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觀物小札

      2020-05-13 14:29文河
      安徽文學(xué) 2020年5期
      關(guān)鍵詞:荸薺黎明南瓜

      文河

      花骨朵

      花正打骨朵,早晨,露水落在骨朵上,有艷意。花骨朵累累滿枝,好像會輕輕發(fā)出聲音來。

      最近學(xué)認(rèn)篆字,發(fā)現(xiàn)花的骨朵,極像篆體的“心”字。

      忽然又想到了晏小山的詞,“記得小初見,兩重心字羅衣”。過去女子的衣服,繡著雙重的“心”字圖案,好有情致。據(jù)說宋時女人衣裙上所繡的這種圖案,正是類似篆體的“心”字,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春風(fēng)入懷,其人如玉。

      花未開時,花里好像隱隱有一個什么故事在里面藏著。等開全了,發(fā)現(xiàn)天清地曠,原來什么也不曾發(fā)生,但心里有淡淡的愉悅感。

      愉悅和快樂好像還是有所區(qū)別的,譬之于酒,大約愉悅是淡雅型的,快樂是醬香型的。

      父親請幾個多年未見的老友吃飯,都是我少年時代認(rèn)識的,讓我過去斟酒。大家日復(fù)一日,都在平平常常地生活著。但多年不見,便覺他們變化很大。

      人在時光中生活著,一天一天,慢慢老去了。也沒什么太大的事情發(fā)生,你經(jīng)歷的,大家也都在經(jīng)歷,大同小異,司空見慣。但過了一段時間,便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人生,都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這一點,和花開似乎相反。

      前兩天閑翻況周頤的詞話,其中一則記載很有意思,說過去的蜀人,稱四月寒為“桐花凍”。

      桐花大,桐花的骨朵也大,像小喇叭。四月,桐花開放,香氣甜膩,滿樹的花,很嘹亮似的。

      春 波

      十天前,和幾個朋友開車到河南信陽陳淋子鎮(zhèn)玩,昨夜剛下過小雨,四圍山色如洗。早春,樹木欲芽未芽,但竹蔭竹色,明顯變青了,變?nèi)岷土?。竹蔭沉沉如水,是水波的氣息,靜靜的,虛虛的,是空中之色。返程的時候,又順便去看華陽湖。一湖沉碧,這種碧是有生命的碧,比天空的藍(lán)富有質(zhì)地,給人一種空明圓潤的奇特感覺。

      記得有位西方學(xué)者說,讀《老子》,給人一種“水的感覺”。的確,中國古人對水的參悟,達(dá)到了極致。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知方式仿佛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細(xì)致而精微,但又自然無隔,物我交融。唐詩宋詞元曲,都有著水一般的空茫無際。

      到野外散步,偶見一方池塘,臨水坐了一會兒。春風(fēng)中,水波一層一層地向岸邊涌過來。水波的那種動態(tài),太美妙了。古樂府中的焦仲卿妻,不能見容于公婆,被休離家之時,仍然嚴(yán)妝打扮好自己。“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詩句不厭其繁,工筆刻畫了一個對自己對人世都鄭重莊嚴(yán)、一絲不茍的女人形象。但這只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繪畫,接下來,詩人寫道:“纖纖作細(xì)步,精妙世無雙?!边@個形象才一下子活了,真是神來之筆。此時,這一層層涌動的春波,也當(dāng)?shù)闷疬@兩句描寫。

      奇妙的是,在這一方小小池塘里,層層春波涌動時,居然給人帶來一種流向無窮遠(yuǎn)方的感覺。由此想到,正是因為我們有著一個肉體的限制,心靈才能抵達(dá)某種生命的永恒和無限。

      暮晚,看西沙河。柳絲垂,春波靜,新月如眉。這種靜,是悠遠(yuǎn)柔和的靜,涵容萬物的靜。也是一種母性的靜,輕輕地呵護(hù)著什么。好像這個世界,會擔(dān)驚受怕似的。

