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南江
摘? ?要:地下車站的防水施工作為地鐵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工作人員需要對地下車站滲水的原因以及應對措施進行科學的分析評估,并根據(jù)滲水原因對地鐵施工技術進行改進與完善,使地下車站滲水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以此來確保地下車站的運行安全。所以,本文將對造成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施工滲水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就如何解決地下車站的施工滲水問題提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地鐵施工? 地下車站? 防水施工技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U21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1(b)-0032-02
在地鐵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滲水問題進行防范,即完善防水工程施工技術,一方面,可以對現(xiàn)有的地鐵施工工藝進行完善,提高施工質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保障地下車站的運行安全,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坐體驗。但由于施工工藝不夠完善等原因,使得地下車站施工出現(xiàn)滲水等安全質量問題,嚴重影響地鐵的運行安全。接下來將對地下車站滲水的主要原因進行簡析,并介紹幾種促進防水施工技術應用的方式或方法,提高地鐵車站的防水性能。
1? 造成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施工滲水的主要原因
1.1 施工材料的質量不符合防水要求
施工材料是進行防水工程施工的基礎,特別是混凝土等材料,其質量及顆粒間隙將直接影響透水性,若施工材料的顆粒間隙較大,無法滿足地鐵施工的要求,會導致透水性增加,最終導致地下車站滲水問題。另外,混凝土等材料的施工配比、振搗等過程都是影響其間隙的重要因素,同時在夏冬等季節(jié)其溫度控制不合理也會導致滲水問題。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施工材料的質量不符合防水要求會導致施工滲水問題。
1.2 防水工程施工工藝質量得不到保證
防水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預鋪防水卷材、混凝土澆筑、施工縫止水帶埋設以及外包防水等環(huán)節(jié)。工作人員需要對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合理的施工,使防水工程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但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藝水平等原因,使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的質量參差不齊,從而導致地下車站滲水問題[1]。
1.3 對防水工程施工的管控力度不夠
除了施工材料的質量不符合防水要求以及防水工程施工工藝質量得不到保障之外,對防水工程施工的管控力度不夠也是導致滲水問題的原因。由于防水工程施工涉及到施工材料、施工技術等多個方面,因此需要在管理上對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管控,使防水工程的質量得到保障。但在實際的管控過程中,管理人員對防水工程的管控力度無法滿足需求,這也導致地下車站出現(xiàn)滲水問題。
2? 地鐵車站施工中如何更好地運用防水施工技術
2.1 選擇質量較高的施工材料
要想更好地運用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第一步需要做的是選擇質量較高的施工材料。一方面,考慮地鐵施工的實際情況,如施工區(qū)域的地質情況,巖石硬度以及各部分結構防水性能的強弱,根據(jù)地鐵施工地域的實際條件,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類型,使施工材料符合地鐵施工的要求。另一方面,則需要對施工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進行測試,如顆粒間隙度、透水性以及承壓能力,由于地鐵施工對材料的透水性要求較高,因此應當選擇承壓能力強、透水性較差或者顆粒間隙較小的材料,從源頭上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使其符合防水工程施工的要求,從而解決地下車站施工滲水問題。
例如,在對混凝土等材料進行采購或選擇時,工作人員需要對混凝土的類型、物理化學性質以及使用效果進行選擇,重點針對混凝土的顆粒間隙及透水性進行檢查,選擇顆粒間隙較小且透水性較差的混凝土,同時對混凝土的施工配比進行控制,防止由于配比不當而造成開裂等情況。在溫度變化較大的季節(jié),需要對混凝土入模時的溫度進行控制,合理地進行保溫及保濕養(yǎng)護,控制好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而在混凝土的使用過程中,則需要對混凝土進行振搗壓實,以減少顆粒之間的間隙,減小其透水性。另外,在混凝土進行澆注的過程中,需要持續(xù)提供混凝土材料,若其澆注過程連續(xù)性不夠,則會導致冷縫等問題,使混凝土之間的緊密性不夠,出現(xiàn)滲水等情況。通過選擇合適的混凝土等材料,可以為防水工程施工提供質量較高的材料,利用其優(yōu)良的物理化學性質及使用性能來進行防水施工,進一步提高地下車站的施工質量,并保障地鐵的運行安全[2]。
2.2 在地鐵施工中注重防水工程的施工細節(jié)
另一個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在地鐵施工中注重防水工程的施工細節(jié)。防水工程主要包括車站的主體圍護結構、外包防水層以及特殊部位的防水設施。在對主體圍護結構進行施工時,需要對圍護樁的位置及數(shù)量進行科學的布局,在不浪費材料的前提下使圍護樁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同時對止水帷幕進行質量控制,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止水帷幕的保護,檢查其止水性的強弱,從而確定其是否需要增加輔助設施,從而更好地保障地下車站的運行安全。
例如,在對外包防護層進行施工時,需要對基層平整度、圍護樁身垂直度、以及網(wǎng)噴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進行控制,保證防水卷材的鋪設質量,在防水卷材的鋪設過程中,嚴格控制搭接寬度與質量,若出現(xiàn)搭接寬度較長或者存在縫隙、不良點等問題,及時進行修補與完善,同時在卷材的變斷面上設置多重防水層,提高卷材的防水性能。而在對特殊部位進行防水施工時,工作人員需要減少施工縫的數(shù)量,同時采用鋼邊橡膠止水帶進行縱環(huán)向交接,并通過科學的計算來確定止水帶的位置,緊接著進行固定與保護,確保不會出現(xiàn)彎曲、不平直等情況。另外,接縫兩端需要保證混凝土材料的平整,將材料表面的雜物進行清理,提高其平整度,并對周邊混凝土進行振搗壓實,使材料更加緊密,加強對特殊部位的養(yǎng)護。通過對防水工程的施工,可以有效提高地下車站的施工質量。
2.3 加大對防水工程施工的管控力度
除了選擇質量較高的施工材料以及注重防水工程的施工細節(jié)之外,加大對防水工程施工的管控力度是提高車站防水性能的重要管理措施。需要對施工材料的選購、防水工程的施工以及后續(xù)工程的驗收過程進行全過程管控。
例如,在采購及運輸施工材料時,對施工材料進行抽樣檢測,使運抵施工現(xiàn)場的材料質量符合要求,而在施工過程的管控過程中,管理人員應當按照施工要求對圍護樁的位置、垂直度、防水卷材的鋪設以及各部分之間的接口平整度進行檢查,若發(fā)現(xiàn)接口處不夠平整或者位置選擇誤差較大等問題時,應當安排施工人員及時地進行改進與完善,并將該處理過程進行記錄,作為后續(xù)檢查的材料,通過加大管控力度,可以督促施工人員按照技術標準進行防水工程的施工,并努力提高專業(yè)知識技能,以實際行動確保地鐵施工的合理性與安全性[3]。
3? 結語
滲水問題是地鐵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其主要原因包括施工材料質量的不合理、施工工藝的不完善以及管控力度不夠。但隨著施工細節(jié)質量的提高以及管控力度的加大,防水工程將更好地發(fā)揮出防水作用,進而延長地鐵工程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 吳天林.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研究[J].路基工程,2018(1).
[2] 徐天中.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探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5(15):225.
[3] 劉猛,付強.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淺析[J].建筑·建材·裝飾,2017(9):6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