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芳芳
【摘要】英語復習課是一種師生互動、 生生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 而不是傳統(tǒng)的“滿堂灌”,應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創(chuàng)設以學生為主體的復習課堂, 激發(fā)學生的復習興趣,把握單元知識點, 開展實踐,構(gòu)建新知,讓復習課成為“高效課堂”。
【關鍵詞】趣味? 歸納整合? 思維出新
有位教育家說過,一節(jié)課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的一次旅行,在行程中我們隨時可以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在英語復習課中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就是學生能用所學的語言展現(xiàn)他們靈活的、開放的、生成的思維,并且將這種種思維用英語優(yōu)雅地表達出來。通常情況下,教師都會把復習課當作語法課或是練習課來上,集中精力講重難點和語法,或者加大默寫量,師生經(jīng)常會疲憊不堪,收獲甚微。因為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注意力與主觀能動性都是處于低效的,教學效果也自然大打折扣。那么我們的復習課如何才能煥發(fā)生命活力,變得有聲有色,生動高效呢?
一、趣——設計趣味活動
(一)競爭機制
上英語復習課時,許多知識點就是在“炒冷飯”,學生已經(jīng)沒有初學時的新鮮感和如饑似渴的求知欲。所以,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用競賽的方式來復習英語,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在上復習課之前,教師給出框架結(jié)構(gòu),學生根據(jù)框架找出學過的知識點,并且給小組長安排監(jiān)督檢查的任務。在復習課上,根據(jù)重難點的不同,分別以小組搶答、個人搶答、聽寫競賽、自默大比拼、記憶大挑戰(zhàn)等形式進行競賽,最后以得分多少定勝負。用競賽的方法來上復習課,能提高學生復習的積極性。
(二)記憶口訣
在小學階段,有許多知識點需要學生們強化記憶,再加上這些知識點經(jīng)常會在試卷上出現(xiàn),或者深受出卷教師的青睞。所以,復習時教師要對學生正確引導,認真輔導,搞清楚知識點的細節(jié),用有效的方法去記憶和背誦是非常重要的。在牛津小學英語5B教材中,需要學生學會基數(shù)變序數(shù)或者序數(shù)變基數(shù),正確分辨物主代詞,正確掌握和使用現(xiàn)在進行時的結(jié)構(gòu),筆者嘗試了以下做法:
1.序數(shù)詞:1,2,3特殊記,one-first,two-second,three-third;5,12把ve變f再加th,five-fifth,twelve-twelfth;8加h,9去e加th,eight-eighth,nine-ninth;整十把y變i再加eth,twenty-twentieth,thirty-thirtieth;其余看個位,twenty-one,twenty-first...
2.物主代詞:我的my,你的your,他的his,她的her,我們的our,你們的your,他們的their,它的its,千萬要記牢!
3.進行時結(jié)構(gòu):“三拳”結(jié)構(gòu),“第一拳”主語,“第二拳”be動詞,“第三拳”現(xiàn)在分詞,并讓學生喊出“ha,ha, ha”三聲打拳聲加以強化。
二、聯(lián)——抓住知識的聯(lián)結(jié)點
在復習課中,教師們要學會“前拉后扯”,幫助學生進行梳理、歸納,總結(jié)出知識間的規(guī)律,使其系統(tǒng)化,便于記憶,促進運用。在安排復習教學時,教師要考慮數(shù)個單元不同階段的知識并加以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內(nèi)容加以提升,拓展形式與內(nèi)容,要跳出舊框框,用新穎的方式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
(一)設置情境連接單元
在適當?shù)那榫诚拢话憧梢詫⒉煌闹R點進行歸納、總結(jié),并構(gòu)建一定的體系。不同單元的知識點不同,但每一個單元的知識點之間又有一定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構(gòu)建知識體系。如四年級上冊Unit1 I like dogs. Unit3 How many? Unit4 I can play basketball三個單元知識點不同,但是仔細再想想,可以把三個單元的內(nèi)容通過合理的情境加以整合,即可將三個單元的知識點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先討論學生們喜歡的物品來訓練like的句型,再逐步跟進What do you have? How many?繼續(xù)追問學生們能做些什么。這樣不同的單元知識點就能很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并通過合理的情境,把所學的知識用起來,學生自然就能獲得更加穩(wěn)固持久的知識系統(tǒng)。
(二)學會知識點歸納
There be的句型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個難點,特別是它的就近原則。疑點:什么是there be句型的就近原則?在there be句型中,一個是There is...一個是There are...要根據(jù)后面的名詞來作出判斷,若它們后面的名詞是單數(shù)或不可數(shù)名詞要用is,是復數(shù)就要用are。如果“be”后的內(nèi)容是由and連接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那么be的形式就要根據(jù)離be動詞最近的單詞來決定,遵循“遠親不如近鄰”的原則。如:
1.There is an apple and some bananas on the table.在餐桌上有一個蘋果和一些香蕉。(apple和bananas都是名詞,但是apple離there更近,所以“be”由apple來確定,apple是單數(shù),所以there后面的be要用is.)