      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yuǎn)道”(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為什么這么簡單的句子,卻有無窮的韻味?每次讀之,都仿佛回到千年前的時光里——回到千年前那悠長細(xì)微的顫動里。

      我一直渴望抓住古中國深處的那一絲顫動。

      千年前的時光,溫暖,蒼茫,一樣的悲歡離合。

      荸 薺

      上午妻子買回一些荸薺,我用清水洗凈,發(fā)現(xiàn)荸薺的顏色蠻艷的。烏沉沉的,又透出紅,是老紅,帶點紫。形狀扁圓,有點拙,狀若馬蹄銀,用手機(jī)搜索一下,果然荸薺又名馬蹄。以形賦名,本為常見。柳宗元筆下的郭橐駝,亦如此。

      年輕時,看中國畫上的人物,老、拙,甚至丑陋,覺得不美,現(xiàn)在才漸漸明白一點,這其實是超越于尋常之美,從而達(dá)到大美的。這種傳統(tǒng)的審美認(rèn)知,應(yīng)該是來源于莊子的樸、畸、憨,自在的心性超越于尋常的形質(zhì),不縛于物,也不縛于美,更不縛于任何觀念。

      我們的藝術(shù)追求是寧拙不巧,巧,太尖新,失之自然。凡自然天成之物皆美。一顆櫻桃是美的,一個荸薺也是美的,就連土豆和紅薯也是美的。

      清水煮荸薺,煮過后,水里便有了荸薺的清甜,我喜歡喝這種水,稱之為荸薺茶。有人喝茶,瑣瑣屑屑,千般講究,達(dá)于極致,我覺得這已經(jīng)失去喝茶的意義了。

      用禪宗的意思來說,凡事做到極致,便岌岌可危,命懸一線。要么直見性命,超凡入圣,要么失足落崖,粉身碎骨。有所為,有所求,本是為安身立命的,結(jié)果卻連立足之處也喪失了。無論藝術(shù)還是生活,真正的大境界,最終還是平常與通達(dá)。

      汪曾祺的小說《受戒》中,那個菩提庵被訛叫成荸薺庵。荸薺庵比菩提庵好,親切,有世俗的氣息。記得有個寺院,叫棗花寺,名字也很好。荸薺就適合生長于潮濕多水之處,南方很多。收荸薺的時候,走在水田里,小英子故意用自己的光腳去踩明子的腳。汪先生寫初戀,寫絕了。

      蒜 苗

      還是冬天,母親種的大蒜,給了我們一些。打過春,還沒吃完,蒜瓣就發(fā)芽了。

      妻子找兩個盤子,把蒜頭羅列在里面,用礦泉水瓶子接上自來水,隨便注入進(jìn)去,過幾天,蒜苗就長出來了。

      翠綠翠綠的蒜苗,齊刷刷的,一叢一叢,長得很旺,看上去像水仙。放在書房里,也很好看的。

      有時熬咸湯,出鍋前,妻子會用剪刀剪一束,洗凈,切短,放湯里,提味兒。炒臘肉片,也放。薄薄的肉片,透明,放一些蒜苗,特新鮮。

      這些蒜苗,剪去一茬,很快又發(fā)一茬。再剪,再發(fā)。還剪,還發(fā)。

      看著光禿禿的苗茬,覺出了命運的殘忍。從大蒜的角度來看,它們活得太悲慘了。但站在人的角度,又驚嘆它們活得頑強(qiáng)。

      驚蟄過后,又剪了一次,吃不出新鮮的味道,就不再剪了。

      隔段時間,繼續(xù)向盤子里注水。蒜苗長齊,長高。又過一段時間,這些蒜苗,開始從葉尖變枯,慢慢向下枯萎?!挥勺灾鳎氲搅巳说纳眢w,先是指尖,然后是手臂,接著又是肩膀……

