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新
【摘要】閱讀理解的能力是學生獲取信息、擴大自身知識容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語文課程教學中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課改后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九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要達到400萬字以上?!饼嫶蟮拈喿x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培養(yǎng)閱讀興趣與文字理解能力,同時也是提升學生閱讀方法,實現(xiàn)高效閱讀的關鍵一步。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
初中語文是學生學習語言交際、文字寫作的重要學科,而語文學科中的閱讀課程則是人文交際與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之一,閱讀理解能力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還可以為其未來人際關系與社交能力打下基礎。此外,閱讀課程可以給學生帶來更豐富的文化知識,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與表達能力,那么教師應該如何開展課程以幫助初中學生實現(xiàn)高效閱讀呢?
一、鼓勵學生實踐自主閱讀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其思想、情緒相對于成年人更加多變,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中都很難專注和聚焦于某一事物,往往存在惰性思維,因此教師應該多關注學生在語文課程學習中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面對嚴格的語文學習課程,學生往往對教師安排的課程與材料沒有太大興趣,對此,教師應該多給學生安排自主閱讀的實踐課程,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與學習興趣。
例如,在統(tǒng)編版八年級上冊中,對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教學設計,教師不僅要詳細講述《背影》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思想感情等,還要讓學生去理解文章所采用的修辭手法和敘事手法等,并將這些內(nèi)容深度融合到一堂課中。此外,教師還應該多增設一節(jié)自主閱讀課,給學生以自由空間與自主選擇,可以是課外,也可以是課內(nèi),選出更多關于親情的文章,比如將本文與七年級上冊課文《散步》做對比,分析兩篇文章分別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敘事手法與修辭手法等。
二、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正處于人生中性格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挫敗感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感,因此,教師應該在設置課程的時候考慮到初中生的自尊心與敏感性,積極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探究合作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相對寬松、自由的文章閱讀氛圍中學習,對于學生不知道、不理解的重點難點,應該多鼓勵、多引導,讓學生多提問題,并且由知道的學生積極回答,形成良性互動,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成功感。
例如,在統(tǒng)編版九年級上冊文言文《醉翁亭記》的教案中,應該提倡學生提前做閱讀工作,對于不理解的詞語在課堂上以小組探討的形式展開答疑活動,對小組不能回答的問題,由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引導式教育,包括文章所包含的兩種情感,第一種是表層含義,作者對醉翁亭周圍美好的自然風光與人物歡樂場景的描繪;第二種則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表達出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思想感情。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
當前語文閱讀中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教師總是根據(jù)文章的正確答案照本宣科,然而閱讀文章所獲取的答案往往不統(tǒng)一,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不僅單調(diào)無趣,更重要的是扼殺了學生們對文章理解的個性化思維與多元化解答能力,初中生正處于富有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關鍵時期,教師應該多聽取學生的想法與見解,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將標準答案直接告知學生,要讓學生們一起去學習和探討。
例如,在魯迅先生的回憶性散文《藤野先生》中,描述“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上的學生時寫道:“也有解散辮子,盤的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逼渲小皹酥隆边@個詞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有的學生認為表達的是嘲諷的情緒,有的學生則從這嘲諷中看出深意,也就是表達了作者的戰(zhàn)斗精神。
參考文獻:
[1]肖煒宏.淺議初中語文高效閱讀的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19.
[2]薛曉霞.初中語文高效閱讀課堂的構建[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