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早期血栓分子標記物檢測在骨折患者圍術期的臨床應用

      2020-05-15 07:39:04謝玉茹黃東泉石玉玲
      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凝血酶纖溶二聚體

      謝玉茹,廖 揚,黃東泉,石玉玲

      解放軍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廣東廣州 510010

      創(chuàng)傷性骨折在車禍等高能量損傷中較為常見,骨折斷端的微小骨片及軟組織碎屑會經由破裂血管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同時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內源性凝血途徑和外源性凝血途徑同時激活,血液易成為高凝狀態(tài)[1]。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經手術治療后,機體凝血系統(tǒng)再次損傷,凝血功能指標也呈現一種動態(tài)的改變[2]。這些改變,是導致血栓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如何早期評價凝血功能的異常,對于臨床預警靜脈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義[3-4]。近年來一些新的血栓前標記物,如凝血酶-抗凝血酶復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纖溶酶 -α2纖溶酶抑制物復合物(α2-plasmin inhibitor-plasmin complex,PIC)、血栓調節(jié)蛋白 (thrombomoduline,TM)、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復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gen activator inhibitor complex,tPAIC)被人們發(fā)現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TAT是凝血酶和其代表性抑制因子抗凝血酶以1∶1結合的復合物,是凝血酶早期形成的分子標記物之一,TAT升高表明凝血系統(tǒng)激活,凝血酶生成。PIC是肝產生的α2抗纖溶酶與血液中存在的纖溶酶以1∶1結合形成的復合物,纖溶酶作用于形成的纖維蛋白而發(fā)生纖溶時,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和D-二聚體)在血液中出現。血管內皮細胞產生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將在肝產生并釋放到血液中的纖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由血管內皮細胞釋放到血液的t-PA與生理性抑制因子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 -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迅速以1∶1結合,形成tPAIC。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時,t-PA和PAI-1都釋放,因此可認為tPAIC是血管內皮細胞損害指標的分子標記物。另外TM在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時游離,可反映血管內皮損害。本文通過對90例骨折患者圍術期及術后進行血栓早期分子標記物和常規(guī)凝血四項檢測,對TAT/PIC比值升高的患者同時進行術后D-二聚體檢測,從而了解骨折以及手術給機體凝血系統(tǒng)和纖溶系統(tǒng)帶來的影響,為臨床血栓早期診斷及治療提供依據。

      對象和方法

      1 研究對象 選取2016年10月- 2017年3月在解放軍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接受治療的90例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股骨骨折30例,椎骨骨折30例,其他單肢骨骨折(含脛,腓骨,足,踝,單處骨折)30例,男性44例,女性46例,年齡13 ~ 73(37.3±1.6)歲。納入標準:所有骨折患者既往無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壓、血液病、嚴重感染、吸煙、飲酒、重度肥胖以及嚴重心功能不全等影響血液系統(tǒng)的因素,1周內沒有服用抗凝或者溶栓藥物。90例骨折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手術治療。選取同期在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進行健康查體人員120例為正常對照組。男性57例,女性63例,年齡男性21 ~ 92(59±16)歲,女性24 ~ 64(41±11)歲。90例骨折患者與正常對照組的性別和平均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血標本采集 90例患者均在手術前2 ~ 3 d和術后24 h空腹抽取外周靜脈血,使用109 mmol/L枸鹽酸鈉抗凝,靜脈血抗凝比例為1∶9,每次采集兩支,一支用于血栓四項檢測,一支用于常規(guī)凝血標本及D-二聚體檢測,標本采集后立即送檢。標本以1 500 g離心10 min后取血漿上機檢測。

      3 血栓標記物檢測 TAT、PIC、tPAIC和TM四項檢測及TAT/PIC比值計算使用日本希森美康HISCL5000化學發(fā)光分析儀及配套試劑。常規(guī)凝血四項及D-二聚體檢測使用法國Stago全自動凝血檢測儀及配套試劑。TAT、PIC、tPAIC和TM四項使用酶促化學發(fā)光免疫測定法,FDP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標本檢測和儀器使用嚴格按儀器操作說明進行。

