《教育法》第24條款)

      (4)越南語是官方語言,在學校和其他教育培訓機構中使用?;诮逃繕撕徒逃齼?nèi)容的特殊需求,法律應該規(guī)定在學校和其他教育培訓機構中通過外語的教與學。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的教學和學習,應當按照政府規(guī)定進行。(越南《教育法》第7條第1、2款)

      (5)在語言和數(shù)學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是要強調泰語的適度應用的。(泰國《教育法》23部分第4條,1999年)

      上述法案條款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國教育語言的多元化特點。據(jù)統(tǒng)計,GMS國家語言達432種之多。其中,柬埔寨有22種;老撾有120種;緬甸約有108種;泰國約有70多種;越南約有100種語言[4]。但實際的語言數(shù)量可能遠遠高于這一數(shù)據(jù)。GMS國家世居少數(shù)民族眾多,五國也允許非官方語言作為媒介語用于教育過程。這種做法一方面保留了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文化遺產(chǎn),另一方面也為官方語言的普及奠定了感情基礎,利于國家語言的傳承。

      (三)對外國語的不同態(tài)度

      越南、柬埔寨兩國在教育法中,將外國語闡述為“外國語是在國際舞臺上被廣泛運用的語言”,這無疑是縮小了外國語的范圍;而對于外國語的教育,五國的態(tài)度則相對積極。柬埔寨教育法規(guī)定,可根據(jù)學習者需求,將外國語納入國家教育體系。越南、老撾態(tài)度相對謹慎,兩國的教育法均規(guī)定,外國語須經(jīng)過本國教育部及總理批準才能教授;同時,老撾提倡推廣外語教學。泰國雖然沒有在憲法及教育法中對此進行明確規(guī)定,但其態(tài)度比較開明,政府倡導促進外語學習。緬甸則沒有明確的外語態(tài)度。

      GMS國家推廣較為成功的外國語是英語。1967年8月,東南亞聯(lián)合組織成立,其工作語言只有英語[5](P73);英語也是東盟經(jīng)濟共同體的主導語言。2009年,東盟各國簽署了《東盟憲章》,規(guī)定英語是東盟唯一的官方工作語言。這些政策都促進了各成員國英語的普及。

      我們根據(jù)相關資料的調查[4],對GMS五國的語言政策進行了大致歸納,具體如表1所示:

      二、GMS五國的漢語教育及其政策

      從以往的歷史可知,漢語推廣與華人華僑、華校密不可分,同時,漢語推廣成功與否,也與國家間的關系、外國政府的政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一)柬埔寨漢語教育及政策

      柬埔寨華文教育起源于清朝同治、道光年間。上一世紀50-60年代,華文教育十分興盛;70-80年代,由于內(nèi)戰(zhàn)緣故而被全面禁止。上一世紀90年代,隨著柬埔寨政府實施經(jīng)濟開放和多元文化政策,政府開始積極支持華語教學,要求全國華文學校應該擁有統(tǒng)一的教材,并且必須經(jīng)過柬埔寨教育部批準才能使用。截至目前,國立大學中卜迭棉芷大學、金邊皇家大學、班迭棉吉大學、柬埔寨亞歐大學均設有中文系,柬埔寨王家學院、國立馬德望大學設有孔子學院。柬埔寨華文教育漸成體系,但華校未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政府只承認華校為語言學校,不承認學歷。

      (二)緬甸漢語教育及政策

      緬甸漢語教育起源于19世紀末。1965年,緬甸政府頒布了《私立學校國有化政策》,規(guī)定“緬甸教育由國家承辦,不允許私人辦學,任何補習班不得超過19人”,華文學校遂被收歸國有,整個漢語教育處于低迷時期。同年,仰光外國語學院設立漢語系承擔漢語教育,但學習人數(shù)有限。1967年“6·26排華事件”后,華文補習班也被政府全面禁止。1981年,緬甸華僑以政府允許教授佛經(jīng)和民族語言為法律依據(jù),創(chuàng)辦了佛經(jīng)學校和果敢語言學校,這給緬甸漢語教學的延續(xù)帶來了生機。1997年,政府又開辦了曼德勒外國語大學漢語系,開始提供官辦漢語教育?,F(xiàn)在,華文學校仍未得到緬甸政府的正式承認,因此不能和當?shù)氐膰窠逃榆塠6]。目前,緬甸共有3所孔子課堂。