      它們老了。

      南 瓜

      南瓜,這里寫的是磨盤南瓜。笨笨的,拙拙的,虎頭虎腦。

      還有一種瓜,叫傻瓜。傻瓜不太好吧,但如果有女人喊你傻瓜,那往往也是透著甜的。

      我們村,有一家人,不知得罪誰了。他家的南瓜,正長個的時候,被人用鐮刀切開一個三角小口,向里面撒泡尿,然后再把三角小口合上,用葉子有意遮住。那個南瓜若無其事,繼續(xù)長個。過段時間,該吃南瓜了,摘回放在案板上,一刀下去,哎呀,尿液四溢。那家人氣得大罵三天。

      齊白石畫了不少南瓜圖。瓜葉和瓜藤墨色淋漓,仿佛風(fēng)一吹,葉片亂翻,就會刺啦刺啦響。幾只瓜順藤垂下,那么大,奇怪的是,卻不給人沉墜之感。也有人說齊白石畫風(fēng)其實挺俗。但他的筆墨生機(jī)灌注,熱情洋溢,毫發(fā)一線,皆具天地之機(jī)。這一切是超越于筆墨之外的。它源于一顆永不枯竭的摯愛之心。

      中國文人,九曲回腸之后,世事看透,孤月寒潭自照,易冷寂。但還要苦中作樂地活著,便從些微尋常物事中,找到一些趣味,耽于其中。慢慢整個人便如一座假山,七竅玲瓏,雅則雅矣,卻磅礴之勢盡失。老而彌堅,老而益壯,很難。

      秋天,南瓜葉老了。南瓜葉大,厚,糙,從邊緣開始,一點一點變殘,變枯,斑斑駁駁,老得相當(dāng)硬氣。一個一個大南瓜,靜臥在枯黃的細(xì)草叢中,從粗粗的瓜蒂開始,青黑紋路慢慢擴(kuò)散開來,深青中透出蒼黃,越到中間,黃得越飽滿瓷實。用手摸摸,暖暖的,秋陽滟滟如水,仿佛全滲入了南瓜里面。種瓜的人拉著板車來了,隨便摘了一個。南瓜好沉,得用兩手搬著。放在車上,拉回去。可以熬南瓜粥。也可以先把瓜煮熟,然后拌上面,和好,貼地鍋南瓜餅子。

      熟透的南瓜很甜。日子苦,需要一點甜。

      青 梅

      街頭有水果攤子,小販?zhǔn)俏迨鄽q的漢子,神情樸茂。問,油桃什么價啊。答,不是油桃,是青梅。再一看,果然。

      青梅,名兒就好聽。青鳥、青衫也好。當(dāng)然,最好的是青春,尤其是逝去的青春。如果我寫一篇懷舊的小說,寫一個女孩子,小名兒就叫青梅吧。這世上,重名重姓的多著呢。《聊齋》里,也有個女孩子叫青梅。蒲松齡也喜歡這個名兒的。