      4 關于TAT/PIC比值 TAT/PIC比值反映凝血激活和纖溶激活的力量對比,可用于評估臨床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TAT/PIC比值可以反映凝血激活和纖溶激活的力量對比,經120名健康人群統(tǒng)計分析,當TAT/PIC比值為5時,反映了正常人凝血平衡狀態(tài)下的一個均衡狀態(tài)。如比值較正常參考值明顯升高,即提示病人的凝血系統(tǒng)占優(yōu)勢,機體向血栓的方向傾斜;如比值明顯降低,病人的纖溶系統(tǒng)占優(yōu)勢,機體向出血方向傾斜。

      5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正態(tài)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同組間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非正態(tài)計量資料以Md(P25,P75)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 果

      1 骨折患者術前及術后血栓檢測指標比較 90例骨折患者術前血栓早期標記物TAT、PIC、tPAIC、TM和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顯著高于對照組(P均<0.001),術后5項結果均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均<0.001),并且顯著高于術前(P<0.001)。90例骨折患者常規(guī)凝血指標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時間 (thrombin time,TT)、血纖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對照組相比,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術后APTT、FIB與對照組及術前相比均有顯著升高(P均<0.001),但TT組間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1。

      表1 90例骨折患者手術前后血栓分子標記物及凝血結果比較Tab. 1 Comparison of thrombus molecular markers and coagulation results in 90 fractur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表2 15 例TAT/PIC比值增高患者相關實驗室指標Tab. 2 Laboratory indexes in 15 patients with increased TAT/PIC ratio

      2 術后TAT/PIC比值增高的追蹤分析 本文跟蹤了術后TAT/PIC比值為12.3 ~ 46.9(正常值10.9)的15例患者,對TAT/PIC比值升高的患者同時進行術后D-二聚體檢測,結果顯示術后13例TAT/PIC比值升高患者D-二聚體水平同時明顯升高(正常值0.5 μg/ml)(2例結果缺失)。該15例被考慮為血栓前狀態(tài),進行了臨床早期干預。其中3例臨床給予抗凝藥物利伐沙班口服治療,其余12例進行功能訓練,臨床早期干預后均無血栓發(fā)生(表2)。

      討 論

      本研究中,90例骨折患者術前常規(guī)凝血指標PT、APTT、TT和FIB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上述常規(guī)凝血四項檢測指標不能反映創(chuàng)傷后早期凝血及纖溶系統(tǒng)的改變。而骨折患者術前的血栓早期分子標記物TAT、PIC和TM在均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證實骨折創(chuàng)傷會導致患者血管內皮細胞損傷[5-7],凝血系統(tǒng)和纖溶系統(tǒng)出現紊亂,提示患者受傷后體內以凝血系統(tǒng)激活為主,患者凝血酶含量增高,呈現凝血活性增強的狀態(tài)[8]。此結果與馬海梅等[9]的研究結果基本相同。骨折患者術后24 h的PT、FIB、APTT均較術前升高(P<0.05),原因應該與手術創(chuàng)傷和患者急性反應有關;TT指標術前和術后基本無變化。術后24 h全部骨折患者血栓早期分子標記物TAT、PIC、tPAIC和TM較術前均有明顯升高(P<0.05),提示骨折手術對患者可能造成組織、血管內皮的第二次損傷,進一步激活體內的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發(fā)生變化。血栓分子標記物可較早反映骨折患者術前及術后的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變化情況,可以評價患者術后凝血及出血狀況,是對術后血栓進行預警的良好指標。本文發(fā)現TAT/PIC比值可以反映凝血激活和纖溶激活的平衡狀況,觀察15例骨折患者術后TAT/PIC比值為12.3 ~46.9,較正常參考值明顯升高。對TAT/PIC比值升高的患者同時進行術后D-二聚體檢測,結果顯示術后13例TAT/PIC比值升高的患者血液中D-二聚體水平同時明顯升高。臨床早期干預后均無血栓發(fā)生。

