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間球海膽抗病家系的篩選及其生長性能分析

      2020-05-07 01:13:30江會杰張偉杰陳隆劉杰豪呂雪峰王中劉雷常亞青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海膽家系抗病

      江會杰,張偉杰,陳隆,劉杰豪,呂雪峰,王中,劉雷,常亞青

      (大連海洋大學 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北方海水增養(yǎng)殖重點實驗室,遼寧 大連 116023)

      中間球海膽Strongylocentrotusintermedius又稱蝦夷馬糞海膽,原產(chǎn)于日本北海道北部及俄羅斯遠東部分沿海[1],其性腺色澤好、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愛,是可食用海膽類中經(jīng)濟價值較高的種類之一。自1989年被引入中國后,逐漸成為中國主要的海膽?zhàn)B殖種類之一[2]。疾病是影響海膽?zhàn)B殖生產(chǎn)效率的主要因素,在養(yǎng)殖生產(chǎn)過程中,中間球海膽易患的疾病主要有黑嘴病、紅斑病和病變綜合征等[3]。近年來,無論是在海區(qū)養(yǎng)殖還是在室內(nèi)養(yǎng)殖中,黑嘴病幾乎發(fā)生于每年春夏交替時的低水溫期,病變綜合征和紅斑病則幾乎發(fā)生于每年的夏季高水溫期,由這些疾病導致的大規(guī)模死亡現(xiàn)象也時有發(fā)生[4-7]。近兩年,在夏季高水溫期,還發(fā)現(xiàn)一種“掉棘病”,患病海膽外殼間步帶區(qū)的棘刺全部脫落,并在出現(xiàn)癥狀后的2 d內(nèi)死亡,由于未見報道,暫將此病命名為“掉棘病”。國內(nèi)外學者研究一致認為,這些疾病的病原多是細菌,這些病原菌的激活、暴發(fā)和休眠與海水水溫的變化直接相關[6-9]。在中國,中間球海膽的養(yǎng)殖方式主要為基于開放海域的筏式養(yǎng)殖,無法針對病原、水溫等致病因子進行人為控制,因此,培育抗病能力強的海膽新品種將是抵御病原感染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家系選育是近年來在水產(chǎn)動物中應用廣泛的一種育種方法[10]。通過建立家系,對不同家系的生產(chǎn)性能進行比較,可選育出具有生長優(yōu)勢的家系用于繼代選育。針對生長性狀,研究人員已在多數(shù)水產(chǎn)動物中通過家系間比較開展了家系選擇,如田永勝等[11]、張呂平等[12]、王俊杰等[13]分別通過家系比較,對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凡納濱對蝦Litopenaeusvannmei和蝦夷扇貝Patinopectenyessoensis的生長性狀進行了家系選擇。針對抗病性狀,研究人員已在一些水產(chǎn)動物如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14]、牙鲆[15-16]、凡納濱對蝦[17]中開展了家系間比較和家系選擇。由于多數(shù)抗病性狀遺傳力較低,應用家系選擇可能會獲得更理想的選擇反應。在中間球海膽中,針對生長性狀和耐高溫性狀的家系選育研究已有較多報道[18-22],也有研究表明,中間球海膽的耐高溫能力與生長速度間不具有顯著的相關性[21]。然而,目前針對海膽抗病性狀家系選育的研究尚未見報道,并且是否可同時對抗病和生長速度進行選擇尚不明確。

      本試驗中對經(jīng)7代選育的中間球海膽家系在自然感染病變綜合征、掉棘病及黑嘴病下的存活率進行了比較,并對各家系在幼膽期和養(yǎng)成期的生長性狀進行了比較,旨在為中間球海膽抗病速生家系的選擇提供參考,為抗病海膽新品種選育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所用中間球海膽家系為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北方海水增養(yǎng)殖重點實驗室選育的第7代家系。

