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春紅
一、本案例的意義和價值
(一)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詩眼,是中國古典詩論的重要概念,體現(xiàn)了漢語詩歌講求“煉字”、以眼傳神的特點。詩眼指古詩中最精練傳神的某個字詞句,是古詩中的點睛之筆,隱含著古詩的主旨和內(nèi)涵。 詩眼既是詩人內(nèi)心微妙變化的反映,也是表達詩人各種感情及體現(xiàn)詩人內(nèi)在美和外表美的窗口,所以每首詩都有自己的“心靈之窗”。眉眼盈盈處,詩情脈脈品,對詩眼的準確把握,在詩歌鑒賞活動中,理解詩人情感,把握詩歌主題意義重大。
教學時,教師從挖掘“詩眼”入手, 以學生的合理理解為中心,注重聯(lián)系學生的閱歷經(jīng)驗和課外搜集的詩歌內(nèi)容背景知識,引導學生討論,準確地抓住“詩眼”,以此破“窗”而入,引領學生品味古詩的含義,體會古詩的意境、感悟古詩的詩情,并充分挖掘其中的美學因素, 最終讓學生憑自己個性化的理解體悟全詩境界,可以說是賞析詩歌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古詩教學的質(zhì)量。
(二)省內(nèi)外同類研究現(xiàn)狀述評
縱觀現(xiàn)有的省內(nèi)外同類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在校學生和一些語文領域的專家撰寫的學術(shù)論文,他們從學術(shù)研究的角度探討詩眼在賞析詩歌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一些尋找詩眼的有效方法,其理論指導意義重大。另一類則是由一線教師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撰寫的教學案例,他們從教學實際出發(fā),結(jié)合學生情況,研究了尋找詩眼這種方法在日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并給出教學實錄,把尋找詩眼賞析詩歌這種方法真實具體地展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文末還配有教學總結(jié)和反思,實際運用價值巨大。但是在現(xiàn)有的另類研究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足之處,比如:第一類研究不能很好地結(jié)合學生情況,一些概念過于籠統(tǒng),對于運用尋找詩眼去賞析詩歌這種方法敘述不太清晰,因此不能更好地指導教師的日常古詩詞教學。第二類研究雖然很好地結(jié)合了學生的實際情況,但是古詩詞學習范圍過小,這些教師多是針對一首古詩詞進行授課,撰寫教學案例,典型性不強,不能很好地闡述尋找詩眼這種方法在實際教學中的重大意義。
(三)本案例的創(chuàng)新之處
在設計《約客》一課時,我立足于前人研究的良好基礎,并充分挖掘自身的優(yōu)勢,力求學習優(yōu)點,彌補不足,讓學生學有所獲,獲得一種方法和一種理解,而不僅僅是一些簡單的詩意、手法、情感等。之前很多人的研究中,大多都是通過詩眼賞析詩歌的方方面面,我覺得這樣的目標設立對七年級學生來說多而雜,而且學生能夠通過詩眼理解了詩人的情感,對詩歌中的意境、手法等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所以最終我將主題確立為——眉眼盈盈處,詩情脈脈品。也就是從詩眼入手理解詩人情感,理解詩歌主題。如果學生能夠通過一堂課掌握了從詩眼入手理解詩歌主題這種方法,這堂課就算是成功的。因此,我的第二個創(chuàng)新之處就在于用其他三首詩歌作為練習,鞏固學生已學到的方法,讓他們通過其他詩文感知詩眼的位置,并體會詩眼對理解詩歌主題的重大意義。
二、案例描述
教學內(nèi)容:
《約客》是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誦讀中的最后一首,是南宋詩人趙師秀的作品。詩歌采用寫景寄情的寫法, 寫了詩人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夏夜獨自等客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復雜的思想感情。這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雋永、耐人尋味的精妙小詩。全詩通過對撩人思緒的環(huán)境及“閑敲棋子”這一細節(jié)動作的渲染,既寫了詩人雨夜候客來訪的情景,也寫出約客未至的悵惘的心情,可謂形神兼?zhèn)洹H娚顨庀⑤^濃,又擺脫了雕琢之氣,清麗可誦。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理解詩句的意思。
(2)掌握運用詩眼理解詩歌主題思想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興趣
同學們,如果你約了朋友來你家玩,朋友卻沒有按時來,甚至沒來,你會怎么辦?(學生說打電話、發(fā)微信等)在古代,通信工具不像現(xiàn)在這樣發(fā)達,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南宋大詩人趙師秀面對這種情況,是怎樣表現(xiàn)的吧!先來看看我們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用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導入新課,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中,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出示目標明任務
1.有感情地朗讀并理解詩句的意思。
2.掌握運用詩眼理解詩歌主題思想的方法。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了本堂課的學習任務,做到有的放矢。
(三)自主學習知詩意
1.《約客》是南宋詩人趙師秀的一首七言絕句,下面,你覺得應該怎樣讀這首詩?試試吧。學生自由讀。
師:同學們都讀了,想不想聽老師讀讀?(教師范讀)讀詩要讀出韻味,帶著你對詩歌的理解再來讀讀,試著讀出詩人當時的心情。
設計意圖:學生初讀詩歌,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按照自己理解的讀即可。教師范讀,糾正字音,示范感情。學生再讀,增加對詩歌的理解。
2.現(xiàn)在,你能不能結(jié)合課下注釋說說詩句的意思?