      我喜歡青梅,卻不喜歡青梅的酸。杏也酸。我不喜歡酸,最不喜歡窮酸。但女孩子的酸,另當(dāng)別論。怡紅院里,那群女孩子,有時真是酸得可愛,群鶯亂飛,花枝搖曳。

      晴雯微含醋意的時候,艷極,也清極。晴雯早夭,也好。如果老了,有墜入尖刻狹隘的可能。襲人會始終四平八穩(wěn)。

      安娜·卡列尼娜,美麗高傲絕世,后來,當(dāng)她對奧勃朗斯基醋意大發(fā)時,真讓人別扭。托爾斯泰寫作時天道無情。

      曹操青梅煮酒,縱論天下英雄,真是千古暢快之事?!度龂防铮易钆宸?,而最喜歡的卻是曹操。不喜歡禰衡,狷狂終不抵正大。臨江橫槊賦詩,頂極的風(fēng)雅。

      唯有非常之人,乃能行非常之事。平凡的人,在梅雨季節(jié),聽風(fēng)聽雨。

      望梅止渴,也與曹操有關(guān)。但望梅止渴,畢竟要好于飲鴆止渴。

      偶 遇

      有杏花天,碧云天,亦有“卵色天”。而傷情最是那奈何天。

      《紅樓夢》怡紅院中的丫頭麝月,伶牙俐齒,口才了得。還有一種茶亦名麝月。茶餅。古時畫眉用的香煤,亦名麝月。

      石蒜亦名彼岸花。亦有銀蒜,銀蒜是一種什么花?不,是古代以銀鑄就,其形若蒜,用以押簾之物。

      有一種以供行腳(僧人)之用的取水瓶,有個古奧冷僻的名字:軍持。豆瓣網(wǎng)有位作者,其名亦叫軍持,如今始知此名之意。

      有一種十六歲的敏感,是“一庭疏雨濕春愁”。

      有一種色彩是 “傷心碧”。

      有一種表述是“甜膩膩的”。

      有一種用牛眼睛做的俄國菜叫“早晨醒”。有一種外國樹德語名叫“國王的蠟燭”。

      有一種可愛的“小”,叫“一點”。且看那遙山一點,明月一點。而綺艷最是那春心一點,如夕陽紅盡處,波心那閃爍不定的光影一點。

      火 車

      那個小鎮(zhèn)靠近鐵路。我來時,剛通火車。白晝的喧嘩往往掩蓋了火車的轟響,但夜晚,聲音就特別清晰。每每把我從沉睡中驚醒。

      記得我曾在某本書的邊角寫下這樣的句子:“火車來了,是在深夜。夢被碾得稀碎?!边@個句子也許有點憂傷。

      我記得那時的情景。似睡非睡中,就聽見火車從遠(yuǎn)處駛來。開始,隱隱約約,像鋼筆尖從一張白紙上劃過。后來,轟轟隆隆,帶著震撼性,仿佛近在耳畔?!路鹗腔疖囻傁蚨?,而不是火車的聲音。再后來,又漸漸消失,什么也沒留下。這個過程就像回憶載著隱痛,從胸口——這荒涼的平原——一閃而過。開始很重,后來變輕,一切都很真實,但又仿佛什么都沒發(fā)生。

      火車駛過,拖著漫長的黑夜,漫無邊際?;疖嚨竭_(dá)黎明還得多遠(yuǎn)?矮矮的房子,人醒著,窗外是樹,枝上是巢,巢上是滿天的星。風(fēng)在空中吹著,很高,很遠(yuǎn)。

      我想象出這樣一幅畫面:長長的鐵軌,一列火車,車廂空空蕩蕩的,但靠窗的地方坐著一個人。那個人臉朝外,看不清楚表情。他的眼睛里好像看見了什么。

      而火車到達(dá)黎明還得多遠(yuǎn)呢?

      麥 子

      麥穗都出齊了,正等著灌漿。麥子快蓋住了外祖母的墳頭。感覺外祖母離開我好久好久了。其實,才一百天。

      我跪下,給外祖母磕頭。額角挨著泥土,剛下過雨,泥土涼涼的。

      麥地東邊有條小路,一個老婆婆從那兒慢慢走過。我站起來,正好看見她。遠(yuǎn)遠(yuǎn)望去,真像外祖母。

      過了一小會兒,我趕上她。她正蹲在路邊撿拾幾根楊樹的枯枝。我望著她,心里一熱,眼淚就流下來了。

      大片大片的麥子,綠沉沉的,在風(fēng)里一傾一傾。

      我轉(zhuǎn)身望去,外祖母的墳頭已經(jīng)看不見了。

      芭 蕉

      那年鄉(xiāng)居,讀《東坡集》。有“身如芭蕉,心如蓮花”句。秀外慧中,多美的人,多美的形象。掩卷,走出門外,恰好看見妻子從微雨霏霏的綠草地上回來,懷中抱著新掰的玉米棒,纓絡(luò)如火。