      1.2 方法

      1.2.1 家系建立 家系構建時間為2017年10月中旬,所用親本選自第6代選育家系,其中,雄性親本22個,雌性親本34個。采用巢式不平衡設計和1∶1~1∶2的雄雌比例進行選配,選配過程中避免近交,共構建全同胞家系34個,其中成活32個。

      1.2.2 幼體及稚膽培育 家系幼體的培育參照文獻[20]中的方法進行。培育期間嚴格保持家系間培育條件一致。家系幼體經(jīng)過20~22 d的浮游期后,匍匐于附著有底棲硅藻的波紋板上變態(tài)為稚海膽。在稚膽殼徑小于3 mm期間,僅提供混合底棲硅藻為餌料,稚膽殼徑達到3 mm后以孔石莼Ulvapertusa為餌料。稚膽培育期間,餌料足量供應,每隔2~4 d全量換水一次,各家系間保持培育條件一致。經(jīng)過6個月的培育稚膽生長成為幼膽。

      1.2.3 幼膽?zhàn)B殖 于2018年5月10日,對7月齡的幼膽開展家系標準化養(yǎng)殖,從每個家系中隨機挑選220只幼膽移至1個養(yǎng)殖網(wǎng)箱(30 cm ×30 cm × 80 cm,共32個)中,并將所有家系的網(wǎng)箱置于同一常溫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池(以下稱“常溫池”)中養(yǎng)殖,養(yǎng)殖期間足量投喂海帶Laminariajaponica、孔石莼或裙帶菜Undariapinnatifida,各家系投喂餌料種類保持完全一致,每隔3~7 d全量換水一次。夏季高溫不僅顯著影響海膽的生長,還是病變綜合征的病因之一,因此,養(yǎng)殖至2018年8月1日,海膽年齡為10月齡時,從每個家系隨機分出110只個體至另一低溫循環(huán)水養(yǎng)殖池(以下稱“低溫池”)進行養(yǎng)殖,直至2018年12月1日,海膽為14月齡。

      低溫池養(yǎng)殖期間每日定時流水,流水量為總水體的1/2,足量投喂海帶、孔石莼或裙帶菜,各家系投喂餌料種類保持完全一致。在夏季高溫期間,對低溫池進行降溫處理,具體為在8月1日到9月26日期間,水溫保持在16.8~24.6 ℃,平均水溫為20.6 ℃,同期常溫循環(huán)池水溫為17.7~25.6 ℃,平均水溫為22.5 ℃。

      1.2.4 養(yǎng)成 幼膽?zhàn)B殖結束后,海膽進入養(yǎng)成期,此期間春季水溫上升時海膽易感染黑嘴病,因此,此階段仍分為常溫池和低溫池養(yǎng)殖。2018年12月1日海膽14月齡時,將原常溫池和低溫池內(nèi)34個家系中同一家系內(nèi)存活下來的海膽進行合并,并隨機挑出40只健康個體,平分至常溫和低溫池中繼續(xù)培養(yǎng)至2019年4月28日,海膽為18月齡。養(yǎng)殖方法與幼膽?zhàn)B殖基本一致。養(yǎng)殖期間低溫池水溫保持在6.4~15.4 ℃,平均水溫為10.0 ℃,常溫循環(huán)池水溫為6.6~16.5 ℃,平均水溫為10.9 ℃。

      1.2.5 存活率和綜合抗病指數(shù)的計算 2018年8月7日至9月26日期間,常溫池養(yǎng)殖的海膽家系自然感染病變綜合征[8],此時水溫為20.2~26.0 ℃,海膽為10~11月齡。感染前的養(yǎng)殖過程中,各家系內(nèi)海膽不存在死亡或丟失現(xiàn)象,數(shù)量均為110只。感染期間,每日觀察各家系染病情況,挑出死亡個體并進行記錄,最終統(tǒng)計截止至9月26日。

      2018年9月3日至9月26日期間,低溫池養(yǎng)殖的海膽家系自然感染掉棘病,而常溫池未出現(xiàn)該疾病。掉棘病出現(xiàn)時的水溫為16.8~21.6 ℃,海膽年齡為11月齡。感染前的養(yǎng)殖過程中,各家系內(nèi)海膽不存在死亡或丟失現(xiàn)象,數(shù)量均為110只。感染期間,每日觀察各家系染病情況,挑出死亡個體并進行記錄,最終統(tǒng)計截止至9月26日。