      骨折創(chuàng)傷手術后患者長時間臥床,可能造成血流動力學的變化,使血流緩慢,這些外部因素加上血液本已存在的高凝血活性,使機體更容易發(fā)生深靜脈血栓、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10]。血栓性疾病患者尤其是血栓形成早期可以沒有明顯癥狀,這是靜脈血栓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我國一項單中心對照研究數據表明,外科未使用預防措施的病人術后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6.1%,肺栓塞為1.4%[11]。本文證實臨床常用的常規(guī)凝血PT、APTT、TT和FIB對凝血系統(tǒng)激活的監(jiān)測不夠敏感,出現異常時已在疾病進展的中、晚期,目前主要用于出血性疾病的檢測。在本研究中,90例骨折患者術前PT、APTT、FIB和TT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靜脈血栓形成的關鍵是凝血酶生成,凝血酶在體內的半衰期只有幾秒鐘,很快被抗凝物質中和,測定非常困難。凝血酶激活后可與其主要抑制劑—抗凝血酶按1∶1比例結合形成復合物,即TAT。TAT檢測可以證明凝血酶的激活,其升高可提示凝血酶活化血栓開始形成。PIC增高提示纖溶酶啟動血栓已經形成。纖溶酶作用于纖維蛋白和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為FDP和D-二聚體。當機體的凝血系統(tǒng)被激活的同時,纖溶系統(tǒng)也被激活。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時,t-PAIC一方面可以提示纖溶系統(tǒng)激活狀體,另一方面也可以提示血管內皮系統(tǒng)的受損情況。TM存在于內皮細胞表面,當內皮細胞受損時,可以釋放入血液用于捕獲凝血酶從而發(fā)揮抗凝作用,是內皮細胞受損的標記物[12-14]。

      本研究通過對骨折患者術前、術后指標的檢測發(fā)現,骨折患者TAT、TM和PIC水平均較正常對照組增高,術前TAT檢測可能成為術后是否并發(fā)深靜脈血栓的一項較有意義的預測指標[15]。綜上所述,骨折創(chuàng)傷造成患者凝血系統(tǒng)和纖溶系統(tǒng)均會出現紊亂,骨科手術會加重紊亂程度,使血栓風險增高[16-18]。對于骨折病人,術前和術后檢測血栓早期分子標記物具有重要價值。術后TAT/PIC比值升高的骨折患者血液中D-二聚體水平也明顯升高。通過血栓早期分子標記物檢測,可以及時動態(tài)了解體內凝血系統(tǒng)、纖溶系統(tǒng)的激活情況及血管內皮受損情況,指導臨床提前采取有效治療手段,預防血栓的發(fā)生。

      猜你喜歡
      凝血酶纖溶二聚體
      過敏性紫癜兒童凝血纖溶系統(tǒng)異常與早期腎損傷的相關性
      纖維蛋白原聯合D二聚體檢測對老年前列腺增生術后出血患者纖維蛋白溶解亢進的應用價值
      超聲引導下壓迫聯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療醫(yī)源性假性動脈瘤的臨床觀察
      美國FDA批準Ryplazim用于成人和兒童治療1型纖溶酶原缺陷癥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備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篩選中的應用
      D-二聚體和BNP與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關聯性
      聯合檢測D-二聚體和CA153在乳腺癌診治中的臨床意義
      兩種試劑D-二聚體檢測值與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值的相關性研究
      凝血酶在預防乳腺微創(chuàng)旋切術后出血中的應用價值
      羊血凝血酶制備條件優(yōu)化
      北流市| 哈密市| 延吉市| 稷山县| 长海县| 东乌| 左权县| 布拖县| 文安县| 河源市| 连平县| 纳雍县| 三原县| 泽库县| 灵石县| 登封市| 南岸区| 武隆县| 吉林省| 灵石县| 繁峙县| 奉贤区| 钦州市| 西乌| 乐至县| 华池县| 含山县| 明溪县| 鄂州市| 江安县| 富裕县| 庆云县| 临桂县| 和顺县| 阳新县| 兰州市| 汶川县| 枣强县| 赤城县| 绥宁县| 开封市|