之后由學生說出詩句意思。
師補充題目、家家雨、處處蛙、燈花的意思。
設計意圖:再讀詩歌,在熟讀基礎上理解詩句意思,教師適時補充重點字詞的意思,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
(四)深情朗讀入詩境
1.根據(jù)你對詩歌的理解,試著用優(yōu)美的語言說說前兩句詩描繪的畫面。
設計意圖: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前兩句的畫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詩歌中的意象。
2.除了這些,你從后兩句詩中還讀出哪些信息?請學生說出當時詩人的動作心情等。
設計意圖:學生結(jié)合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3.我們現(xiàn)在應該帶著一種怎樣的情感再來讀這首詩?
(學生回答:孤獨寂寞失望等)
師:看來,有感情地朗讀更能幫助我們理解每一首詩。
設計意圖:通過反復朗讀詩歌,理解詩句意思,找出詩句中的意象、事件等,學生對詩歌已經(jīng)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在這個基礎上,學生能夠通過朗讀將詩人當時的情感表達出來。而正確誦讀能夠使學生快速進入賞析古詩詞的角色,有利于理解古詩詞的意思,更好地體悟詩詞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五)合作交流析詩眼
1.在讀的過程中,你認為這首詩中哪個字或哪個詞最傳神?結(jié)合詩句談談并說明理由。自己思考后在小組討論。當小組提到“閑”“敲”二字好,分析得不太到位時,教師出示:把“閑”字換成“忙”好不好?學生再次展開討論。
明確:最初,我們看到綿綿不絕的小雨如煙霧般籠罩著整個江南,耳邊還回蕩著陣陣的蛙鳴聲,感覺清新而又美好,詩人感到十分悠閑。已經(jīng)深夜時分,燈捻經(jīng)過長時間的燃燒,形成花一樣的灰燼,約好的客人卻還沒有到來,這時只有雨聲和蛙聲的陪伴,以動襯靜,寂寞之感油然而生。所以前兩句的景不再溫馨寧靜,耳邊的蛙聲更能襯托出詩人的落寞、煩悶。詩人在這種心情影響下,下意識地將棋子在棋盤上輕輕敲打,聲音好像將燈花都震落了。雖然夜深但詩人不愿爽約,一個人睡不著繼續(xù)等,慢慢地,飽讀詩書的趙師秀感到這美好的夜晚沖淡了對友人的譴責和心中的煩躁,開始享受這美麗的夜。
2.帶著這種復雜的心情再來讀這首詩。
設計意圖: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學生找出自己認為詩歌中用得好的字詞,并說明理由,主要通過分析“閑”“敲”二字體會詩人復雜的情感變化,在理解詩人情感的基礎上再讀古詩,加強理解。同時,通過自學、合作的形式賞析詩歌中的用字,體味詩人的情感,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總結(jié):通過賞析“閑敲”二字品味了詩人復雜的情感,一個重情義、孤獨寂寞惆悵的詩人形象便凸現(xiàn)在讀者面前,可謂形神兼?zhèn)?。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江南的景色中,這種寫法叫作寄情于景。
4.正是因為有“閑敲”這樣的傳神之筆,才使整首詩靈動起來。我們把像“閑”“敲”這樣的神來之筆叫詩眼。詩眼,是以人眼為喻,指詩中最能表現(xiàn)情感意味的字(字眼)?;蛘哒f,詩眼就是指在詩歌中起畫龍點睛作用的關(guān)鍵的字詞,或者是一首詩表達主旨的句子。
設計意圖:通過賞析“閑敲”二字,品味詩人復雜的情感,同時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鑒賞詩歌的寫作手法,可謂一舉多得。
(六)知識小結(jié)懂方法
眉眼盈盈處,詩情脈脈品。我們來總結(jié)一下尋找詩眼的方法
抓住體現(xiàn)作者強烈感情的字詞句;
抓描寫事物生動、形象、準確的字詞(包括動詞或形容詞);
抓詩中巧妙的修辭。
接下來我們通過其他詩文再來體會一下詩眼的妙用,透過詩眼來品味詩人的情感。
(七)課外助讀悟詩情
同學們打開導學案看第五題,按要求完成。讀《江樓感舊》《征怨》以及《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找到詩眼并結(jié)合詩眼品味作者的情感。先自學后小組合作。
設計意圖:教師歸納尋找詩眼的方法,讓學生賞析其他詩歌時有章可循,通過對另外三首詩歌的學習,鞏固從詩眼入手理解詩歌主題的方法,讓其在學生心中根深蒂固。
(八)總結(jié)歸納談收獲