      2019年3月1日至4月28日期間,常溫池養(yǎng)殖的海膽家系自然感染黑嘴病,此時水溫為7~11 ℃,海膽年齡為17~18月齡。感染前的養(yǎng)殖過程中,常溫池家系存在個別非疾病死亡或由于網(wǎng)箱破損等原因導致的丟失現(xiàn)象,使各家系海膽數(shù)量介于15~20只。低溫池未出現(xiàn)黑嘴病感染。此期間,每日觀察各家系染病情況,挑出死亡個體并進行記錄,最終統(tǒng)計截止至4月28日。

      各疾病感染下,家系的存活率計算公式為

      存活率=感染后存活個體數(shù)/感染前存活個體數(shù)×100%。

      (1)

      綜合考慮中間球海膽?zhàn)B殖實踐中3種疾病的發(fā)病頻率和疾病影響程度,將病變綜合征、掉棘病和黑嘴病分別賦予50%、15%和35%的權重,利用該權重和家系在各疾病感染下的存活率計算各家系的復合抗病指數(shù)(CDRI),即:

      CDRI=50%×SR1+15%×SR2+35%×SR3。

      (2)

      其中:SR1為病變綜合征感染后各家系的存活率(%);SR2為掉棘病感染后各家系的存活率(%);SR3為黑嘴病感染后各家系的存活率(%)。

      1.2.6 家系體質(zhì)量生長的測量與計算

      (1)幼膽時期的體質(zhì)量生長。7月齡家系標準化時,從各家系的220只幼膽中隨機挑選110只個體,用電子天平測量每一個體的體質(zhì)量,精確到0.01 g。在9月齡時,從每一家系中隨機挑選50只個體進行體質(zhì)量測量。

      (2)養(yǎng)成期的體質(zhì)量生長。在海膽年齡為14和17月齡時,分別測量常溫和低溫池中各家系中每一只海膽個體的體質(zhì)量,精確到0.01 g。

      幼膽和養(yǎng)成期各家系海膽體質(zhì)量特定生長率(SGR,%/d)計算公式如下:

      SGR=(lnW2-lnW1)/t×100%。

      (3)

      其中:W1和W2分別為t1和t2時各家系的體質(zhì)量平均值(g)(幼膽期t1=210 d,t2=270 d;養(yǎng)成期t1=420 d,t2=510 d);t為t1至t2間的時間(d)。

      1.3 數(shù)據(jù)處理

      分別對病變綜合征、掉棘病和黑嘴病自然感染下各家系的存活率進行卡方檢驗;篩選存活率或復合抗病指數(shù)最高的前5名家系和最低的后5名家系作為抗病家系和易感家系,以全部家系平均值做對照,分別以7月齡和14月齡各家系的體質(zhì)量平均值作為協(xié)變量,以家系類型(抗病家系、易感家系和家系平均值)為固定效應,構建一般線性模型(GLM)分析家系類型對體質(zhì)量平均值SGR的影響,獲得剔除協(xié)變量效應后各家系類型體質(zhì)量平均值SGR的估計值,采用LSD法對各類型家系的SGR估計值進行多重比較。所有分析均在SPSS 21.0軟件上進行,顯著性水平設為0.05。

      2 結果與分析

      2.1 中間球海膽抗病家系篩選

      2.1.1 自然感染3種疾病對家系存活率的影響 分別對3種疾病感染下各家系的存活和死亡個數(shù)進行卡方檢驗,結果顯示,3種疾病感染下,家系間海膽的存活率均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表1)。

      表1 3種疾病自然感染下中間球海膽家系存活情況的卡方檢驗

      Tab.1 Chi-square test of survival status of sea urchinStrongylocentrotusintermediusin different families naturally infected with three diseases