      (三)老撾漢語教育及政策

      老撾的華文教育始于1929年,20世紀30年代后,老撾開始出現(xiàn)規(guī)范的華文學校;60年代末,發(fā)展到20余所。1975年老撾解放后,華人數(shù)量銳減,華文學校的師生數(shù)量和規(guī)模也隨之縮小;70年代末,華文學校紛紛停辦。1988年,華校逐漸恢復和發(fā)展起來。2013年,民辦華校有5所,老撾國立大學、巴巴薩技術大學設有中文系,其中,老撾國立大學也是孔子學院的所在地。根據(jù)老撾教育部規(guī)定,華文學校不能只教華語,還要教老撾語,因此,老撾華校普遍是采用老撾語和漢語雙語教學。

      (四)泰國漢語教育及政策

      一般認為,泰國華文教育正式開始的時間是1909年。1939至1945年,泰國華文教育陷入了最黑暗時期。20世紀90年代起,泰國放開對華文教育的限制,如將華文納入國家的教學大綱,作為一種法定的外語考試語種,其成績可以作為高中升學的依據(jù),并對于符合規(guī)定標準的華文民校予以經(jīng)費資助。2005年,泰國教育部推出了《促進泰國漢語教學,提高國家競爭力戰(zhàn)略規(guī)劃(2006—2010年)》,計劃在2008年以前在泰國各地2000多所中小學開設漢語課程[6]。當代泰國華文教育的性質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轉變,它以漢語教學的新內(nèi)涵和新形式進入了泰國主流社會,邁向了一個全面開放、快速發(fā)展的新時期[7](P78)。截至目前,泰國民間華校數(shù)量已近千所,孔子學院16所,孔子課堂11個,居GMS國家之首。

      (五)越南漢語教育及政策

      越南漢語教學始于5世紀。11世紀,漢語教學成為國學。1950年之后,漢語教學進入新階段,不少大學開設中文系,普通中學學生把漢語作為第一外語學習。1954年以后,漢語在越南被正式列為主要外語之一,地位高于英語和法語。1979年以后,由于兩國關系發(fā)生變化,越南的漢語教學進入低谷。1986年,越南部長會議第256號指示規(guī)定,在華人集中的地區(qū),華人子弟可以學習華文,可以成立各種用漢語表達的文化文藝組織。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華文被正式列入中小學課程之中。1990年后,華文教育逐漸復蘇和發(fā)展起來。2006年5月,越南教育培訓部頒布了《普及中學漢語教育課程的決定》,為中學開設漢語課程提供了政策保障。從此,漢語教學進入越南各級各類學校的政策障礙已完全消除[8](P110)。2013年10月,孔子學院總干事、國家漢辦主任許琳與河內(nèi)大學校長阮庭論共同簽署了雙方合作建立河內(nèi)大學孔子學院的協(xié)議,這是越南第一所孔子學院。目前,越南的孔子學院和課堂仍沒有增加。

      基于中國外交部網(wǎng)站和國家漢辦有關資料,我們對GMS五國的華僑、華校、孔子學院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與歸納,具體如表2所示(見下頁):

      三、云南省對GMS五國漢語國際推廣現(xiàn)狀

      近些年來,云南省積極開展教育國際合作,省政府成立了云南省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以高等教育為重點的教育對外交流合作也不斷深化。在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建設、派出漢語教育人員及志愿者、出國舉辦教育展和教育論壇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一)設立專項資金,保障漢語國際推廣工作

      從2008年開始,云南省每年都安排400萬元專項資金開展?jié)h語國際推廣工作。省內(nèi)部分高等院校也根據(jù)學校經(jīng)費預算,成立了國際學生校級獎學金。截至2020年,云南省在GMS國家共建成孔子學院2所(清邁大學孔子學院、蘇發(fā)努馮大學孔子學院),占GMS國家孔子學院總數(shù)的10%;在GMS國家共建成孔子課堂2所(福慶語言電腦學??鬃诱n堂、東方語言與商業(yè)中心孔子課堂),占GMS國家孔子課堂的13%。

      (二)改善教學環(huán)境,營造漢語學習的良好氛圍

      2012年,云南省主要領導率團訪問緬甸福慶學??鬃诱n堂和柬埔寨皇家金邊大學DHY漢語中心,共捐贈價值30萬元的語言實驗室設備、40萬元人民幣的中國圖書館,有效改善了孔子學院/課堂漢語教學環(huán)境。同年,第六屆世界中學生“漢語橋”比賽落戶云南。同時,云南省多管齊下,多方合力,積極營造漢語教學氛圍。2005年,在全國首家設立“云南省政府接受周邊國家留學生獎學金”。到2020年,云南省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增至8所。良好的漢語學習氛圍,為全世界了解云南及云南的漢語國際推廣起到了促進作用,來滇留學生人數(shù)呈現(xiàn)出逐年遞增的趨勢。

