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敬修是北京的一大奇人。
1921年孫敬修從京兆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先后在京西衙門口村小學、馬匹廠胡同匯文一小等學校當老師。他講故事的生涯就是從匯文一小開始的。
匯文一小是寄宿制小學。一個周六的晚上,一群回不了家的孩子在宿舍里哭鬧。孫敬修看了十分心疼,掏出哨子一吹,叫同學們都到禮堂聽《一身雞毛》的故事。從此,他便開始了長達58年的講故事生涯。
“七七事變”后北平淪陷,北平廣播電臺被日本人控制了。一天,孫敬修在電臺認識的一位叫王棟岑的朋友,請他在日偽北平廣播電臺《兒童時間》節(jié)目中繼續(xù)講故事。
在敵人的嚴密控制下,明顯的抗日宣傳不可能播出來。王棟岑和孫敬修采用講歷史故事、童話故事、唱歌、宣講科學知識等方式,一方面隱晦地進行愛國教育,另一方面排擠和壓縮那些毒害兒童心靈的節(jié)目。
有一回,孫敬修講了一個《大鼻子象也知道愛國》的故事。說侵略印度的英國軍隊讓大象替他們馱大炮,通過一片泥塘的時候,大象怎么也不走,侵略軍就拿槍托打大象的屁股。大象急了,用鼻子把一個英國兵卷起來一甩,甩到泥塘里,然后用大腳丫子把他踩死了。一群大象都跟著學,也這樣干起來,結(jié)果好多英國兵都被踩死在泥塘里。最后,孫敬修說:“你們看,大象還知道愛國呢?!?/p>
后來,為了不引起日本人的注意,王棟岑要他改名叫柳稚心。打那以后,“柳稚心”在電臺里給小朋友講故事,一直講到抗戰(zhàn)勝利。
新中國成立后,孫敬修才知道,他的好朋友王棟岑是八路軍在北平發(fā)展的中共地下黨員。孫敬修在廣播電臺講故事,就是地下黨的安排,目的是對抗日本鬼子的奴化教育,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愛國心。
(摘自《逛胡同訪名人》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