      疾病類型diseasetype個體數(shù)量/ind.number卡方值Chi-squarevalue自由度df顯著性P病變綜合征syndromedisease3520336.3310.000掉棘病spinedetachingdisease3520617.4310.000黑嘴病blackmouthdisease60158.6310.002

      2.1.2 3種疾病自然感染下家系存活率排名 從表2可見:在病變綜合征自然感染下,各家系的存活率為30.9%~95.5%;家系F7211-1、F7209-1、F7208-1、F7103-2、F72C2等的存活率排名較高,具有較強的抗病變綜合征能力;家系F7210-1、F7202-2、F72C1、F7213-1等的存活率排名較低,抗病變綜合征能力較弱。

      掉棘病自然感染下,各家系的存活率為10.0%~100.0%;家系F7214-1、F72C4、F7203-1、F7203-2、F7213-1等的存活率排名較高,具有較強的抗掉棘病能力;家系F7202-2、F7204-1、F7202-1等的存活率排名較低,抗掉棘病的能力較弱。

      黑嘴病自然感染下,各家系的存活率為5.6%~84.2%;家系F7214-1、F7213-1、F7203-1、F7213-2、F72C6等的存活率排名較高,具有較強的抗黑嘴病能力;家系F7210-1、F72C2、F72C3等的存活率排名較低,抗黑嘴病能力較弱。

      2.1.3 家系復合抗病指數(shù)排名 各家系的復合抗病指數(shù)排名見圖1。從圖1可見:各家系復合抗病指數(shù)為0.29~0.78,其中,F(xiàn)7209-1、F7211-1、F7214-1和F7203-2等家系的復合抗病指數(shù)排名較高,具有較高的綜合抗病能力;F7210-1、F7202-2、F72C3等家系的復合抗病指數(shù)排名較低,具有較低的綜合抗病能力。

      2.1.4 抗病家系的篩選 在3種疾病分別自然感染下,存活率均超過70%的家系見表2,大部分家系僅在1~2種疾病感染下存活率超過70%。在2種以上疾病分別感染下存活率均超過70%的家系分布見圖2,在這些家系中,僅有F7217-2家系在3種疾病分別感染下的存活率均超過70%。根據(jù)家系排名,進一步篩選出抗病家系5個,平均存活率為77.4%~90.0%,易感家系5個,平均存活率為27.8%~41.8%;并篩選出復合抗病家系5個,平均抗病指數(shù)為0.766±0.019,易感家系5個,平均抗病指數(shù)為0.447±0.101(表3)。

      表2 3種疾病自然感染下各家系存活率排名

      Tab.2 Order of survival rate of sea urchin in different families naturally infected with the three diseases

