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濤
摘要: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課堂教學的小結可以提升鞏固、深化、發(fā)展所學習的知識,同時也可為后續(xù)課程埋下伏筆,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討的興趣,本文從六個方面介紹物理教學小結的模式,以期能夠提高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程標準 ?教學小結 ?小節(jié)模式
新課引入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堂小結與新課引入一樣,也是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堂課需要有一個好的開頭,同樣也需要有一個好的結尾。恰當?shù)卦O計小結,可以使知識得以概括、深化,同時也可為后續(xù)課程埋下伏筆,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討的興趣。
那么一堂課究竟應該怎樣小結,用什么樣的方式小結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就新課程改革中的物理教學,談談物理課堂教學小結的幾種方式。
一、歸納總結模式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小結模式。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币虼艘〉美硐氲男Ч覀冊谶M行課堂小結時要條理清晰、語言準確規(guī)范、簡練不煩瑣,做到提綱挈領,使學生對整堂課有一個完整清晰的印象。
例如“動量守恒定律”可歸納為:
內容:如果一個系統(tǒng)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矢量和為零,這個系統(tǒng)的總動量保持不變
表達式:P′=P→ΔP=0→ΔP1=ΔP2
條件:系統(tǒng)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為零
適用范圍:
1.小到微觀粒子,大到天體
2.不僅適用于低速運動,也適用于高速運動
動量守恒的“四性”
采用歸納總結模式的小結方法,可以運用精練的語言,結合表格、物理圖像或以思維導圖形式形象的呈現(xiàn)知識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共同完成或學生自行完成,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練習鞏固模式
這是一種相當有效的小結方式。
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提出帶有啟發(fā)式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或精心設計一些練習題,通過當堂練習、測驗使學生強化、深化、擴充所學知識,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
比如針對動量守恒定律的四個基本特性可以設計如下問題:質量為M的小車以速度v0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前進,上面站有一質量為m的人,若人相對于小車以速度v1向后水平跳出后,車速變?yōu)槎啻螅?/p>
這種模式中我們應注意:
1.練習要有較強的針對性,以達到鞏固新知和深化理解的目的,同時可以適當?shù)貙⒅R點進行遷移。教師要注意練習的難易程度,不要把難度設置過大,并且問題設置要有層次,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需求。
2.在設計練習時,素材應多以生產、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理現(xiàn)象為背景,結合科技發(fā)展的一些新成就、新應用,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的生活,真正實現(xiàn)“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三、首尾呼應模式
這是一種消除懸疑的小結方式。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些教師喜歡以設置懸念的方式引入新課。
比如“動量和動量定理”一節(jié)可這樣引入新課:跳遠時要跳在沙坑里;跳高時在下落處要放海綿墊子;從高處往下跳,落地后雙腿往往要彎曲;排球運動員在救球時,有時會順勢來一個翻滾,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呢?針對這一開頭,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小結時,要引導學生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去思考、分析上述問題。根據動量定理,F(xiàn)t=ΔP,物體的動量變化量一定時,力的作用時間越長,力就越小,從而減小地面對人體的作用力,更好地保護人。
這種小結方式首尾呼應,使課堂渾然一體,同時又使學生享受到運用新知識消除懸疑的樂趣和心理滿足,提升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對比分析模式
這是一種將新知識與學過的知識進行對照的小結方式。
在教學中應用對比分析方法,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結構相近的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抓住其本質。
例如,在講授完牛頓第三定律后,我們可以將相互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進行比較,讓學生找出兩者的“異同點”,進而加深學生對平衡力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
在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運用物理方法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如果方法恰當,往往會事半功倍,學生不再懼怕物理,逐漸變得好學進而樂學。
五、實驗激趣模式
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小結方式。
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在課堂結尾時,設計一個小實驗、小制作,引導學生課后去動手動腦,學會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學完“楞次定律”以后設計如下小實驗:把一根長1 m左右的空心鋁管豎直放置,把一枚沒有磁性的圓柱形小鐵塊(直徑略小于管道內徑)從管道上端放入管口,小鐵塊很快就從管道下端出來,類似于自由落體。同樣把一枚磁性很強的圓柱形小磁鐵(直徑略小于管道內徑)從管道上端放入管口,小磁鐵過了許久才從管道下端出來。
這個現(xiàn)象是學生以前從未見過、也從未想過的,所以學生很感興趣,迫切想知道產生現(xiàn)象的原因,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求知欲,把學生從“不得不學”引到“想學”、“愛學”的狀態(tài)。
六、發(fā)散思維模式
這是一種拓展延伸式的小結方式。
有時根據課型特點,課堂教學結束時,為了幫助學生拓寬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延伸。
例如“宇宙航行”一節(jié),在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對我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北斗導航系統(tǒng)”“探月工程”等的介紹,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投身航天事業(yè)的熱情。
根據高中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拓展時要注重時代性,同時關注物理學的技術應用帶來的社會問題,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小結雖然是一堂課中的尾聲,但課堂小結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能設計精妙,則能產生“課雖盡而趣味無窮、思未盡”的效果。我想,這樣的課堂小結才是物理課堂真正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