      (三)各級各類院校積極參與漢語國際推廣工作

      云南省高等院校積極推進“走出去”“引進來”戰(zhàn)略,截至目前,與國外大學共建了16所孔子學院/課堂。全省多所高校開設了小語種專業(yè),為非通用語種培養(yǎng)人才,也為面向GMS國家的漢語教學儲備資源。云南大學和云南師范大學入選全國10所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院校,承擔了東南亞國家漢語教師培訓和教材編寫工作。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民族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學校均設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點,為高層次漢語教師的培養(yǎng)奠定了基礎。

      四、云南省漢語國際推廣策略及建議

      了解GMS五國的漢語政策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對象國的實際,做到漢語推廣的有的放矢。鑒于云南省財力、人力有限,對外漢語傳播不能平面展開,而應根據(jù)GMS五國政府的態(tài)度、國家實際狀況及漢語推廣現(xiàn)狀分層次展開。基于前面對GMS五國語言政策的分析,可以將它們分為三個集團:第一集團為泰國,第二集團為老撾、柬埔寨、越南,第三集團為緬甸。對于三個集團,我們應采取不同的漢語推廣策略,總體原則可概括為:第一集團,應在現(xiàn)有合作基礎上深化并注重漢語本體的研究;第二集團應重點加強溝通與合作;第三集團要以資金和人員支持為主。具體建議如下:

      (一)政府漢語推廣策略

      中國領導人非常重視漢語推廣工作,不僅從經(jīng)費上大力支持,而且多次親臨孔子學院、孔子課堂及華文學??赐麕熒?,為漢語推廣贏得了良好的國際聲譽。漢語在泰國的快速傳播,就證明了中泰兩國領導人的高層互訪,對漢語推廣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2012年,云南省政府代表團出訪GMS五國,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促進了云南省與五國經(jīng)濟、貿(mào)易、旅游、教育等方面的合作。高層之間的互訪,特別是對于漢語推廣第二集團來說,有利于影響雙方的頂層設計、促進對象國制定有利于漢語教育的政策。

      1.設立云南-GMS中小學漢語教師項目,強化漢語推廣軟支撐

      GMS五國學習漢語的人群主要集中在華校及中小學,而師資問題在漢語教育中較為突出。因此,我們建議,云南省教育部門與國外教育部門可以合作設立云南-GMS中小學漢語教師項目,并落實專項工作經(jīng)費。首先,可以免費為五國培訓漢語教師,選派我省專家團到這些國家,重點是對第二、三集團漢語教師進行為期1個月的培訓、隨堂聽課及再培訓,最終達到以點帶面的目的,優(yōu)化五國漢語師資水平。其次,表彰和獎勵為漢語推廣作出貢獻的五國中小學教師,從而激發(fā)廣大教師推廣漢語的積極性。再次,這一項目可以分配部分經(jīng)費作為中小學教師科研基金,鼓勵他們對漢語在本國中小學傳播的基本情況做系統(tǒng)調查,對重大政策問題進行全面研究。這將有利于云南省的決策機構能夠隨時了解GMS五國漢語政策的最新情況,從而制定更為及時、合理的漢語傳播政策。

      2.發(fā)揮現(xiàn)代傳媒作用,讓漢語走入日常生活

      現(xiàn)代信息科技的發(fā)展為漢語推廣、中華文化傳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現(xiàn)代化的傳媒手段也為漢語和中國文化走出課堂、融入當?shù)厣鐣罱藘?yōu)質平臺。尤其是目前全球疫情還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更要借助于網(wǎng)絡及其他新媒體傳播,以通俗易懂、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漢語推廣工作。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10月,在2012年12月簽署的備忘錄基礎上,云南省教育廳與老撾教育體育部簽訂了諒解備忘錄補充條款,內(nèi)容包括中國語言學習與文化宣傳、??平虒W、職業(yè)技能教學等,周一至周五每天在老撾國家電視臺播放一小時。根據(jù)GMS五國目前的國內(nèi)環(huán)境及語言政策,可以考慮在第一、二集團鞏固加強類似的舉措。

      3.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創(chuàng)建企業(yè)漢語模式

      隨著中國在GMS貿(mào)易額的不斷增加,會講漢語的外國員工越來越受到中方企業(yè)的重視和青睞。云南省知名企業(yè)如云銅集團、南方電網(wǎng)等,曾多次為老撾等國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由此可見,企業(yè)或公司漢語模式已成為漢語推廣的新手段。云南省可以利用政府平臺,為學校、企業(yè)牽線搭橋,以云南海外知名企業(yè)為試點,創(chuàng)建企業(yè)漢語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調動學校、企業(yè)的積極性,使?jié)h語推廣機構多源化,也能夠進一步深化漢語教學新模式的探討。這種模式在第一、二、三集團均可采用。