通過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預設:一生說學會了找詩眼,一生說為什么要找詩眼?理解詩歌主題,體會詩人情感。)看來,這節(jié)課同學們都達成了第二個學習目標,學會了從詩眼入手理解詩歌主題這種方法。
設計意圖:在課程的最后,教師詢問學生這節(jié)課的收獲,由此來看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看學生是否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會了從詩眼入手理解詩歌主題的方法。
(九)吟唱詩歌傳文化
同學們,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書,可以開闊視野,多讀詩,可以提升氣質(zhì)。我們這節(jié)課讀了古詩,也賞了古詩,其實,我們還可以吟唱古詩,現(xiàn)在就先聽聽別人的吟唱,老師也來吟唱,大家一起吟唱。
好,同學們,在這經(jīng)典的詩詞,美妙的旋律中,我們這節(jié)課就快樂得結(jié)束了,同學們再見!
設計意圖:在讀詩鑒賞詩歌的同時,開辟新的教學思路,讓學生試試古人的方法吟唱詩歌,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也實現(xiàn)語文和音樂學科更好地融合。
三、總結(jié)與反思
(一)總結(jié)
我認為,我的這節(jié)課完成情況是比較好的,但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優(yōu)點主要體現(xiàn)在:
1.通過這節(jié)課學生基本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基本掌握了從詩眼入手理解詩歌主題的方法。
2.整堂課中,能夠和學生很好地配合,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3.這堂課通過朗讀,通過抓詩眼,形成教學主線,學生真正走進了文本,體會古詩的意境,感悟詩人的感情,課堂彰顯了生氣和價值。
不足之處:
1.由于時間限制和自身能力不足,學生朗讀還不夠充分,對個別學生的朗讀指導不到位,在讀詩歌前兩句時應引導學生讀出詩人與友人相約環(huán)境的美來。
2.在日常教學中,忽略了學生古詩詞的積累。學生如果沒有充分的詩詞的積累,對詩歌的理解也就不那么透徹。
(二)反思
針對這節(jié)課的優(yōu)勢與不足并結(jié)合日常實際教學情況,我認為在今后的語文教學特別是古詩詞教學中應做到:
1.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眱?yōu)秀的作品都需要讀,才能真正領會其要旨,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運用多種形式朗讀,以朗讀促理解,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詩的意境之美。
2.抓住詩眼是理解詩歌的一個基本切入點,只要我們從關(guān)鍵句入手,認真揣摩,就可以比較輕松地完成對古詩詞的鑒賞。要準確鑒賞古詩詞,除了掌握“詩眼”以外,還要具有鑒賞詩歌的一般常識,了解作者的身世、流派、作品的風格及寫作的背景,吃透詩中的用典,扣住詩中的關(guān)鍵字、詞、句,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詩,反復吟詠,讀出味道,讀出感情,認真品味,多讀多思,才能更好地鑒賞詩歌。
3.要注重學生的日常古詩積累。人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睂W生只有積累詩詞,對詩歌的理解才會更加容易。用積累去彌補學生自己生活閱歷的不足,只有積累才能與詩人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碰撞出精神的火花,才能厚積薄發(fā),言之有物。
綜上所述,感悟詩情,領會詩意,是古詩教學的靈魂所在,是讓學生感受古詩的魅力所在,也是課堂活力所在。同時,語文學習既是一種學生個性化的活動,也是一種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教師不僅要注意珍惜學生的感悟、體驗,更要保護他們的智慧火花,更大程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才能。此外,作為年輕教師,我將把這次活動當成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文學的熏陶中愛上文學,愛上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