      那時,高壓電線在風(fēng)里顫瑟瑟的,線上密密站滿了麻雀。

      黎 明

      黎明是女性化的、植物性的。當(dāng)然,是晴朗的黎明。這樣描述黎明,也可以用來描述漢語。漢語是軟的,然而又富有彈性。

      黎明不是一種具體的指稱,不是一個名詞。黎明是一種意象,一種生命的氣息。也可以說,黎明是一種美學(xué)。

      思想者喜歡曙光,其實更喜歡黑夜。詩人才真正喜歡黎明。但古典詩歌則充滿某種黃昏意象。一個典型:李商隱。

      《詩經(jīng)》是最初的早晨。是鳳鳴。微風(fēng)清和,一群鳳凰鳴叫著,飛向地平線上那輪紅彤彤的碩大無比的太陽。

      誰是那稀有的黎明化的詩人?顧城。海子屬于正午。這里僅就風(fēng)格而言。

      黎明是靜的。春風(fēng)也是靜的。雪花也是。閃電呢?黑暗中的閃電,更有一種極端的寧靜。——寧靜到尖銳的程度。

      春天和秋天的黎明是童貞的、有一點單純的孩子氣。夏天的黎明帶點嬌憨的羞澀。冬天的呢?則似乎帶有一點學(xué)究式的知性。

      地 名

      山有歡喜山,灘有惶恐灘。嶺有瘦牛嶺,峰有回雁峰。縣有聞喜縣,村有買愁村。渡有秋娘渡,橋有泰娘橋。鋪有三里鋪,店有八里店。

      人性的天真在世俗的復(fù)雜境況中,一定會顯得悲愴。而地名,是單純的。

      又發(fā)現(xiàn)一個美好的地名:落星墟。

      《山海經(jīng)》里的地名,一個個空茫的沒有人煙的世界。仿佛無論走向哪兒,都無法返回??吹米屓思拍⒐聠?。

      《水經(jīng)注》里的地名,歷史和歲月,滄海桑田。

      孤竹國,春秋時期的一個國名。凜冽蒼茫的光陰中,最富詩意的一個國名:樓蘭。瀟湘(這兩個字湮湮的,總有一種迷離清涼的感覺)。

      杜子美《秦州雜詩》,“水落魚龍夜,山空鳥鼠秋”。那么多的動物,擠在一起,但是并不熱鬧,空落落的。秋風(fēng)吹到哪兒,哪兒似乎就一下子變得空闊??醋⑨專胖[藏著兩個地名,魚龍川,鳥鼠山。

      我是個方向感很差的人,記不住路。和朋友外出,導(dǎo)航不起作用的地方,如果我開車,他們就得負(fù)責(zé)記路;如果他們開車,我則只負(fù)責(zé)看風(fēng)景。但我對地名卻有一種偏好。

      沒有特色的地名,記不住。沒有特色的人,記不住。

      鯉魚為魚中之貴者。

      鯉魚長壽,傳說可壽至千歲。一條一千歲的魚,不是傳奇,也是傳奇。在人間,稱萬歲的是帝,稱千歲的是王。然而,他們都不是傳奇,他們只不過是權(quán)勢的化身。

      魚躍龍門,唯鯉魚能夠做到,唯鯉魚能脫胎換骨。這也是人類關(guān)于自身精神處境的一個隱喻。對自身的無限超越和提升,也是一種傳奇。權(quán)勢的世界里不存在傳奇,而精神的世界里,則可以創(chuàng)造傳奇。

      李商隱曰:“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哀感頑艷。李商隱是詩人中的一尾紅鯉,身影如夢,游到哪兒,哪兒波光瀲滟,宛若三尺明泉浸紅玉。

      魚勞則尾赤,人勞則發(fā)白。

      龍有八十一片鱗甲,具九九之?dāng)?shù)。王摩詰詩,“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此種生活狀態(tài),一直讓我神往。