2.There are some bananas and an apple on the table.在餐桌上有一些香蕉和一個蘋果。(apple和bananas都是名詞,但是bananas離there更近,所以“be”由bananas來確定,bananas是復數(shù),所以there后的be要用are.)注:就近原則就是“和誰更近,誰就做主”。
(三)思維導圖呈現(xiàn)
思維導圖(Mind Map)是由托尼巴贊(Tony Buzan)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他在《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一書中對思維導圖是這樣定義的:“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表達方式,因此也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是打開大腦潛能的萬用鑰匙。思維導圖可以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其改進后的學習能力和清晰的思維方式會改善人的行為表現(xiàn)。”目前,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的工具,已經(jīng)走進我們的課堂。在單元復習課教學中,思維導圖的作用尤其重要,可以運用于單元復習教學的多個環(huán)節(jié)、多個知識點。很多時候,我們所學的知識需要梳理,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構(gòu)建所復習話題的知識網(wǎng)絡,激發(fā)其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思考相關話題的語言知識,為學生的語言表達搭建支架,促進學生的語言運用,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復習課伊始,教師播放一段關于節(jié)日的視頻,引入復習的話題“Holidays”,然后通過“What′s your favourite holiday?When is it?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on...? 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on? How did you spend it last...?”等句型與學生交流信息。教師邊與學生對話,邊板書學生的回答,最后呈現(xiàn)以“Holidays”為核心詞的思維導圖。
三、用——提供語用平臺操練
復習課應精選內(nèi)容,策劃思路,創(chuàng)設互動,指點學習方法。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既不能以練代基礎,也不能單一地死記硬背。課堂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要突出能力的培養(yǎng)和思維意識、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
(一)話題功能的訓練
單元復習課是指一個教學單元結(jié)束后,對單元知識再教學的課堂,在組織單元課堂教學時有必要依據(jù)單元話題功能來展開教學。基于這一點,在單元復習課中,我們應當創(chuàng)設各種語境,引導學生“用英語做事,用英語思考”,達到鞏固單元知識,促進話題功能,提升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教師要盡量通過聽、說、讀、寫練習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學語言的形式、意義和用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減輕復習疲勞感,提高復習課效率。
(二)實踐活動出真知
我們可以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開展實踐活動,比如,在學完六年級上冊 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去完成一個實踐活動,要求他們小組合作,制作一份宣傳保護家園、保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海報”,并要求寫上自編標語。如:
To keep our city clean, we should put rubbish in the bin.
To keep our city clean, we should move some factories away from our city.
To keep our city clean, 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
To keep our city clean, we should not drive so much. We can walk to school. We can take a metro to school.
小組成員中英語學得好的組員負責英語表達,畫畫好的組員負責繪畫,書寫優(yōu)美的組員負責文字的謄寫,表達能力強的組員負責宣傳工作。這樣,小組成員們各司其職,分工明確,每個組員都能得到鍛煉,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獲取真知。
四、新——建構(gòu)新的教學內(nèi)容
教師們不能將英語復習課內(nèi)容簡單地理解為單元的重點單詞、詞組、句型、語法、交際用語等的默寫,而要注重對教學內(nèi)容的補充與提升,要構(gòu)建一些新的知識內(nèi)容加以拓展。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重新梳理知識點,要把舊知識轉(zhuǎn)化為新知識,將舊內(nèi)容翻新、引申,把有關知識點串起來,讓學生覺得有新意,產(chǎn)生新鮮感,自然就會認真聽課。
(一)表演出新
小學生天生對有趣的事情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征所決定的,因此在復習課中的Story time,Cartoon time板塊可采用講故事的形式或者內(nèi)容續(xù)編、續(xù)演的形式。對于這樣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把幾幅圖打亂順序,再讓學生重新排序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在排序的過程中要用上圖中的句子,也可以合適地添加新內(nèi)容。最后,整合成新的故事進行表演。整個整合表演的過程就是用英語在做事情,把舊內(nèi)容進行了自主創(chuàng)新。
(二)對比出新
學生將學過的知識經(jīng)過大腦的加工和總結(jié),才會吸收得更好。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有些知識點很相似,學生們很容易混淆。如果把這些相近的、容易犯錯的知識點放在一起,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和比對分析,學生自然會找出規(guī)律。如exciting和excited這兩個形容詞,筆者寫了幾個句子進行比對:
1.The running race is very exciting.
The PE teacher is very excited.
2.The football? match is very exciting.
The football player is very excited.
3.The music lesson is very exciting.
The singer is very excited.
先讓學生觀察這兩句有什么不同,學生很快能說出是兩句的主語不一樣,其中主語為事或物時用exciting,主語為人的時候用excited。為了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補充。就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舉一反三進行了知識的拓展和遷移。
總之,在新課標、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導下,復習課也要新設。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能讓我們的課堂豐富多彩,同時也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牢牢抓住課堂40分鐘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復習課需要我們不斷地、大膽地學習和實踐,進步和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