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夢
[摘要]高中語文課堂的合作教學活動是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家校合作等多邊合作方式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策略。在此種教學策略下,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將得到最充分的發(fā)揮,合作能力將進一步提高。針對當下高中語文合作教學的局限性,作者通過資料搜集、整理與分析,總結出中學語文多邊合作教學策略,以便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具體有效的指導。
[關鍵詞]多邊合作;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對“合作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在同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語文課堂中,教師應著眼于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合作學習能力。中學語文課堂的多邊合作教學過程,就是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提高學生自主合作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過程。因此,我通過對多邊合作教學策略的探究,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和“家校合作”,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拓展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一、師生合作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生生合作”以“師生合作”為基礎。沒有教師的課堂是低效的,沒有教師引導的合作是無效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師生合作”,不應局限于“課內(nèi)合作”,還應包括“課外合作”。
1.“課外合作”,指新課講授前,教師指明課前預習資料搜集內(nèi)容和途徑,對學生的合作分工予以引導,提高學生資料搜集的信度和效度;新課講授后,教師以合作伙伴的身份適度參與學生的課后拓展延伸,引導學生處理好與不同角色之間的合作關系。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中部分篇目,如《百合花》《天狗》等,由于寫作背景、環(huán)境與當下大不相同,因此,立足文本對其進行解讀的同時離不開大量課外資料的輔助。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有選擇性地搜集資料或予以條理清晰的資料支持,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學習活動任務群,如“信息時代的語文生活”,僅僅依賴于課堂引導遠遠不夠,教師在課外予以學生實時的指導與幫助,也是課外合作的表現(xiàn)。
2.“課內(nèi)合作”,指在某些特定的教學任務中,教師力圖以平等的姿態(tài)參與學生的學習任務,以便更好地處理課堂“預設一生成”之間的關系。這要求在小組合作之前,先制定好合作教學方案:先由班級選出有能力的學生作為組織者,教師與之互換身份;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組織者組織其余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按照方案以參與者身份作為某小組成員參與討論。這一合作方式在情景教學中有相當大的發(fā)揮空間,如部編版高中語文下冊“傳統(tǒng)戲劇”單元,以及有較強情景性的《赤壁賦》等文,教師前期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制訂好有必要、有價值的“情景劇表演”或“辯論賽”等教學活動方案后,按照方案作為某一小組成員參與活動。
“課內(nèi)”和“課外”師生合作的方式,在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又強調(diào)教師的引導作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師生的平等性。密切的師生合作,有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學情,給予適時、適當、適度的引導和指導;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教師的教學訴求,避免“對牛彈琴”的狀況,從而更高效地解決問題,完成教學任務。
二、生生合作
要保證高中課堂的趣味性與生動性,真正做到把權利還給學生,“生生合作”是根本。落實高中語文課堂的“生生合作”,應將學生依據(jù)實際情況按一定單數(shù)分出相應的組別,通過“組內(nèi)合作”和“組際合作”兩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1.“組內(nèi)合作”,指小組成員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內(nèi)部合作完成教學任務,這種合作也是實際教學中運用最普遍的方式。以部編版高中語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研習”學習任務群為例,在課前預習中,將作者、書目、人物、時代背景等相關資料分為相關類目,不再由每個人單獨搜集所有資料,而將類目分配給小組成員分工完成,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搜集其他感興趣的類目。這樣的方式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提高了資料搜集的精度,拓寬了資料搜集的廣度。教學過程中的合作交流較為常用,此處不多贅述;課后拓展延伸,如《鴻門宴》劇本編排或故事改編等,也將劇本編排分為若干任務,再分配給小組成員,最后再根據(jù)完成情況共同調(diào)整、改進。
2.“組際合作”,指在教學過程中,獨立思考與組內(nèi)合作,遇到難以解決的教學難題,則由組內(nèi)交流上升到組際交流,進而班級研討。如最后還未得到解決,再由教師點撥,與組內(nèi)合作一起,形成“自主思考——組內(nèi)交流——組際合作——班級研討——教師點撥”層層遞進的問題解決階梯。組際合作通過跨小組交流探討,可以換角度、換思路思考問題,相互學習,博采眾長。高中語文部編版教科書對“整本書閱讀”提出了要求,一為曹雪芹的《紅樓夢》,一為費孝通的《鄉(xiāng)土中國》。對于《紅樓夢》和《鄉(xiāng)土中國》等的閱讀,要想有所收獲,單單依賴課堂教師引導和個人閱讀、小組研討,遠遠不夠,還需同學之間大量的分享與交流。在生生合作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思考——組內(nèi)交流——組際合作——班級研討——教師點撥”幾個階段,剝繭抽絲,披沙揀金。通過問題解決的過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反思不足,總結方法并不斷改進。在此過程中,學生學習效率和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家校合作
教學不僅是教師的責任,學習不單是學生的任務。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家長扮演著理解者、助跑者的角色。高中語文課堂的家校合作,更多的是家長與教師、家長與班級、家長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一方面?zhèn)戎赜凇凹摇?,一方面?zhèn)戎赜凇靶!薄?/p>
1.側重于“家”的家校合作,指家長參與學生的課后學習,與學生共同進行課外拓展活動,或督導學生完成課后學習任務。新一代的家長大部分是知識分子甚至高級知識分子,在教師的引導下,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整本書閱讀”“家鄉(xiāng)文化生活”等任務群,他們有知識、有能力予以學生一定的指導;而“信息時代的語文生活”任務群,則需要家長給予相當?shù)睦斫夂鸵欢ǖ谋O(jiān)督,避免學生打著做作業(yè)的幌子,沉迷于網(wǎng)絡世界。但是,側重于“家”的家校合作,不是嚴管嚴控的家校合作,而是在適當合作、適度監(jiān)督的同時,給予學生相當自主性的家校合作。
2.側重于“校”的家校合作,指家長參與班級的管理,甚至走進班級,走上講臺,參與教學。對于有能力——在高校相關專業(yè)任教、語文學科相關領域頗有建樹——的家長,教師可與之共同研討班級管理方案,或者讓家長走上講臺,作為某一篇目的特邀嘉賓進行教學。同時,邀請家長作為學生,與孩子共同學習,不失為家校合作的又一合作方式。部編版高中課文《荷塘月色》《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百合花》《促織》《阿房宮賦》等選篇,均為20世紀七八十年代父輩所學過的。在這些課文教授過程中,家長深入課堂,通過共同學習課文,可以整合情感體驗,增進父母與子女的情感共鳴。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家長在保障學生自主獨立性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和適度監(jiān)督,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和課堂教學以及家長和學生合作,有利于加強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情感認同,激發(fā)、維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課堂多邊合作教學策略,是以生生合作為主體,師生合作為主導,家校合作為輔助的教學策略;是由單邊到多邊,由個別到群組,強化課堂生動性、課后互動性的教學策略;是包容性與開放性并存,極具發(fā)展?jié)摿Φ慕虒W策略。在多邊合作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不同角色的合作探究,可以最大限度地內(nèi)化知識和問題解決方法,讓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無限趣味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