      龍性躁,易怒,亦剛硬。所謂,龍性難馴,但蛟龍畏鐵。

      龍視力極強(qiáng),百里之外,纖毫可見。但龍卻看不見石頭,正如魚不見水,鬼不見地。

      蛇易皮,龍易骨。

      相學(xué)家說,王安石的眼是龍眼。我喜歡王安石晚年的詩歌,超過喜歡蘇東坡。王安石晚年的詩歌,是百煉成鋼。更勝于黃庭堅的點石成金。

      《莊子》載,“朱泙漫學(xué)屠龍于支離益,殫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朱泙漫實則未達(dá)大道。真正有價值的事物,超越于實用性的目的,不可評估和界定。人生的最大追求在于生命的自我完善。技可超越,進(jìn)而為道。但一個過于實用的目的,本身就是一種最大的限制。從而也讓人生的過程變得單調(diào)無趣。

      龍常變形,為蚯蚓,為蛇,為屋漏痕,甚至為掌紋。所以,這個世界從來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

      人中之龍,常常以最普通的形象出現(xiàn)。

      雷 聲

      夜晚,天空響起很多雷聲。在很遠(yuǎn)的地方響,好像那兒發(fā)生著很大的事情。

      日本的川端康成說,鐘聲在遠(yuǎn)處比近處好聽。很多聲音都是這樣,簫,笛,塤。雷聲也是。

      雷聲在近處是一種恐怖,在遠(yuǎn)處,昏暗的天邊,則很好聽。

      有的雷聲空疏,清曠,倒和鐘聲有幾分相似。然而,沒有回聲,比較斬截。

      雷聲響了,息了。息了,響了,起起落落。深夜,聽雷,心事浩茫。

      而《金剛經(jīng)》上說,“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雷在天空,如心在塵世嗎?

      今年不收石榴,收棗子。早晨,看路邊滿樹棗子,有喜悅感。我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加世俗化,有煙火氣。熱愛微不足道的細(xì)節(jié),對具體生活保持長盛不衰的興趣。

      有兩天,墨汁里兌了水,在廢舊報紙上寫字,寫“心平氣和”,寫“隨遇而安”。很多耳熟能詳?shù)脑~語,現(xiàn)在倒咀嚼出新的滋味。

      處暑已過,雷很快就收聲了。《易經(jīng)》的觀念里,雷是可以存放的,就像窖藏果實。秋天,雷便回到了深深的地下。

      天空將變得很靜。

      落 葉

      早晨到父母那兒轉(zhuǎn)了轉(zhuǎn),父親正在掃院子里的柿葉。滿地的葉子,有的已經(jīng)變紅了。樹上還有很多。等幾乎落光時,只剩下疏疏幾片,點綴在蒼勁老硬的黑枝上,通紅欲燃,才最是好看。