      (二)學校漢語推廣策略

      1.加大研究力度,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jù)

      就目前的研究現(xiàn)狀來看,有關GMS五國漢語教育的論文多來自中央民族大學及廣西的高等院校,這說明云南高校對GMS五國的相關研究還不夠十分重視。針對第一集團,可重點探討語言變體之間的差異,消除海外漢語變體帶來的隔閡。針對第二、三集團,除了研究其相關政策國情外,還要加大對文化比較的分析。目前,全省有多個小語種專業(yè)高校、小語種公共外語(GMS五國語言)教研室和兩所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院校,同時,GMS國家留學生占來滇留學生總數(shù)的比重較大,這些條件都有助于高校開展針對GMS五國的相關研究,為漢語國際推廣策略的制定提供充分的依據(jù)。

      2.利用雙語教育資源,增設國門學校漢語課程

      云南省跨境民族與鄰國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國門學校為鄰國的小留學生們了解中國的語言文化打開了最直接的窗戶。據(jù)了解,國門學校的緬甸學生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學習漢語,語言學習是緬籍學生和家長的主要目的[9](P109)。國門學校可以利用現(xiàn)有雙語教育資源,根據(jù)外籍學生學習需求,增設漢語及中國文化課程,并通過這一平臺,搭建云南省境內(nèi)的多元文化體驗基地。

      (三)民間漢語推廣策略

      有些周邊國家對官方的漢語推廣行為較為敏感,態(tài)度比較謹慎,因此,除了政府和學校層面的推廣策略以外,我們還要考慮民間的漢語推廣策略。特別是對于第二、三集團,如果能將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學習轉變?yōu)樗麄冏陨淼膹娏倚枨螅瑢蟠蟠龠M漢語國際推廣工作。云南省共有8個州(市)與越南、老撾、緬甸接壤,邊境線長達4060公里,共有10個國家級口岸和12個省級口岸。邊境口岸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同東南亞、南亞的客貨運輸和經(jīng)濟大循環(huán)的發(fā)展。在邊境口岸的貿(mào)易活動中,如果能夠充分發(fā)揮漢語的價值,在商業(yè)活動中注入中國文化元素,其影響力是難以想象的。

      漢語國際推廣是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國政府所制定的語言政策及相關規(guī)定,對漢語推廣的影響很大。如果對象國政府支持或默許,漢語教學發(fā)展就普遍較好;反之,則生存困難,舉步維艱。目前,GMS五國政府普遍對漢語持開放政策,同時,除泰國以外,漢語還未能納入當?shù)氐膰窠逃w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漢語的推廣。云南省應充分發(fā)自身揮優(yōu)勢,在外漢語傳播時,不能平面展開,而是根據(jù)GMS五國政府的態(tài)度、國家實際狀況及漢語推廣現(xiàn)狀分層次展開,政府、學校和民間都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對五國的漢語教育仍有提升空間。

      參考文獻:

      [1]張西平.漢語國際推廣中的兩個重要問題[J].長江學術,2008,(1).

      [2]郭龍生.它山之石,可以為錯——語言政策國別研究學習感言[J].語言政策與規(guī)劃研究,2014,(1).

      [3]趙燕.東南亞國家的語言政策與國家認同研究綜述[J].東南亞南亞研究,2013,(3).

      [4]Kosonen,KimmoYoung,Catherine.Mother tongue as bridge language of instruction:Policies and experiences in Southeast Asia[M].Thailand:Bangkok,2009.

      [5]梁燕華.全球化視角下的東盟英語探究[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

      [6]SIRIWAN WORRACHAIYUT(韋麗娟).泰國漢語教育政策及其實施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12.

      [7]譚曉健.19世紀中葉以來泰國語言教育政策嬗變[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5,(1).

      [8]吳應輝.越南漢語教學發(fā)展問題探討[J].漢語學習, 2009,(5).

      [9]柳謙,梁麗玲,梁順意等.西南邊陲的教育國境線——云南邊境國門學?,F(xiàn)狀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

      宁波市| 象州县| 汨罗市| 松溪县| 紫阳县| 固镇县| 梧州市| 拜城县| 黑水县| 兰坪| 吕梁市| 文昌市| 从江县| 双江| 玛沁县| 景东| 什邡市| 惠水县| 林周县| 错那县| 谢通门县| 琼结县| 米林县| 鲁甸县| 景东| 黔西县| 怀集县| 禹州市| 吉水县| 永泰县| 长兴县| 宁夏| 台南市| 宜宾县| 灵宝市| 衢州市| 军事| 临武县| 曲阳县| 陆川县| 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