      存活率排名survivalrateranking家系(存活率)family(survivalrate)/%病變綜合征syndromedisease(10-11monthsoldnormaltemperaturetank)掉棘病spinedetachingdisease(11monthsoldlowtemperaturetank)黑嘴病blackmouthdisease(17-18monthsoldnormaltemperaturetank)1F7211-1(95.5)F7214-1(100.0)F7214-1(84.2)2F7209-1(90.9)F72C4(90.9)F7213-1(76.5)3F7208-1(82.7)F7203-1(88.2)F7203-1(76.2)4F7203-2(81.8)F7203-2(88.2)F7217-2(75.0)5F72C2(80.9)F7213-1(82.7)F72C6(75.0)6F7218-1(78.2)F7212-1(80.9)F7201-1(73.7)7F72C5(78.2)F7210-1(80.0)F7201-2(73.7)8F7201-1(77.3)F7218-2(79.1)F7205-1(70.0)9F7206-1(77.3)F72C1(78.2)F7209-2(70.0)10F7216-1(76.4)F7217-2(75.5)F7204-1(70.0)11F7218-2(76.4)F7218-1(70.9)F72C5(68.8)12F72C6(71.8)F7209-1(68.2)F7212-1(68.4)13F72C4(70.9)F7207-1(64.5)F7206-2(66.7)14F7217-2(70.0)F7216-1(63.6)F7202-2(66.7)15F7206-2(69.1)F7201-1(61.8)F7209-1(65.0)16F7212-1(67.3)F7206-1(61.8)F7211-1(65.0)17F7207-2(67.3)F7208-1(58.2)F7203-2(63.2)18F7214-1(64.5)F7205-1(57.3)F7218-1(63.2)19F7203-1(64.5)F7206-2(56.4)F7208-1(63.2)20F7208-2(64.5)F7208-2(56.4)F72C1(60.0)21F7201-2(63.6)F7207-2(51.8)F7206-1(60.0)22F7205-1(60.9)F72C2(51.8)F7216-1(57.9)23F7207-1(60.9)F72C5(50.9)F7210-2(57.9)24F7204-1(59.1)F7211-1(50.9)F7207-1(56.3)25F7202-1(56.4)F7210-2(50.9)F7218-2(55.6)26F7209-2(55.5)F72C3(50.9)F7207-2(55.6)27F7210-2(54.5)F7209-2(49.1)F7202-1(55.6)28F72C3(52.7)F7201-2(43.6)F7208-2(52.6)29F7213-1(46.4)F72C6(41.8)F72C4(47.4)30F72C1(46.4)F7202-1(28.2)F72C3(33.3)31F7202-2(32.7)F7204-1(15.5)F72C2(26.3)32F7210-1(30.9)F7202-2(10.0)F7210-1(5.6)

      2.2 抗病家系生長性能分析

      2.2.1 幼膽期的生長性能 構建一般線性模型,剔除協(xié)變量(7月齡體質(zhì)量)的影響后,對抗病家系、易感家系和所有家系幼膽期體質(zhì)量特定生長率的估計值進行比較。從圖3可見:抗不同種類疾病的家系幼膽期體質(zhì)量估計值與易感家系、所有家系平均值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選擇抗病變綜合征的家系及復合抗病的家系相對于所有家系特定生長率平均值會產(chǎn)生正向選擇差。

      表3 抗病和易感家系的篩選

      2.2.2 養(yǎng)成期生長性能 構建一般線性模型,剔除協(xié)變量(14月齡體質(zhì)量)的影響后,分別對常溫池和低溫池養(yǎng)殖的抗病家系、易感家系和所有家系養(yǎng)成期海膽體質(zhì)量特定生長率的估計值進行比較。從圖4可見:無論在常溫下還是在低溫下養(yǎng)殖,抗不同種類疾病的家系養(yǎng)成期體質(zhì)量特定生長率估計值與易感家系、所有家系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常溫下,選擇復合抗病的家系相對于所有家系特定生長率平均值會產(chǎn)生正向選擇差;在低溫下,所有類型的抗病家系相對于所有家系特定生長率平均值均會產(chǎn)生正向選擇差。

      2.2.3 抗病速生家系的篩選 復合抗病排名前5(表3)、幼膽期生長速度排名前10及低溫池或常溫池成膽期生長速度排名前10的家系的分布情況如圖5所示。成膽期養(yǎng)殖于常溫池情況下,家系F7211-1、F7203-2、F7209-1、F7214-1和F7201-1兼具抗病及幼膽期或成膽期速生的能力,其中F7211-1兼具抗病及幼膽和成膽期速生的能力;成膽期養(yǎng)殖于低溫池情況下,家系F7214-1、F7211-1、F7203-2和F7209-1兼具抗病及幼膽期或成膽期速生的能力,其中F7214-1、F7211-1和F7203-2兼具抗3種疾病及幼膽和成膽期速生的能力。

      3 討論

      3.1 性狀的表型及其選擇依據(jù)

      在3種疾病分別自然感染下,家系對海膽的成活率均具有極顯著影響(表1),這說明中間球海膽家系間的抗病能力存在極顯著性差異,相同的結論在大菱鲆[14]、牙鲆[15-16]、凡納濱對蝦[23]等水產(chǎn)動物中也有報道。由于家系間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基因型的差異[24],因此可認為本研究中所選用的育種群體中存在抗病基因型,同時表明中間球海膽對此3種疾病的抗病性均具有一定的選育潛力。