      落葉掃很好,不掃也很好。

      掃是人事,不掃是自然。

      父親執(zhí)著于人事,有落葉即掃。我傾向于自然,喜歡看落葉滿地。

      但兒子的散漫,有愧于父親的嚴(yán)整。父親性情溫和,涵養(yǎng)宏大,從沒有明確表示過對我的期望。

      但我知道,我是辜負(fù)他的。

      在父親的眼中,落葉意味著生活中的雜亂。而我,則把落葉當(dāng)成了一種生活的美學(xué)。

      年少氣盛的叛逆期過去了,我試圖向父親靠近,希望能成為他期望的樣子。但已經(jīng)不能了。我已經(jīng)成了“另一個人”,根深蒂固。

      有人說,當(dāng)我們不能改變世界的時候,我們不妨改變自己。我并不反對這一生活態(tài)度。但很多時候,我仍是一個消極的反抗者。

      當(dāng)我不想改變自己的時候,我就對這個世界疏遠(yuǎn)。

      荒 園

      小園荒古。清秋,美人蕉尤顯奇艷。抱臂昂首,立老松下,虬枝層疊,有幽深感。桂香一縷,細(xì)若游絲,銷魂蝕骨。

      人生可貴處,是可以觀葉綠,亦能賞枝枯。最難得,繁花當(dāng)胸,而氣定神閑。湯顯祖尺牘曰,達(dá)人所至,皆為彼岸。

      此園十年前曾見。十年后重見,恍然如昨。時光悠悠,如一頁書,輕輕翻過。然而,內(nèi)心深處,某個難以確定的地方,還是“刺啦”響了那么一下。

      枝 條

      花好看,葉好看,枝也好看。《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錯綜復(fù)雜的美,如此細(xì)密難解的感情,越長越旺,糾纏不清。

      明清之際的吳偉業(yè),身當(dāng)國變,山河破碎。順治十年(1653),吳被迫入仕。途經(jīng)臨清,天降大雪,賦詩曰:“辜負(fù)故園梅樹好,南枝開放北枝寒?!辈粚懨坊?,寫梅枝,冷浸浸的。

      我父親那兒掛有一副對聯(lián),“閑攜小斧刪梅樹,自縛枯藤補(bǔ)竹籬”。藤和樹,應(yīng)該都沒有葉子了,所以才能如此散淡閑適。

      “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木葉脫盡,天就涼透了。那么多枝子,縱橫交錯,在寒風(fēng)中,瑟瑟顫動。也許不是顫動,是悸動。風(fēng)大的時候,枝條你碰一下我,我碰一下你,磕磕碰碰,身不由己,整個世界都亂了。無邊無際的天,無邊無際的水,一大片一大片的樹影。一種冷清清的美。

      禪宗里有“珊瑚枝枝撐著月”的話,玲瓏疏朗,很有美感。真是枝好月圓。禪宗是一種智慧,卻是一種帶著美感的智慧。珊瑚枝,是從來不長葉子的,卻有樹的感覺,森林的感覺。

      田 鼠

      那天黃昏,去西沙河拍照。我想拍夕陽,就是那種又紅又大的夕陽,映著河壩上幾枝蕭散的蘆花。清涼的風(fēng)緩緩吹著。

      又蒼茫,又溫暖——最后的無法挽留的美,最后的刻骨的一瞥……

      返回的時候,在河壩上,我看見前面有一個穿紅襖的女人,三十多歲,騎著一輛舊三輪車。只見她停下車子,走到壩子邊,在那兒半彎著腰,沖著什么在喊:“走啊!趕緊走啊!別在這兒了?!?/p>

      在她腳下,原來是一只尾巴短短的田鼠。

      它老了,也可能是病了。懨懨地在那兒趴著。

      她順手折了一根蒿草梗,輕輕地把它向草叢里撥拉,用叮囑孩子的口氣說:“在這兒多危險吶,趕緊躲起來吧。”

      那只田鼠終于慢慢地爬進(jìn)枯草叢里去了……

      不以自我為出發(fā)點,不帶任何偏見地去愛,一種自發(fā)性的愛——是近乎神的愛。

      冬天,枯草的顏色,那種柔和的寂澀的黃,夕陽的余暉留在上面,又隱隱有點紅。

      責(zé)任編輯 夏 群

      猜你喜歡
      荸薺黎明南瓜
      黎明之光
      清脆甜美的荸薺
      黎明之子
      美若黎明
      挖荸薺
      荸薺不說話
      黎明
      类乌齐县| 旅游| 辽宁省| 龙山县| 蕲春县| 庆云县| 逊克县| 若羌县| 贡山| 绵阳市| 内黄县| 同江市| 阜康市| 武汉市| 迁安市| 潮州市| 阿巴嘎旗| 永丰县| 青岛市| 临洮县| 县级市| 绥中县| 资兴市| 余姚市| 聂拉木县| 商水县| 望谟县| 蒙阴县| 库尔勒市| 平乐县| 鹤岗市| 中方县| 祁阳县| 光山县| 吉安市| 枞阳县| 焉耆| 丰城市| 海盐县| 聂荣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