      從篩選出存活率較高的家系中可以看出(表2、圖2),本研究中選用的家系群體中僅有1個家系F7217-2對3種疾病均具有較強的抗病力,其余家系大多僅對1~2種疾病具有抗病能力,這可能與3種疾病的致病原因不同有關,其中,病變綜合征病因最為復雜,其病原菌可能有6種以上[8],并且發(fā)病季節(jié)為夏季,疾病的發(fā)生摻雜了高溫因素;掉棘病是一種新發(fā)現(xiàn)的疾病,但病癥明顯,發(fā)病快且時間短,推測可能是由單一病原引起,該病也發(fā)生于夏季高水溫期,疾病的發(fā)生同樣摻雜了高溫因素;黑嘴病病癥明顯,病原菌單一[4,7],其發(fā)病季節(jié)為春季,此時水溫為中間球海膽的適宜溫度,疾病的發(fā)生不摻雜高溫因素。高溫會使海膽的免疫水平大幅降低,在高溫影響和病原感染下,抗病變綜合征和抗掉棘病的家系應同時具有耐高溫和抗細菌感染能力,而適溫條件下抗黑嘴病的家系應具有更單純的抗細菌感染能力。這一結果也表明,在對中間球海膽抗病家系進行選擇時,若僅依據(jù)一種疾病感染下的存活率進行選擇,仍可能會因感染其他疾病從而影響最終存活率,因此,抗病家系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家系對多種疾病的抵抗能力,至少要同時考慮對常見疾病如病變綜合征和黑嘴病的抗病能力。需要指出的是,發(fā)生黑嘴病的家系群體是由經(jīng)歷了病變綜合征或者掉棘病的存活個體組成,這些個體可能也對黑嘴病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本研究中獲得的抗黑嘴病的存活率可能會偏高,但家系間的排名應該不會受到大的影響。在實際養(yǎng)殖過程中,海膽確實要先在夏季經(jīng)歷病變綜合征等疾病,后在春季經(jīng)歷黑嘴病,為更貼近真實的生產(chǎn)情況,選育符合生產(chǎn)實際需要的復合抗病品種,本研究中使用經(jīng)歷了病變綜合征或者掉棘病的存活個體進行了黑嘴病感染試驗。

      在上述結果基礎上,本研究中依據(jù)特定疾病的發(fā)病頻率對各家系在該疾病感染下的存活率進行加權并求和構建了復合抗病指數(shù)。由于掉棘病為一種新發(fā)現(xiàn)的疾病,其發(fā)生可能具有相當大的偶然性,因此,其加權系數(shù)設定為0.15,由于病變綜合征的發(fā)病頻率略高于黑嘴病,將病變綜合征的加權系數(shù)設定為0.5,黑嘴病的加權系數(shù)設定為0.35。通過復合抗病指數(shù)排名,篩選出的前5名復合抗病家系與依據(jù)特定疾病下存活率排名選擇出的前5名家系不同(表3),但除F7201-1外,其余4個家系均來自依據(jù)特定疾病下存活率排名選擇出的前5名家系,F(xiàn)7201-1入選是因為其同時具有抗病變綜合征和黑嘴病(圖2)。另外,同時抗3種疾病的家系F7217-2未入選,其復合抗病指數(shù)為0.726,位于第六名。綜合以上結果,可認為復合抗病指數(shù)在抗病家系的選擇中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數(shù)量遺傳學認為,選擇反應為選擇差和遺傳力的乘積,因此,即使有足夠的選擇差,若抗病性狀的遺傳力為零也難以獲得選擇反應。水產(chǎn)動物的抗病性狀遺傳力往往為中低度遺傳力[25-26],下一步將開展中間球海膽抗病性狀的遺傳力估計研究,結合本研究結果將會為中間球海膽的抗病育種提供重要參考。

      3.2 抗病速生家系的篩選

      對抗病家系的生長性能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均未獲得具有顯著差異的結果(圖3、圖4),然而以選育為目的,仍可以從選擇差角度進行分析。利用特定疾病的存活率篩選抗病家系,其生長速度較群體平均值或高或低,且在不同環(huán)境下結果不同,而利用復合抗病指數(shù)篩選出的復合抗病家系,無論是在幼膽時期(圖3)還是在不同環(huán)境下養(yǎng)殖的養(yǎng)成期(圖4),均可相對于家系群體平均值獲得正向的生長速度選擇差,這表明利用復合抗病指數(shù)進行選擇可實現(xiàn)對生長速度的間接選擇,這進一步證明了復合抗病指數(shù)的優(yōu)點。Chang等[21]研究表明,中間球海膽的耐高溫能力與生長速度間不具有顯著的相關性,而關于海膽抗病性狀與生長速度的關系目前尚無報道。在其他水產(chǎn)動物中,抗病性狀與生長速度幾乎不相關、正相關或負相關[27-29]的結果均有報道。本研究中抗病家系具有較快的生長速度可能與這些家系免疫水平較高、能盡快消除病原,從而將更多能量用于生長有關,也可能是控制抗病性狀與生長性狀的基因間存在遺傳連鎖關系。

      為實現(xiàn)對抗病和生長性狀的復合選擇,進一步選擇出了抗病速生家系,5個復合抗病家系的生長速度全部或有4個排在幼膽期或成膽期前10名(圖5),這表明選育中間球海膽抗病速生品系是可行的。中間球海膽的生長速度通常受到家系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影響[18-19],但本研究中,養(yǎng)成期的水溫環(huán)境對選擇結果的影響較小,僅1個家系(F7201-1)在低溫池未被選擇,這說明對于利用復合抗病指數(shù)和特定生長率進行的復合選擇來說,可不考慮環(huán)境與家系的交互作用,無論是在低溫下還是常溫下養(yǎng)成均可選擇出抗病速生家系。

      4 結論

      本研究中對中間球海膽選育家系在自然感染病變綜合征、掉棘病及黑嘴病下的存活率進行了比較,并通過對不同疾病下的存活率進行加權求和構建了復合抗病指數(shù),根據(jù)存活率和抗病指數(shù)排名篩選出了抗病家系,認為相對于選擇特定抗病家系,選擇復合抗病家系會對幼膽期和不同水溫養(yǎng)殖下的養(yǎng)成期的生長速度帶來更穩(wěn)定的正向選擇差,家系F7211-1、F7203-2、F7209-1和F7214-1等家系均兼具抗病和速生的能力,可作為親本用于下一代抗病速生家系的構建。

      猜你喜歡
      海膽家系抗病
      海膽飯
      食品與生活(2024年3期)2024-03-19 08:59:32
      海膽赴約
      我國小麥基因組編輯抗病育種取得突破
      海膽
      幼兒畫刊(2021年9期)2021-09-20 11:35:42
      bZIP轉錄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導的抗病抗逆途徑中的作用
      葡萄新品種 優(yōu)質(zhì)又抗病
      馬氏珠母貝紅色閉殼肌F1代的家系選育及家系評定
      一個非綜合征型聾家系的分子病因學研究
      肝豆狀核變性2個家系的基因突變分析
      海膽佐魚籽醬
      餐飲世界(2015年6期)2015-08-07 03:08:50
      廉江市| 彩票| 巧家县| 连平县| 婺源县| 英山县| 福海县| 汕头市| 炎陵县| 阿城市| 府谷县| 浦北县| 黄龙县| 新干县| 措美县| 德惠市| 临安市| 芷江| 波密县| 郸城县| 泾源县| 屏东县| 唐海县| 海门市| 栾城县| 岳西县| 鸡东县| 金昌市| 嘉定区| 桐梓县| 吉木萨尔县| 剑川县| 鄂托克旗| 扶余县| 富锦市| 绿春县| 沅江市| 靖宇县| 岳普湖县| 万载县|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